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价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减低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 选择高血压患者50例,其中不伴左室肥厚(LVH)患者28例,伴LVH患者22例;选择健康者2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这50例高血压患者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分析高血压不伴LVH者、伴LVH者、健康者以及高血压患者中心血管事件发生者与未发生者的24hHRV时域和频域指标。结果 高血压伴LVH组的各时域和频域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亦较高血压不伴LVH组有降低趋势;高血压患者中心血管事件发生者的83.3%为LVH患者,且心血管事件发生者较不发生者的HRV显著减低。结论 高血压尤其是伴LVH的患者HRV减低,即自主神经对心脏的调节能力减弱,HRV可作为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无创性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高血压昼夜心率变异性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以时域心率变异性(HRV)指标为参数,分析高血压病(EH)伴左心室肥厚(LVH)患者的昼夜HRV改变及其预后意义。方法 对70例EH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和心脏超声检查。结果 正常对照组和EH无LVH组的白昼HRV指标均显著低于夜间,EH伴LVH组的昼夜HRV接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EH无LVH组仅白昼HRV降低,EH伴LVH组的白昼及夜间HRV均降低。HE伴LVH组的夜间HRV显著低于无LVH组,但两者的白昼HRV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EH伴LVH者的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损害较无LVH者更为严重,后者存在与正常人相似的昼低夜高的HRV昼夜节律,仅有白昼HRV降低;前者的白昼及夜间HRV均降低,HRV昼夜节律消失。夜间HRV降低对预测高血压性靶器官损害及预后可能具有更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高血压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密切的关系,而心率变异性分析(HRV)是评价心脏自主神经活动的无创指标之一。国内外有学者研究证实,许多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AMI)均表现出明显的HRV减低,且HRV减低是判定预后不良的敏感指标。现已证明高血压左室肥厚(LVH)是增加心血管事件的独立性危险因子,故本实验用时域和频域法观察原发性高血压病伴或不伴LVH者及并发心血管事件者的HRV,以期进一步了解HRV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减低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两院19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24h动态心电图资料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HRV分析包括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比较查体者有和无心血管事件组各时域和频域参数有无差别。结果有1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有心血管事件组),180例未发生心血管事件(无心血管事件组),有心血管事件组与无心血管事件组比较,HRV各参数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一般老年冠心病患者如HRV明显降低,则易于发生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72例有或无左室肥厚(LVH)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连续记录24h动态心电图通过计算机算出7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HRV时域指标(白天、夜间SDNN)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高血压LVH组(HRV)时域指标小于高血压不伴LVH组,P<0.01,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与高血压不伴LVH组比较明显增加,P<0.01。结论:HRV时域指标对于预测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并左室肥厚(LVH)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及其昼夜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24小时动态血压心电检测仪,选取EH不伴LVH患者29例,LVH患者30例。另设正常对照组23例,进行HRV分析。结果 高血压伴LVH组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比不伴LVH组进一步降低。HRV昼夜节律明显减弱。结论 高血压患者存在心脏植物神经障碍,HRV指标及昼夜节律减弱,伴左室肥厚这种改变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R)拮抗剂坎地沙坦治疗对HRV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高血压组,给予口服坎地沙坦8 mg,每日口服1次,连续8周。服药前后做24 h动态心电图测心率变异(HRV)的时域和频域指标,并与5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原发性高血压组HRV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低(P〈0.01);坎地沙坦能明显降低血压,使时域指标SDNN、SDANN和SDNNI升高;RMSSD和PNN50轻度升高,频域指标VLF和LF下降,HF增加(P〈0.05或0.01),在降压的同时伴随HRV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改善。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HRV改变,坎地沙坦可有效提高HRV,改善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左室肥大(LVH)、室性心律失常(VA)与心率变异性(HRV)在冠心病(CAD)中的相关性。方法:98例CAD患者分为伴LVH组和无LVH组,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LVH组室性早搏(VP)(Lown级别)、室性心动过速(VT)发生率明显增高,SDNN、SDANNIndex、PNN50、RNSSD等线性地时域指标均降低。提示:CAD LIVE患者较不伴LVH者更易发恶性心律失常;HRV下降也较后者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QT离散度(QTd)、心率变异性(HRV)与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测量43例高血压伴左室肥厚(LHV)者(组1)、40例高血压不伴LVH者(组2)、和36例健康者(组3)的QTd及校正的QTd(QTcd)及HRV,并作对比分析。结果组1QTd、QTcd较组2、组3显著延长(P<0.01)。组2HRVI较组3显著降低(P<0.01)。组1较组2、组3HRVI显著降低(P<0.01)。结论QTd、QTcd延长及HRVI降低与高血压LVH的发生及心脑血管事件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0.
替米沙坦对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R,)拮抗剂替米沙坦对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高血压患者为高血压组,给予口服替米沙坦80mg,1次·d^-1,疗程12周。服药前后做24h动态心电图测心率变异(HRV)的时域和频域指标,并与4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HRV明显减低(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HRV明显升高(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HRV下降。替米沙坦可有效提高HRV,改善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1.
心率变异性在高血压病患者中的改变及自主神经功能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深入研究心率变异性(HRV)在高血压病患者中的改变及其与血浆肾上腺素浓度水平变化的关系,对高血压病的发病机理与预后影响因素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期望对临床治疗,各种并发症的预防有新的认识。方法:对42例健康者、61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进行24h及5minHRV及血浆肾上素浓度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高血压组24h HRV时域分析各指标均下降(P<0.05),频域指标中极低频功率(VLF)、低频功率(LF)显著增高(P<0.01);5min短短HRV时域分析SDNN、SDANN下降(P<0.05),频域分析VLF、LF明显增高(P<0.01),LF/HF比值增高(P<0.05)。与对照组比,高血压组血浆肾上腺素浓度显著升高(P<0.01)。结论:轻中度血压组患者的交感神经张力亢进的损害比迷走神经张力减弱的损害明显,可能是导致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HRV显著降低,预示心血管疾病事件发生率、死亡率增加,尤其猝死率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3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不伴有LVH组和伴有LVH组),分别与对照组进行频域指标分析对比。结果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不伴LVH组LF,LF/HF比值明显升高,HF降低,差异显著;同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伴有LVH组各项指标变化更为明显(P<0.01)。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变化比健康老年人变化更为明显,HRV有助于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前后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变化,探讨血浆BNP水平可否作为判左心室肥厚(LVH)与逆转的临床指标和预后指标。。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伴LVH患者48例,高血压无LVH患者42例及正常血压对照组40例,经系统降压治疗24周,采用超声心电图测定治疗前后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射血分数(LVEF),E/A比值,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BNP水平。结果伴LVH的高血压病组的BNP水平较不伴LVH的高血压病组和正常血压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治疗24周后伴LVH高血压病组LVMI和血清BNP明显下降(P<0.01),两者治疗前后均呈显著正相关,与LVEF,E/A比值呈负相关。高血压伴LVH组治疗后28例LVH消退,20例LVH未消退。LVH消退组血浆BNP和LVMI较LVH未消退组显著下降。LVH未消退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LVH消退组升高(P<0.05)。结论血浆BNP水平可作为判断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与逆转的一个敏感指标,并可预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改变及新活素——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Lrh-BNP)对AMI患者HRV的影响.方法 选择AMI患者(AMI组,n=56)及同期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n=30),将AMI组患者分为新活素治疗组(n=35,在基础AMI的治疗上静脉注射Lrh-BNP 24 h)和对照组(n=21,进行基础AMI的治疗).所有入选者均进行24h Hoher检查,对新活素治疗组、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进行心率、功率谱时域和频域的分析.结果 AMI组HRV各项时域指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 0.01);Lrh-BNP治疗后,患者HRV值较对照组显著改善,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心率)均显著改善(P<0.01),频域指标(LF和HF)亦明显改善(P<0.05);Lrh-BNP治疗1年后,患者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及病死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0.05);Lrh-BNP对不同部位的AMI患者HRV各项时域指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应用Lrh-BNP可显著改善AMI患者降低的HRV,减少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合并有广泛性焦虑障碍(GAD)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方法 入选50例合并有GAD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A组,5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B组,50例健康老年体检者作为C组,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3组间HRV时域指标各参数的差异。结果 A组HRV时域指标各参数均明显低于B组和C组,B组的各参数均明显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并有GAD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时域指标各参数均较老年高血压患者及健康老年人低,提示此类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明显受损。  相似文献   

16.
①目的探讨心绞痛患者QT离散度(QTd)、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②方法选择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A组),53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B组),同时选择49例健康体检者这对照(C组),分别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经电脑分析得出HRV时域指标,并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测QTd。③结果A组的24小时HRV各指标均较B组明显降低,QTd、QTcdQT间期离散度明显延长(P〈0.05);B组HRV指标较C组明显降低,QTd、QTcd明显延长(P〈0.05)。QTd与HRV时域指标呈负相关。④结论心绞痛患者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心肌电稳定性降低,且与病情稳定程度有关,与心肌缺血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方法随机选择5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40例正常人进行24h心率变异性(HRV)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HRV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1),左心室肥厚组HRV时域各项指标较非左心室肥厚组明显降低(P均<0.01)。结论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心率变异性降低,而且心率变异降低程度与心脏受损害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8.
心率变异性1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分析在冠心病、高血压、慢性心衰(CHF)、心肌病、糖尿病(DM)等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A组),进一步分为冠心病组32例,原发性高血压组31例,慢性心衰组24例,心肌病组14例,糖尿病组19例.同时选择6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B组).所有对象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120例心率变异性患者的24 h HRV时域分析指标.结果:冠心病组、高血压组、慢性心衰组、心肌病组、糖尿病组的各HRV时域分析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t=2.064~3.769,P<0.05),糖尿病组各HRV时域分析指标均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t=2.617~3.770,P<0.01).结论:冠心病、高血压、慢性心衰、心肌病、糖尿病患者HRV降低,即自主神经对心脏的调节能力减弱,HRV可作为冠心病、高血压、慢性心衰、心肌病、糖尿病患者的无创性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和心室晚电位(VLP)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高血压患者100例,经超声心动图检测分为LVH组56例,非LVH组44例,健康对照组50例.三组均进行HRV和VLP测定分析.结果:LVH组,非LVH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HRV降低P<0.05,晚电位阳性率增加 P<0.01,以LVH组明显.结论:HRV降低,VLP阳性是预测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与其它预测指标结合可明显提高猝死率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时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7例COPD患者及48例正常对照组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及24 h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数,COPD组给予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检测。结果根据血气分析结果,COPD分为伴呼吸衰竭组(24例)和不伴呼吸衰竭组(13例),两组HRV指标SDNN、SDNNI、PNN50、Tria、SDANN、RMSSD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且伴呼吸衰竭组SDNN、PNN50、Tria、RMSSD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夜间心率、室性及室上性异位心律发作次数较对照组增高(P〈0.05),伴呼吸衰竭组较不伴呼吸衰竭组室性及室上性异位心律发作次数更高(P〈0.05)。结论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存在着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损伤,但副交感神经损害更严重,且较不伴呼吸衰竭患者更多出现室性与室上性心律失常发生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