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总结经蝶手术治疗大型和巨型垂体腺瘤的经验及并发症的处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鼻前庭小柱切开增加侧斜切口,后经鼻中隔-蝶窦中线处凿开鞍底,切除鞍内肿瘤.结果 140例中行包膜内全切除48例(31%),其余行次全切除或大部分切除.术后症状立即改善者122例(90%);术后部分病例出现暂时性尿崩症、鼻腔渗血、脑脊液鼻漏和垂体功能低下等经对症治疗而好转.结论 诸多环节影响大型和巨型垂体腺瘤经蝶手术治疗效果,手术并发症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2.
经蝶手术治疗巨大型垂体腺瘤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志强  王卫红 《中国基层医药》2009,17(10):1629-1631
目的 总结经蝶手术治疗大型和巨型垂体腺瘤的经验及并发症的处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鼻前庭小柱切开增加侧斜切口,后经鼻中隔-蝶窦中线处凿开鞍底,切除鞍内肿瘤.结果 140例中行包膜内全切除48例(31%),其余行次全切除或大部分切除.术后症状立即改善者122例(90%);术后部分病例出现暂时性尿崩症、鼻腔渗血、脑脊液鼻漏和垂体功能低下等经对症治疗而好转.结论 诸多环节影响大型和巨型垂体腺瘤经蝶手术治疗效果,手术并发症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型和巨大型垂体腺瘤手术治疗较理想的手术体位,入路和技巧。方法:在影像学和内分泌学诊断基础上,所有病例采用经属于蝶窦入路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术中配合PEEP使鞍上部分肿瘤塌陷达到完整切除。结果:30例垂体腺瘤中,手术全切除26例,4例肿瘤因侵袭人鞍隔上或海绵窦内而行大部分切除,1例肿瘤先行经额鞍上和鞍内肿瘤显微切除,再二期经鼻蝶入路鞍内和蝶窦内肿瘤显微切除。结论:对于大部分垂体腺瘤患者,选择经鼻蝶入路可达到大和巨大垂体腺瘤的全切除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垂体腺瘤合理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对194例垂体瘤采用经鼻-蝶入路、经颅入路手术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经鼻-蝶组和经颅手术组肿瘤的次全切除率以上分别为95%和91%,术后放射治疗后肿瘤完全消失可达到90%.结论 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可作为各类垂体微小腺瘤和部分大型腺瘤首选的治疗手段;采用经颅入路显微手术和术后辅助放射外科治疗是提高垂体巨型腺瘤全切除率、降低复发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切除垂体腺瘤手术技巧以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切除垂体腺瘤22例,采用经鼻蝶入路切除肿瘤,术中将扩鼻器直抵蝶窦前壁,将鼻中隔完整地推向对侧,凿除蝶窦前壁骨质,经鞍底切除肿瘤.结果 全切除16例,大部切除6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结论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切除垂体腺瘤创伤小,安全性高,术后患者恢复快,对于位于鞍内和大部位于鞍内的垂体瘤是一种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6.
李庆新  王先祥  王斌  张义泉 《安徽医药》2017,38(9):1177-1179
目的 对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术中并发症进行分类,并总结相应的处理策略,以提高其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的70例垂体腺瘤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中并发症的分类、处理策略。结果 70例手术患者中,常见并发症为手术路径迷失7例(10.00%)、术区大出血8例(11.43%)及脑脊液漏12例(17.14%),经相应策略处理后均痊愈出院。术后3个月复查,肿瘤全切除54例(77.14%),次全切除12例(17.14%),大部切除4例(5.71%),无颅内感染及垂体危象患者。结论 对术中并发症进行详细的术前评估和完整的处理预案,是保障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经鼻蝶垂体腺瘤手术预后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鼻蝶垂体腺瘤手术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本科2008年2月~2009年12月收治垂体腺瘤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垂体腺瘤患者50例通过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肿瘤全切除42例(84.0%),次全切除8例(16.0%)。术后患者病情稳定,平均住院7d,均治愈出院。术后出现并发症12例(24.0%),其中出现尿崩症状4例(8.0%),垂体功能低下2例(4.0%),视力减退2例(4.0%),均对症处理,3个月后恢复正常。病理学检查:50例患者均行光镜检查,42例为嫌色细胞瘤,8例为嗜酸性细胞瘤。结论:垂体腺瘤经鼻蝶窦入路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切除肿瘤范围大、手术效果好,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冲 《中国医药》2009,4(8):893-895
目的 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垂体腺瘤切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122例垂体腺瘤患者采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其中生长激素腺瘤38例,高泌乳素腺瘤54例,促肾上腺皮质素腺瘤19例,无功能腺瘤11例.结果 显微镜下全切除89例,次全切除33例.术后一过性尿崩症18例,13例并发脑脊液漏,经治疗2周左右恢复.无手术死亡及脑膜炎等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8 d,所有患者术中未输血;随访6个月未复发.结论 单鼻孔经蝶窦入路较传统经蝶入路具有安全、简便、微创、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效果满意等优点,是鞍内肿瘤切除的良好径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联合神经导航辅助下经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6年1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神经内镜联合神经导航辅助下经鼻腔蝶窦入路手术的60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激素改善、肿瘤切除率及并发症等相关情况。结果 60例患者中,肿瘤完全切除47例(78.33%),次全切除6例(10.00%),大部切除6例(10.00%),部分切除1例(1.67%)。共55例(91.67%)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分泌型腺瘤共有12例(20.00%),其术后功能性激素水平均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共13例(21.67%)。其中,7例(11.67%)出现尿崩症,4例(6.67%)脑脊液鼻漏,1例(1.67%)鞍上池出血,1例(1.67%)新发垂体功能低下。随访3个月~3年,2例(3.33%)复发,无死亡病例。结论 神经内镜联合神经导航辅助下经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手术效果较好,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赵华 《河北医药》2010,32(15):2026-2027
目的探讨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本组54例中全切36例(66.7%),次全切13例(24.1%),部分切除5例(9.2%);术后视力障碍改善率100%(18/18),头痛改善率91.7%(22/24),激素水平恢复正常率95%(38/40),闭经、泌乳症状均有改善;5例(9.3%)出现一过性尿崩症,无脑脊液鼻漏、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的手术,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及神经导航用于经鼻蝶入路治疗鞍区肿瘤的临床应用及手术技巧.方法:2007-03~2013-11,应用神经内窥镜结合神经导航技术经鼻蝶手术切除鞍上型巨大垂体肿瘤32例.结果:肿瘤全切除24倒,近全切除6倒,大部分切除2例.术后所有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一过性脑脊液漏;术后5例出现尿崩症,其中1例需长期口服弥凝.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技术经鼻蝶手术治疗垂体肿瘤,具有对鼻腔正常结构损伤小、暴露清楚等特点,特别是对于传统显微镜手术不能暴露的鞍上结构显露满意.结合导航技术能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及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系统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在21例垂体腺瘤患者中,应用神经导航系统指导定位,识别鞍区相关结构并引导手术操作。结果神经导航系统平均注册误差为0.8mm。本组全切除18例、次全切除3例。术后15例内分泌化验恢复正常,16例头痛好转,10例视野、视力障碍好转;8例出现一过性尿崩症,余未见其它并发症。结论神经导航系统在手术中定位准确,可以实时准确的指示术区的有关解剖结构,并引导手术操作,有效地减少了创伤,提高了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单鼻孔蝶窦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方法及经验。方法:对86例垂体腺瘤采用单侧鼻中隔黏膜切口经蝶显微手术。结果:本组病例全切除加次全切除率达100%。结论:单侧鼻中隔黏膜切口经蝶入路可以减轻手术创伤.减少与鼻腔切口有关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经堞窦入路显徽外科切除垂体腺瘤是治疗垂体腺瘤的有效、可靠的一种方法。具有切除彻底、创伤小、危险小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系统在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的价值及意义.方法在58例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术中应用神经导航技术.术前行三维影像重建,术中运用导航引导手术入路并监测进入鞍内的深度,随时了解肿瘤切除情况.结果57例经导航下均能精确定位,术中导航误差在2mm以内,肿瘤全切除者42例,次全切除者1 6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神经导航在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起有效的辅助作用,但肿瘤切除的范围和程度仍然有赖于医生的技术与经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神经内镜与显微镜下经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巨大腺瘤的疗效及术后生存质量。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27例经显微镜下单鼻孔-经蝶入路切除垂体巨大腺瘤患者(显微镜组)与20例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入路切除垂体巨大腺瘤患者(内镜组)的术中术后情况进行比较。术后6个月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内镜组18例肿瘤全切除,2例大部分切除,全切率为90%,显微镜组22例肿瘤全切除,5例大部切除,全切除率为81.5%。内镜组手术时间与显微镜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3,P=0.823);内镜组住院时间短于显微镜组(t=-11.693,P=0.001)。显微镜组术后并发尿崩症10例,鼻中隔穿孔8例,脑脊液漏1例;内镜组出现术后一过性尿崩8例,脑脊液漏1例。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5)。F-36调查结果提示内镜组总体健康指数高于显微镜组(t=3.364,P=0.002);HADS提示两组焦虑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62,P=0.648),抑郁指数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0.154,P=0.879)。47例均随访3~12个月,平均6.7月,无肿瘤复发。结论 神经内镜和显微镜下单鼻孔经蝶入路切除垂体巨大腺瘤疗效满意,但内镜下治疗可使患者获得更满意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额下入路经眶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鞍区巨大型肿瘤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对35例位于鞍内、鞍上并向鞍区周围部位侵袭生长的巨大型肿瘤采用一侧额下入路经眶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切除。结果肿瘤显微镜下全切除27例,次全切除8例,无一例死亡,无严重并发症,恢复良好。结论此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鞍区巨大型肿瘤均可做到显微镜下全切除或次全切除,具有操作简便,显露良好,创伤小的微创优点,是治疗鞍区巨大型侵袭性肿瘤较理想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