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桂枝汤加味及针灸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两组疗程均为14d~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0%,对照组治愈率35.5%。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桂枝汤加味及针灸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患者发病7天之内给予推拿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局部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6.7%,对照组治愈率为88.3%,治疗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推拿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温针灸翳风治疗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在急性期即采用温针灸翳风穴,并予电针和西药治疗;对照组只予电针和西药治疗。结果: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组治愈率83.3%,对照组治愈率5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翳风治疗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能提高临床治愈率,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依达拉奉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发病1~4天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静滴和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54%,对照组治愈率为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早期应用抗自由基药物依达拉奉配合针刺治疗可明显缩短疾病的进程,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推拿、PNF技术与针刺并用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给予推拿、PNF技术与针刺疗法,对照组25例仅予针刺疗法,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对照组7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推拿、PNF技术与针刺并用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孙氏牵正膏联合西药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7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焕彬  刘冰 《河南中医》2010,30(6):573-574
目的:观察孙氏牵正膏联合西药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按照随机平行对照的设计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治疗组采用孙氏牵正膏结合西药的方法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治疗30d后的临床效果。结果:30d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7.3%,对照组有效率为86.7%,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孙氏牵正膏结合西药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行针刺治疗对疗效及疗程的影响。方法:选择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面神经功能为Ⅳ、Ⅴ或Ⅵ级急性期开始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急性期开始针刺治疗的为治疗组(60例),恢复期开始针刺治疗的为对照组(60例),对两组疗效和疗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疗效和疗程上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在急性期行针刺治疗能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开始针刺治疗对疗效及疗程的影响。方法:选择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面神经功能为Ⅳ、Ⅴ或Ⅵ级急性期开始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急性期开始针刺治疗的为治疗组,恢复期开始针刺治疗的为对照组,两组分别收集6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和疗程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在疗效和疗程上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在急性期开始恰当针刺治疗能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滞提法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恢复期的临床疗效,为本法在临床上应用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60例诊断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在传统针刺取穴及手法基础上对四白、阳白穴应用滞提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针刺取穴及手法进行治疗,两组均以6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未到4个疗程痊愈者痊愈后不予治疗。结果:治疗4个疗程后治疗组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滞提法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恢复期的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针药并用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配合康复训练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72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针药并用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单独应用针灸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7.4%和86.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愈率经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药并用康训练法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正骨手法治疗面神经麻痹伴颈椎错位的临床效果。方法:96例面神经麻痹伴颈椎错位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针灸加正骨手法治疗,对照组用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2.5%,对照组治愈率为31.25%,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针灸加正骨手法治疗面神经麻痹伴颈椎错位效果良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周围性面瘫分为急性期、静止期、恢复期、后遗症期,治疗时根据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急性期以西医西药为主,静止期中医针灸和中药并重,恢复期以推拿为主,后遗症期以针灸和功能锻炼为主.结果:128例治愈115例,治愈率89.84%,显效9例(7.03%),好转4(3.13%),总有效率100%.结论:周围性面瘫的分期辨治疗效果好、治愈率高,病程短、后遗症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经筋刺法结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周围性面瘫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针灸疗法,治疗组40例采用经筋刺法结合康复功能训练,10d为1个疗程,间隔2d,治疗3个疗程观察结果。结果:对照组治愈率52.5%,治疗组7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临床痊愈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经筋刺法结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透刺配合按摩与传统针灸治疗陈旧性面瘫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透刺滞针配按摩组)和对照组(常规针刺组)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透刺滞针配按摩治疗陈旧性面瘫疗效显著,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及肌电图的变化。方法:将120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药物组采用口服强的松片和阿昔洛韦片,针药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治疗10次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在治疗前后行肌电图检查。结果:针药组治愈率53.33%,总有效率为96.67%,药物组治愈率为20%,总有效率为81.67%,针药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优于药物组(P〈0.01);肌电图检查示患侧面神经潜伏期延长和(或)波幅降低,两组经治疗后较前均有明显好转(P〈0.05),但针药组对面神经功能改善优于药物组(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改善面神经功能,为针灸早期治疗周围性面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唐建新 《中医临床研究》2011,3(16):29+31-29,31
目的:研究在临床上选择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进行治疗的效果究竟如何。方法:选择2009年11月-2010年4月我院收治的122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病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1人,对照组病人实施抗病毒,激素,消炎,神经营养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病人在应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又加用中药药物和电针灸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所有数据应用统计学处理。结果:对照组19例患者为优,12例患者为良,30例患者无效。治疗组32例患者为优,24例患者为良,5例患者无效。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是50.8%,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是91.8%,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应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效果比仅仅用西药治疗的效果好,能使麻痹的面部神经得以良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罐结合治疗小儿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以针罐结合方法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西药治疗,治疗15d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77.4%,总有效率93.5%,对照组痊愈率43.3%,总有效率8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罐结合治疗小儿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针刺配合穴位按摩加开窍利咽棒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针刺配合穴位按摩加开窍利咽棒治疗,加西医治疗,针刺取风池,风府,完骨,翳明,廉泉等穴;对照组采用针刺,加西医治疗对照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7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O.05)。结论:针刺配合穴位按摩加开窍利咽棒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疗效显著且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用刺络放血在治疗面瘫急性期的作用。方法:将急性期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除予相同的西药治疗外,在急性期内治疗组采用患侧耳垂、耳尖、大椎针刺放血,加TDP照射局部,对照组则只在患侧面部耳周采用TDP照射。进入稳定期和恢复期后两组均采用患侧针灸治疗,疗程相同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痊愈率81.2%,对照组痊愈率68.7%,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痊愈病例疗程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急性期惠侧刺络放血有助于面神经功能恢复,明显提高痊愈率,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60例,两组患者早期均实施手术治疗。术后对照组常规采取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了中药熏洗、推拿及按摩等中医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踝关节骨折疗效确切,骨折对位好,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