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普通重组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连续治疗48周.对比血清HCV-RNA结果 .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早期应答、完全应答和持续应答率均高于对照组。无应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肝的抗病毒效果更好.且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健脾清化方对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的影响。方法4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4例,治以健脾清化方,3g/次,口服,2次/d;重组人IFNα-1b(运德素),5mU,肌汪,隔日1次;利巴韦林800~1200mg/d,口服,联合治疗48周。对照组24例,予重组人IFNα-2b(运德素),5MU,肌汪,隔日1次;利巴韦林800~1200mg/d,口服,联合治疗48周。动态观察、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ALT及肝纤维化指标恢复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耐受性更好。结论健脾清化方在保肝降酶、减轻不良反应、抗肝纤维化方对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具有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白茅根煎剂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α,派罗欣)和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疗效并探讨其机理,同时观察白茅根煎剂对抗病毒治疗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基因1b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仅予以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辅以白茅根煎剂治疗。比较各组在治疗过程中快速病毒学应答(RVR)、完全早期病毒学应答(cEVR)、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TVR)、持续病毒学应答(SV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ETVR、SVR及血清ALT指标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轻(P0.05)。结论:白茅根煎剂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在提高SVR率、护肝降酶、减轻不良反应方面较单纯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医药辨证论治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派罗欣)及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派罗欣)及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药辨证论治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派罗欣)及利巴韦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4周后的不良反应、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主要临床表现及HCVRNA转阴率。结果:治疗24周后,两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主要临床表现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主要临床表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VRNA转阴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药辨证论治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派罗欣)及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可减少抗病毒药物的不良反应,延缓肝脏纤维化,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长效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长效干扰素(Peg-IFN-α-2 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被分为试验组(n=29)和对照组(n=27)。其中试验组给予Peg-IFN-α-2 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给予IFN-α-2 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治疗时间均为48周,随访时间24周。分别检测治疗前、用药48周及停药24周的病毒学、生化学、基因分型,比较2组间治疗结果以及ALT、HCV RNA定量及病毒学应答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用药48周及停药24周总应答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不同基因完全应答率比较,只有HCV基因型1感染者在治疗48周后及随访24周后时间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其余各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HCV RNA定量的水平对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病毒学完全应答情况均无显著性影响(P均>0.05)。主要不良反应包括流感样综合征、贫血、中性白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等,但不影响临床用药。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使用长效干扰素Peg-IFN-α-2 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其疗效明显好于干扰素IFN-α-2 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患者不良反应未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康氏抗纤方联合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PEG-IFNα-2a)、利巴韦林对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抗病毒治疗应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CHC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PEG-IFNα-2a注射液180μg/次,皮下注射,每周1次;利巴韦林0.3 g/次,口服,每天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康氏抗纤方,每日1剂。两组均治疗2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组织病理、肝纤维化瞬时弹性测定值、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水平、丙肝病毒定量(HCV RNA)及慢性肝病问卷(CLDQ)积分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病毒学应答与生化应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肝纤维化程度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肝纤维化瞬时弹性测定值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CLDQ各项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P<0.01),而对照组仅在系统症状、活动能力和情感方面得分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在腹部症状、困乏、情感、焦虑方面积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康氏抗纤方联合PEG-IFNα-2a、利巴韦林治疗CHC在抗病毒治疗应答的同时,具有显著改善肝纤维化的程度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与利巴韦林治疗对慢性丙型肝炎治疗中的疗效及外周血变化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6年6月-2017年5月期间接受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30例,10例HCV RNA定量104 IU/mL,10例104~106IU/ml,10例 106 IU/mL。HCV 1a型3例、1b型20例、2a型3例、2b型2例、3a型2例。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期为24周。空腹采集静脉血5 mL,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CV RNA病毒含量、血细胞分析采用血液分析仪分析,检测HCV基因型、病毒载量、外周血的变化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RNA基线1×104 IU/mL的病毒应答率(SVR)显著高于104~106 IU/mL和≥106 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104~106 IU/mL和≥106 IU/mL两者之间的SV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1型HCV与非1型HCV的SVR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与治疗前比升高显著组SVR率明显高于与治疗前无明显升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慢性丙型肝炎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效果良好,疗效受多种因素影响,非1型HCV患者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与利巴韦林治疗可获得更佳的SVR效率,低病毒载量水平、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升高患者SVR率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升清化浊方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利巴韦林抗病毒方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白细胞的影响。方法:将慢性丙型肝炎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皮下注射和利巴韦林口服常规抗病毒治疗,必要时间断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升清化浊方治疗,疗程为4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及HCV-RNA、白细胞等变化情况。结果:2组快速病毒学应答(RVR)、早期病毒学应答(EVR)、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TVR)、持续病毒学应答(SV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ALT、AST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LT、AST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减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升清化浊方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及利巴韦林抗病毒方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能够促进患者肝功能的改善,降低干扰素所致粒细胞减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观察α-干扰素(interferon-alpha,IFNα)伍用益血生胶囊与IFNα单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差异。方法 435例经肝穿刺活检证实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IFNα1b5MU·次-1,皮下注射,3次·w-1,疗程个体化。依患者意愿,其中199例伍用益血生胶囊口服(联合治疗组),1.0g·次-1,3次·d-1,疗程3个月。236例未伍用益血生胶囊(IFNα单药治疗组)。治疗结束后随访12个月。统计学分析采用意向治疗分析。结果两组性别、年龄、血清ALT水平、HBVDNA水平、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肝组织纤维化分期以及IFNα疗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9例脱落或失访,190例完成治疗和12个月随访;IFNα单药治疗组19例脱落或失访,217例完成治疗和12个月随访。治疗结束时,联合治疗组、IFNα单药治疗组完全应答率分别为46.7%(93/199)和36.4%(86/236)(χ2=4.723,P=0.030);随访结束时,联合治疗组、IFNα单药治疗组完全应答率分别为42.2%(84/199)和33.1%(78/236)(χ2=3.876,P=0.049)。结论 IFNα伍用益血生胶囊比IFNα单药治疗可能提高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持续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观察0-干扰素(interferon-alpha,IFNα)伍用益血生胶囊与IFNα单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差异.方法 435例经肝穿刺活检证实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IFNα1b 5 MU·次-1,皮下注射,3次·w-1,疗程个体化.依患者意愿,其中199例伍用益血生胶囊口服(联合治疗组),1.0g·次-1,3次.d-1,疗程3个月.236例未伍用益血生胶囊(IFNα单药治疗组).治疗结束后随访12个月.统计学分析采用意向治疗分析.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血清ALT水平、HBV DNA水平、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肝组织纤维化分期以及IFNα疗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9例脱落或失访,190例完成治疗和12个月随访;IFNα单药治疗组19例脱落或失访,217例完成治疗和12个月随访.治疗结束时,联合治疗组、IFNα单药治疗组完全应答率分别为46.7% (93/199)和36.4%(86/236)(x2 =4.723,P=0.030);随访结束时,联合治疗组、IFNα单药治疗组完全应答率分别为42.2%(84/199)和33.1% (78/236)(x2=3.876,P=0.049).结论 IFNα伍用益血生胶囊比IFNα单药治疗可能提高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持续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逍遥散联合IFN-α与利巴韦林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肝郁脾虚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与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逍遥散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指标以及血清丙肝标志物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AST、TBil、ALT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治疗组胁肋胀痛、情绪抑郁、食欲不振、食后胃脘胀满、倦怠乏力等主要症状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抗HCV阴转率和HCV RNA阴转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逍遥散联合IFN-α与利巴韦林治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疗效显著,并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愈肝逍遥散联合干扰素α、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5年3月在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或肝病门诊就诊的慢性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治疗组给予愈肝逍遥散联合干扰素α、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联合干扰素α、利巴韦林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有效率88.37%,对照组有效率62.7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停药6个月后,治疗组有效率79.07%,复发率4.65%,对照组有效率46.52%,复发率20.93%,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肝脏B型超声直方图灰阶值优于治疗前(P0.05),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TC、HDL-C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抗HCV阴转率、HCV RNA病毒载量下降率和HCV RNA阴转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TBIL、ALT、AST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愈肝逍遥散联合干扰素α、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安全度高,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 a(PEG-IFNα-2 a)联合利巴韦林(RBV)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应答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接受PEG-IFNα-2 a 180μg皮下注射,1次/周,同时口服利巴韦林900~1 200 mg/d治疗48周的45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住院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年龄、性别、HCV基因型、HCV RNA载量、获得快速病毒学应答(RVR)及早期病毒学应答(EVR)对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的影响。结果总SVR率为73%(33/45),其中RVR率为18%(8/45),EVR率为64%(29/45),ETVR率为78%(35/45)。女性及年龄40岁患者SVR率高于男性及年龄≥40岁患者。基线HCV RNA1×104拷贝/mL组的SVR率高于1×104~1×106拷贝/mL和HCV RNA≥106拷贝/mL组,其中基线HCV RNA1×104拷贝/mL组的SVR率与HCV RNA≥106拷贝/m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获得RVR及EVR患者的SVR率明显高于及未获得EVR患者的SVR率(P0.01)。结论 PEG-IFNα-2 a联合RBV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SVR率较高,年龄40岁、女性、基线HCV RNA1×104拷贝/mL及获得RVR的患者,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胶囊联合干扰素及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纤维化的疗效。方法选取3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扶正化瘀胶囊+干扰素及利巴韦林)和对照组(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观察治疗前、治疗12周、治疗24周、治疗48周时,观察两组患者的肝功能、HCV-RNA、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治疗致48周时两组患者在HCV-RNA的阴转率和ALT的复常率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在肝纤维化指标的改善上有明显的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扶正化瘀有良好的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慢性丙型肝炎(CHC)是丙肝病毒感染人体所致肝脏炎症性疾病。目前国内外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利巴韦林(IFN+RBV)是最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案。但此方案疗效依然有限,且副作用限制了其进一步临床应用,因此探讨与干扰素联合治疗并能增加干扰素疗效的药物是目前丙型肝炎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健脾清化方是我院消化科治疗慢性丙肝的协定处方,初步临床观察表明具有保肝、抗病毒、有效减轻干扰素及利巴韦林的副作用等功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加味联合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5例。2组均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a-2a及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茵陈蒿汤加味,水煎分服,1剂/d,连用48周。结果:显效率观察组为69.23%,对照组为50.77%,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31%,对照组为75.38%,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陈蒿汤加味联合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干扰素α-2b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 a治疗慢性丙型性肝炎的成本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82例住院接受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其中干扰素α-2b治疗48例,聚乙二醇干扰素α-2 a治疗34例。比较2组病毒学应答率、生物化学应答率、复发率,计算成本及成本-效果比,并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 2组病毒学应答率、生物化学应答率、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干扰素α-2b治疗成本为8 904元,其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率成本效果比、持续应答率成本效果比、病毒应答未复发率成本效果比、生物化学应答率成本效果比、生物化学应答未复发率成本效果比分别为94.9,97.9,97.1,97.1,99.4;聚乙二醇干扰素α-2 a治疗成本为57 552元,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率成本效果比、持续应答率成本效果比、病毒应答未复发率成本效果比、生物化学应答率效果比、生物化学应答未复发率成本效果比分别为592.7,611.6,611.6,611.6,631.1。干扰素α-2b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较聚乙二醇干扰素α-2 a高。结论从药物经济学角度分析,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较聚乙二醇干扰素α-2 a更为经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健脾方联合干扰素(IFN)α-2b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IFNα-2b皮下注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健脾方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ALT复常率、HBeAg与HBV-DNA阴转率及中医证候评分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而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P<0.05)。结论健脾方能提高IFNα-2b抗病毒的疗效,减少IFNα-2b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利巴韦林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在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西安市唐都医院进行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口服利巴韦林片,0.3 g/次,3次/d,同时皮下或肌肉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2a注射液,500万IU/次,每周3次。治疗组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180μg/次,每周1次,利巴韦林的用法用量同对照组。两组均治疗48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HCV RNA转阴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TVR)和持续病毒学应答(SVR)比例分别为82%、7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48周及治疗后24周,治疗组HCV RNA转阴率和ALT复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巴韦林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丙肝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正丙型肝炎为临床常见肝脏疾病,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是慢性丙型肝炎的主要死亡原因,其中,失代偿性肝硬化是最主要的原因。在感染慢性丙型肝炎病毒后10~20年,肝硬化发病率超过10%。目前,抗病毒治疗是临床治疗丙型肝炎最有效的方法[1]。笔者探究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山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