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4 毫秒
1.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下锁孔开颅显微手术切除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瘤的技巧及疗效。方法对15例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病人在神经导航下行锁孔开颅,运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病灶。结果本组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瘤均取得了显微镜下全切除。术中出血少,均未输血。病人术后恢复良好,无手术死亡。结论采用神经导航技术可精确定位脑深部病变,锁孔手术又是处理颅内病变的微创神经外科技术。正确应用这两项技术,结合熟练的显微神经外科技巧,可明显提高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CT引导立体定向显微手术切除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应用CT引导立体定向辅助显微手术切除23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达到精确定位,在显微镜下全切除病灶。术后随访3~12个月,所有患者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11例表现为癫痫患者中,10例得到控制,1例需药物控制;术后无新发癫痫病例。结论 CT引导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具有较大的临床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幕上表现于癫痫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外科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25例幕上表现于癫痫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根据术前影像学、脑电图表现与运动区的关系分为A、B二组.手术在皮层脑电图(ECoG)监测下进行,包括单纯切除血管瘤、切除血管瘤和切除含铁血黄素层,以及辅助部分皮层痫灶切除、皮层热灼或软膜下横切等.结果 本组海绵状血管瘤均令切除,2例术后有一过性轻度肢体功能障碍,无手术死亡.随访10个月-4.5年,A组9例,Engel Ⅰ级6例;Engel Ⅱ B级2例;Engel Ⅲ级1例.B组16例,均无发作.结论 幕上与癫痫有关的海绵状血管瘤在ECoG监测下做病灶和痫灶切除,是控制术后癫痫发作的有效手段;运动区和附近海绵状血管瘤由于手术没有完全切除致痫灶可能是术后癫痫控制率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伴有癫痫病史的幕上脑海绵状血管瘤(CA)的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伴有癫痫病史的幕上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资料,依据癫痫发作情况将其分为顽固组(41例)和偶发(或初发)组(16例)。顽固组内行单纯病变切除者15例,行病变切除及致痫灶扩展切除者26例。分别分析其病灶部位、临床表现、切除范围与术后随访结果。结果57例患者均行显微手术治疗,40例部位深在,均运用导航指引术中定位。本组无远期神经功能障碍,术后癫痫控制EngleⅠ级45例(81.8%),EngleⅡ级4例(7.3%),EngleⅢ级4例(7.3%),EngleⅣ级2例(3.6%)。结论①幕上脑海绵状血管瘤伴发癫痫的患者应尽早行手术治疗。②对于初发或偶发癫痫患者,手术切除病变及周围含铁血黄素沉积带即可获得满意的癫痫控制;对于顽固性癫痫患者,在前者基础上加行致痫皮层切除或脑叶切除将获得更理想的效果。③脑磁图检查结合EEG对术前癫痫灶定位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5.
显微手术切除脑干海绵状血管瘤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切除腩十海绵状血管瘤的时机、方法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显微手术切除及病理证实的10例脑干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行CT及MRI检查.海绵状血管瘤位丁中脑1例、桥脑7例、延髓2例.采用颞下入路切除中脑海绵状血管瘤1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桥腑海绵状血管瘤3例;枕下中线经第四脑室入路切除延髓海绵状血管瘤2例、桥脑海绵状血管瘤4例.采用GOS分级对于术结果进行评估.结果 显微镜下将肿瘤全切,无手术死亡.1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48个月(平均18.5个月).术后3个月GOS分级:Ⅴ级5例,Ⅳ级5例;术后1年GOS分级:Ⅴ级8例,Ⅳ级2例.无再出血者.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脑干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有效方法,远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脑功能区病变继发癫痫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30例重要功能区病变继发癫痫病人在术中全麻唤醒下应用皮质体感诱发电位及电刺激定位脑重要功能区.通过皮质脑电图及深部电极脑电图定位癫痫灶,采用神经导航或术中B超监测,行显微手术病变切除加扩大切除或热灼.术后常规应用抗癫痫药物。结果 本组切除病变前均可记录到癫痫波:扩大切除后22例未再发现癫痫波,5例胶质瘤病人虽经多次皮质热灼仍可见偶发棘波,3例颞叶海绵状血管瘤病变切除(未加海马及杏仁核切除)后反复热灼仍可见少量棘波。术后癫痫疗效评价:Ⅰ级23例,Ⅱ级3例,Ⅲ级2例,Ⅳ级2例;总有效率86.7%。结论 联合应用神经导航、术中超声技术、诱发电位及电刺激技术、皮质脑电图监测及微创技术等.切除引起癫痫的病变并同期切除和(或)热灼癫痢灶。对继发性癫痫极为有效。颞叶继发性癫痫应考虑同时进行前颞叶切除。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功能区深部海绵状血管畸形(CM)的显微手术治疗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脑功能区深部CM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术中唤醒麻醉、B超、神经导航、皮质电生理监测及皮质电刺激显微手术全切除病灶。结果 术后72 h内MRI显示:CM全切除25例(100%);无术后再出血及颅内感染病例,无死亡病例。术后3个月MRI复查未见复发。术后1年m RS评分:0分21例,1分2例,2分1例,3分1例;无永久性手术相关并发症及副损伤。结论 脑功能区深部CM采用术中唤醒麻醉、B超、神经导航、皮质电生理监测、皮质电刺激,结合显微神经外科技术,能达到满意切除,并最大限度保护脑功能和改善病人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儿童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并发癫痫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我院从2010年2月至2014年5月经手术治疗27例儿童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并发癫痫患儿的病例资料。分析儿童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点,随访患者手术后癫痫缓解情况。手术后癫痫治疗情况用Engle’s分级进行评估,并对手术效果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术后1例基底节区病变切除后出现对侧肢体偏瘫,经治疗后到随访时神经功能已恢复至术前状态。1例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经治疗后好转出院。手术后癫痫缓解良好,Engle’s分级1级25例,2级1例,3级1例。患者中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患者。结论儿童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并发癫痫手术治疗可有效治疗癫痫,并可避免海绵状血管瘤再次出血而改善患者预后。对多发病变及长期癫痫患者术前需充分评估。  相似文献   

9.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征与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1998年1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189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特征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法等资料. 结果 183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位于脑实质内,以头痛、癫痫及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均全切除病灶;6例位于脑外中颅窝底区,其中全切除病灶5例,病灶活检1例. 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方法,其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CA)的诊断和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43例经病理证实的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结果:全部病例术前均行头颅MRI或CT检查,其中30例MRI检查结果为海绵状血管瘤,与病理结果相符,4例MRI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不相符。其他9例CT检查结果为脑内血肿。显微手术全部切除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无死亡,效果满意。结论:MRI对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对于有明显临床表现的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采用显微手术切除病灶,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显微外科手术治疗30例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策略。方法手术治疗30例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海绵状血管瘤。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24例,失神发作1例,复杂部分性发作1例,简单部分性发作2例,癫痫持续状态2例。结果采用Engle效果分级。Engle效果分级:21例行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EngleⅠ达到95.23%;EngleⅡ为4.67%。术中病灶+含铁血黄素清除术9例,EngleⅠ达到77.78%;EngleⅡ为22.22%。术前用药物控制借鉴Engle效果分级Ⅲ和Ⅳ者18例,术后达到EngleⅠ15例,占83.33%;EngleⅡ3例占16.67%;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对伴癫痫为首发症状的海绵状血管瘤,积极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并比较因脑血管畸形导致难治性癫痫从而接受癫痫外科手术的15例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脑病灶及致痫灶切除手术的15例脑血管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资料。结果 15例患者均表现为难治性癫痫,其中包括8例海绵状血管瘤,7例Sturge-Weber综合征(SWS)。男性8例,女性7例,发病年龄1月龄~29岁,病程2~24年。手术年龄2~31岁。2例行单脑叶切除,12例行多脑叶切除,1例行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脑标本镜下可见海绵状血管瘤并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Ⅲc型;软脑膜血管瘤病、灰质中弥漫钙化,脑实质内小血管壁钙化,并伴发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Ⅲc型。术后随访0.5~8年,EngelⅠ级11例,EngelⅡ级2例,EngelⅢ级1例,EngelⅣ级1例。结论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接受癫痫外科手术后随访效果良好;SWS患者颅内病变程度可能与遗传学相关,SWSⅠ型患儿应尽早手术,术后效果良好;SWSⅢ型患者接受血管瘤病病灶及致痫灶切除术后,随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CA)所致癫癎的手术效果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CCA所致癫癎病人的手术效果。并分析年龄、性别、病灶位置、病灶大小、病程、癫癎发作类型与手术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术后随访1~4年,EngelI级39例(79.6%),EngelII~Ⅳ级10例(20.4%)。统计学分析显示:病灶〈1.5cm、病程≤1年及部分性癫癎发作的病人手术预后较好(P〈0.05),而年龄、性别、病灶位置与手术预后没有明显的相关性(P〉O.05)。结论CCA所致癫癎的手术效果理想,病灶大小、病程和癫癎发作类型与手术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NT)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2007年6月至2013年6月显微手术治疗DNT患者17例,手术方式采用在皮层脑电图指引下行肿瘤加致痫灶扩大切除术。术后至少随访1年,根据Engel预后分级评估手术效果。结果所有患者肿瘤均得到全切,病理学均证实为DNT,其中10例合并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FCD),术后未出现永久性功能障碍。患者术后随访1~4.5年,无肿瘤复发,17例中无癫痫发作(EngelⅠ级)的13例(76.5%),仍有少量癫痫发作(EngelⅡ级)4例(23.5%)。结论 DNT是一种少见的以癫痫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良性肿瘤,常伴有FCD,多发展为药物难治性癫痫,在皮层脑电图监测下行肿瘤加致痫灶扩大切除可以获得良好的癫痫控制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央区纵裂癫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癫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进行评估,包括临床表现、MRI、视频脑电图(VEEG)、加密电极、埋藏电极和(或)皮质脑电图(ECoG)、脑磁图(MEG)检查,确诊为中央区纵裂癫。通过皮质电刺激、立体定向引导、术中唤醒等方法,明确致灶、功能区的范围及相互位置关系,在皮质脑电图监测下行显微手术切除致灶。结果病变手术全切除3例,大部分切除3例。术后均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出现,无麻醉意外发生。术后病理结果为:胶质增生1例,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Ⅱa1例、Ⅱb2例,脂肪瘤1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随访6例,时间13~23个月,根据Engel分级:Ⅰ级5例,Ⅱ级1例。结论中央区纵裂癫表现特异,确诊后在精确定位致灶、功能区情况下,选择手术治疗,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磁共振难以确定病灶的致痫性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的诊断和定位方法,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联合应用视频脑电图(VEEG)、脑磁图(MEG)及术中皮层电极脑电图监测(ECo G)检查,诊断、定位并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的24例磁共振检查阴性的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癫痫患者行手术治疗,病理FCDⅠa型5例,FCDⅠb型3例,FCDⅠc型5例,FCDⅡa型6例,FCDⅡb型5例。术后随访1~5年,EngelⅠ级9例,EngelⅡ级5例,EngelⅢ级8例,EngelⅣ级2例。结论联合应用VEEG、MEG和(或)ECo G技术有助于准确诊断和定位磁共振阴性的FCD,提高FCD致难治性癫痫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部病变导致的症状性癫痫的诊断和手术经验。方法对19例症状性癫痫患者进行术前头皮视频脑电图监测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病灶及致痫灶,在术中皮层脑电图监测下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病检示胶质瘤11例,脑动静脉畸形3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蛛网膜囊肿1例,蛛网膜囊肿伴颞叶局灶皮质发育不良1例。术后随访6月以上的14例病人按照Engel癫痫疗效分级,Ⅰ级13例(92.86%),Ⅱ级1例(7.14%)。结论癫痫病人应该积极寻找病因,症状性癫痫通过外科治疗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8.
显微外科治疗颞叶癫痫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外科治疗难治性颞叶癫痫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外科的治疗236例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2-15年,疗效按Enge]的标准评定,236例中,Ⅰ级159例(67.4%),Ⅱ级34例(14.4%),Ⅲ级25例(10.6%),Ⅳ级18例(7.6%),总有效率为92.4%,效果优良率为81.8%。无严重并发症及手术死亡病例。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难治性颞叶癫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对致痫灶的精确定位和正确处理及减少并发症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切除岛叶病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岛叶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胶质瘤10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上皮样囊肿1例,结核瘤1例。肿瘤全切除10例,近全切除3例,结核瘤1例予大部切除,无手术死亡。术后无失语,1例偏瘫。结论经翼点-岛叶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是治疗岛叶病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