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峰  潘小红 《河南中医》2011,31(11):1300-1301
目的:观察透刺配合手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透刺加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加电针法治疗,治疗1月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8.3%,对照组有效率为80.8%。两组比较,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透刺配合手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在减轻肿胀、疼痛和改善运动功能方面,优于普通针刺加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艾灸治疗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3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接受电针结合艾灸治疗,每天1次,每周连续治疗5天休息2天,10次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患者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以及VA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以及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电针治疗中风偏瘫肩手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电针对中风偏瘫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1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80例,以传统毫针针刺法治疗,治疗组80例运用电针针刺法治疗两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两个疗程后显示电针组手背水肿、屈指时手痛的疗效及总显效率均优于毫针组(P<0.05)。结论电针对消除手背水肿,防止手部肌肉萎缩,促进中风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5.
刺络拔罐并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48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肩手综合征是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RSD)的一种临床表现形式.约有12%~25%的中风患者合并本病,严重影响患肢运动功能.如不及时发现与治疗,将会导致不可逆转的功能障碍.笔者用刺络拔罐为主,并指导患者作康复训练治疗本病48例,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齐刺加电针治疗梨状肌综合征6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lne,简称SHS)是腑卒中后最常见的继发征之一,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Reflexsympathetic dystrophy,简称RSD),常发生于脑卒中后1~3个月,  相似文献   

8.
电针治疗40例中风偏瘫肩-手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电针和毫针刺法分别治疗中风偏瘫肩-手综合征40例,两个疗程后显示电针对手背水肿、手部皮温升高及屈指时手痛的疗效优于毫针刺法(P<0.05);指关节和肩关节功能积分增加3分以上(包括3分)的疗效电针组分别优于毫针组(P<0.05);总显效率电针组(75%)优于毫针组(50%,P<0.05)。提示电针产生肌肉节律性收缩具有"肩-手泵"样作用,这对消除手背水肿,防止手部肌肉萎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电针治疗40例中风偏瘫肩-手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电针和毫针刺法分别治疗中风偏瘫肩-手综合征40例,两个疗程后显示电针对手背水肿、手部皮温升高及屈指时手痛的疗效优于毫针刺法(P〈0.05);指关节和肩关节功能积分增加3分以上(包括3分)的疗效电针组分别优于毫针组(P〈0.05);总显效率电针组(75%)优于毫针组(50%,P〈0.05)。提示电针产生肌肉节律性收缩具有“肩-手泵”样作用,这对消除手背水肿,防止手部肌肉萎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3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肩手综合征是中风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多发于中风后3个月内。笔者对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30例进行了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治疗,并与单纯针刺治疗30例作对照,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电针治疗中风偏瘫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英  曹晶晶  杨卫杰 《光明中医》2009,24(6):1097-1098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中风偏瘫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采用毫针加电,对照组单用毫针刺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显效37例(37.00%),有效60例(60.00%),总有效率为97.00%;对照组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显效22例(22.00%),有效63例(63.00%),总有效率为85.00%;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两种疗法治疗前后手背水肿消退率、被动屈指时手痛痛止率均为P<0.05,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电针治疗中风偏瘫肩.手综合征疗法有较好疗效.提示电针产生肌肉节律性收缩具有"肩-手泵"样作用,对消除手背水肿,防止手部肌肉萎缩,促进中风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电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7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8例,治疗组采用电针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治以通络活血汤,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痊愈率治疗组为85.0%,对照组为65.0%,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可提高痊愈率。  相似文献   

13.
武丹  娄必丹 《新中医》2011,(7):117-119
目的:观察巨刺法为主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6例,以巨刺法为主针刺治疗;对照组29例,采用常规针法治疗。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与Fugl-Meyer量表观察患肢关节疼痛程度及上肢关节活动度,对患肢进行功能评定。结果:显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53.85%、92.31%,对照组为21.43%、85.71%,2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Fugl-Meyer及VAS评分分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巨刺为主的疗法能有效缓解SHS患肢疼痛,显著改善患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36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采用电针以疏密波刺激患侧肌群受力大、易于损伤的部位,以求更有效改善水肿、疼痛及关节活动障碍。结果连续治疗8周后,治愈2例,显效18例,好转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22%。结论电针刺激患侧肌群特殊部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思路新颖,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电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阎兴洲  谢敏  冯玲媚 《中医杂志》2007,48(5):421-421
肩-手综合征(SHS)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以偏瘫患侧肩胛周围进行性疼痛和运动受限为首发症状,伴手背及手指肿胀,继之皮肤逐渐变薄,手掌皮肤色泽变红(偶为苍白等),有时下肢亦有类似表现。晚期手部及肩胛周围肌肉逐渐萎缩,指关节脱钙畸型。我们采用电针配合自助性康复训练的综合方法治疗本病32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电针和温针灸两种针灸方法在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2名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分成两组,研究1组行温针灸治疗,研究2组行电针治疗,对两组疗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上肢运动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1组治疗有效率高于研究2组(P <0.05);治疗后研究1组和研究2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和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 Motor Function Assessment,FM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1组FMA评分和ADL评分均高于研究2组。结论:电针和温针灸在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治疗中均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但温针灸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更好,更适合用于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针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是指中风后突然出现的患肢手肿胀疼痛和肩部疼痛,使肩手运动功能障碍,若不及时治疗将导致手部肌肉萎缩,手指挛缩畸形,严重影响中风患者的功能康复.2000年以来,笔者采用针刺疗法治疗本病3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病例6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联合普通针刺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普通针刺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总体临床疗效、VAS评分、上肢FMA评分、水肿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等)。结果 经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上肢FMA评分较治疗前增加,水肿评分较治疗前将低,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崔丽笙 《中国中医急症》2011,(9):1443+1448-1443,1448
目的观察针刺加中药熏蒸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针刺肩髃、肩髎、肩贞、曲池、阳池、阳溪、阳谷、合谷等穴加中药熏蒸,对照组用良肢位摆放、运动、作业被动-主动活动,10d为1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加中药熏蒸治疗肩-手综合征可以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中药加穴位封闭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肩手综合征是中风病人常见并发症,多发生于中风后15d~3个月。主要特征为患侧上肢的肩部疼痛,手指、腕关节疼痛肿胀、发绀、活动受限。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肌肉萎缩或挛缩,严重影响患肢的恢复。自1993年以来,我们采用中药汤剂口服配合穴位封闭方法治疗本病60例,取效良好,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经 CT或 MRI扫描确诊为急性脑血管病而住院治疗。其中脑梗塞48例,脑出血12例,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48~76岁。病程1周4例,2~3周35例,3周以上21例。患肢肌力Ⅰ~Ⅱ级24例,Ⅲ~Ⅳ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