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家香 《广西中医药》1993,16(4):23-23,24
<正> 玉女煎出自《景岳全书》,由石膏、熟地黄、麦冬、知母、牛膝组成。方中用石膏、知母清阳明有余之火;熟地滋少阴肾水不足;麦冬养阴清肺,与熟地黄合用,取其肺肾相生之意;牛膝导热下行。本方为阳明气火有余,少阴肾水不足之证而设。笔者临证运用本方加减,治疗头面多种病证,多获良效。 1 三叉神经痛李某,女,53岁,干部,1989年5月10日初诊。患者右侧面颊部疼痛反复发作5年余,痛连头角,疼痛剧烈难忍,经某医院神经科检查  相似文献   

2.
阳和汤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和汤出自王洪绪的《外科全生集》,由熟地、鹿角胶、白芥子、肉桂、麻黄、炮姜、生甘草组成,功能温补和阳、散寒通滞,主治一切阴疽、附骨疽、流注、鹤膝风等属于阴寒者,笔者以辨证施治应用于内科病治疗,收到良好效果。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3.
4.
壁虎的临床新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壁虎又名蜒、守宫、天龙、蝎虎、壁宫,为壁虎科动物无蹼壁虎Gekko SuinhounaGunther或其他几种壁虎的全体。守富最早见于《俣普本草》,在梁代《本草经集注》和唐代《新修本草》中均有记载,但一直附于石龙子下,未载功用。说明当时尚未入药,至明代《本草纲目》始称为壁虎,并综述其性味功用如下:“咸、寒,有小毒,主治中风瘫痪、手足不举,或厉节风痛及风痉惊痫,小儿疳痢,血积成痞,疠风,瘰疠,疗蝎螫”“守宫所治风症惊痫诸病,亦犹蜈、蝎之性能透经络也,且入血分,故又治血病  相似文献   

5.
6.
壁虎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壁虎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认为壁虎有祛风活络、散结止痛、镇静解痉的功效,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结核病、骨髓炎、瘘管等疑难杂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参苓白术散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云云 《新中医》2002,34(9):65-65
参苓白术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人参(党参)、茯苓、白扁豆、白术、山药、莲子、薏苡仁、砂仁、炙甘草、桔梗、大枣组成。具有补气健脾、和胃渗湿的功效。主治脾胃气虚而夹湿之证。笔者用本方治疗各种杂病,收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壁虎外用     
壁虎,别名爬壁虎、守宫,性寒味咸,有小毒,功能祛风、定惊、散结、解毒,内服主治中风瘫痪、历节风病、风痰惊痫、瘰疬,外用主治肿毒恶疮。笔者用于外治,疗效显著,现举案例数则如下。  相似文献   

9.
曹志群 《浙江中医杂志》2003,38(11):487-487
七味白术散出自《小儿药证直诀》,由四君子汤加木香、藿香、葛根组成。原为治疗脾胃久虚 ,津液内耗 ,呕吐泄泻频作 ,烦渴多饮等症而设。笔者用此化裁 ,治疗多种内、儿科疾病 ,常获验效 ,现择案介绍如下。1 小儿夏季热李某 ,男 ,4岁。 1 998年 9月 1 0日初诊。患者自 7月中旬出现发热不退 ,体温在 3 7.5℃~ 3 9.2℃之间 ,曾用西药治疗 ,疗效不佳。刻诊 :发热 ,早重夜轻 ,面黄无华 ,口渴多饮 ,神疲乏力 ,倦怠嗜卧 ,食欲减退 ,尿频清长 ,大便溏薄。舌淡、苔黄白而腻 ,脉弱。诊断为夏季热。处方 :太子参、葛根、麦门冬各 3 0 g,茯苓 1 5g,白术…  相似文献   

10.
逍遥散临证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逍遥散方是临床疏肝解郁、健脾养血的常用方剂。笔者用本方临证化裁治疗诸多病患 ,疗效满意。现举例介绍如下。1 三叉神经痛何某 ,女 ,2 1岁 ,1997年 10月 30日初诊。左侧颞部、面部疼痛 1月余。某医院神经内科诊为“三叉神经痛”,经治疗罔效而来诊。自诉 :左侧颞部、面部疼痛 ,左侧牙龈亦呈阵发性跳痛 ,纳差 ,失眠。月经愆期 ,经来量少 ,色紫暗。舌质淡苔白黄 ,脉弦缓。证属肝郁气滞、肝火上扰。治拟疏肝理气、清热泻火。药用 :柴胡、黄芩、丹皮、栀子、当归、茯苓、白术、香附各 12 g,白芍、杭菊花、益母草、钩藤各 15 g,薄荷 3g,甘草 9g…  相似文献   

11.
金家怀 《国医论坛》2001,16(2):29-29
牵正散由白附子、僵蚕、全蝎组成 ,功能祛风痰 ,止痉挛。用于治疗面瘫 ,口眼歪邪 ,面部肌肉抽动。笔者临证研习该方 ,随症加减治疗偏头痛、颈椎病、中风后半身不遂、三叉神经痛等疑难杂证 ,颇得效验 ,兹举案如下 ,以飨同道。1 偏头痛刘某 ,女 ,50岁 ,工人 ,1 989年 7月 8日初诊。主诉反复偏头痛 1年 ,初起以右侧头部 (太阳穴 )隐隐作痛 ,随情志波动而增减 ,日渐加剧 ,以胀痛为主 ,伴颈项不舒 ,心烦 ,嗳气 ,脉浮弦 ,舌质淡 ,苔薄黄。诊为偏头痛。证属肝阳上扰、风痰阻络。拟平肝熄风化痰 ,舒筋通络法。投牵正散加味 :白附子 (先煎 ) 6g,僵蚕…  相似文献   

12.
13.
半夏泻心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由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甘草、黄连、大枣组成。本方原为伤寒误下伤中,邪犯于胃,胃失和降,寒热互结,心下痞硬者而立。  相似文献   

14.
杨玉兰 《河北中医》2000,22(6):453-454
升阳益胃汤系李东垣《脾胃论》中方剂,主治脾胃虚弱,功效为“健脾化湿,益升浮之气而滋其胃气”,使清阳得升,浊阴得降。笔者依据异病同治治则,应用升阳益胃汤治疗诸多由脾胃虚弱引起的疾病,收效显著,现列举3例如下。1 口腔溃疡王某,女,37岁。19960417就诊。患者素体虚弱,形体消瘦。反复发作口腔溃疡20余年,1~2个月为1个发作周期。曾多方求治,诸医多从胃热和肝胆湿热论治,病无好转。此次口腔溃疡发作4日,齿龈和舌面有多个大小不等的溃疡面,覆有白色分泌物,疼痛难忍,舌体肿大,舌边齿痕明显,伴腹胀、大便干燥。予清热泻火通便治疗,大便仍排出…  相似文献   

15.
海螵蛸,别名乌贼骨,性微温而涩,入肝肾经,功能收敛止皿、收湿敛疮、固精止带,制酸止痛。应用广泛,可用于内外妇儿各科疾病,多年来,笔者应用此药为主,治疗多种疾病,获良效。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苓桂术甘汤乃仲景为治疗痰饮而设,笔者以其为基本方,辨证治疗心室率较慢的各种心律失常,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马小允  张志深 《河北中医》1999,21(2):107-108
血海穴出自《甲乙经》,别名百虫窝,为足太阴脾经穴位,屈膝时,位于髌骨内上缘上方2寸处。据文献记载,其主治有:崩漏、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阴部痒痛、腹胀、腿内廉诸疮、湿疹、荨麻疹、脚气、逆气、贫血等。我们临床或单用或加配穴治疗多种疾病,效果满意,兹举例如下。1 小肠痉挛李某,女,27岁,工人。初诊日期:19941010。左少腹疼痛5日。5日前受凉后出现左少腹剧烈疼痛,呈绞痛,时轻时重,经B超及妇科检查,排除盆腔器质性病变,并且不值经期。查少腹部有压痛,无反跳痛,面色略苍白,舌质淡,苔薄白,脉弦…  相似文献   

18.
19.
王世录 《新中医》1990,22(6):40-41
血府逐瘀汤出自王清任《医林改错》一书,主治胸中血瘀,血行不畅所致的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等症。方由当归、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桔梗、川芎、牛膝、生地、甘草组成。笔者近几年将本方应用于临床曾治愈一例右侧  相似文献   

20.
四逆散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文科 《陕西中医》1989,10(7):312-312
<正> 四逆散一方首见于《伤寒论》,“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笔者运用该方治疗内科多种病证,取得满意疗效,介绍于下。一、乳癖:白某,女,46岁,1983年6月15日诊。自诉乳房出现肿块且疼痛1年。1年前左侧乳房出现大小不等的肿块5个,大的如栗子,小的如花生豆,推之可动,表面光滑,情绪波动时疼痛加剧,伴有胸闷、纳呆,时喜叹息。曾在当地服用中西药物(药名不详)效不显。舌苔白根稍腻,脉沉滑右关弦。诊为乳癖,证属气滞痰凝,治宜疏肝解郁,化痰散结。处方:醋柴胡、海藻、昆布各10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