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比较脊柱前路减压内固定与后路减压内围定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伴脊髓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至2007年9月收治的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前路手术组(19例),后路手术组(19例),术前、术后根据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系统进行评分.结果 38例患者术后切几均一期愈合,脊髓神经损伤症状无加重.随访15~63个月,平均(39.6±5.2)个月.除2例完全性截瘫患者神经功能无变化外,其余病例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恢复.前路手术组神经功能改善率(52.2±7.3)%,优良率68.4%(13/19),后路手术组神经功能改善率(27.6±4.3)%,优良率47.4%(9/1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后路手术各有其特点,前路手术减压更为充分,神经功能恢复较好,植骨融合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脊柱前路减压内固定与后路减压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伴脊髓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至2007年9月收治的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前路手术组(19例),后路手术组(19例),术前、术后根据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系统进行评分。结果38例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脊髓神经损伤症状无加重。随访15~63个月,平均(39.6±5.2)个月。除2例完全性截瘫患者神经功能无变化外,其余病例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恢复。前路手术组神经功能改善率(52.2±7.3)%,优良率68.4%(13/19),后路手术组神经功能改善率(27.6±4.3)%,优良率47.4%(9/1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后路手术各有其特点,前路手术减压更为充分,神经功能恢复较好,植骨融合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陈达智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8):1256-1257
目的探讨后路侧前方减压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12例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经后路单侧行椎体次全切除、脊髓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复查X线及CT片,评估骨折复位、减压及骨融合情况。结果术后获得随访6~24个月,平均12.5个月。X线片和CT显示植骨完全融合。骨折椎椎体高度由术前压缩至平均33.7%恢复至术后平均89.0%;节段性椎体后凸畸形角度由术前平均后凸20.3°,矫正至术后平均8.8°;椎管容积由术前的平均压迫51.4%恢复至术后椎管压迫完全解除。结论后路侧前方减压椎体重建短节段固定治疗重度胸腰椎爆裂骨折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减压彻底等优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后路手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爆裂骨折2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经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脊柱外科收治29例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骨折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均获得随访,通过末次随访与术后早期X线片比较,发现伤椎椎体高度无明显下降,矢状面角度无变化。均未发现椎体后凸现象及内固定松动或断裂,无1例出现迟发型神经损伤,无1例出现顽固性腰背部疼痛。结论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骨折经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可有效地矫正和防止脊柱后凸畸形,避免晚期腰背痛及迟发性神经损伤等后遗症,能减少卧床时间,为早期康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胸腰段是脊柱活动范围最大,最易发生骨折、脱位的部位。目前对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的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及内固定物的选择都有很大的争议。本文回顾1987年~1997年间,在我院行后路手术治疗的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的60例患者的疗效.对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方法及内固定物的利弊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陶文武 《现代保健》2012,(10):114-115
目的:探讨经侧前方入路一期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胸腰椎结核患者严格正规抗痨治疗4周,患者中毒症状改善后,行前路病灶清除一期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术后常规抗痨治疗9~12月,观察术后症状改善、神经损害恢复、脊柱后凸矫正、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0~48个月,平均31.2个月。术后全身症状及局部疼痛消失;神经症状有不同程度恢复,后突畸形明显矫正,植骨融合时间3~6个月,平均4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明显内固定松动,未见结核复发。结论:对胸腰椎结核患者行前路病灶清除一期椎间植骨内固定治疗可明显缓解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有效矫正脊柱后凸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获得良好的骨性融合,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前路与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68例,均分为两组。前路组患者接受前路减压固定法治疗,后路组患者接受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引流量等,比较其Frankel分级结果。结果前路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多,术后引流量亦更多;但是,前路组Cobb角矫正效果更佳,椎管矢状径被侵占率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和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各具特点,均有利弊。  相似文献   

8.
胡兵 《中国卫生产业》2012,(14):125-125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54例胸腰椎爆裂骨患者,治疗组采用前后路联合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后路固定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为椎板减压椎体植骨.术后记录患者椎体角、cobb角的变化值.结果 治疗后,均骨性愈合,短期内无Cobb角丢失.治疗组的椎体角、cobb角的改善程度明显好与对照组,同时两组神经症状完全恢复,无顽固性腰痛及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相对于后路固定手术,前后路联合固定椎板减压椎体植骨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比较研究经Wiltse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段无脊髓神经损伤骨折与传统后正中棘突入路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我科2011年7月~2014年4月间收治的64例胸腰段无脊髓神经损伤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经Wiltse间隙入路治疗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正中棘突入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围手术期参数及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48 h引流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经t检验,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后正中棘突入路比较,Wiltse间隙入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损伤小、术后恢复好、住院时间短、疼痛程度低等优点,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前路和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08年7月手术治疗的胸腰段爆裂骨折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72例,女23例;年龄17~58岁,平均36.6岁;后路手术45例,前路手术50例。通过影像学检查比较伤椎前后缘高度和Cobb角的术前情况及手术矫正和随访丢失情况,评估椎管减压范围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95例患者随访6~48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未出现神经损伤症状加重等严重并发症。通过比较两组术前椎体前后缘高度和Cobb角有差异,前路组比后路组术前压缩及后凸畸形程度重,术后两组均复位满意无明显差异,随访两组有明显差异,后路组矫正丢失率明显大于前路组;术前椎管占位前后路分别为(46.2±12.4)%和(40.6±15.5)%,术后分别为(3.0±4.0)%和(16.2±1.9)%,前路组椎管清除率明显优于后路组;后路手术较前路手术用时短,出血量少;前路组植骨融合率高于后路组。结论胸腰段爆裂骨折行前后路手术的疗效是肯定的,具体的术式选择应根据伤椎椎体压缩程度、椎管内骨性占位程度、是否伴有脊柱后柱结构不稳或骨折脱位来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切口椎旁肌间隙入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3月期间本院诊治的80例胸腰段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A组(38例)及B组(42例),两组分别行传统入路或小切口椎旁肌间隙入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手术效果的差别。结果 B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VAS评分均显著优于A组(P〈0.05);随访7~27月,A组末次随访伤椎前缘压缩比、伤椎矢状面Cobb角及椎管占位率分别为91.93±3.65%、4.37±1.62°和6.87±0.63,B组分别为91.78±3.58%、4.40±1.65°和6.90±0.69%,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未出现螺钉断裂及骨折复位丢失。结论小切口椎旁肌间隙入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临床疗效确切,对机体损伤小,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2.
曾祥永 《现代保健》2010,(27):25-27
目的探讨胸腰段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治疗。方法胸腰段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39例,全部均采用前路、后路及前后联合手术入路的方法行手术治疗。其中单节段受累35例,T11 5例、T1215例、L115例。双节断受累4例,T11和T123例、T12和L11例。Frankel分级:A级5例、B级14例、C级13例、D级7例。结果所有的脊髓均获得了充分的有效的减压,脊柱得到了良好的内固定,平均随访24个月,植骨处融合良好,有1例出现了脊柱后凸畸形,有2例出现椎弓根螺钉松动,伤椎由术前的(1.6±0.3)cm恢复到术后的(3.0±0.3)cm,Cobb角由术前的(27±2)。恢复到(40±3)°。Frankel分级A级4例、B级6例、c级19例、D级8例、E级2例。结论胸腰段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中,前后路均为有效的方法,且各有优缺点。但前路手术可直接脊髓减压、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且融合率高,在脊柱的畸形矫正以及脊柱的稳定性重建方面为一种更为确切而且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陈金城 《现代保健》2011,(26):46-47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前路手术改进后的优势及临床意义。方法将近年于本院诊治的83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纳入回顾性研究,根据患者所行前路减压术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9例,对减鹾技术进行改良。对照组24例,采用传统的减压术式。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切口长度显著变小、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时问也显著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术后Cobb角、椎体前缘压缩程度、椎管狭窄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神经功能改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术式改良,有效减少了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等,降低了术者操作难度及患者创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早期后路三柱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段椎体暴裂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尿路感染控制策略,在预防尿路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对38例胸腰段不稳定骨折伴截瘫患者采用单纯后侧入路切除部分椎体植入钛网,并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提供三柱固定;术后做好留置尿管的护理,有效进行尿路感染监控.结果 38例患者术后发生尿路感染6例,感染率为15.8%;女性5例,感染率为55.56%,男性1例,感染率为3.45%,男女性尿路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60岁发生尿路感染5例,感染率为45.45%;<60岁发生尿路感染1例,感染率为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早期行后路三柱固定治疗胸腰椎体暴裂骨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损伤程度;对女性和老年患者加强护理,可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促进膀胱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采用实验流行病学方法,探讨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远期生物力学形态,分析融合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04年2月- 2006年12月79例单节段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以手术方式分为非融合组(42例)和融合组(37例)2组分别进行单纯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和后路短节段固定并行植骨融合治疗,分别于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1年及取出内固定术后3个月对比2组患者伤椎前后缘高度及Cobb角度变化情况.结果 术前非融合组和融合组椎体前后缘高度、Cobb角度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3个月2患者间椎体前后缘高度、Cobb角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2患者间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度及断钉例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取出内固定术后3个月,非融合组和融合组患者间椎体前缘高度(83.3±5.3;94.2±3.1)、Cobb角度(9.3±5.8;2.4±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路短节段固定并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间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9例患者进行随访,手术前后疼痛程度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MiGill—Melzack疼痛分级法,并在X线侧位片上测量后凸畸形Cobb角。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12个月,相对于术前.术后及随访时VAS评分、MiGill—Melzack评分及Cobb角均有改善(P〈0.0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能迅速缓解疼痛,增强椎体强度和脊柱稳定性,适用于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应用前后路法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结果、经验和教训。方法 回顾分析1994年 1月~ 2 0 0 3年 12月采用前后路各种手术方法治疗 4 6例胸腰椎骨折的不同结果、手术方法选择的经验。结果 平均随诊 13个月 ,前路手术 2 3例 ,术后腰痛消失 ,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 ,均有 1~ 3级的改善 ,椎体高度恢复 ,无丢失 ,脊柱融合好 ;后路手术 37例中 ,9例骨折复位不满意 ,残留腰痛和神经功能不全。结论 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 ,前路比后路效果略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微创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采用微创穿刺方法,将特制耐高压球囊送入伤椎,用装有压力显示计的高压注射器,向球囊内缓慢匀速注入造影剂,球囊扩张,从而将被压缩的松质骨向四周挤压,使伤椎膨胀并恢复一定高度,经C型臂X线机透视观察确认纠正后凸畸形及恢复高度满意后计量压力与容量,抽出造影剂。将同量含钡拉丝后期骨水泥注入由球囊扩张而产生的空腔内,通过C型臂X线机观察确认骨水泥充满空腔,骨水泥推杆夯压骨水泥直至其完全固化后完成手术。结果19例患者术后疼痛即刻消失,术后24h内即可下床活动。经X线检查确认压缩骨折的椎体高度恢复理想,术前Cobb角平均为25.8°,术后2d平均10.9°(P〈0.05)。术后随访1~28个月,患者均恢复伤前生活方式,无疼痛,伤椎高度维持较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微创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在X线平片和CT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急性胸腰椎外伤患者的X线平片和CT片表现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胸椎13例,腰椎35例,胸腰椎2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为17~71 岁,平均年龄41岁.外伤后全部拍摄X线正侧位片及CT平扫,其中7例行CT冠矢状位重建.结果:50例急性脊柱外伤中X线平片清楚显示椎体骨折32例34个椎体为爆裂性骨折,CT清楚显示椎体骨折50例54个椎体骨折(48个椎体为爆裂性骨折),附件骨折13例,小关节脱位1例,见到骨折片突向椎管内22例,椎管内高密度血肿3例,脊髓或神经受压22例.结论:X线平片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诊断有一定价值,CT在显示脊柱三柱结构、附件骨折、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脊髓及神经根损伤等细节方面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20.
陈敏  白龙  陈亮清 《现代保健》2011,(34):118-119
目的探讨USS椎弓根固定复位并椎体缺损空洞部充填骨水泥即刻获得骨折椎体前中后三柱稳定的方法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9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采用短节段椎弓根USS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根据临床神经症状和影像学资料进行椎管减压或不减压。复位后路于伤椎进行球囊扩张骨水泥充填缺损即刻获得骨折椎体前中后柱稳定。术前术后随访,X线检查。测量伤椎椎体高度变化和相邻间隙变化等。了解术后骨折复位情况以及随访期间内固定有无失败和复位丢失情况。结果椎体高度恢复良好,无塌陷,椎间隙无明显改变,术前神经症状消失。结论USS短节段复位固定骨水泥充填伤椎缺损即刻获得骨折椎体前中后三柱稳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不仅能有效地填充椎体内骨缺损,而且早期下床活动,无椎体高度丢失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