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前曾报道葫芦科黄瓜属植物三棱瓜(Cucumis trigonus,I)乙醇提取物的含甙部分具有镇痛、抗炎活性。由于有些报告指出某些植物的含甙提取物具有利尿作用,因此作者对I的利尿作用进行了研究。原生药干粉用无水醇提取,得率18.6%,经常规检查其中仅含甙类成分.按Sheth法测定其对大白鼠的利尿活性,记录给药后2、4及6小时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抗感复方不同提取物活性成分含量与其解热、抗炎效应比较。[方法]以阿司匹林、地塞米松为阳性对照,用酵母致大鼠发热、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及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研究不同提取物的解热、抗炎效应。[结果]复方水提物解热抗炎效应均明显,水提液经絮凝澄清剂(ZTC)1 1絮凝剂处理后解热效果明显。[结论]单从活性成分含量高低简单评价提取方法的优劣是不完全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黑翅土白蚁菌圃(Odon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中抗炎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方法:采用大孔树脂富集,HPLC分析检测。结果:熊果酸的纯度达到87.63%。结论:该法能显著提高抗炎活性成分的纯度和收率。  相似文献   

4.
黄药子抗炎活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研究黄药子的抗炎活性成分。 方法 :通过反复硅胶柱层析对黄药子氯仿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 ,分别采用红外 (IR)、质谱 (MS)、核磁共振 (包括 1 H- NMR,1 3C- NMR以及 2 D- NMR)方法鉴定结构 ;并通过大鼠黄独乙素灌胃 ,考察其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及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 结果 :分离鉴定了 5个化合物 ,黄独乙素 ( ) ,黄独丁素 ( ) ,硬脂酸 ( ) ,β-谷甾醇 ( ) ,胡萝卜苷 ( ) ;口服黄独乙素 5 0 m g/ (kg· d)及 2 0 0 mg/ (kg· d)对大鼠角叉菜胶性足跖肿及大鼠棉球肉芽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结论 :黄独乙素是黄药子抗炎活性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5.
甘草及其活性成分能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调节淋巴细胞数量与功能、抑制IgE抗体形成、抗炎症介质及前炎性细胞因子,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的药理活性。甘草黄酮类化合物(异甘草素、异甘草苷、甘草素、甘草查耳酮A、光甘草定、甘草醇等)、甘草多糖和甘草酸是其抗炎、抗变应性炎症的活性成分。其中对异甘草素、甘草查耳酮A和甘草酸的抗炎及抗变应性炎症作用的研究较为深入。综述甘草及其活性成分的抗炎作用及抗炎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苗药马蹄金的活性成分马蹄金素[N-(N-苯甲酰基-L-苯丙氨酰基)-O-乙酰基-L-苯丙氨醇,MTS]进行结构修饰,以期获得抗乙肝病毒(HBV)活性更好、毒性更低目标分子。方法:以MTS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一系列含氮杂环取代的MTS衍生物并对其进行抗HBV活性测试。结果:合成了新的MTS衍生物共计6个,经体外活性筛选结果显示有3个衍生物具有抗HBV活性。结论:化合物4b、6b、6c显示较好的抗HBV活性,说明含氮杂环取代的苗药马蹄金的活性成分MTS衍生物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供体型α-取代的对甲磺酰基苯丙烯酸酯的合成及其抗炎活性.方法:将一氧化氮供体硝酸酯和呋咱氮氧化物通过酯键与α-取代的对甲磺酰基苯丙烯酸偶联,评价偶联化合物的抗炎活性,并考察连续经口给药对大鼠胃肠道(GI)的影响.结果:合成了10个新化合物(III1-10),其结构经IR、1HNMR和MS确证.4个化合物(III1,4,5,9) 对小鼠耳肿胀表现显著的抗炎活性,其中 III1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模型抗炎活性与双氯芬酸(DC)和罗非昔布(RC)相当 (P>0.05);III5,9的GI副作用均显著小于DC(P<0.01),与RC和CMC-Na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一氧化氮供体型α-取代的对甲磺酰基苯丙烯酸酯的抗炎活性较强,GI不良反应较低.  相似文献   

8.
本文概述了三萜皂甙在生理活性及生物药剂学方面的最新研究结果,为我们对民族药、中草药中所含皂甙成分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借鉴。1 三萜皂甙的生理活性1.1 抗真菌活性皂甙溶血活性的大小常常与抗真菌及抗炎活性相关联,虽然酯皂甙能抑制真菌生长,譬如:七叶素(aescin),变豆素(sanicula)和花葱素(polemonium)的甙,但双糖基皂甙在溶血方面几乎是没有活性的。从伞形科植物(Astrantia major)中得  相似文献   

9.
目的表征夏枯草果实石油醚提取物化学成分,评价其抗炎活性。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夏枯草果实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建立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评价其抗炎效果。结果共鉴定夏枯草果实石油醚提取物中19个化学成分。抗炎活性发现,夏枯草果实石油醚提取物均具有明显的抗炎效果。结论夏枯草果实石油醚提取物成分及抗炎活性均具一定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洛索洛芬钠为新型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可用于慢性关节炎症(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等),本品为前体药物,经消化道吸收后在体内转化为活性代谢物,其活性代谢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发挥镇痛、抗炎及解热作用。帕夫林(TGP白芍总甙)为抗炎免疫调节药,对多种炎症性病理模型如大鼠佐剂性关节炎、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足爪肿胀和环磷酰胺诱导的细胞和体液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抗感复方不同提取物活性成分含量与其解热、抗炎效应比较。[方法]以阿司匹林、地塞米松为阳性对照,用酵母致大鼠发热、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及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研究不同提取物的解热、抗炎效应。[结果]复方水提物解热抗炎效应均明显,水提液经絮凝澄清剂(ZTC)1+1絮凝剂处理后解热效果明显。[结论]单从活性成分含量高低简单评价提取方法的优劣是不完全的。  相似文献   

12.
草胡椒属是胡椒科第2大属,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多种植物在国内外的各种药志中有抗肿瘤、抗炎和镇痛等药用记载。近年来关于这类植物中活性成分的研究报道日渐增多,在系统搜集整理相关文献报道的基础上,对草胡椒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以及药理活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许多天然食物除其营养价值外,具有中医所称的药、食两用功能。这些食物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癌、抗诱变、抗炎、抗过敏、抗菌、抗病毒、免疫刺激和雌激素样活性等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4.
中药抗炎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晰 《中外健康文摘》2008,5(5):319-320
将近年来研究较多的抗炎免疫中药活性成分按苷类、生物碱类、黄酮类、挥发油类等化学结构分类简述其抗炎免疫作用。为进一步开发抗炎免疫中药和天然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我国芳香类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应用较为广泛。对具有抗炎镇痛活性的芳香药用植物分布特点、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发现具有抗炎镇痛活性的芳香植物资源主要布于伞形科、唇形科、菊科、姜科、豆科、木犀科、芸香科、蔷薇科、毛茛科等;其抗炎镇痛活性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类、苯丙素类、黄酮类、三萜类、生物碱类、有机酸类、酚性成分、异黄酮类等化合物;活性成分的抗炎镇痛作用机制主要与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作用于阿片受体、抑制肾上腺素的合成、调节NO的合成水平有关。为该类药用植物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6.
四妙勇安汤抗炎有效部位的HPLC图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四妙勇安汤抗炎有效部位的有效成分。方法 对四妙勇安汤抗炎有效部位、各单味药以及缺味药的大孔树脂50%醇洗液的HPLC图谱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全方有20个峰为共有峰,通过与单味药、缺味药色谱图的比较,基本确认各峰的归属。结论 四妙勇安汤抗炎有效部位含有绿原酸、阿魏酸、咖啡酸、甘草苷和肉桂酸等成分,有效部位与金银花的相关性最大。   相似文献   

17.
石香薷挥发油抗流感病毒活性成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①目的确定石香薷挥发油(MCMVO)体内外抗流感A3型病毒活性成分。②方法硅胶柱层析法分离各组成成分,用CPE抑制实验对抗病毒活性成分进行初步追踪研究,用小白鼠流感病毒性肺炎模型作进一步评估。③结果MCMVO,中性MCMVO和硅胶柱层析分离后洗脱液(C部分)均具有抗流感A3型病毒作用,以洗脱液C部分抗病毒活性最高,抗病毒治疗指数分别为35.0,36.9和70.9,MCMVO和洗脱液C部分给药剂量在100mg/kg体质量及其以上对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④结论抗流感病毒活性成分可能存在于MCMVO经硅胶柱层析后洗脱液C部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对氨磺酰基苯亚甲基环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炎活性。方法: 将三环类选择性COX-2抑制剂的药效团对氨磺酰基苯基与五元含氮杂环酮拼合,合成对氨磺酰基苯亚甲基环酮类化合物,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及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两种模型评价其抗炎活性,并考察其连续7 d灌胃给药对大鼠胃肠道的影响。结果: 合成了12个目标化合物(LHZ-101~LHZ-112),结构经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确证。小鼠耳肿胀模型显示LHZ-105,LHZ-106,LHZ-111具有明显的抗炎活性;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模型显示LHZ-106,LHZ-111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LHZ-105,LHZ-106,LHZ-111的胃肠道副作用小于阳性药双氯芬酸钠和CI-1004。结论: 对氨磺酰基苯亚甲基环酮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胃肠道副作用较小,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α—取代的对甲磺酰基苯丙烯酸的合成及抗炎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寻找高效低毒的非甾体抗炎药.方法以COX-2选择性抑制剂罗非昔布为先导化合物,合成其开环衍生物,应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模型评价其抗炎活性,并考察连续经口给药对大鼠胃肠道的影响.结果合成了17个目标化合物(I1-17),I1-15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经IR、1H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I1,3,7,9,10,13,15,16对小鼠耳肿胀模型表现显著的抗炎活性,I1,13,15对大鼠角叉菜胶致足跖肿胀模型显示较强的抗炎活性,在致炎后3 h I15的抗炎活性与双氯芬酸相当(P>0.05),I13,15与罗非昔布相当(P>0.05).上述活性化合物的胃肠道副作用小于双氯芬酸,但略大于罗非昔布.结论 I13,15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已知翠叶芦荟Aloe barbadensis Mill,成分具有抗诱变、抗溃疡、抗糖尿病、抗炎、促进伤口愈合、免疫调节活性。关于它的心血管活性,仅有一些报道,但无系统研究。作者研究了该植物多种提取物及成分的降压作用。实验样品为:该植物根甲醇提取物(AVR),AVR的水相(AQR),AVR的乙酸乙酯相的石油醚溶部位(PES)及从其不溶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