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临床药物》2008,29(4):193-194
FDA最近批准雅培公司的缓释烟酸+辛伐他汀复方片(Simcor)上市,结合饮食控制,治疗单用烟酸缓释制剂或辛伐他汀治疗无效的混合型脂质代谢异常,可降低患者的总胆固醇、不良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本品薄膜包衣片剂量规格为:  相似文献   

2.
所谓血脂异常是指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一种好的胆固醇)水平的降低。前三者的水平升高和后者的水平降低,均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又称为冠心病的保护因子,甚至被称为长寿因子。  相似文献   

3.
复合磷脂对大鼠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合磷脂是以大豆磷脂、维生素E为主成分的复方制剂。动物试验表明,高脂饲料中添加10%复合磷脂喂养大鼠 2wk,可明显降低高脂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P<0.05),并能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HDL-C/TC)的比值(P<0.01)。至3wk末,降脂效果更显著(P<0.01)。其降脂效果优于非诺贝特,且无副作用。对正常大鼠血脂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广州市白云区石井地区中青年人群血脂水平情况,为预防保健提供基础的资料.方法 随机抽取广州市白云区石井地区25~45岁居民1268名,其中男性696名,女性572名.采用常规方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按性别、不同职业、不同生活嗜好、学历水平分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268例中青年全体人员血清TC、TG、HDL-C和LDL-C测定结果分别为(4.23±1.33)、(1.71±1.69)、(1.27±0.47)、(2.30±0.82)mmol/L.按性别分组统计:男性人群血清TC、TG、HDL-C和LDL-C结果分别为(4.31±1.34)、(1.89±1.44)、(1.19±0.43)、(2.40±0.88)nunol/L;女性人群血清TC、TG、HDL-C和LDL-C结果分别为(4.03±0.94)、(1.27±0.65)、(1.37±0.49)、(2.14±0.71)mmol/L;血脂四项结果t值分别为4.250、9.554、6.954、5.696,P值全部等于0.000,男性血清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外,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均比女性高.按不同职业分组:干部组总肌固醇水平、经商组人员甘油三脂水平较高;工人组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结果均较其它组别的结果低.按生活嗜好分组统计:生活嗜好有饮酒同时又吸烟的人员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人员的水平.按学历水平不同分组:学历较高的除甘油三脂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外,其它三项血脂结果均显著高于低学历组人员的水平.结论 白云区石井街中青年人员男性总体血脂水平较女性的高;平时生活嗜好有饮酒同时又吸烟的人员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均显著高于其它无特别生活嗜好人员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比值(LDL-C/HDL-C)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方法将本院2013年2月~2014年3月接收的136例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作为试验组,对照组为110例同期检查的健康体检者,测定并比较两组LDL-C、H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的含量,计算LDL-C/HDL-C。结果试验组的LDL-C、TC及LDL-C/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的T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与LDL-C、TC及LDL-C/HDL-C呈正相关(r=0.148、0.106、0.162,P<0.05),与HDL-C呈负相关(r=-0.096,P<0.05),而与TG水平无显著性关系(P>0.05)。结论 LDL-C/HDL-C明显增高与脑梗死发生具有重要的相关性,其可以作为一项生化指标对脑梗死的发生进行预测判断,相对于单一的LDL-C或HDL-C指标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独立性,该比值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血浆中胆固醇主要分布在三种脂蛋白中: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还有一些胆固醇分布在中间密度脂蛋白(IDL)和脂蛋白LP(a)中,正常人IDL和LP(a)中的胆固醇平均为0.05~0.1mmol/L(2~4mg/dl)。LDL-C增高是冠状动脉心脏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LDL携带有大部分的循环胆固醇,在大多数情况下,测定总胆固醇可作为LDL-C替代物,但在治疗和诊断高脂血症的过程中,有必要分析胆固醇在主要的脂蛋白,特别是HDL和LDL中的分布.^[1]。另外,大量的临床研究和大规模的预防试验都明确指出强化降脂治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与LDL-C可以预防冠状动脉心脏病(CHD)的发生,减少因CHD引起的死亡。因此,有人主张在CHD的众多危险因素中,应将高LDL-C放在致病作用的中心位置,在CHD的治疗方案中,把降低LDL-C水平作为重要治疗目标^[2]。所以准确测定LDL-C水平对临床高脂血症治疗及流行病学调查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LDL-C水平通常用Friedewald公式法进行估计,容易出现误差;也有许多均相测定LDL-C的试剂盒供应,但各试剂盒的质量如何?为此我们对市场上较常邮铁三家公司的试剂盒进行了评估,旨在选择更符合临床检测要求的试剂。  相似文献   

7.
史虹莉 《家庭用药》2008,(11):33-33
许多糖尿病患者化验血脂时,会发现血甘油三酯(TG)明显升高,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也会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常有偏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指数(AIP)、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水平及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7例糖尿病患者,并分为不同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组。均在治疗前测定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计算出AIP及non-HDL-C;另取101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糖尿病患者呈现出高TG、低HDL-C及AIP值明显升高;②糖尿病患者non-HDL-C等水平随着IMT的增加而升高,而AIP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糖尿病患者AIP、non-HDL-C水平明显升高,故两者对糖尿病的治疗、预后等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血脂和血脂异常的概念 血脂是血液中脂类物质的总称,其主要成分为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磷脂及游离脂肪等,通常所说的血脂是指血浆中的三酰甘油和胆固醇。三酰甘油和胆固醇不能以游离的形式存在于血浆中,必须以脂蛋白的形式才能在血液中被转运。临床主要检测血浆脂蛋白中所含三酰甘油和胆固醇,各类脂蛋白中的胆固醇,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注:LDL—C是通过Friedwald公式计算而得)。  相似文献   

10.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以及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以充分显示,纠正血脂异常有利于防治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目前已经使用的调脂药物的治疗靶点包括:①降低总胆固醇和(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抑制细胞内胆固醇合成——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抑制肠道内胆固醇吸收——胆酸螯合剂,依折麦布(ezetimibe);改变LDL结构和代谢——普罗布考。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欧阳侃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2):1681-1681
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效果肯定,但对于混合型高血脂症[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的升高]使用一种降脂药难以达到全面调脂目的,作用机制不同的降脂药物由于对其安全性的担忧限制了其联合应用。近年来研究表明中药对血脂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以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我国人群血脂异常的患者明显增多,主要表现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总胆固醇(TC)升高和/或甘油三脂(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密切相关,是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和缺血性脑卒中等心脑血管事件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及早发现血脂异常并加以治疗,不但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还能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如心绞痛、心肌梗死、猝死等)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老年患者高脂血症治疗的有效剂量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60例,予辛伐他汀20mg/d治疗,治疗过程中按预定的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水平调整药物用量。结果治疗后TC、LDL-C和三酰甘油分别下降33%、36%和27%(P均〈0.01),HDL-C无显著变化。载脂蛋白A1升高18%,载脂蛋白B下降25%。LDL-C/HDL-C比值下降为1.95(P〈0.01)。随访结束时,31%的患者服用辛伐他汀10mg/d,保持TC〈4.7mmol/L和LDL-C〈2.6mmol/L;69%的患者服用辛伐他汀5mg/d,保持TC〈4.2mmol/L和LDL-C〈2.1mmol/L。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辛伐他汀对老年高脂血症治疗效果确切,所用剂量较小,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徐泰 《上海医药》2015,(1):36-38
目的:探索社区健康教育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社区高胆固醇血症患者356例,进行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分析干预前后患者的生活行为、血脂和血压的变化。结果:干预后患者的忌口意识、睡眠、有效运动、沟通意识、药物依从性、主动学习医学常识以及不抽烟喝酒等行为方式较干预前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干预后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舒张压、收缩压较干预前有明显的降低(P值分别为0.028,0.031,0.000,0.005,0.002)。干预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HDL-C的平均值明显升高(P=0.015)。结论:社区健康教育有效地改善了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健康意识和身体状况。  相似文献   

15.
刘新燕 《河北医药》2013,(13):2041-2042
血清总胆固醇(TC)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血脂异常对健康的损害主要在心血管系统,会导致冠心病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1]。我们对连续3年到我科进行健康体检991例健康体检者高密度脂蛋白质胆固醇(HDL-C)、TC、三酰甘油(TG)、LDL-C等数值进行分析,发现随时间最为明显变化的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固醇和总胆汁酸的检测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平价的I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肝硬化患者9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一时期健康体检者92例作为对照组。酶(CHOD-PAP)法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循环酶速率法检测血清总胆汁酸(TBA)。缩暴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明显降低(P〈0.05),而血清总胆汁酸(TBA)明显升高(P〈0705)。观察组中与A级患者相比,B级和C级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明显升高(P〈0.05)。与此同时,与B级患者相比,C级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血清总胆固醇和总胆汁酸的检测,可以有效评价其肝功能水平,对于肝硬化患者的监测病情发展、预后及治疗具有十分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齐鲁药事》2006,25(4):237
2006年2月12日,一项来自美国国家卫生学会(NIH)的报告显示,他汀类药物(Statins)可以降低患老年性痴呆病(Alzheimer’s & Dementia,AD)的危险。他汀类药物是新一代的调节血脂药物,它能够降低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和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研究人员通过对科学文献和医学文献的整理研究发现,此类药物可以延迟削弱大脑功能的痴呆症和老龄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成年人血脂水平与血脂异常状况及特点.方法 对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体检健康的成人2368名,其中用酶法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 2368名,检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1992名.结果 男女性TC随年龄增长而增高,TC老年前期组最高;男性组TG:青年组<中年组,其余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组TG随年龄增长而增高;TC、TG水平男性女性组及各年龄组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TC水平青年、中年组男性>女性,老年前期、老年组女性>男性;男性HDL-C随年龄增长呈增高趋势,女性随年龄增长呈递减趋势;男性LDL-C先是随年龄增长呈增高,至进入老年则有降低的现象,女性随年龄增长呈增高趋势明显,LDL-C水平男性女性全组及各年龄组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TC水平分层:合适范围、边缘升高、升高男性分别为55.13%、28.22%、16.64%,女性分别为63.31%、25.05%、11.65%;TG水平分层:合适范围、边缘升高、升高男性分别为59.33%、18.82%、21.85%,女性分别为82.90%、9.89%、7.21%; LDL-C水平分层:合适范围、边缘升高、升高男性分别为84.66%、11.65%、3.69%,女性分别为90.96%、6.86%、2.94%.血脂异常检出率男性组64.37%,女性组43.66%,血脂异常主要为TC及TG,且集中在中年和老年前期组.结论 顺德地区健康成人血脂总体水平高,血脂异常检出率高,提示对本地区健康成人血脂异常的预防和干预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医药》2011,(8):1011-1011
R(呼吸) HR(心率) BP(血压) SBP(收缩压) E(嗜酸粒细胞) Hb(血红蛋白) TG(甘油三酯) TC(总胆固醇) PLT(血小板) WBC(白细胞) RBC(红细胞) 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V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混合性血脂异常的改善作用。方法应用阿托伐他汀对39例2型糖尿病合并混合性血脂异常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后TG、TC、LDL-C较治疗前显著降低,降低程度分别为26.17%、54.97%、38.92%;HDL-C治疗后明显上升,上升幅度为14.81%,治疗前后比较,P〈0.01。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混合性血脂异常有明显改善作用,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