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小儿开胸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小儿开胸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38例开胸手术患儿随机分为单纯全麻Ⅰ组和硬膜外复合全麻Ⅱ组,每组19例.观察两组病人循环功能的改变及术毕清醒所需要的时间,术中追加药间隔时间.结果:两组病人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血压、心率于诱导插管、开胸、胸、拔管时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苏醒时间组间相比有明显差异性(P〈0.01),术中麻醉维持用药两组间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小儿开胸手术应激反应小,全麻用药量小,病儿恢复快.  相似文献   

2.
全麻气管内插管有利于呼吸管理 ,硬膜外阻滞能充分镇痛。减少麻醉药的用量 ,既有利于术后止痛又能使术毕尽早拔管 ,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本文旨在探讨全麻 -硬膜外阻滞复合模式在开胸手术中的应用。资料与方法选择开胸患者 4 0例 ,男 2 6例 ,女 14例。年龄5 7 5 8± 3 6 2岁 ,体重 6 1 2 8± 2 83Kg ,ASA1~ 111级 ,其中食管手术 2 6例 ,胸膜剥脱手术 6例 ,纵膈手术 3例 ,肺叶切除术 5例。麻醉时间 (2 15± 18 36 )分钟 ;手术时间 (185± 16 2 5 )分钟。术前 30分钟肌注安定、阿托品 ,入室硬膜外腔穿刺 ,T5 - 6进针向上置入硬膜外…  相似文献   

3.
胸科手术传统的麻醉方法为全麻,但术中麻醉药用量大,病人术后苏醒慢,且心血管的副反应多,病人在术中应激反应大。本文主要探讨胸科手术全麻同时联合应用硬膜外阻滞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开胸手术时机体循环,呼吸功能的影响及术后镇痛效果。方法:监测围麻醉期病人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及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比较全麻组(Ⅰ组)和全麻加硬膜外阻滞组(Ⅱ组)病人的术后镇痛效果。结果:(1)全麻加硬膜外阻滞平均动脉压,心率相对稳定,与全麻组比较差异性非常显(P<0.01)。(2)全麻加硬膜外阻滞组呼吸平稳,血氧变化不明显,术后病人能及早咳嗽、排痰和深呼吸。全麻组术后血氧低于实验组(P<0.05)。(3)全麻加硬膜外阻滞组吸入麻醉药和肌松药用量少于全麻组(P<0.05)。(4)全麻加硬膜外阻滞组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全麻组(P<0.05)。VAS评分全麻加硬膜外阻滞组低于全麻组(P<0.01)。结论:全麻加硬膜外阻滞用于开胸手术能较好地维持循环,呼吸功能,并有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抑制机体的应缴反应,提高术后康复质量。  相似文献   

5.
林毅 《重庆医学》2005,34(4):538-539
目的比较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开胸手术时对血流动力学、全麻药用量、术后苏醒情况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将48例ASAⅠ~Ⅱ级择期开胸手术病人分为全麻组(A组)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B组).A组采用氟芬合剂、依托咪脂和维库溴铵静脉注射诱导,芬太尼、氨氟醚及维库溴铵维持麻醉.B组则先行T7~8硬膜外腔穿刺置管,观察无全脊髓麻醉征象和待阻滞平面出现后,采用与A组相同的方法诱导气管内插管;麻醉维持方法同A组,但术中每隔1h经硬膜外导管间断给予1.5%利多卡因5ml.观察麻醉前、气管插管时、切皮时、拔除气管导管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术中用药情况、术毕至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及术后24h随访情况.结果(1)与全麻相比较,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病人手术期平均动脉压、心率平稳,差异非常显著(P<0.01);(2)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全麻药和肌松药用量少于全麻组,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缩短(P<0.01);(3)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病人术毕到疼痛开始时间比较长,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全麻组(P<0.01).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应用于开胸手术优越于全麻.  相似文献   

6.
舒华 《当代医学》2007,(13):10-11
目的 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小儿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38例开腹手术患儿随机分为单纯全麻Ⅰ组和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Ⅱ组,每组19例,观察两组病人循环功能的改变及术毕清醒所需要的时间,术中追加药间隔时间.结果 两组病人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血压、心率于诱导插管、开腹、关腹、拔管时间有明显差异(P<0.05);苏醒时间组间相比有明显差异性(P<0.01);术中麻醉维持用药两组间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小儿开腹手术应激反应小、全麻用药量小,病儿恢复快.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上腹部手术的麻醉质量,降低围术期的应激反应,保持呼吸循环功能稳定,我们观察了硬膜外阻滞加气管内全麻和单纯气管内全麻用于胃癌手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舒华 《当代医学》2007,(7):10-11
目的 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小儿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38例开腹手术患儿随机分为单纯全麻Ⅰ组和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Ⅱ组,每组19例,观察两组病人循环功能的改变及术毕清醒所需要的时间,术中追加药间隔时间.结果 两组病人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血压、心率于诱导插管、开腹、关腹、拔管时间有明显差异(P<0.05);苏醒时间组间相比有明显差异性(P<0.01);术中麻醉维持用药两组间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小儿开腹手术应激反应小、全麻用药量小,病儿恢复快.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开胸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50例ASAⅡ一Ⅲ级择期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Ⅰ组)和单纯全麻组(Ⅱ组),每组25例。2组全麻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复合组在全麻诱导前先行T7-8硬膜外穿刺置管,给药测定麻醉平面并在术中定时追加局麻药。分别监测2纽患者入室时(T0)、全麻诱导插管后(T1)、进胸时(T2)、拔管时(T3)和拔管后10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IK),并记录2组患者术中麻醉维持用药量及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清醒质量。结果Ⅰ组Tn及T4时的MAP和HR较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Ⅰ组T1~T3时的MAP明显低于Ⅱ组(P〈O.01),HIK明显慢于Ⅱ组(P〈0.05或P〈0.01);麻醉维持期间Ⅰ组异氟醚吸入浓度及丙泊酚、卡肌宁用药量均显著少于Ⅱ组(P〈O.05或P〈0.01)。Ⅰ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Ⅱ组(P〈0.01)。清醒质量优者Ⅰ组为80%,Ⅱ组为40%,I组无术后镇痛不良者,Ⅱ组有3例术后追加哌替啶镇痛。2组患者麻醉过程顺利,均安全度过手术期,术毕直接送回病房,术后情况良好,均无明显的麻醉后并发症。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能明显减少术中应激反应,维持循环功能相对稳定,减少麻醉用药量又能提高拔管期苏醒质量和完善术后镇痛,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在老年胸腔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减少老年病人的全麻药用量,缩短术后清醒时间。方法 随机选取老年胸腔手术40例,分为两组。复合组先行硬膜外穿刺,注入局麻药,测定麻醉平面,再实施全麻插管;单纯全麻组作为对照组,与之比较。结果 复合组BP、HR显著降低,全麻药用量显著减少,术后清醒时间缩短。结论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老年胸腔手术是较好的麻醉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1.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应用于老年人手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老年人手术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择期行手术的老年患者70例,随机分为全身麻醉(G组)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GE组)两组,每组35例。观察麻醉开始前、气管插管5min后、手术开始1h后、术后24h血压、心率的变化。同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维持用药量和苏醒拔管时间,拔管时、拔管后躁动及术后随访术中有无知晓等。结果:术中血压、心率,麻醉药用量GE组均低于G组(P均<0.05~0.01),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拔管及苏醒时间GE组明显低于G组(P<0.01)。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手术,血流动力学稳定,全麻药用量减少,术后苏醒快,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单纯全身麻醉和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对食管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35例择期胸科食管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GA组,17例)和全身麻醉+硬膜外阻滞组(GEA组,18例)。分别测定术前、术毕及术后24、48 h血流动力学相关参数。结果①毛细管血浆黏度及各切变率下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在术毕时均比术前明显降低(P〈0.05,P〈0.01),术后48 h时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组间比较无差异。②红细胞刚性指数、聚集指数:GEA组除术毕比术前明显降低外(P〈0.05,P〈0.01),其余各时点无明显变化;GA组无明显变化。③2组红细胞变形指数和电泳指数在48 h内无明显变化。结论单纯全身麻醉和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对术后的血黏度都具有一定的降低作用,但其作用一般不超过48 h。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硬膜外复合全麻在开胸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开胸手术病人115例,ASAⅠ-Ⅲ级,随机分成硬膜外复合全麻组(A组)58例,单纯全麻组(B组)57例。A组选取L5-6或T6-7行硬膜外穿刺,置入硬膜外导管,全麻诱导咪唑安定0.1mg/kg,芬太尼4-6μg/kg,维库溴铵0.1mg/kg,插入气管导管行机械通气,术中维持采用硬膜外注入1%利多卡因+0.2%地卡因,根据麻醉深度调节安氟醚浓度。B组诱导同A组,维持采用安氟醚、芬太尼,两组均间断给予肌松剂。比较两组病人麻醉期间血压、心率的变化,麻醉药用量,术毕苏醒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拔管时血压、心率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人麻醉药用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人术后苏醒时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硬膜外复合全麻用于开胸手术安全有效,更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病人诱导期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的诱导方法对老年人诱导期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以便在临床中选择适合老年人的麻醉诱导方法。方法 选择 2 0例老年人上腹部手术的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为硬膜外麻醉加全麻诱导 ,对照组为单纯全麻诱导 ,用Engle 4 0 0 0型多功能监护仪分别于麻醉前、麻醉诱导时、插管时 ,插管后 1 5分钟监测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患者于插管时心率、平均动脉压明显升高 ;实验组上述指标上升不明显。结论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诱导用于老年人诱导插管循环功能稳定 ,是一比较理想的麻醉诱导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麻醉在开胸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ASAI-Ⅱ级择期开胸手术病人30例,随机分为复合组15例,用安氟醚吸入全麻加硬膜外阻滞;对照组15例,全凭安氟醚吸入全麻。对两组在术中循环应激、苏醒和拔管时间及术后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复合组循环应激反应显著轻于对照组(P<0.01);术毕苏醒和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拔管后病人无躁动不安,术后镇痛方便、可靠,咳嗽排痰好。结论安氟醚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是应用于开胸手术中的一种安全、合理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硬膜外阻滞麻醉辅助全麻对开胸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血气变化的影响.方法:分析2014年11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开胸术治疗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入选者分成观察组(硬膜外辅助全身麻醉,40例)和对照组(单纯全身麻醉,38例)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有创血压(MAP)、心率(HR)、血糖水平、麻醉用药量等.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显著性差异.t 2、t 3、t 4时刻观察组患者的MAP值均显著较对照组低;t2、t3时刻观察组患者的HR值显著较对照组低;t1、t2、t3、t4时刻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浓度均显著较对照组低.OLV15、30min时两组患者血中PaO2浓度均较插管后TLV时明显下降,且恢复TLV时均显著上升;OLV15、30min时观察组患者的PaCO2浓度明显较插管后TLV时高,且恢复TLV时显著上升.观察组患者的麻醉用药量、清醒时间、拔管时间、VAS评分及Ramsay评分均显著较对照组低.结论:硬膜外阻滞麻醉辅助全麻可以有效保证开胸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气的稳定性,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0.375%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在开胸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肺癌或食道癌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成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GEA组)和单纯全麻组(GA组),监测两组患者入室时(T0)、全麻诱导插管后(T1)、切皮时(T2)、手术探查时(T3)及术毕拔管时(T4)的MAP、HR,并记录各组丙泊酚、维库溴铵、芬太尼等全麻药用量及术后清醒和拔管时间.结果:GEA组全麻诱导插管后、切皮时、手术探查时及术毕拔管时的MAP、HR明显低于GA组,GEA组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铵用药量均显著少于GA组,术后清醒和拔管时间比GA组短.结论:0.375%罗哌卡因复合全麻不仅能减少全麻药用量,清醒快及拔管早,而且使手术过程中血流动 力学更平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与单纯全麻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合并COPD需行胸腹部手术的24例患者随机分为复合麻醉组(GE组)及单纯全麻组(GA组),分别在手术时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及单纯全麻的麻醉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拔出导管时间、术后镇痛效果(VAS评分)等麻醉指标,FVC、FEV1/FVC、FEF25%~27%肺功能测定,以及肺炎、肺不张、支气管痉挛、呼吸衰竭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GE组术后苏醒时间、拔出导管时间、VAS评分均少于GA组(P0.01);术后肺功能测定优于GA组(P0.05或P0.01)。两组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于COPD手术患者可提高麻醉效果,增强麻醉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