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在临床上采用点灸加药物敷脐法治疗小儿腹痛腹泻效果显著。具体方法是:先将患儿脐内填满敷脐散(用吴芋、丁香、肉桂、川椒等制成),外用活血止痛膏固定,后将万应点灸笔点燃,隔着其配套的药纸点灸脐周的天枢、下院、关元、气海、止泻穴及双下肢的足三里、三阴交、公孙等穴。腹泻者另加长强穴点灸。每穴迅速点灸4-8次,累计5—8分钟。灸后即将少许京万红膏涂于穴上,以防起泡。脐部一般敷一次即可,一次敷留时间2-3天,腹痛患儿点灸一次即可止痛。腹泻患儿一般需点灸1—2次;重者4-6次。禁忌:患儿治疗期间及治愈后2—3天内,注意…  相似文献   

2.
笔者用一些药物填敷在小儿脐部以治疗部分小儿疾患收到一定疗效。现简介如下: 一,腹泻李××,男,2岁。1977年8月12日诊。患儿反复腹泻水样或蛋花样便,日4~6次已半年。伴纳差、消瘦,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无力,指纹淡红。辨证属脾胃虚寒型腹泻,用温中散寒的“止泻散”(炒五倍子10克,干姜10克,吴萸6克,公丁香5克,川椒5克,广木香5克)研末,酒或醋调敷脐部,外用胶布固定。填敷2次后腹泻次数减少,3次后泻止纳增。继续填敷2次并配服中药而收全功。  相似文献   

3.
<正> 药物组成:吴茱萸50克、小茴香75克、干姜50克、公丁香50克、肉桂克30克、胡椒5克、山栀20克、生硫黄30克、荜拨25克,共研细末,贮瓶备用。功效主治:温中散寒,除胀止痛。适用于脾肾阳虚、阴寒内盛所致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肠鸣泄泻、寒疝尿闭、四肢厥冷等症。用法用量:取药末25克(小儿可用15克)加等量面粉,用开水调成糊状敷哜上用温水袋热敷。用药反应:用药后自觉腹内有串气感。长用可使脐周皮肤变成青色。治验病例 1.单纯性小儿消化不良:李×,男,3岁。患儿因过食瓜果而发生呕吐,腹泻,腹痛,啼哭不安。经当地医院用中西各法治疗3天,虽然脱水予以纠正,但腹泻加重,一昼夜达30余次,致大便滑脱失禁,泻下物为粘液稀水样便,味腥,尿少,精神萎靡不振,腹胀,四肢  相似文献   

4.
<正> 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药敷脐外治法,治疗婴幼儿腹泻232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一般资料男135例,女97例;年龄2月~3岁;腹泻每日4~10余次不等,大便呈黄绿色稀水,伴不同程度脱水呕吐,大便镜检有脂肪球和少量白细胞,大多数腹泻患儿病程短,故未作大便培养,其中10例患儿病程迁延1个月,大便培养均阴性。治疗方法黄连、吴茱萸、木香各2克,肉桂、苍术各3克,共为细末,用食醋调做成饼块状约2×2 cm大小,置于脐孔上立即以5×5 cm胶布或伤湿膏严封,并用手轻轻按摩片刻,每隔日换药1次,连用2次,4日为1疗程,效果不显者则改为其它疗法。敷脐药治疗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1.适用于婴儿腹泻的轻、重型及迁延型,相当于中医伤食、风寒、湿热、脾虚型腹泻,对肠炎失水严重者加抗生素和补液疗法。2.患儿脐周皮肤破溃、糜烂暂不用。个别患儿贴敷后脐部皮肤  相似文献   

5.
笔者用敷脐加灸的方法治疗小儿腹泻29例,疗效颇佳,现简介如下。一般资料:29例中男16例,女13例:3-4岁16例,5-7岁14例;实热型12例,虚寒型17例。治疗方法:将五灵脂15克,生青盐9克,鸡内金3克,干葱头6克,木通6克,麝香0.05克,共研细末,用时取3克置患儿脐内,实热型用二分厚生面饼覆盖隔饼灸,虚寒型用二分厚鲜生姜片覆盖隔姜灸,每次1-2壮,灸后用纱布、胶布,趁热将面饼或生姜片固定,每日一次,3次为1疗程。治疗结果:29例中痊愈16例(腹胀腹痛消  相似文献   

6.
浅谈脐疗法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医外治法是中医最早的治病方法,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其内容丰富多彩,方法繁多,备受历代医家重视。脐疗法属中医外治法之一,脐疗法是指将药物做成适当剂型(如糊、散、丸、膏等)敷于脐部,或在脐部给以某些物理刺激(如艾灸、针刺、热敷、拔罐等)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又称熏脐法、熨脐法、炼脐法、温脐法。脐疗法是在古代药熨、敷贴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中医经络、脏腑理论与药物刺激、渗透、激发相结合的产物。脐疗法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试就脐疗法的历史发展作一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笔者以中药黑脂麻研末香油调敷神阙穴治愈腹痛数例,现介绍如下。例1.刘某,女,32岁。患者于3日前进食瓜果后引起腹痛、腹泻3日,中西药物治疗效不佳。予黑脂麻研末,香油少许调敷脐部,上以纱布覆盖固定,1次而止痛泻。例2.陈某,男,24岁。患者因饮酒而致轻微腹泻,腹痛著,依上法治疗,敷药3分钟后感脐部微热,腹痛立止。例3.吕某,女,吕个月。患儿突然啼哭不止,疑为腹痛,取黑脂麻研东香酒调敷,数分钟后患儿即安然入睡。体会敷脐疗法以其简便、经济、效速、无痛苦、无副作用而在民间广为应用。医籍中对此亦有记载,如清·赵学敏…  相似文献   

8.
痛经外治疗法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痛经一病 ,有虚有实 ,但气血运行不畅 ,气滞血瘀是其诸多证候共同的病理变化。兹就外治法概述如下 :1 外敷法1.1 脐敷法 戴氏以鹿茸、参三七、黄芪、当归等中药制成药袋 ,于经前 1d或经来时敷贴脐眼 ,于月经结束时取下 ,经治 40例 ,总有效率为 90 .9% [1 ] 。陈氏取丁香、肉桂、元胡、冰片、干姜、高良姜、郁金、五灵脂、蒲黄烘干研末 ,于经前 3 d取药 5 g,用黄酒或藿香正气水调匀 ,制成直经 2 cm之药饼 ,敷于脐部 ,然后用麝香追风膏贴牢 ,如冷痛明显可用热熨或隔药灸 ,经治 5 5例 ,总有效率 94.5 % [2 ]。1.2 腹部敷贴法 徐氏等用化瘀…  相似文献   

9.
腹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主证的疾病。为儿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尤为2岁以下的婴儿更为多见。引起小儿泄泻的原因以感受外邪、内伤饮食和脾胃虚弱为多见。西医则认为多因消化不良或细菌感染所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现介绍几种中医外治法,操作简便,疗效较好,患儿及家长乐于接受。1敷脐法吴茱萸30g、丁香2g、胡椒30粒研末,每次用药未1.5g,用陈醋或植物油调成糊状,敷于脐部,外用纱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适用于外感风寒和脾胃虚弱引起的腹泻。2温熨法商香、川椒、肉桂各15g,研碎和食盐适量共炒热,布包…  相似文献   

10.
灸脐疗法简称脐疗,是指将药物做成适当剂型(如糊、散、丸、膏等)敷于脐部,或在脐部给以某些物理刺激(如艾灸、针刺、热熨、拔罐等)以防治疾病的方法。灸脐疗法临床疗效肯定,现笔者从灸脐疗法治疗时间及灸量两个方面探讨其对疗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吴茱萸粉贴脐治疗糖尿病腹胀128例小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尿病患者后期可出现诸多并发症,其中发生胃肠功能紊乱引起脘腹胀闷不适、腹痛、腹泻、厌食者较多。用吗丁啉之类增强胃动力药物治疗,近期疗效虽可,远期疗效较差。笔者采用吴茱萸粉脐部贴敷,治疗糖尿病腹胀128例,获效满意,作用持久而无副作用,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128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性76例,女性52例;年龄最小者35岁,最大者74岁;均患糖尿病5年以上。主要表现厌食,恶心,脘腹胀闷不适,多数病人伴有腹痛,腹泻,舌体较胖,舌苔薄白,脉细等症。2治疗方法取吴茱萸粉5~10g,以姜汁或香油调成稠膏状,再加肉桂粉2~3g,透皮剂少许,贴敷脐…  相似文献   

12.
<正> 方法:取吴茱萸3Og,放入90g白酒内浸泡4~6h后,过滤取液放至瓶内备用。用时取少许浸泡液滴于小儿脐部,医者用手掌按摩脐部5~10min,日2~3次。 本法方便、安全、无副作用,效果甚佳。自1991年以来笔者用之治疗腹胀患儿158例,总有效率在95%以上。 病案举例:张某,男,4个月,因腹胀腹泻住院治疗,腹泻止,但仍腹胀如鼓,按上法治疗两次即痊愈出院。 吴茱萸辛开苦降,有散寒止痛降气之功,酒浸液更增其走窜之力,故用之摩脐可祛小儿胃肠寒邪积滞,促进肠胀气排出。  相似文献   

13.
我根据艾灸及艾叶炒敷脐部治疗小儿腹泻的经验,用“炒盐艾糠散”(炒艾叶100克,谷壳(碾碎)150克,食盐60克)炒成黄褐色,稍候冷至40℃时用双层纱布袋(5×6cm左右)包扎好敷脐部(神阙穴),每次2~3小时,日1~2次。治疗小儿腹泻有较好效果。如治陈某某,女,1岁半。腹泻  相似文献   

14.
脐疗又称脐中疗法,属于外治法的一部分,是将药物制成一定剂型敷于脐部,或予以物理刺激,如艾绒、针刺、激光、热熨、拔罐等来治疗全身各种疾病的方法。笔者近5 a来,利用脐疗治疗肛肠各种疾病,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脐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昆 《山西中医》2011,27(5):58-59
脐疗是指将药物做成适当的剂型(如糊、散、丸、膏等)敷与脐部,或在脐部给与某些物理刺激(如艾灸、针刺、热熨、拔罐等)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如隔盐灸、隔姜灸、隔葱灸、隔附灸、药饼灸、保健灸以及药物填脐、熏脐、贴脐、温脐、滴脐、吸脐、热脐等法。这些治疗方法,也统称为神阙灸。现介绍有关脐疗研究进展概况如下。  相似文献   

16.
笔者用自拟温经行气散敷脐并配合热熨,治疗辨证属于寒凝气滞为主的痛经证,疗效满意,兹介绍如下: 一、方药组成:肉桂3克吴萸6克当归9克干姜6克艾叶6克元胡9克沉香3克香附6克小茴香6克。偏于血淤者,加蒲黄9克五灵脂9克。二、使用方法:上药共为细末,置于双层纱布袋中缝密,敷于脐部,外用绷带固定。另用热水袋置药上温之,一日三次,每次半小时。三、病例介绍:杨××,女,25岁,农民。1985年11月3日初诊。  相似文献   

17.
处方:萱草根、马鞭草、乌柏叶各60克,葱白7根,生姜(连皮)6克。用法:上药分别捣绒混匀,作成两个药饼,每取一块药饼敷于脐部,以塑料纸复盖,包扎固定,1日更换药饼2次。每日以热水袋在复盖敷料上热熨2~3次,每次约为30分钟。一般当日即见尿量增多,水肿减轻。如复发再用仍有效。  相似文献   

18.
捏脊配合敷脐治疗秋季腹泻11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治疗方药:1.捏脊法(笔者改进了传统的捏脊法),让患儿俯卧,施术者右手伸进患儿背部,以拇、食指提捏脊柱皮肤肌肉(隔一层衬衣),从长强至大椎来回十次使局部皮肤潮红,然后用食、中指腹面分别揉按肾俞、小肠俞各4~6分钟,有呕吐者加揉按脾俞2分钟。每日一次,手法宜轻徐稍用力不猛。2.温脐散由五倍子、肉桂、冰片等组成,上药均研末,每次用15克以温开水词匀敷于脐部,以胶布固定并以热物熨之,每日一次。治疗结果:本组均系6个月~4岁患几。大便转  相似文献   

19.
暖脐止泻散敷脐止泄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药组成:木香、丁香、肉桂、白胡椒各10克,冰片5克。先将前4味,研极细末,再入冰片研匀,贮瓶备用,勿泄气。用量用法。每次10克,装入3层纱布袋内,脐部用酒精棉签常规消毒,药袋敷脐上,胶布固定,再以布袋盖脐束腰1周,2日1换。适应病症:虚寒泄泻。用于小儿腹泻,慢性肠炎,慢性痢疾等。注意事项:1.发热者慎用。2.忌食生冷油腻之物。3.可进食米粥,淡盐汤等,以护固胃气。  相似文献   

20.
遗尿外治疗法简便,药物可直达病所,药效迅速、持久,安全可靠,疗效颇佳,多无毒副作用,现将临床常用外治遗尿疗法分述如下,以供参考。1 敷脐疗法方1 取麻黄20g,益智仁、肉桂各10g,共研末,临证每次取3g,以少量食醋调和,敷于脐部,外用胶布固定,36h后取下,间歇6~12h再行1次,连敷3次后,改为7d1次,连用2次,以巩固疗效。方2 丁香、肉桂、补骨脂、五倍子各等量,诸药共研细末,临证每次取5g,用适量白酒调糊,敷于患儿脐部,每日换1次。方3 连须葱白3根,硫磺30g。共捣如泥,于睡前敷病儿脐部,外用敷料覆盖固定,8~10h后除去,连敷7~10d。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