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医学生是新时期医学生培养的目标,翻转课堂教学法将学变为主题,教变为辅助,充分的激发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契合新时期医学生培养的需求。笔者将翻转课堂教学法引入机能实验教学,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医学生终身自我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药理学在医学生的理论体系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仅靠传统理论课堂的知识传授难以满足科技创新时代对医学生的总体要求。因此,利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作为传统理论课堂的有力补充,对培养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能力与研究能力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在阐述生命文化教育基本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对"大体老师"在高校解剖学教学中多重价值的探讨,提升学生对生命伦理的认识,促进培养医学生人文价值观,努力提升医学生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
自主性学习(SDL)是成长为"卓越医生"的必备能力之一,是推进"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以培养医学生SDL能力为目的,同济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进行了连续6年的SDL引导实践。同时通过调查问卷及时收集反馈,分析SDL过程中医学生面临的困难,进行包括教学互动(D2L)网络平台辅助等多方位的调整。实践证实:调整后的SDL引导受到医学生的广泛欢迎;学习效果良好;D2L平台有助于顺利推进SDL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创新型"整合式"影像教学模式对医学生培养成效及接受度反馈。方法收集2015—2017年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32名在读硕、博士研究生和低年资住院医师的反馈问卷,从学生角度了解和分析"整合式"创新教学模式的影像教学效果和受众满意度。结果创新型"整合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巩固加深学习内容和加强学生影像基础知识的临床运用能力。结论采用创新方法改进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受众学生基础结合临床的应用思维能力,对于医学生的培养效果具有良好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临床医生压力状况,帮助八年制医学生树立正确职业观念,有效开展职业素养培育工作。方法行设计《医学生职业素养访谈问卷》,采用随机取样法。结果临床医生感知压力较大且长期存在。临床医生职业状态、职业选择的原因与感知压力状况方面未见统计学意义。临床医生职业信念与感知压力状况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职业信念坚定的临床医生感知压力要低。结论建议在八年制医学生培育过程中加强压力认知与监测;加强"职业兴趣"培养,坚定"职业信念";加强学校与医学生家庭沟通。  相似文献   

7.
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社会卫生需求的不断变化,培养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大医学观念,较快适应社会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医学生已是当务之急。这里所讲的综合素质不仅指临床工作能力和医德与医风等的培养,还包括从事这一职业的高级科研人员所应具备的素质培养,如科研创新意识、思维方法与观察能力等。他们难以从课堂和书本上得到,往往需要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通过环境影响和其亲身经历来培养。现就这方面的培养思路谈些体会。  相似文献   

8.
试论学习型医院图书馆的创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钟建英 《医学信息》2006,19(12):2122-2124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明确将“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列入建设小康社会的17标。作为传播知识信息、担负社会教育、文化职能的图书馆理应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样,作为专业图书馆的医院图书馆,也应当抓住机遇,认清自身的角色定位,力争早日创建成为学习型图书馆。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是医德教育的基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对医学生教育培养紧密相连,"新医改"相关原则、政策及目标与医学生的未来发展,包括道德素养,职业选择及职业精神的培养有密切关系。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拓展教学新思路上可以有新的探索和尝试的空间。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拓展教学新思路,可以借"新医改"进行新路径的选择和探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低年级医学生批判性思维现状及与基础医学课程成绩的相关关系,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依据。方法以中文版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评估北京大学二年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现状,并分析与其基础医学课程平均成绩和单科成绩的相关性。结果 99名有效反馈的量表显示低年级医学生批判性思维整体较强,总分平均为306。7项特质平均分都显示为正性,其中"求知欲"(46.76)和"分析能力"(45.24)平均分较高,"批判性思维的自信心"(40.84)和"寻找真相"(41.79)平均分较低。相关性分析显示批判性思维总分和"开放思想"特质与基础课程平均成绩呈正相关,"开放思想"特质与每门课程成绩都呈正相关(P0.05)。结论批判性思维及开放思想特质与低年级医学生的成绩呈正相关,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加以培养。  相似文献   

11.
论文分析了信息素养培养现状,结合我国医学院校信息检索教育现状,界定了医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目标,提出了医学生信息素培养的多种路径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增强医学生创新能力既是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医学生自我发展和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需要,在医学本科教育阶段通过规范化的科研能力培养课程系统性地培养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科研实践能力对医学人才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结合我校医学生的科研需求和现有科研能力培养课程现状,我校基础医学院开设了基于项目化的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课程,旨在系统培养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精神.该课程以我校具有丰富科研与教学经验的老师主导,并辅以硕士研究生和医学本科生的实践参与,借助科研团队已发表的学术成果,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理论实践结合的培养模式对团队研究成果进行流程再造,从理论背景、提出科学问题、确立研究方案、获取并分析实验结果、阐述科学问题等多方面系统性培养医学本科生的科研思维和实践能力,最终塑造医学本科生的科学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系统解剖学是医学生学习的第一门医学课程,对建立系统的医学知识和思维方式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自主学习能力对医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如何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培养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解剖学教学中充分利用互联网教学平台等资源,开展翻转课堂,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逐步培养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4.
戴月  谢燕 《医学信息》2006,19(9):1593-1594
介绍我校七年制医学生在图书馆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体会到对医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是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一种有效途径,能够培养医学生的文化素质,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业务素质,强化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5.
<正>组织学与胚胎学是研究人体正常组织和胚胎的微细结构及功能的一门形态学课程,是医学生获取医学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重要"载体"[1]。医学生的能力培养是医学高等教育的一个主要目标,但这一点历来都是传统教学模式的弱项。目前我国多数地方医学院校组织学与胚胎学理论教学沿用传统灌输式教学,这种模式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1])。为了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促进学生能力培养,广大高校教  相似文献   

16.
医学院校作为医学教育的主阵地,是培养合格的、高素质"准医生"的重要教育基地,卫生部和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9] 4号)中就特别指出,医学教育要"德育为先,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将德育和职业素质培养列为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1].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教育不仅包括教授专业的医学知识和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良好职业道德观念.因此,医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仅靠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是不够的,医学院校亟需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协同培养高素质人才[2].  相似文献   

17.
医学院校及附属医院的实验室是重要的教学场所,在培养医学生科研技能及科研创新思维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实验室管理、培养医学生科研技能等方面,阐述了加强重点实验室开放机制对于发挥实验室研究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作用的必要性,并探讨了构建适合医学生的创新人才培养的开放管理模式及具体实施方案,从而通过实验室开放机制提升医学生科研创新素养。  相似文献   

18.
许宏 《医学信息》2008,21(6):805-807
科研讲座是培养医学生科研兴趣与未来从事科研工作的起点和重要基础,是培育和发展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与提高科研意识的有效途径.医学院校不但要多组织科研讲座,更要鼓励医学生积极参与,正确引导医学生学以致用,强化意识.本文主要分析科研讲座对医学生的几点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医学生在校期间临床能力培养是现代临床医学教育的首要目标。目前,医学生在校期间临床能力培养问题逐步受到教育者的重视,但鉴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医学生进入临床后仍普遍反映其存在动手能力差的问题。根据当前医学教育体制和课程设置情况,我们感到,外科学手术基础教学是  相似文献   

20.
医学生为了更好地适应外科临床,必须经过外科学严谨有序的基础操作培养.由于初次接触外科手术学这种以操作培养为主要目的的学科,赏难以从纯理论学习中转变思想,甚至出现了"看不懂,看完忘"的现象,更谈不上掌握基础操作的手术学意义和创造性地学习基础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