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否极泰来     
否与泰,为《周易》中的两种卦象(否,读音为pl,不可误读为foD)。均由八卦中乾坤两卦组成的不同重卦:否的卦象是上乾卞坤,泰的卦象是上坤下乾,这两种卦象在易学上称为反对卦,《周易杂卦传》中称“否、泰,反其类也”,即是此义。乾是三阳,坤是三阴,否卦乃示阳浮于上、阴凝于下,成上下分隔、阻塞不通之局;泰卦乃示阳气上升,阴气下降,成三阳开泰、气机顺畅之局。东汉魏伯阳是首先将易学引人炼丹学之鼻祖,他撰成的《周易参同契卜一书中特别重视所谓的“十二辟卦”,此十二辟卦用以表示炼丹过程中的阴阳消长、火候进退。泰否…  相似文献   

2.
张斌 《国医论坛》1989,4(1):12-13
“八卦”一词,是《易经》中孔子所作《系辞》对八种卦象符号的总称,如“八卦而小成”,“八卦定吉凶”等语。据史载《易经》有三种:夏朝者称《连山易》,商朝者称《归藏易》,至周朝则直称《周易》。前二书均已佚,今所见者,只《周易》一书。三《易》中所画卦象符号完全相同。第一,《连山易》首起艮,《归藏易》首起坤,而《周易》则首起乾,但书中艮坤二者卦象都有;第二,《周  相似文献   

3.
《灵枢·五色篇》雷公曰:“人不病卒死,何以知之?”黄帝曰:“大气入于脏腑者,不病而卒死”。历代医家对此经文有两种不同的解析:关键在对入于脏腑之大气指何而言?附合王冰的医家认为,此大气即为大邪之气,其根据是遵《素问·热论篇》“大气皆去,病日已矣”至其大邪之气为何?未予阐明,顺其意即为:大邪之气入于脏腑是不  相似文献   

4.
耳鸣治验1则     
李凭 《河北中医》2008,30(4):390-390
耳鸣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早在《内经》中就有相关论述。《素问.玉机真藏论》曰:“夫子言脾为孤藏,中央土以灌四傍,其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名曰重强。”《灵枢.口问》中提到:“黄帝曰:人之耳中鸣者,何气使然?岐伯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则宗脉  相似文献   

5.
《周易》放血疗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易》中的放血疗法有三则.《小畜》“六四有孚,血去惕出,无咎.象曰:有孚惕出,上合志也.”《小畜》卦的卦象是:“风行天上( )”,“密云不雨”,为夏季闷热天气,给人以烦闷之感,对  相似文献   

6.
“荥俞治外经,合治内腑”是《内经》原文,系针灸处方选穴的一项原则。但因历代诸家的注文,多有不足之处,因此有必要提出来讨论。1 原文摘录《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第四》曰:“黄帝曰:余闻五脏六腑之气,荥输所入为合,令何道入,入安连过,愿闻其故。岐伯答曰:此阳脉之别,入于内,属于腑者也。黄帝曰:荥输与合,各有名乎?歧伯答曰:荥输治外经,合治内腑。黄帝曰:治内腑奈何?岐伯曰:取之于合。黄帝曰:合各有名乎?岐伯曰:胃合于三里,大肠合于巨虚上廉,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三焦合入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胆合入于阳陵泉”。  相似文献   

7.
“消瘅”病名《内经》中共出现17次,散见于6篇。对症状描述较详细的是《灵枢·五变第四十六》“黄帝曰:人之善病消瘅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五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黄帝曰:何以知五藏之柔弱也?少俞答曰:  相似文献   

8.
运用《周易》以易释医的方式对中风病进行探究,将中风病之"象"与自然界雷暴现象进行类比,并合于《周易》中天雷无妄卦。通过解读天雷无妄卦的卦象及卦辞,结合雷暴现象中"雷风相薄"的意象,形象地确定"息风避雷"的治法,选取具有"息风"与"避雷"意象的穴位进行治疗,指导临床取穴治疗,进而明确象思维对于中风病临床治疗方面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太极”一词,是中国古代哲学用来说明世界本源范畴的。提到“太极”,人们常常把它和《周易》连在一起。其实,在《周易》的本经中,并无“太极”一词,它第一次出现,是在孔子写的《易传》中。孔子真是了不起!他通过对乾、坤两卦卦辞的深入研究,以其超凡脱俗的伟大哲...  相似文献   

10.
不知的三个主要内容,即被称为“内丹三要”的:鼎器、药物、火候。这三个术语,都仿自外丹术。一、鼎器鼎器包括鼎和炉,有时二者混称,是指练功者身上的部位。正如《中和集》中所指出的,“或问何谓鼎炉?曰,身心为鼎炉,……今人外面安炉立鼎者,谬矣。”所以不必求诸于外。《悟真篇》中也告诫说:“休泥丹灶费功夫。”但是在不少气功古籍中对鼎炉巧立了许多名目,诸如太乙神炉、神室黄房、阳炉阴鼎、偃月炉等等。但一般都是按《悟真篇》说的“先把乾坤为鼎器”,“安炉立鼎法乾坤”,用《周易》中的乾(?)、坤(?)两卦作为鼎炉,以乾为首故为鼎,坤为腹故为炉。实际上鼎炉、乾坤,包括玄牝都是丹田的代名词。此外《黄庭经》中的黄庭,《规中指南》中的规中(规中一词出于《参同契》)也都是丹田。  相似文献   

11.
《易》学的六十四卦中,有半数表示“吉”,有半数表示“凶”,吉均是能交感者,凶均是不能交感的.这种交济观念隐喻着万事万物的成败,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哲理.如泰卦,坤主地在上,乾主天在下,天为阳,阳气本性升腾,地为阴,阴气下降,这样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运,使阴阳相交发生了交感,故能生能化,能运能成,为吉.相反否卦,乾天在上,升发太过,坤地在下,降下有余,这样内阴而外阳,阳气往而阴气来,中间不能交感,天地不交而痞闭,故此兆为凶  相似文献   

12.
(九) 五阅《灵枢》有《五阅五使》的篇名,其他有关五阅的资料,略述如下: 《灵枢》五阅五使》篇:”黄帝问于歧伯曰:余闻刺有五官五阅,以观五气,五气者,五藏之使也。五时之副也。愿闻其五使当安出?歧伯曰:五官者,五藏之阅也”。又《脈度》篇:“五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又《师傅》篇:“歧伯曰:身形支节者,藏府之盖也,非面部之阅也。黄帝曰:五藏之气阅于面者,余己知之矣。以支节知而阅之奈何”。以上是有关阅字之见于《灵枢》的三段原文。  相似文献   

13.
一、沿革《难经》是《黄帝八十一难经》的简称,为仅次于《灵枢》《素问》的古医经之一。难,读去声,问难之义。皇甫士安的《帝王世纪》说:“黄帝命雷公、岐伯论经脉,旁通问难八十一为难经。”至隋萧古著《五行大义》,唐李善注《文选·七发》,他們引用《难经》文字,竞称《黄帝八十一问》,可見“唯”只是“问”字的互词而已。所以《史记·黄帝本纪》里“死生之说,存亡之难”两句的《索隐》云:“难,犹说也,凡事是非未尽,假以往来之词,则曰难。”凡此均足以说明“问难”是所以名经的  相似文献   

14.
《证类本草》引“雷公曰”药物出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证类本草》所引“雷公曰”的资料,即是《雷公炮炙论》的资料。《雷公炮炙论》,大家公认是刘宋时书,但其中有后人增添的药名。 《证类本草》卷三渭石条引苏颂云:“又按雷(学攵)《炮炙方》……雷(学攵)虽名隋人,乃有言唐以后药名,或是后人增损之欤!”按苏颂所云,《雷公炮炙论》有后人增删修饰的内容,笔者认为苏颂所言可信,这可从《雷公炮炙论》药物出处分析证实之。  相似文献   

15.
胡志勇 《养生月刊》2003,24(4):172-173
三、动、静及节与科学养生 先民重视养生,易经颐卦、艮卦、具体为我们提供了健身的方式与要求。 颐卦卦辞云“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颐:指颊,腮,下巴;引伸牙床骨。这段卦辞的大意是:为颐养之道问卜,得吉善之占。观察别人颐养天年,便明白自己通过叩齿以保持牙齿坚固的重要性。“初九,舍尔  相似文献   

16.
卦象与藏象     
卦象是《周易》的核心。从某种意义上说,《易》就是“象”。《周易·系辞传》说:“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就是说,《易》就是“象”,“象”就是取象、比象。《周易》的比象、取象是通过卦来实现的。用“卦”来取类比象是《周易》最重要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7.
《周易》为我国古代哲学经典著作,其哲学思想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曾经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如阴阳五行学说、整体恒动观等基础理论即渊源于此。笔者试从《周易·坤卦》的哲学理论与脾胃学说的形成方面略陈管见,谬误之处,敬请教正。 坤厚载物 品物咸亨 《周易·坤卦》彖辞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坤为纯阴之象,其性柔顺,其体博大宽厚,主受纳翕聚,承受乾健之气为万物资生的源泉,因其博大,故无物不包涵在内,因其宽厚,故无物不赖其资生。其德在时  相似文献   

18.
"二阳之病发心脾"释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暖  董尚朴 《河北中医》2004,26(4):316-316
“二阳之病发心脾”,语出《素问·阴阳别论》,文曰:“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曰: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痈肿,及为痿厥……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王冰注曰:“二阳,谓阳明大肠及胃之脉也。隐曲,谓隐蔽委曲之事也。夫肠胃发病,心脾受之,心受之则血不流,脾受之则味不化,血不流故女子不月,味不化则男子少精,是以隐蔽委曲之事不能为也。《阳阳应象大论》曰: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由是则味不化而精气少也。”金代张子和遵奉王冰之说,并进一步指出了临床证候,云:“男子二十上下而精不足,女人二十上…  相似文献   

19.
《周易》是我国古代哲学典籍,富含辩证法思想,影响深远,渗透于各个学科。张仲景为医中之圣,官居长沙太守,学识渊博,对《周易》造诣颇深。仲景在《伤寒论序》中说:“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其中《阴阳大论》一书,米伯让研究员认为很可能是《周易》之别名,这在古籍中亦可找到佐证。《礼记·礼运》:“孔子曰……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乾焉。”郑玄注:“得殷阴阳书也,其书存者有归藏。”可见乾坤为阴阳之意,归藏之卦以坤为首,周易  相似文献   

20.
李强  白卫国  范逸品 《中医杂志》2023,(11):1185-1188
通过缕析“冰”“黄”“坼”字形意象,旁及坎卦、坤卦等卦象的分析,探析古人对“燥”现象发生之内在机理的认识,即一方面水本身因内在阳气被抽离而出现阴质塌缩、敛并,一方面维系水之流通常态的必要外在通道遭到破坏,失去顺布的条件;通过对“辛”字形与声韵之意象分析,梳理《左传》所载藏冰用冰的原理,为中医以辛治燥找到意象层面的理论依据。基于以上认识,对《黄帝内经》中关于阳气属性、功能与人体水液代谢等中医理论以及《伤寒杂病论》以辛治燥诸方方义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