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他汀类调脂药物的流行病学研究和大规模临床试验已经揭示,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减少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间存在着确切关联。但尽管降低LDL—C的这些益处业已十分清晰。然现仍有许多接受调脂疗法患者没有达到现行指南所推荐的目标水平。此种事实表明他们需要进行更为有效的调脂治疗,而其实现除可加大给药已用他汀类剂量之外。  相似文献   

2.
方芳  彭永德 《药品评价》2013,(19):30-34
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证明,调脂治疗在糖尿病冠心病患者中有较大获益。调脂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降低终点事件。近年来各大权威指南推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血脂干预的首要目标。目前临床上供选用的调脂药物有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类、树脂类、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等。其中.他汀类药物在糖尿病冠心病调脂治疗中的领导地位基本确立。在LDL—C达标后,若仍存在高三酰甘油血症或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可合并使用贝特类或烟酸类调脂药.  相似文献   

3.
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进展与临床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赵文新  季红赞 《中国药房》2005,16(10):785-787
血脂异常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AS)与冠心病( CHD)最为重要的危险因素.近年来,有关脂蛋白的研究明确显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的增加可促进 AS[1]的发生,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的增加则可防止 AS[2]的发生.一系列前瞻性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调脂药物降低血清总胆固醇( TC)、 LDL- C和升高 HDL- C水平的同时,可显著降低 AS与 CHD的发生率和患者死亡率 [3~ 5],因此,调脂药物的应用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可与重视,相关研究也发展迅速,大批新药相继开发上市.现就其进展与临床评价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研究血脂异常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目前已经明确血胆固醇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陛有密切的相关性,积极降低血胆固醇可显减少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上世纪90年代他汀类药物的问世,在调脂及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上取得了划时代的进步,美国空军得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预防试验(AFCAPS/TexCAPS)、英国西苏格兰冠心病预防研究(Woscaps)、胆固醇和冠心病复发事件试验(CARE)、普伐他汀对缺血性心脏病长期干预试验(LIPID)及北欧辛伐他汀生存研究(4s)等大型研究肯定了他汀类药物能有效降低血总胆固醇(TC)18%~27%,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5%~40%,[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高胆固醇血症是人类早发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强化调脂是当前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基本策略。血脂调节药物辛伐他汀(Simvastatin)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抑制剂,其在改善脂代谢紊乱,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治疗中受到高度评价,目前成为治疗高脂血症的首选药物之一。然而,辛伐他汀在人群中的降脂疗效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如何制订他汀类药物的个体化调脂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6.
叶林书 《世界临床药物》2005,26(3):168-170,174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下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HDL-C≤40mg/dL者冠心病发病率增加。HDL—C≥60mg/dL具有心血管保护效益,对HDL-C低下合并多重危险因素及冠心病等危症患者。改变生活方式和使用调血脂药物干预,可以降低心血管相关事件的发生率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高脂血症是冠心病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这无论从动物实验、人体病理研究,还是从流行病学调查、人群干预研究等方面均得到了证实。20世纪90年代一系列严格意义上的循证医学临床试验表明,降脂治疗对冠心病预防和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从而确立了降脂治疗作为冠心病防治的标准治疗。近年来又针对冠心病高危病人提出了强化降脂标准。冠心病防治的首要目标为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其次是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他汀类是目前最强效降低LDL-C、升高HDL-C的药物。冠心病病人应积极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争取更高的治疗达标率,减少冠心病事件和降低死亡率。但药物治疗需个体化,医生应按降脂强度为病人选择合适的调脂药物,同时密切监测不良反应,不宜为追求降脂效果而随意加大药物剂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西立伐他汀及普伐他汀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50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西立伐他汀组75例和普伐他汀组75例,治疗8周后观察血脂变化和安全性,并加以比较。结果:两种药物均可显著降低总胆固醇(TC),血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可升高高密度胆蛋白-胆固醇(HDL-C),而两药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结论:西立伐他汀具有显著的降脂作用,在调脂的同时并可抑制血小板活性,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9.
1.临床客观需要有合并疗法 许多冠心病(CHD)患者单用他汀类药物疗法减少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不能完全满足治疗需求。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专家组Ⅲ(NCEPATPⅢ)”也已承认正有更多证据表明高甘油三酯血症和CHD间的独立关联,同时它还通过发布指南形式要求将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作为具高甘油三酯(TG)水平人群的第二治疗靶的。而之所以这样建议,可能与某些种类的富含TG脂蛋白、尤是小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中间密度脂蛋白质粒的致动脉粥样化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10.
高胆固醇血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是冠心病(CHD)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冠心病的死亡率与血清胆固醇(TC)水平直接相关。新型调脂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简称他汀类药物)的发展和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是对调脂治疗的一个重要贡献。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他汀类药物除其降脂作用外,其调脂治疗对减少冠心病的发生时间更早,程度更显著。这可能与它所具有的非降脂作用有关。本文对他汀类药物的降脂及非降脂作用的临床应用作一陈述。  相似文献   

11.
高胆固醇血症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降胆固醇药物可防止冠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明显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新型调脂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简称他汀类药物)的发展和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是对调脂治疗的一个重要贡献。他汀类药物问世至今20年,在国际上已上市品种的共有6种,其降血脂药理及许多新的适应证已被FDA认可。本文对他汀类调脂药物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是一类新型调脂药物.一系列临床研究表明,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无论是单用还是与他汀类联用都能取得良好的降脂效果.尤其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依折麦布作为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批准上市的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它能很好地代表这一类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本文从依折麦布的药理学作用、临床应用、有争议的相关研究和安全性四个方面对其进行详细综述。  相似文献   

13.
所谓血脂异常是指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一种好的胆固醇)水平的降低。前三者的水平升高和后者的水平降低,均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又称为冠心病的保护因子,甚至被称为长寿因子。  相似文献   

14.
血脂康胶囊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血脂康胶囊对高胆固醇血症患的调脂效果。方法:79例高胆固醇血症患随机分成两组:血脂康组(37例,0.6g,bid)与普伐他汀组(42例,10mg.qd),服药前与服药8周后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服药8周后,血脂康组与普伐他汀组患的TC比用药前降低,降幅分别为21.7%(P<0.05),与21.9%(P<0.01),患LDL-C也比用药前降低,降幅依闪为34.9%(P<0.01),与33.2%(P<0.01),血脂康组患TG比用药前下降20.1%(P<0.01),而普伐他汀组患血清TG仅降低8.5%(P>0.05),结论:血脂康胶囊能够显降低高胆固醇血症患的血清TC,LDL-C与TG水平,可有效地用于高胆固醇血症患的调脂治疗。  相似文献   

15.
1欧盟批准复方烟酸/拉罗皮兰(laropiprant)控释片上市 默沙东(Merck Sharp & Dohme)公司的复方烟酸(nicotini cacid)/拉罗皮兰控释片1g/20mg(商品名:Tredaptive)已在欧盟、冰岛和挪威获准上市,用于对脂质代谢障碍血症和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LDL—C、HDL—C和甘油三酯新调脂治疗。  相似文献   

16.
几种新型调脂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新型调脂药物在高脂血症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查阅国内近几年中文部分相关期刊。结果:10种新型调脂药物治疗高脂血症作用强,不良反应小,安全有效。结论:10种新型调脂药物能够治疗高脂血症,降低冠心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甘油三酯血症与早发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采用Judkins法对244例胸痛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将142例确诊为早发冠心病的患者与102例对照者比较。结果:早发冠心病组血浆甘油三酯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发冠心病组患者的血浆甘油三酯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在预防冠心病发生、发展的调脂治疗中应注意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相似文献   

18.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以及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以充分显示,纠正血脂异常有利于防治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目前已经使用的调脂药物的治疗靶点包括:①降低总胆固醇和(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抑制细胞内胆固醇合成——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抑制肠道内胆固醇吸收——胆酸螯合剂,依折麦布(ezetimibe);改变LDL结构和代谢——普罗布考。  相似文献   

19.
胡荣 《药品评价》2013,(19):15-18
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而一旦合并了心血管疾病更是未来心血管风险的极高危人群,对这一极高风险人群单纯控制血糖不能有效降低未来风险.目前发现强化调脂尤其是强化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能有效降低这一人群未来心血管事件。在LDL-C达标的同时,如何面对糖尿病患者的残留血管风险.如何评价可能的几种联合调脂方案,在强化降低LDL—C的时候,如何看待和降低大剂量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目前调脂治疗的最新研究均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非诺贝特非调脂作用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诺贝特(fenofibrate)是第3代苯氧芳酸类调脂药,具有显著降低血中升高的三酰甘油(TG)、降低血中总胆固醇(TC)及中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等调节血脂异常的作用。该药最先由法国Foumier公司于1975年开发上市,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贝特类药物,可作为仅次于他汀类的二线调脂药而主要用于高三酰甘油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