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冲吸式口护吸痰管应用于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50例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48 h以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改良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口腔护理方法;改良组患者采用冲吸式口护吸痰管进行口腔护理。对两组患者牙菌斑去除率、口腔并发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等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改良组患者的口腔并发症、VAP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牙菌斑去除率及发生VAP患者的MV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冲吸式口护吸痰管患者的口腔护理效果优于传统口腔护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一次性组合吸痰管口腔护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口腔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ICU收治的120例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接受机械通气治疗2d以上的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平均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口腔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一次性组合吸痰管口腔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口腔感染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机械通气1周、2周、2周后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口腔溃疡、口臭、口腔残留、牙菌斑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次性组合吸痰管口腔护理能够显著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口腔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先口鼻腔后气管插管内吸痰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行机械通气的患者8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按照先气管后口鼻腔的顺序吸痰,观察组采用先口鼻腔后气管的顺序吸痰,对比两组患者血气指标、相关吸痰指标、VAP发生率及预后。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PaCO_2及PaO_2水平均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吸痰舒适度评分较高,吸痰间隔时间较长,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VAP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机械通气患者采用先口鼻腔后气管插管内吸痰,可有效改善临床指标水平,减少VAP的发生,提升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负压吸引牙刷刷洗法结合酸性氧化电位水( EOW)行口腔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 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经口气管插管的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负压吸引牙刷刷洗法结合EOW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擦洗法结合复方硼酸溶液行口腔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口腔霉菌、口腔溃疡及VAP发生率,气管插管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口腔霉菌、口腔溃疡、早发VAP、晚发VAP、总体VAP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口腔霉菌和口腔溃疡均是在第5天和第7天时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在第1天和第3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早发VAP、晚发VAP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总体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气管插管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负压吸引牙刷结合EOW对经口气管插管并行机械通气患者行口腔护理可有效减少ICU患者口腔霉菌、口腔溃疡及VAP的发生,可减少气管插管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漱口液对于重症监护室(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防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7月—2021年6月于ICU科室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共计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以自拟方中药漱口液治疗;对照组予以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漱口治疗。对比VAP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口臭评分和机械通气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P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3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的口腔疱疹、口腔真菌、口臭和口腔溃疡发生率分别为3.33%、3.33%、6.67%、0.00%,均低于对照组的20.00%、23.33%、26.67%、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口臭评分为(0.34±0.05)分,低于对照组的(0.95±0.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为(12.52±1.24)d,对照组为(16.40±1.5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自拟方中药漱口液可以有效预防VAP,且能减少相关并发症,缩短机械通...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间歇性声门下冲洗联合吸引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09例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1例,应用普通气管切开套管,行常规气道护理;观察组58例,应用声门下可冲洗和吸痰的气管切开套管,除常规气道护理外,间歇行声门下滞留物的冲洗吸引。比较2组VAP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VAP发生率37.25%,高于观察组的17.24%(P<0.05)。结论:间歇性声门下冲洗联合吸痰能降低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研究,寻找适合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最佳吸痰深度,探讨不同深度吸痰对VAP发生以及规范的吸痰方法对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入住时间、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通过选择ICU的机械通气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法;实验组采用声门下吸痰和深部吸痰。在操作前后评估各项指标的变化及VAP的发生率。结果使用SPSS 16to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声门下吸痰和深部吸痰能够有效的预防VAP的发生,缩短机械通气及ICU入住时间。  相似文献   

8.
冲洗法口腔护理在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两种口腔护理方法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护理效果,以便更好为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提供护理。方法将98例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口腔护理法进行口腔护理;观察组按冲洗法进行口腔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口臭发生率为30.6%,口腔炎症发生率为20.4%;观察组口臭发生率为10.2%,口腔炎症发生率为6.1%。两种口腔护理方法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中,运用冲洗法行口腔护理,能促进患者舒适,预防患者的口臭和口腔炎症。  相似文献   

9.
①目的 观察持续声门下吸引对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效果.②方法:将ICU91例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MV)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对照组43例.观察组为持续声门下吸引组,对照组为不持续行声门下吸引组.记录声门下引流量、VAP发生情况、MV时间.③结果 观察组VAP发生率为27.1%,发生时间(10.3±3.2)天;对照组VAP发生率为44.2%,发生时间(6.0±3.5)天.对照组发生VAP的患者下呼吸道标本革兰阳性球菌比例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发生VAP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明显延长(P<0.05).④结论 持续声门下吸引可以减少和延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密闭式与开放式吸痰在急诊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ICU收治的76例机械通气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吸痰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气管内吸痰,研究组采用密闭式气管内吸痰。比较两组吸痰总量和机械通气时间,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呼吸频率、心率]水平,以及黏膜损伤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吸痰总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aO2、PaO2水平均高于吸痰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PaCO2水平均低于吸痰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呼吸频率、心率均高于吸痰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和VAP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闭式气管内吸痰应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护理中,可提高吸痰总量,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析气管切开插管类型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漯河市中心医院2011年3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95例行气管切开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行普通气管切开插管,观察组行吸痰式气管切开插管。比较两组插管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4 d内及4 d后VAP发生率、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插管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住院费用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 d内VAP发生率为12.5%,低于对照组3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 d后VAP发生率为22.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为4.2%,低于对照组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痰式气管切开插管可降低早期VAP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卢瑾  王兰芳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3):427+430-427,430
[目的]探讨本院自制中药漱口液对于预防重症监护室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将100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50例,采用自制中药漱口液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50例,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比较2组患者口臭情况、口腔溃疡及真菌感染发生率等.[结果]试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制中药漱口液对于预防重症监护室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真菌感染和口腔溃疡的发生、防止口臭疗效明显,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9):4-8
目的探讨锥形气囊气管导管预防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60例AMI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圆形气囊气管导管,观察组采用新型的锥形气囊气管导管。气管插管期间两组患者均实施VAP集束化护理策略。比较两组患者VAP发生情况、痰液变化量、声门下分泌物变化量、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及住院费用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平均诊断VAP时间则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痰液变化量和声门下分泌物变化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入科第7天时观察组患者CPIS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及ICU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锥形气囊气管导管能够明显减少声门下分泌物及误吸,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呼吸衰竭患者VAP的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并减少ICU停留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可吸引气管导管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3例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均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观察组采用可吸引气管导管行声门下间歇吸引,对照组采用普通气管导管。观察两组每日吸痰次数、吸引分泌物总量、每日刺激性呛咳频次、机械通气时间、机械通气48 h或拔管48 h内的VAP发生率及持续时间差异。结果:观察组每日吸痰次数、刺激性呛咳频次及机械通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而每日吸引分泌物总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VAP发生率和VAP持续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对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的患者行可吸引气管导管行声门下间歇吸引,可有效清除气管导管气囊上分泌物,减少呛咳,降低VAP的发生及持续时间,有利于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口腔护理联合气流冲击法对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安徽省立医院ICU收治的96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0.12%洗必泰溶液配合可冲洗式牙刷刷洗进行口腔护理,试验组先用气流冲击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再采用同对照组相同的口腔护理方法进行操作,比较两组患者VAP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以及ICU住院时长.结果 方案数据分析(PP)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VAP的发生率分别为4.35%、18.28%,意向性分析(ITT)显示两组VAP的发生率分别为8.33%、25.00%,不同分析结果得出两组的VAP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方案数据分析(PP)显示试验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长分别为(7.41±2.86)d、(11.24±3.18)d,对照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长分别为(9.98±3.45)d、(12.96±4.01)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前联合气流冲击法能够降低VAP的发生率,间接减少机械通气时间与ICU入住时长.  相似文献   

16.
李洪 《吉林医学》2013,(32):6802-6803
目的:研究密闭式吸痰管在R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分为密闭式吸痰管内吸痰组(试验组)和开放式气管内吸痰组(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吸痰中以及吸痰后0.5 min,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SpO2、心率、呼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P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RICU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时使用密闭式吸痰管可减少SpO2、心率、呼吸变化,降低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个性化口腔护理对ICU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78例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口腔方式,给予观察组个性化口腔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口腔功能受损情况及VAP发生情况。结果护理5后,观察组口腔功能受损程度较对照组轻,VAP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口腔护理可有效降低ICU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减轻口腔功能受损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吸痰管导引经鼻气管插管在ICU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1年5月淮北矿工总医院ICU收治的危重症呼吸衰竭患者78例,采用吸痰管导引经鼻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观察插管成功率及插管并发症。结果本组患者70例一次插管成功,成功率90%,插管时间20~60 s,4例患者在气管插管钳帮助下插管成功,3例患者改经口气管插管,1例患者经口气管插管失败,改气管切开。3例患者出现鼻腔少量出血,很快自行停止,无喉痉挛、严重心律失常、支气管痉挛、大咯血、心跳骤停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吸痰管导引经鼻气管插管能快速、简便、安全地建立人工气道,有较高的插管成功率,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密闭式吸痰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效果。方法将2013年9月~2014年3月急诊ICU和综合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开放式吸痰;将2014年4月~2014年10月收治机械通气患者90例使用密闭式吸痰做为观察组,观察对比2组患者VAP发生率。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13.3%显著低于对照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7.5±4.3)d、治疗6d后CPIS评分(4.9±1.2)分、VAP发生时间(8.9±3.8)d,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10.8±5.6)d、治疗6 d后CPIS评分(8.8±1.3)分、VAP发生时间(4.3±2.0)d,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可避免外源性感染及交叉感染,降低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强化无菌呼吸道管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总结心胸外科体外循环术后带气管导入ICU病房行机械通气患者112例,常规气道护理的对照组52例;接受呼吸道管理强化无菌措施为观察组60例,措施内容:定期吸痰改为确需吸痰时才吸;棉球擦拭口腔的口腔护理改为生理盐水口鼻咽腔冲洗的方法;蝶形胶布固定导管在面颊部的固定方法改为棉质扁带固定法.结果 两组发生VAP率:观察组13.3%,对照组28.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尽可能减少口腔及周围细菌繁殖,减少细菌向肺部转播机会的气道管理措施,有利于机械通气患者减少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