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初步总结分析我科经鼻内镜治疗垂体腺瘤的治疗效果和经验,进一步推广内镜操作理念。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经鼻内镜手术治疗47例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观察其肿瘤切除程度,内分泌缓解情况和术后住院时间、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结果其中42例(89. 4%)全切,5例(10. 6%)次全切。所有病例随访6~26个月,患者头痛症状均明显缓解,视力改善31例,颅神经麻痹7例均恢复。出现颅内感染2例,未见永久性垂体功能低下的出现。结论经鼻内镜治疗垂体腺瘤,手术切除率高,并发症低,疗效确切,术后鞍底多层修复能明显减少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的风险,临床应用前景好。  相似文献   

2.
神经内镜下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技巧及其优越性。方法对经CT或MRI诊断为垂体腺瘤的22例患者采用经单鼻腔-蝶窦入路手术,术中不切除鼻中隔,直接打开蝶窦前壁,经鞍底切除垂体腺瘤。结果全切除18例,次全切除4例。视力、视野均较术前有所恢复。2例术后出现一过性脑脊液漏,13例发生暂时性尿崩。术后8例内分泌恢复正常,随访5例激素水平下降。结论神经内镜下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具有手术创伤小,安全且并发症少,操作时间短,术后康复快等优点。该术式值得进一步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3.
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垂体腺瘤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切除垂体腺瘤的技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6年8月至2009年5月在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切除垂体腺瘤202例。结果肿瘤全切除171例(84.65%),次全切除22例(10.89%),部分切除9例(4.46%),术后临床症状改善196例(97.02%)。术后血清内分泌激素较术前有所改善173例(85.64%)。28例(13.86%)出现术后并发症,包括尿崩症、鼻腔出血和脑脊液漏。结论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垂体腺瘤切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联合神经导航多模态系统在侵袭性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1月—2018年1月,手术治疗的104例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0例患者在神经导航多模态系统的辅助下行肿瘤切除术(神经导航组),34例患者在没有术中影像引导下行传统手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侵袭性垂体腺瘤手术切除的程度、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复发率。结果对照组中20例患者(58. 8%)的肿瘤完全切除,神经导航组中有59例患者(84. 3%)完全切除;两组肿瘤全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神经导航组中有10例患者(14. 3%)出现并发症,其中尿崩症4例、脑脊液鼻漏4例、视力下降2例。对照组中18例患者(52. 9%)出现并发症,其中术后出血1例、尿崩症6例、视力下降5例、脑脊液鼻漏6例。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神经导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中5例次全切除或部分切除的患者在术后12个月内肿瘤复发。结论神经导航多模态系统可以在手术过程中,实时呈现病变及其与邻近神经血管之间的空间关系,能显著提高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全切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和肿瘤复发率。神经导航多模态系统和神经内镜的结合成为侵袭性垂体腺瘤术中引导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鞍底带蒂粘膜骨瓣复位联合鼻中隔粘膜瓣进行鞍底重建在垂体腺瘤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1年11月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36例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术中应用鞍底带蒂粘膜骨瓣复位联合鼻中隔粘膜瓣重建鞍底。结果 36例完成鞍底带蒂粘膜骨瓣制作、复位,其中10例切除肿瘤过程中鞍隔破裂,术中出现脑脊液漏,结合鼻中隔粘膜瓣完成鞍底重建。肿瘤全切除31例,次全切除5例;肿瘤全切除率为86.1%(31/36)。术后无脑脊液鼻漏、颅内感染。术后随访3~12个月,无鞍底粘膜骨瓣移位,无迟发性脑脊液鼻漏、颅内感染。结论 鞍底带蒂粘膜骨瓣复位联合鼻中隔粘膜瓣重建鞍底,方法简单,可有效预防垂体腺瘤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切除术后脑脊液漏。  相似文献   

6.
神经内窥镜在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神经内窥镜技术在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式及特点。方法在32例垂体腺瘤切除术中使用了神经内窥镜。其中15例采用内镜辅助下眶上“锁孔”入路垂体腺瘤显微切除术,17例采用神经内镜控制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结果本组32例术后无1例死亡,无1例出现颅内出血、视神经损伤、颈内动脉损伤及脑脊液鼻漏等现象。用内镜控制的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17例病例中,15例肿瘤全切,1例肿瘤近全切除,1例肿瘤大部分切除。用内镜辅助的经眉切口眶上“锁孔”入路垂体腺瘤显微切除术的15例病例中,14例肿瘤全切,1例肿瘤近全切除。2例病人术后出现一过性多尿。本组32例患者术后随访3~15个月,原有症状均有所改善,异常增高的激素水平均降至正常,MRI检查显示无1例肿瘤复发。结论内镜辅助下经眉切口眶上“锁孔”入路垂体腺瘤显微切除术和内镜控制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符合微创原则,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满意。提倡在垂体腺瘤切除术中使用神经内窥镜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大腺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的80例垂体大腺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全切除68 例,次全切除9 例,大部切除3例。术后死亡1例。所有术前伴有视力下降及视野缺损症状均有所改善。术后出现短暂性尿崩症23例,低钠血症3例,暂时性嗅觉丧失15例,无重要血管神经损伤、脑脊液漏、迟发鼻出血及颅内感染。术后随访0.5~5年,均无复发;3例嗅觉永久丧失。结论 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大腺瘤创伤小,肿瘤全切除率高;完善的术前准备及规范的术中操作是提高手术疗效和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经鼻中隔-蝶窦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切除垂体肿瘤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1月经鼻中隔-蝶窦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切除的70例垂体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病理显示垂体腺瘤62例,Rathke囊肿4例,颅咽管瘤、脊索瘤、垂体脓肿和垂体细胞瘤各1例。肿瘤全切除58例(82.9%),垂体腺瘤全切除率为80.6%(50/62),其他肿瘤全切除率为100.0%(8/8)。Knosp分级≤2级肿瘤全切除率为94.7%(36/38),Knosp分级≥3级肿瘤全切除率为58.3%(14/24)。27例(38.6%)术中出现脑脊液漏,3例高流量脑脊液漏(Kelly分级3级)用鼻中隔瓣重建。1例(1.4%)Knosp分级4级巨大腺瘤术后出现脑脊液漏,腰大池引流术后恢复正常。术后3例出现尿崩症(6个月内全部康复),4例(5.7%)出现垂体前叶功能不全(接受激素替代治疗)。术后鼻腔并发症:头痛10例,嗅觉减退6例,鼻腔粘连1例,鼻出血1例。术后随访3~57个月,中位数12.8个月;无肿瘤复发,无病人死亡;末次随访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1分。结论 经鼻中隔-蝶窦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是一...  相似文献   

9.
单纯神经内镜下经单鼻腔-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我科单纯神经内镜下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经验,探讨该手术方式的优越性.方法 对经CT或MRI诊断为垂体腺瘤的42例患者(肿瘤直径<1cm11例,1~2 cm 11例,2~3cm 18例,>3cm 2例)采用经单鼻腔-蝶窦入路手术,术中不切除鼻中隔,直接打开蝶窦前壁,经鞍底切除垂体腺瘤.结果 全切除38例,次全切除4例.视力、视野均较术前有所恢复.6例术后出现一过性脑脊液漏,23例发生暂时性尿崩.术后18例内分泌检查恢复正常,4例随访激素水平下降.结论 单纯神经内镜下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具有手术创伤小、照明好、安全、提供360度全景的术野且并发症少.操作时间短,术后康复快等优点.该术式值得进一步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神经内镜与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同期手术治疗的64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显微镜下经鼻蝶切除34例,神经内镜下切除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住院时间、肿瘤全切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神经内镜组与显微镜组的手术时间(P=0.001)、术中出血量(P=0.032)、术后住院时间(P=0.027)、肿瘤全切率(P=0.0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P=0.043)、脑脊液鼻漏发生率(P=0.03)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较显微镜手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肿瘤全切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脑脊液鼻漏发生率低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术中x-线定位在经神经内镜下甲介型蝶窦垂体瘤手术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甲介型蝶窦垂体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切除结合术中X-线定位方法。结果术中X-线定位准确4例;2例发生纵向偏差,均纠正。肿瘤全切除5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激素水平正常,视力视野改善。出现暂时性尿崩1例,治疗后痊愈。无脑脊液鼻漏、垂体功能低下、蝶窦炎发生,无死亡病例。6例病人随访3年,均无复发。结论神经内镜技术结合术中X-线定位是一种治疗甲介型蝶窦垂体瘤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方法、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至2005年8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术的66例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男性32例,女性34例,年龄在18岁到73岁,平均44岁。其中微腺瘤11例,大腺瘤55例;无功能腺瘤46例,泌乳素腺瘤13例,生长激素腺瘤7例。结果全切除49例,近全切除12例,大部切除5例。微腺瘤全切除10例,近全切除1例;鞍内大腺瘤全切除23例,近全切除4例;鞍内和鞍上大腺瘤全切除16例,近全切除4例,大部切除3例;侵及海绵窦的5例大腺瘤3例近全切除,2例大部切除。所有病例中,术后有28例尿崩症,5例垂体前叶功能低下,1例颅内感染和1例鼻窦炎。结论内镜下切除垂体腺瘤是一种安全、有效和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尤其适合治疗微小腺瘤和局限于鞍内和蝶窦的垂体腺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切除垂体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治疗和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由同一术者完成的61例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切除垂体瘤的临床资料,并对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肿瘤全切除41例,次全切除20例。24例侵袭海绵窦中,肿瘤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12例。平均手术时间70min。术后视力下降均有所改善;38例功能性垂体腺瘤中.激素水平下降33例;头痛缓解22例。并发症情况:暂时性尿崩症6例,低钠血症6例,脑脊液漏6例,颅内感染1例,垂体功能降低3例,术区血肿1例,蝶窦炎症3例;经对症处理后,均痊愈或改善。结论内镜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术前周密的手术计划和风险评估,了解垂体瘤生长特点,及术后严密观察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治疗垂体腺瘤切除术后脑脊液鼻漏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采用内镜下经鼻蝶入路脑脊液鼻漏修补术治疗的16例垂体腺瘤切除术后脑脊液鼻漏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经验。结果 16例患者均采用内镜下经鼻蝶入路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其中13例(13/16)经首次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即成功,2例(2/16)经再次修补术成功,1例(1/16)改行开颅手术方修补成功。术后1例出现颅内感染,予头孢曲松后痊愈。平均随访12个月,无肿瘤和脑脊液鼻漏复发。结论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治疗垂体腺瘤切除术后脑脊液鼻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与鞍底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及鞍底重建的方法。方法52例垂体腺瘤患者,在内镜控制下,经单鼻孔进入,直接自蝶窦开口打开蝶窦前壁,经鞍底切除垂体腺瘤,术中有脑脊液漏者,使用多层修补法修补鞍底。结果术中颈内动脉损伤1例。39例垂体瘤全部切除,13例垂体瘤次切除。术后随访3个月。术前39例有视力下降和视野缺损者,术后一个月内均改善。术后发生脑脊液漏1例,发生率为1.9%。12例术后发生暂时性尿崩症。6例术前激素水平增高的患者术后下降到正常水平。无颅内感染及死亡病例。结论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是一种能有效切除垂体瘤的微侵袭手术方法;鞍底多层修补能安全有效预防脑脊液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锁孔手术切除鞍区肿瘤的效果,以及术中垂体柄的保护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3月采用锁孔手术切除的36例鞍区肿瘤临床资料,采用眶上锁孔入路和翼点锁孔入路。结果 术后病理证实,垂体腺瘤13例,脑膜瘤14例,颅咽管瘤9例。肿瘤全切除33例,近全切除3例。垂体柄全保留32例,部分保留3例,术中未发现垂体柄1例。近全切除3例术后行伽玛刀治疗。所有病例术后随访3个月~2年,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锁孔手术治疗鞍区肿瘤,既安全、便捷、微创,又能达到切除肿瘤、保护垂体柄等重要结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Endoscopic transsphenoidal treatment of pituitary adenoma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echniques and methods of endoscopic transnasal transsphenoid surgery for pituitary adenoma. METHOD: We treated 678 cases with pituitary adenoma by endoscopic transsphenoidal surgery between May 2000 and May 2006. All cases were operated through a transnasal transsphenoid approach between the nasal septum and middle nasal concha, first to enlarged sphenoid ostium and opened sellar floor with a high-speed drill and then removed the tumor step by step. Sixty-two percent of cases (420 cases) got 6-24 months of follow-up. RESULTS: Among the 678 pituitary adenomas, tumor removal was total in 543 (80.1%), subtotal in 118 (17.4%) and partial in 17 (2.5%). Ninety-eight percent (643 of 655 cases) obtained an improvement in clinical symptoms at some extent after the operation.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including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nasal cavity bleed, nostril infection, nasal wing deformation and cerebrospinal fluid nasal leakage) occurred in 21 patients (3%). Among the 420 follow-up patients, tumor in four cases recurred 2 years after the first operation. CONCLUSION: Endoscopic transsphenoidal surgery of pituitary adenomas is a valuable microinvasive neurosurgery technique of minimal invasiveness, being effective and safe, yet requiring simple manipulation. With technological and scientific advancements, endoscopic transsphenoidal surgery will improve and develop step by step.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在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术中的应用价值和术中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性分析221 例垂体腺瘤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手采用经单侧鼻孔蝶窦入路内镜下切除肿瘤,必要时在导航确认下进行。术后3个月复查头颅增强MRI判断肿瘤切除情况。结果 术中无定位错误病例,无大的血管和神经损伤病例。肿瘤全切除178例,次全切除37例,大部切除6例。术后死亡3例。术后无永久性尿崩和脑脊液漏病例,2例围手术期鼻腔大出血,治疗后好转。术前视力和视野障碍病人术后无恶化。结论 内镜结合导航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创伤小,导航可增加手术安全性和扩大手术适应症;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规范的术中操作是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镜经鼻蝶入路或联合翼点入路开颅手术分次切除巨大垂体腺瘤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巨大垂体腺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垂体瘤的不同生长类型,分别采取内镜经鼻蝶入路或联合翼点入路开颅手术分次切除肿瘤后,观察其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结果一次手术肿瘤镜下全切除26例,次全切除12例,部分切除7例。两次手术全切除9例,次全切除6例。两次手术间隔时间为6~8周。术后并发症:一过性尿崩13例,脑脊液鼻漏5例,中枢性低钠血症2例,中枢性高热10例,垂体功能低下12例,以上均经术后对症支持治疗后好转或症状消失。蝶窦内感染3例,其中2例再次内镜下清理后好转,1例保守抗炎治疗痊愈。随访39例,时间2个月~3年,平均2.1年。复发9例,6例再次手术,余3例放弃治疗。结论对于巨大、向鞍上生长的垂体腺瘤,神经内镜和经颅手术联合分次切除肿瘤,是提高全切率、降低病死率及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