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气分阴阳"辨析阴虚发热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气分阴阳"理论辨析阴虚发热证,并讨论相关问题.纠正把阴虚发热阐释为"血虚发热"、"津液虚发热"的不正确说法,分析其实质,从而立足于阴阳二气的作用关系理论,规范化阴虚发热证的病机,并提出其实际意义.力图抛砖引玉,巩固"气分阴阳"理论在中医学理论与临床应用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陆萍 《中外医疗》2008,27(7):63-63
中医针灸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的,针灸的"得气"和"气行"是在针具作用于人体穴位中经气感传的表现,目的是让针灸作用通过气至达到病所,而准确把握气至时的变化是达到针灸治疗疾病的关键,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气至与针感     
针灸气至与针感概念有异,"气至"应是指针刺前后的脉象变化,通过检查迎寸口脉的变化来辨别病变是在经筋还是经脉以及确定补泻后"气至"与否.《灵枢?终始》中提出人迎、寸口脉针法,选择五输穴中2个阳经穴和1个阴经穴位进行针刺补泻的操作,使人迎脉与寸口脉的大小趋于相等,可以取得"风之吹云"般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从《内经》角度阐释"气至"的本义,认为是针刺补泻之后阴阳气调的结果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得气,并进一步提出针刺前后脉象的变化是判断有无达到"气至"的标准。  相似文献   

5.
浅谈针气至     
《灵枢经》提出针灸气至的概念,并说“气而有效”。后世医家对气于的理解不同,现代的说法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批局部针感,即针刺产生的局部酸、麻、胀感;二指气至病所;三指上述二者兼有。根据文献考证及临床实践验证,认为气至主要指气至病气,而气至病所又必须是在局部针感的基础上产生的。  相似文献   

6.
"百病生于气"的观点可以从气的相关概念及气与神的关系中得到印证.<内经>针对此观点从发病学角度进行了广泛的阐述,从气与血的关系、气与津液的关系、脏腑气机生理病理特点这三方面进一步剖析经文,发现其对血证、津液病证、脏腑病证的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灵枢经》提出针灸气至的概念,并说“气至而有效”,后世医家对气至的理解不同,现代的说法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指局部针感,即针刺产生的局部酸、麻、胀感;二指气至病所;三指上述二者兼有。根据文献考证及临床实践验证,认为气至主要指气至病所,而气至病所又必须是在局部针感的基础上产生的。(至病所疗效明显,局部针感疗效迟。由于体质(气血)不同,有些病人经气不易行走,因此施用各种手法,可促其达到气至病所。  相似文献   

8.
生产生活常识中的"火"是中医"火"概念发生的原型,经过取象比类思维,抽象出了具有气、阴阳、五行等哲学意义的"火"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中医"火"的概念以及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9.
“得气”与“气至”均为针刺过程中的特征性表现,“得气”以医者针下气感与患者酸麻胀痛之感为主,但这种气感并非一定提示“气至而有效”,还须先辨“气”之邪正;“气至”除上述感觉外兼有脉象或表浅症状的改善。针刺的临床疗效通过进入“气至”的境界而实现,而“气至”的前提往往是“得气”。在不同辨证下,“得气”与“气至”的关系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从实证、虚证、虚实夹杂证等方面,论述“得气”与“气至”的特点及关系,可为临床医生辨病辨证及判断针刺疗效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针对当前针灸临床实践中,往往将得气与针感等同,认为针感与疗效呈正相关。然而针感与得气、疗效之间关系尚无定论。方法:依据《黄帝内经》中"气至"的阐释,即通过针刺补泻、治神或静留针而使人体恢复到"气机调畅"的状态,"气至"与否的判断标准为针刺前后脉象的变化。结果:现今针灸临床:针感不等同于"气至";针感强,疗效未必好;针灸诊治前后宜诊脉,脉诊对于针灸处方施治、判断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留针期间,不一定行针。结论:针灸临床科研中假针的设计原则,需要重新考虑。  相似文献   

11.
运气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地支化六气"是运气学说最基本的理论,但目前对其阐释仍有矛盾。运用发生学中文献分析和理论研究的方法,以《内经》七篇大论为基础,分析古代文献相关内容,认为地支化六气的理论构建受到三阴三阳定位以及季节的配属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同时也受到先期理论的影响。该理论形成过程复杂,理论内容深邃,但理论构建是紧扣四时变化的,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故地支化六气理论构建是先民对自然客观规律的总结。  相似文献   

12.
捏脊法是小儿推拿临床的常用手法。但目前临床上对捏脊法如何操作取效的理解各有不同。本文欲从"气至而有效"的角度探讨捏脊法的规范化操作,以供教学、临床运用和科学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古今文献多以得气、气至与针感等概念来表述针刺感应,而对于三者含义的异同,有多种不同的认识。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学习,分析了得气的内涵,及其与气至、针感的异同及关系。认为得气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内涵,分广义和狭义。狭义得气是针灸治疗的前提,气至为广义得气,是治疗的最终目的;针感是针刺后机体的所有感觉。  相似文献   

14.
中医学传统理论认为,"气"是构成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而气机是气运行的基本形式,气机运行如常是保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气机运行失常是疾病产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治疗疾病中采取"调畅气机"是恢复机体正常运转的有效途径.注重"调畅气机"也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中医古代文献中有关"调畅气机"的代表方剂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救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基于中医"气"理论探讨水肿的辨证论治.通过分析与水肿相关脏腑之气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结合古今医家辨治水肿的文献,提出气的升降运动失常(气机失调)和气虚是水肿发病的病机所在.其中,气机失调包括肺气失于宣发肃降,肝气失于疏泄,三焦气机壅滞;气虚包括脾、肾气虚和阳气不足.提出调畅气机、补益气虚是水肿治疗的关键.基于...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中医理论建构史的概念,并由《难经.二十二难》"气主呴之"被误引为"气主煦之"这一案例入手,从医学思想史的视角梳理有关文献,指出误引现象与建构气主温煦理论的需要有关,而气主温煦理论的提出与中西医汇通、中西医结合的背景有关。当代中医理论建构面临着遵从古义与融会新知难以两全的困难,引用古语、变更古义的做法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应该还原其本来面目、先理清自身体系、立足于原始创新以推动中医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六气"一词在《黄帝内经》中出现的次数繁多、涵义复杂且概念较模糊等现象,本文通过对《黄帝内经》有关"六气"的内容进行剖析,并参考后世医家的注释,认为可将六气的涵义分为两大部分,即为自然之六气、人体之六气.其中,自然之六气将六气的涵义分为两部分,一是风、寒、暑、湿、燥、火,自然界的六种气候特征,二是在《黄帝内经》运气...  相似文献   

18.
从《内经》角度阐释"气至"的本义,认为是针刺补泻之后阴阳气调的结果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得气,并进一步提出针刺前后脉象的变化是判断有无达到"气至"的标准。  相似文献   

19.
目的:针对当前针灸临床实践中,往往将得气与针感等同,认为针感与疗效呈正相关.然而针感与得气、疗效之间关系尚无定论.方法:依据《黄帝内经》中“气至”的阐释,即通过针刺补泻、治神或静留针而使人体恢复到“气机调畅”的状态,“气至”与否的判断标准为针刺前后脉象的变化.结果:现今针灸临床:针感不等同于“气至”;针感强,疗效未必好;针灸诊治前后宜诊脉,脉诊对于针灸处方施治、判断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留针期间,不一定行针.结论:针灸临床科研中假针的设计原则,需要重新考虑.  相似文献   

20.
"气"实质研究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气”实质的研究,首先应该明确思路与方法,继承和创新依然是最关键的问题。在继承性研究中,既要承认“气一元论”哲学思想对中医“气”理论构建的重大影响,又不能把中医“气”理论说成是古代哲学的衍生物。纠正偏颇或错误认识,对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气”实质继承性研究的主要目标应是明确“气”在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固有理论和概念的内涵。“气”理论的创新研究应在确立中医学自然科学属性的基础上,将中医“气”理论纳入现代科学的研究序列,同时也要强化中医“气”理论传统思维方法的革新研究,以便创立科学的假说,构建新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