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的养生家将夫妻和合之道即夫妻间情爱及性爱和谐的养生功能称为"采补"之功,中国传统的道家也认为"一阴一阳谓之道,偏阴偏阳谓之疾",即违背阴阳调和规律就要得病.  相似文献   

2.
浅谈阴阳     
<正>初识阴阳对阴阳认识的源头,可以追溯到阳光的向与背。即向着太阳光的、离太阳近的就属于阳;反之,见不着太阳的、离太阳光远的就称阴。从人体上讲,认为后背属阳,腹部属阴,这是因为古人常要在地里干农活,干活时一弯腰,阳光就照在后背上,而胸腹部却晒不到,这样就自然分出了阴阳。后来,阴阳的涵义经过了多次  相似文献   

3.
治病要治本     
别把阴阳想得太神秘 《周易&#183;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人体的结构是相当复杂和精密的,也许是当今地球上进化最完美的生物,用中医名词解释,就是阴阳高度的平衡和与自然高度的适应性。在这里,我们重点谈阴阳平衡。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总纲、大纲,其间的学问是丰富的、深奥的。中医所说的阴阳是合乎辩证法的,  相似文献   

4.
自古道:“男女有别”,在生理上和病理上确实如此。这是医学上的男女有别,绝非政治上和人格上的性别歧视。 就阴阳而论,男属阳,女属阴。男人体阳而用阴,故而阴常不足;女体属阴,本属多阴多血之躯,体阴而用阳,惟阳气常显不足。临床所见女性畏寒怕冷,手脚冰凉,甚  相似文献   

5.
<正>心属火,位居于上属阳;肾属水,位居于下属阴。中医认为,"孤阴不长,独阳不生",必须阴阳相济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人们的一切动静,如呼吸、睡眠等,无不是在调动人体的水火阴阳。所以,必须让心火下降于肾,就好像天上的太阳照耀江海。这样,肾水得到心火的蒸化,就能够  相似文献   

6.
黄元金 《健康生活》2012,(10):22-23
人体的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干。太阳经,是小肠、膀胱经脉联系心脏、肾脏的通道。中医认为,人体正面属阴,背面属阳,而经脉的分布也按人体正面和背面分出阴阳。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的走向和交接,都居于脚背、胸背、肩背、颈背、头顶、目匡,鼻旁。所以,太阳经为经中阳中之阳。同时,  相似文献   

7.
何谓阴阳     
中医学的“阴”和“阳”代表着事物互相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就人体而言,背为阳,腹为阴!腰以上为阳,腰以下为阴;体表为阳,体内脏腑为阴;以组织结构对功能而言,则功能为阳,组织结构为阴;气为阳,血为阴;机能活动为阳,营养物质为阴……等。  相似文献   

8.
李建军教授认为中轴是人体健康的总枢纽,它控制着人体的动态平衡,协调着人与自然、人体自身的关系。它们一阳一阴、一实一虚,阴阳互补、虚实相济,控制着人体的动态平衡。实现了两个中轴的和谐运转,就会得到健康美丽。  相似文献   

9.
<正>"我们男科有个八项规定,其中之一便是不憋精,因为憋精是导致前列腺炎的原因之一。"《中医健康养生》:古书有记载"采阴补阳""采阳补阴",您认为这种做法可取吗?李海松:实际上,"采阴补阳""采阳补阴"是指适度的性生活对人体健康有益。所谓"采阴补阳"是指男性与女性有正常和谐的性生活,对男人的身心健康是有益的,从阴阳调和角度讲,以女的阴来补了男人的阳,同样,女性正常  相似文献   

10.
苦味养生     
最新研究表明:适当吃点苦味食品,不仅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而且对调节情绪也有益处。 中医认为,人体应阴阳相对平衡,但由于人们嗜吃甘辛辣而恶苦味,往往导致人体阳有余而阴不足。  相似文献   

11.
<正>房事养生是中国传统养生术的重要内容之一。历代养生家都竭力反对纵欲贪欢,提倡节欲保精、养精蓄锐,并提出了防止发生房劳的各种具体措施。【养生秘诀】●阴阳之道,顺乎自然。养生经典《千金要方》中说:"男不可无女,女不可无男,无女则意动则神劳,神劳则损寿"。我国古代的养生家在很早以前就清楚地认识到男女相需、男女依存,正常的性生活是人类的天性之需,是人类本性的一种自然体现,是生理和生活情趣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阴一阳谓之道,偏阴偏阳谓之疾,男女相需好  相似文献   

12.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即要人们须应四时阴阳的生长化收藏的规律,以调神养生。因为春季自然界阳气上升,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要抓住时机,适当调养。  相似文献   

13.
每个人由于先天禀赋的差异,后天调养的不同,体质有异,因而所需治疗亦有别,故应根据人体气、血、阴、阳偏盛偏衰的程度,选择不同的药粥疗法。  相似文献   

14.
《家庭医学》2020,(3):64-64
黄帝问于少师曰:余闻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愿闻其方。少师答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审知阴阳,刺之有方。得病所始,刺之有理。谨度病端,与时相应。内合于五脏六腑,外合于筋骨皮肤。是故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在内者,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故曰,病在阴之阴者,刺阴之荥俞,病在阳之阳者,刺阳之合,病在阳之阴者.  相似文献   

15.
《家庭医学》2011,(4):64-64
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相似文献   

16.
正开宗明义:书法者,章法、技法、笔法、墨法也;道者,一阴一阳之谓也;阴阳者,宇宙、时空、能量之对立统一也。一言以蔽之,书法之道、之妙、之境界,在于书法之形神、主次、大小、奇正、疾徐、刚柔、黑白、浓淡、轻重、方圆、起止等等,和谐共生,对立统一,移形换位,变化无穷。阴阳是宇宙、时空、能量,万事万物之本源。盘古开天地,分阴阳,定时空,显能量,以阴阳为本,时空为象,能量为源。万事万物,至宏至微,皆含阴阳。阴中有阳,阳  相似文献   

17.
中医养生学认为,每个人由于先天禀赋的差异、后天调养的不同,体质各异,因而所需药物、营养也有差别,故进补时应根据人体气、血、阴、阳偏盛偏衰的程度,选择不同的补益中药。  相似文献   

18.
黄帝曰 :“阴阳者 ,天地之道也 ,万物的纲记 ,变化之父母 ,生父之本始 ,神明之府也。”万事万物不离阴阳 ,八类更不能离阴阳 ,世界上的人不论男女老少 ,其身体素质有偏阴虚者 ,偏阳虚者 ,阴阳平衡三类 ,人体脸色苍白 ,形寒肢冷 ,脉象微弱。为偏阳虚之类 ;人体脸色苍黄 ,肢体潮热 ,脉象细数 ,为偏阴虚之类 ;人体脸色红润 ,肢体健壮 ,脉象平和 ,为阴阳平衡之类 ,此类身体健壮 ,抵抗力强 ,不发病或少发病 ,只要营养供应充足 ,自然可以永远健康。前二类 ,如偏阳虚之类 ,阳虚则外寒 ,偏阴虚之类 ,阳虚则内热 ,阴阳偏盛偏虚都容易导致外邪而出现不…  相似文献   

19.
国家级名老中医赵继福教授认为,中医预防肿瘤主要是遵循从阳理论。《黄帝内经》中说“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可以理解为,古人认为,阴与阳关系中的关键在于阳气致密,阴精才能固守于内,所以人体活动是以阳气为前提。若阳气不足,则易致肿瘤发生。  相似文献   

20.
中医小知识     
清阳、浊阴 “清阳”指体内轻清升发之气;“浊阴”指体内较重浊的物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阳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阳归六腑。”意思是说.阳主气.轻清上升.故清阳(主要指呼吸之气)出于耳、目、口、鼻等上窍:阴主形,重浊下降.故浊阴(主要指大小便)出于前、后阴等下窍。阳主卫外.故清阳(可理解为卫气)发于肌表“腠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