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腺病毒及其相关的皮肤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腺病毒共有6个亚属,49个血清型;可引起众多组织、细胞的急慢性感染和隐伏感染。其E1A、E1B成分可诱导细胞癌变,抑制细胞凋亡。皮肤的很多病变与腺病毒有关,许多证据表明其急慢性感染和隐伏感染可能是银屑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毒灶或激发点,对腺病毒的研究将为银屑病病因学的研究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是否存在腺病毒的近期或既往感染。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中的抗腺病毒IgG和IgM;PCR方法检测外周血腺病毒DNA,并对阳性结果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寻常性银屑病患者抗腺病毒IgM阳性率为15.5%(11/71),腺病毒DNA检出率为11.2%(8/71),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点滴型组和斑块型组比较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DNA测序结果表明腺病毒种类主要为3型和7型。结论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存在腺病毒感染的证据,可能与银屑病发病或病理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携带人IL-18基因的溶瘤腺病毒,观察在A375细胞中IL-18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将pZD55-IL-18与含有腺病毒右臂的质粒pBHGE3共转染293细胞获得重组腺病毒。PCR鉴定条件增殖腺病毒ZD55- IL-18。以ZD55-IL-18感染人黑素瘤A375细胞系,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IL-18基因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腺病毒E1A的表达情况;结晶紫染色法检测细胞杀伤作用;MTY法检测细胞存活情况。结果PCR鉴定表明ZD55-IL-18构建成功;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ZD55-IL-18能高效介导IL-18基因在A375细胞中的表达,并在肿瘤细胞内表达E1A;结晶紫染色和MTT结果表明,ZD55-IL-18对A375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结论构建成功的溶瘤腺病毒ZD55-IL-18,可在A375细胞中高效表达IL-18基因,并能抑制黑素瘤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4.
腺病毒介入性基因导入皮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腺病毒介入性基因导入皮肤的实验研究方春红李建军上野光竹下彰徐世正尹伊由为了研究和探讨皮肤细胞对外源性基因的摄取及表达能力,我们使用含有细菌LacZ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为载体,以小鼠皮肤为靶器官,就皮肤细胞的基因表达作了初步研究,现报道如下。一、资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重组腺病毒(Ad-SOCS1)介导的树突状细胞(DCs)分泌的外泌体对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的影响。方法:Ad-SOCS1腺病毒感染小鼠骨髓来源的DCs,分离纯化培养物中的外泌体,Western blot分析鉴定外泌体中的CD63、SOCS1和ICAM-1蛋白。咪喹莫特(IMQ)诱导10只银屑病样小鼠模型,其中5只给予外分泌体治疗(外分泌体组)组,5只作为对照(IMQ组)。RT-PCR检测小鼠外周血IL-17A、IL-22和IL-2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外泌体中能够鉴定到SOCS1、CD63和ICAM-1蛋白。外分泌体组小鼠的银屑病样表现较IMQ组轻。外分泌体组小鼠外周血IL-17A和IL-23 mRNA的表达低于IMQ组(P0.01),IL-22水平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Ad-SOCS1感染DC后培养物分离的外泌体可改善银屑病的症状,其机制可能与外泌体SOCS1抑制IL-17A有关。  相似文献   

6.
银屑病治疗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银屑病为一原因不明的慢性皮肤病,它的发生和发展主要与感染、内分泌、代谢障碍、免疫异常、多基因遗传和精神等因素有关。近年来随着对其病因认识的深入,银屑病的治疗也取得较大进展,现综述如下。1抗感染治疗 1.1抗细菌治疗咽喉部链球菌感染是诱发急性点滴型银屑病的重要因素。Tokyura等体外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对链球菌超抗原的反应,发现局部链球菌感染可释放超抗原,引起相关T细胞暂时性活化。  相似文献   

7.
链球菌感染诱发银屑病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屑病与链球菌感染的相关研究是近年来银屑病的研究热点之一。银屑病是一类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链球菌抗原是T细胞的活化抗原之一,链球菌抗原可在易感人群中诱发或加重银屑病和使银屑病慢性持续存在。HLA的遗传多态性,如HLA—DR可能与此有关。本文就链球菌感染诱发银屑病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溶瘤腺病毒介导IL-24(ZD55-IL-24)对黑素瘤细胞MV3放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对数生长的MV3细胞分为ZD55-IL-24联合放疗组、ZD55-IL-24组、放疗组、PBS对照组。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黑素瘤MV3细胞中Bax和Bcl-2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E1A蛋白及Bax、Bcl-2、Caspase-3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联合治疗组Bax染色强度最大,Bcl-2染色强度最小。ZD55-IL-24联合放疗作用的MV3细胞高效表达E1A,较其它组Bax的表达量增加,Bcl-2的表达量降低,Caspase-3活化更明显。结论:ZD55-IL-24联合放疗有明显的协同杀伤黑素瘤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携带IL-24基因的溶瘤腺病毒诱导黑素瘤细胞凋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携带IL-24基因的溶瘤腺病毒(ZD55-IL-24)诱导人黑素瘤A375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用PCR方法鉴定ZD55-IL-24,并大量扩增、纯化和病毒滴度测定。将ZD55-IL-24感染人黑素瘤A375细胞。结晶紫染色观察细胞毒性,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Western印迹检测溶瘤腺病毒E1A、IL-24基因蛋白表达。结果 PCR鉴定表明ZD55-IL-24包含IL-24基因且没有野生型腺病毒污染;结晶紫染色结果表明ZD55-IL-24对A375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毒性效应。MTT法结果显示,ZD55-IL-24对A375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效应。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ZD55-IL-24能在A375细胞内高效表达E1A、IL-24基因。结论 溶瘤腺病毒ZD55-IL-24能携带IL-24基因在黑素瘤A375细胞中高效表达,抑制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链球菌抗原刺激的银屑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培养上清液对角质形成细胞的作用以探讨链球菌感染后的银屑病的发病机制。方法 ^3H—TdR掺入法检测PBMCs培养上清液对角质形成细胞DNA合成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细胞间教附因子1(ICAM—1)和人类白细胞抗原DR分子(HLA—DR)表达。结果 银屑病患者链球菌抗原刺激的PBMCs培养上清液对角质形成细胞的促增殖作用较对照组显著增强,并能诱导角质形成细胞表达HLIA—DR和ICAM—1分子。结论 受链球菌抗原刺激的银屑病PBMCs培养上清液可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活化,可能是链球菌感染之后银屑病发病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311nm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对银屑病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皮损角质形成细胞周期蛋白D1、E(cyclinD1、E)的表达。方法:以Cosmedico皮肤检测仪检测25例患者的最小红斑量(IVIED),以PASI评价疗效,并以免疫组化法检测皮损部位cyclinD1、E的表达。结果:NB—UVB治疗银屑病的临床有效率为92%;光疗前绝大多数皮损可检测到两种蛋白,但分布于不同的表皮细胞层,光疗后皮损中cyclinD1、E的表达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1);cyclinD1、E表达情况与PASI值呈正相关。结论:NB—UVB治疗银屑病安全、有效;下调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中cyclinD1、E的表达可能是NB—UVB治疗银屑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链球菌感染与银屑病的相关性近年来得到人们的关注。银屑病发病的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咽拭子培养链球菌以及控制链球菌感染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现象均提示银屑病发病与链球菌感染密切相关。银屑病是一类由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链球菌抗原可在易感人群中诱发或加重银屑病和使银屑病慢性持续存在,HLA的遗传多态性可能与此有关。本中将链球菌感染与银屑病发病相关性的临床研究,可能涉及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遗传易感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PML基因对角质形成细胞(KC)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PML基因重组腺病毒的转导效率,观察培养人KC中PML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及表达时间,MTT法检测PML基因转染后人KC的生长状况,观察转染PML基因后KC的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腺病毒滴度为100MO I时被转染的人KC可达100%,Ad-PML基因转染的人KC能高效表达PMLmRNA和PML蛋白,表达时间可持续2周以上,PML基因对人KC体外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腺病毒介导的PML基因能在人KC中高效稳定地表达,能显著抑制人KC的体外生长,PML生长抑制因子有可能用于银屑病等皮肤病的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14.
银屑病的流行病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银屑病有遗传背景,但其遗传方式尚不清楚,有证据表明该病力多基因遗传。除遗传因素外,环境暴露因素可促进疾病的发生,其中包括感染,吸烟、应激、药笺和外伤等。银屑病并发关节较多,如无有关药物治疗。避免了医源性损害,疾病本身并无增加 发生肿瘤的危险,而且和心血管疾病也无实质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腺病毒载体介导的内皮抑素基因(Ad-mES)在体外和体内的生物学活性。方法 不同感染复度(MOI)的腺病毒体外感染靶细胞;RT-PCR法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MTT法检测Ad-mES对靶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观察各组小鼠黑素瘤的生长、转移和生存率;免疫组化法鉴定肿瘤组织内内皮抑素蛋白的表达。电子透射电镜观察肿瘤组织内皮细胞、肿瘤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腺病毒体外能够有效感染靶细胞,MOI为10,20,50,100,200,500时,B16F10细胞和ECV304细胞的腺病毒感染率分别为15.6%、35%、73%、88%、95.2%、97%和19%、35%、80%、90%、97%、98.5%。靶细胞明确表达内皮抑素基因;Ad-mES对B16F10细胞的增殖没有影响;而Ad-mES能抑制ECV304细胞的增殖,且随MOI增大,抑制内皮细胞增殖效果越强。瘤细胞接种后第8天,各组成瘤率100%。开始出现小鼠死亡的最早日:PBS组第16天、Ad-GFP组第18天、Ad-mES单剂、重复治疗组均在第20天。结论 Ad-mES体外和体内均影响靶细胞的生物学活性;Ad-mES治疗组小鼠平均生存时间延长(P < 0.05),肿瘤体积增长减慢(P < 0.05)。  相似文献   

16.
973088 Cyclin E和CDK2mRNA及蛋白质在银屑病皮损表皮中的表达/陈军…//中华皮肤科杂志。-1997,30(2)。-119~120 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研究银屑病皮损及正常皮肤表皮中Cyclin E和CDK2 mRNA及其蛋白质的表达。结果在mRNA及蛋白质两个水平上的检测表明,银屑病皮损表皮细胞群中Cyclin E过表达,可能提示过表达Cyclin E与银屑病表皮细胞周期的加速和过度增殖有关。银屑病表皮中CDK2 mRNA无明显表达,而其蛋白质产物有表达。CDK2 mRNA无明显表达可能提示其表达水平不高而不能否定其存在。参5(张孝友)  相似文献   

17.
银屑病与T细胞和自身免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屑病的发病机制涉及到4种重要的细胞类型,大量证据表明T细胞可能起着重要作用,该文列举了T细胞功能原发缺陷的证据,皮损内T淋巴细胞活化是银屑病表皮过度增殖的介体,皮损中存在着特定类型的T细胞亚群,细菌超抗原与体内角蛋白之间叉交表的位存在是银屑病中自身免疫反应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8.
银屑病感染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银屑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了。多数学者认为银屑病是一种具有遗传性的炎症性增生性皮肤病 ,提出银屑病是皮肤抵抗微生物的一种防御性表现 ,认为某些类型的银屑病与各类微生物感染有一定联系。本文就银屑病与感染因素的关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细菌感染1.1 链球菌感染 咽喉部链球菌感染是诱发急性点滴型银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Tokyura等[1 ] 体外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对链球菌超抗原的反应 ,发现局部链球菌感染可释放超抗原 ,引起相关T细胞暂时性活化。Valdimarsson[2 ] 等也认为银屑病是一种由于T细胞对链球菌M…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银屑病患者血清中E、P、L选择素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银屑病进行期、静止期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健康人血清E、L、P选择素和VCAM-1的水平。结果:(1)进行期组患者血清E、L、P选择素和VCAM-1水平显著高于静止期组和正常对照组(P值均<0.05)。(2)静止期组患者血清E、L、P选择素和VCAM-1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3)患者血清E、L、P选择素和VCAM-1与PASI评分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E、L、P选择素和VCAM-1在银屑病活动期的炎症细胞聚集和黏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银屑病是一种Th1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皮肤病,近来的研究表明,其他细胞也参与其发病过程,尤其是树突细胞、内皮细胞、Th17细胞及调节性T细胞等,其中T细胞的活化、增殖及分化是发病的主要环节,银屑病特征性的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异常分化及炎性细胞浸润是继发于T细胞活化后释放的细胞因子.一些黏附分子(E/P选择素等)及皮肤淋巴细胞相关抗原-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复合体和皮肤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D43复合体在银屑病发病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