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濮阳市2002年麻疹疑似病例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濮阳市 2 0 0 2年麻疹发病情况 ,分析其发病原因 ,指导今后的麻疹防治工作。方法 对濮阳市 2 0 0 2年报告的麻疹疑似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 0 0 2年濮阳市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 35 0例 ,其中暴发病例 33例 ,最终确诊和符合病例为 31 0例。病例分布在各个年龄组 ,<1岁组和 1岁组的婴儿发病率最高 ,分别为 1 1 5 72 /1 0万和 89 93/1 0万 ;>1岁至 <7岁组儿童发病占总病例数的 4 6 4 5 % ,全年各月均有发病 ,发病高峰在 3~ 5月 ,发病数占总病例数的 6 9 6 8%。 31 0例中无免疫史的占 1 5 1 6 % ,免疫史不详的占 5 4 1 9%。实验室共检测麻疹疑似病例早期血清标本 1 1 6份 ,麻疹IgM抗体阳性 76例。结论  2 0 0 2年濮阳市麻疹发病率高的原因主要与基础免疫接种率低有关 ,其次与免疫失败及报告的敏感性提高有关。做好 1 5~ 2岁儿童的麻疹疫苗复种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M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宜昌市自实施计划免疫以来,麻疹的发病率明显下降。但近几年在局部地区仍时有暴发,局部发病率较高,往往影响全市麻疹流行强度。为加强麻疹监测,控制麻疹暴发,宜昌市卫生防疫站于1998年建立起麻疹监测实验室,对临床上诊断的麻疹疑似病例进行了麻疹IgM抗体(抗MV-IgM)和风疹IgM抗体(抗RaV-IgM)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血清来源1998年3月~2000年6月宜昌市及所辖县(市)送检的部分麻疹疑似病例血清116例,接触者血清23例,-20℃冰箱冻存并统一检测。1.2 血清抗体测定采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07-2011年舞阳县麻疹流行状况,为加速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2011年舞阳县麻疹疫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11年舞阳县麻疹发病率分别为15.71/10万、1.63/10万、0.41/10万、0.61/10万和1.11/10万;病例多呈散发,每年的2月份到5月为麻疹高发季节;8月龄~4岁组为麻疹高发年龄组,发病有向大年龄组(>20岁占12.37%)发展趋势。结论麻疹的常规免疫存在一定漏洞,需进一步加强;在防制策略上应考虑对大年龄组人群接种麻疹疫苗;完善麻疹监测系统,保持MV高接种率、实施应急接种和强化免疫,有效防止麻疹暴发流行,将是今后控制和消除麻疹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扶余县麻疹疫情的流行规律,掌握流行动态及发病趋势,有效控制麻疹的暴发和流行,笔者对全县2005—2007年麻疹疫情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兴安县的麻疹流行特征,为制定麻疹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兴安县1988—2007年麻疹疫情及监测资料。结果1988—2007年兴安县麻疹发病率在0—14.75/10万之间,年平均发病率为2.75/10万。发病高峰集中在每年的2—8月,3月最多病例数为34例,占17.0%。男女性别比为1.15:1,7岁以下病例共135例,占67.5%,15岁以下病例共165例。占82.5%,≥15岁病例35例,占17.5%。结论兴安县的麻疹流行处于低发病水平。但距离消除麻疹的目标仍有距离,要实现消除麻疹水平,仍将要做好以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为主的免疫规划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06—2011年上海市麻疹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病例专报系统,收集2006—2011年上海市麻疹报告病例,描述病例的时间和年龄分布等特征,计算上海市的麻疹发病率等。结果2006—2011年,上海市共报告麻疹病例518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17/10万,其中2008年发病率最高(8.77/10万),2011年发病率最低(0.52/10万);各年流动人口发病率均显著高于户籍人口发病率;麻疹发病年龄呈双峰态,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和20—35岁青壮年;散居儿童、工人、民工和家政家务等是麻疹高发人群。结论2011年上海市麻疹发病率降至近10年最低水平,提示上海市已基本进入麻疹消除阶段。建议进一步加强麻疹疫情的监测,重点做好适龄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的麻疹常规免疫和查漏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保护水平,从而阻断麻疹病毒的传播,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广州市人群麻疹抗体分布特点,探讨麻疹减毒活疫苗的人群免疫策略。方法2008年在广州市以两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分别在城区(越秀区和海珠区)、城乡结合部(天河区和白云区)、农村(花都区和从化市)的社区预防接种门诊选择7岁以下儿童,在中小学及职业学校选择8—19岁人群,社区健康体检门诊选择成人(≤60岁),在医院产科选择一定数量的新生儿、孕期妇女及分娩期妇女(脐带血)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调查对象麻疹IgG抗体,并时检测结果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共采集4803份标本,人群麻疹平均抗体滴度为1:651.3,抗体阳性率为70.8%,其中52.7%具有保护性抗体。城区、城乡结合部、农村的麻疹抗体平均滴度分别为1:783.0、1:671.8和1:351.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抗体呈现“3峰2谷”分布。新生儿麻疹抗体几何平均滴度高达1:1408.5(抗体阳性率85.4%),0-1月龄、2—4月龄、5~7月龄的婴幼儿抗体水平随月龄增加而迅速降低.5~7月龄达到低谷(GMT为1:357.1,抗体阳性率48.5%);2~3岁儿童的抗体水平达到第2个峰值(GMT为1:1367.8,抗体阳性率84.4%),14-19岁人群的抗体水平为第2个低谷(GMT1:426.2,抗体阳性率56.6%);50—60岁年龄组达到第3个高峰(GMT1:988.9,抗体阳性率80.5%)。结论2—7月龄婴幼儿及10—49岁人群对麻疹易感,有必要调整免疫策略,推进成人免疫。  相似文献   

8.
唐金芳  梁灵芝  徐斌  张晗星 《职业与健康》2012,28(15):1871-1873
目的通过了解南宁市2006—2011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麻疹防制策略,为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对南宁市2006—2011年麻疹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南宁市2006—2011年共报告525例麻疹病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24/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兴宁区、西乡塘区、江南区、青秀区,占全市的77.5%(407/525);3—8月为高发季节,发病数占86.86%(456/525);≤15岁病例占77.33%(406/525)。全部病例中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有445例,占总数的84.8%;流动人口的麻疹病例占总数的31.62%。结论应进一步加强麻疹初始免疫工作和强化免疫活动,提高流动人口麻疹接种率,消除免疫空白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濮阳市2001—2003年麻疹发病情况,分析其发病原因。方法对濮阳市2001—2003年报告的麻疹疑似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华龙区每年的发病率最高。濮阳市2001—2003年麻疹年平均发病率为5.58/10万,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每年的3~5月份.报告的585例麻疹确诊和临床诊断病例中,有213例有确切免疫史,占36.41%;免疫史不详的有259例。占44.27%;无免疫史的有113例,占19.32%。2002年以学龄前儿童发病为主,2001—2003年以学龄期儿童发病为主。结论2001—2003年我市麻疹发病以小学生和小年龄组发病为主,呈现“双峰”现象,原因是该市的计划免疫工作出现滑坡(基础免疫和复种工作均存在漏洞),基础免疫接种率和及时率低,其次是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10.
吕丽娜 《职业与健康》2012,28(22):2765-2766,2769
目的了解天津市河东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天津市河东区2005—2011年的麻疹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1年河东区共报告麻疹病例565例,年平均发病率11.67/10万,病例以0~4岁组的婴儿和25~30岁组的成人为主,分别占29.2%、19.12%。发病时间集中在3—5月,占总病例数的61.24%;5月份达到高峰,占总病例数的21.95%。33.45%的病例无免疫史,18.94%的病例有免疫史,47.61%免疫史不详。结论适时开展8月龄~14周岁儿童强化免疫接种能有效地提高目标儿童的保护率,巩固和提高常规免疫工作,做好成人麻疹的预防控制工作,尤其是育龄妇女的免疫接种,加强监测和控制院内感染是控制和消除麻疹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驻马店市2005—2007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驻马店市2005—2007年麻疹疫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7年共发生麻疹病例1 657例,年均发病率6.57/10万,2007年最高为9.96/10万,2005年最低为4.39/10万,无死亡病例。15岁以下儿童为高发人群。麻疹流行呈散发与局部暴发并存状态,发病高峰集中在3-6月。[结论]应采取措施加强麻疹疫苗(MV)的基础免疫和复种工作,消除免疫空白点,提高整个人群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008—2011年南通市麻疹流行病学流行特征,为控制麻疹的发病,制订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麻疹监测系统资料进行分析,同时用Vero-Slam细胞分离麻疹病毒。对分离得到的麻疹病毒,用RT-PCR法扩增N基因的C末端,测定其核苷酸序列,并与WHO的参照毒株序列比较,构建基因亲缘关系树,确定南通市麻疹野毒株的基因型;同时对南通MV野毒株N基因C末端进行核苷酸同源性分析。结果 2008—2011年南通市麻疹的发病率分别为3.73/10万、2.55/10万、0.45/10万和0.36/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基因分型结果表明,南通MV野毒株均为H1型。结论强化高危人群的免疫,建立监测体系是控制麻疹积极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杨浦区2001—2007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上海市杨浦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加速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对上海市杨浦区2001—2007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上海市杨浦区2001—2007年麻疹发病180例,无死亡病例,平均年发病率为2.13/10万,外来人口发病率是本区人口发病率的10.23倍;3—8月发病人数占总病例数的81.67%;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34∶1;15岁以下儿童占总发病数的39.44%,20岁及以上成人占总发病数的53.89%。本区人口病例以成人为主,20岁及以上病例占77.78%;外来人口病例以儿童为主,15岁以下儿童占54.55%。无免疫史、免疫史不详者分别占总发病数的29.44%、62.78%。[结论]控制和消除麻疹重点应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提高麻疹疫苗及时接种率和2剂次免疫率;加强麻疹监测,开展成人麻疹疫苗加强免疫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双峰县2007年麻疹发病情况,为今后的麻疹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双峰县2007年麻疹监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07年全县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206例,确诊148例,麻疹发病率为16.44/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1-2月和4-6月份,占全年发病数的83.11%.发病主要以散在流行为主,暴发病例占全县总病例数的22.97%,发生在边远山区学校.发病年龄在2岁以下的占38.51%、7~14岁占20.95%、≥15岁占22.30%.在148例病例中,有免疫史占27.02%、无免疫史占35.14%、免疫史不详的占37.84%. 结论 双峰县麻疹流行主要原因是部分乡镇的MV常规免疫工作未落实.应在加强MV常规免疫的同时,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适时开展强化免疫和扩大免疫,健全和完善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同时,科学设置预防接种门诊和预防接种点并实行儿童信息化管理,消除免疫空白,提高接种率.  相似文献   

15.
刘学芝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1463-1463
目的 了解东兴区2005--2011年麻疹流行情况(2012年无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探讨东兴区防制和消除麻疹策略.方法 对东兴区2005--2011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和东兴区麻疹监测系统报告的麻疹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东兴区2005--2011年共报告麻疹病例346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76/10万;发病高峰为4-7月(231例,占66.76%);男性占57.51%(199例),女性占42.49%(147例);8月龄-6岁192例,占55.49%;﹤8月发病43例,占12.43%;病例以散居儿童为多(179例,占51.73%);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163例,占47.11%,免疫史不详116例,占33.53%.结论 东兴区2005--2011年仍有麻疹散发,6岁以下幼儿为高危人群.应提高2剂次麻疹疫苗的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落实查验接种证工作,加强疫情监测,强化疫点处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2007-2011年登封市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麻疹疫情防控,实现消除麻疹目标提出建议。方法对2007-2011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大疫情网报告的登封地区麻疹病例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7年至2011年,登封市麻疹疫情从18.3/10万下降到0.15/10万,流行强度逐年下降;发病高峰1~6月份,2岁以下儿童仍为控制的重点;麻疹病例无免疫史、免疫史不详或未到接种年龄占到85.0%。结论登封市麻疹疫情流行强度逐年下降,但仍应做好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麻疹疫苗免疫接种工作,避免免疫接种空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阜宁县2008—2009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江苏省阜宁县2008—2009年的麻疹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09年阜宁县共报告疑似麻疹213例,实验室确诊15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6.9/10万;病例分布广,全县20个镇中有17个镇有病例报告;以冬春季节为发病高峰,2008年12月至2009年3月发生101例,占总发病数的67.33%;发病年龄以15岁以上为主(49例,最大年龄45岁),占32.67%,其次8月龄至4岁组和〈8月龄组,分别占28.67%、27.33%;男女病例性别比为1.77∶1(96/54);患者职业以散居儿童最多,其次是农民和学生,分别占总发病数的52.7%(79/150)、20.7%(31/150)、16.0%(24/150);流动人口21例,占14.0%(21/150);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占53.33%(80/150),接种史不详的占38.00%(57/150)。结论 15周岁以上及4岁以下人群是麻疹发病高危人群。建议提高和维持高水平2剂次麻疹疫苗接种率;适时在重点人群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偃师市2007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控制麻疹的措施。方法对计划免疫麻疹监测系统和常规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的2007年麻疹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7年麻疹发病率较2005年、2006年有升高的趋势。春季高发,<8月龄婴儿发病率最高,8月龄-7岁年龄组病例麻疹接种率为51.9%,其中常住人口患儿有麻疹接种史者占51.9%,而发病流动儿童无接种史。结论我市适龄儿童存在有麻疹免疫空白,要掌握接种对象,加强常住和流动人口接种管理,加强麻疹初种和复种,提高接种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保定市1999-2007年麻疹发病情况,分析流行原因。方法对1999—2007年麻疹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保定市1999-2007年麻疹监测系统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4591例,确诊3033例,年均发病率为3.17/10万;1999—2002年,发病率维持在0.5/10万左右,从2003年开始发病率有所回升,2006年达11.73/10万。病例呈散发分布,有明显季节性高峰,3~5月份病例占全年的68.13%,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发病年龄有向大年龄和未到免疫年龄人群转移的趋势,麻疹病例中有免疫史、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分别占24.58%、38.15%和37.27%。结论保定市近几年麻疹发病有回升的趋势,8月龄以下儿童发病问题需进行免疫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濮阳市2003年麻疹发病情况,分析原因,以指导麻疹防治工作。[方法]对濮阳市2003年报告的麻疹疑似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3年濮阳市报告麻疹确诊和临床符合病例199例,发病率5.69/10万。华龙区发病率和报告的流动人口病例数最多。8岁组发病率最高(51.30/10万),学龄前儿童有94例(47.2%).小学生61例(30.7%)。发病高峰4月份。199例中,有免疫史78例,免疫史不详74例和无免疫史47例。[结论]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是我市麻疹病例的主要群体,发病与基础免疫(初种和复种)接种率、及时率低和免疫失败有关。做好1.5~2岁儿童的麻疹疫苗复种工作,实施新生入学查验接种证制度,建议做好流动人口管理.提高监测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