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背景下中成药推广路径的实践效果。方法:将医院2021年7月—2022年7月老年医学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表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老年医学科患者开展常规管理。观察组老年医学科患者基于中成药推广路径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管理后中成药治疗应用情况及疾病治疗效果,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管理前后的中成药安全使用情况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管理后的血栓心脉宁应用构成比、复方丹参滴丸应用构成比、脑心通胶囊应用构成比、芪参胶囊应用构成比、速效救心丸应用构成比及血栓心脉宁应用构成比均高于对照组,其中成药应用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管理后的疾病治疗效果明显较对照组更优,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管理前的中成药用药安全知识评分、中成药用药安全态度评分及中成药用药安全行为评分和对照组比较,组间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管理后的上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背景下,患者临床治疗基于中成药推广路径进行管理不仅可以进一步提...  相似文献   

2.
传承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源泉,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核心工程。中医药学传承的内涵主要是医德、医理、医术;外延主要有志向、言行、文化。在坚持“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传承模式外,建议采用正本清源式、师承授受式、文化科普式等传承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探讨中医药文化的传承,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药学在当今价值和作用的评价,是文化讨论中最重要问题之一。本文立足全球化视野,从中医药文化传承遇到的中医药文化内核界定不清,临床诊治与文化的割裂,中西医文化形态的差异三大困境出发,构建出中医药文化传承所需三大路径,即:借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互动互补,发挥中医药文化传承主体的优势,利用中医药国际化实现文化突破。意在通过对中医药文化独特魅力分析,阐明中医药文化传承的时代价值与紧迫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微博的高速发展,我国进入了“微博时代”.面对这种全新交互方式的挑战,文章建议中医药界应积极参与微博建设,从个人到官方,从普通医师到名老中医,共同促进中医药知识的推广、普及,加快中医药的传播、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专科医院中医文化自信传承对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影响。方法:医院肛肠外科自2022年5月起对医护人员进行中医文化自信传承培训,2021年5月—2022年4月为实施前,2022年5月—2023年4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期间医护人员无变化,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医护人员的中医文化传播能力评分、中医四诊观察能力评分、中医体质辨识能力评分、中医综合治疗能力评分、中医康复指导能力评分等,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中医坠胀积分、中医疼痛积分、中医水肿积分、中医出血积分等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首次排尿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医护人员进行中医文化自信传承培训,不仅可以提高其中医药服务能力,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提高临床管理效果,更有助于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加快康复进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在和谐社区的构建过程中,社区居民的健康问题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中医药的简、便、验、廉,以及广大民众在内心深处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亲切感,使得中医药文化与社区居民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以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文化进社区为契机,提升社区居民防病治病的健康意识,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中医医院作为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有利于体现中医医院的基本特征,巩固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更好地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本文以长兴县中医院为例,探讨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8.
以中医药学为主体,融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与技术方法,创新中医药临床诊疗模式,丰富中医药理论体系,是现阶段中医药创新发展的一大重要方向。然而现代医学背景下的中医药传承创新工作还存在中医传统辨治模式与现代疾病临床诊疗难以有机融合、中医宏观辨治思路与现代医学微观理化指标不能精准对接两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据此提出“两个重构”(即重构现代中医诊疗体系与重构现代中医本草体系)理论框架并对其内涵、目的、方法及意义进行系统阐释。认为通过借鉴现代医学疾病认知,继承传统中医审病思维,对现代疾病进行中医分类分期分证,进而可实现现代中医诊疗体系的重构;同时通过吸纳现代药理研究成果,融汇中药传统功效认识,构建方药量效理论框架推动现代中医本草体系的重构。“两个重构”的实现可在继承并发扬中医调态优势的前提下,突破传统辨证论治局限性,提高中医对现代疾病临床诊疗的精准性,是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9.
现代科学技术与中医药的传承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药学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初步形成了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并与中国古代文化同步发展,在不断汲取历代科学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充实完善自身,体现了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的有机结合。中医药学的主要优势体现在理论体系的优势、文献资料的优势和临床疗效的优势。中医药学自身也存在着理论缺乏逻辑完备性,微观分析与实证不足,理论表述缺乏科学性。从而造成中医理论的封闭性、停滞性,无法与现代科学技术相互融通而不能快速发展。 从现代科技革命所表现的综合化、社会化、高速化的特征和认知方式多维化、信息化、系统化趋向来看,中医学原理、中医学思想、中医理论思维形成虽然显示着更加强大的生命力,但更需要不断的发展、开拓和创新。首先要在理论上根据现代科学的发展走向,重构中医学理论,并用现代科学语言进行整理、表述;其次是中医药学的研究方法和突破点的科学选择,运用现代中介方法,找出中医与各学科之间的中介融合点;再次是按照系统科学原理,注意各层面的交叉融合,协调发展,坚持实证科学手段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建立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联盟。根据“继承而不泥古,创新而不离宗”,在更新思维模式,借鉴现代科学方法的基础上,建构中医学理论体系。借用现代高科技,进一步发挥中医药临床优势,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实现对传统的超越,使中医学显示更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我国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然而发展难免遭遇瓶颈,中医药瓶颈分两个方面,药与医。在药的方面,药材质量问题直接影响了中医的口碑,更成为中医药申遗的绊脚石。此文介绍了日本的中医药发展现状,分析其特点,并对我国中医药发展提出了几项对策。在“医”方面,此文论述了传承的问题,包括中医经典传承和名医名师传承。对中医经典、名医名师的继承有利于中医薪火的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按中医临床诊疗路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电话回访145例已接受中医临床诊疗路径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获取相关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是94.5%,其中优27例(18.6%),良55例(37.9%),可55例(37.9%),差8例(5.5%)。性别、年龄、病程、突出节段及治疗后时间对临床疗效无明显影响。结论:运用中医临床诊疗路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显著,适用范围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关于糖尿病足溃疡中医证候疗效评价体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医证候疗效是临床试验基础而核心的内容。经过临床调研后,国内首次提出糖尿病足溃疡疗效指标量化与赋分标准,设定证候的分层指标与赋分,形成有效的、可推广的外治技术临床操作规范,产生客观的疗效评价标准,为糖尿病足诊疗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3.
"效"是中医之本。顺势疗法,平衡疗法,自然疗法作为存在几千年,有独特完整理论体系,独特丰富治疗方法,受到全世界的肯定和赞誉。对中医的"效"学研究和探讨,将是这一国粹"发言"和"光大"。  相似文献   

14.
代谢组是生物体整体功能状态的“生化表型”,具有“终点放大”的特征,这些特质使得代谢组学在中医药系列关键科学问题研究中具有突出优势。中医理论的整体观与“组学”强调的从整体角度研究生物体的功能水平相一致。随着基于核磁、质谱以及化学计量学软件的代谢组学分析技术平台的不断发展,代谢组学已在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中医证候本质、中药作用机制、中药整体药效评价和安全性评价、中药质量控制与中药资源研究等。本文在综述国内中医药领域代谢组学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其应用前景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扼要评析。  相似文献   

15.
中药调剂质量工作,是确保中药临床疗效的重要环节。做好中药调剂质量工作,对保证中药疗效,发挥中医药特色,确保人民身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医发展缓慢与中医的博大精深是不相应的,中医需要我们全面掌握和正确运用它,才能医治疾病,维护人类健康。中医在现代科技条件下,尤其在现代医学面前,更具强大的生命力,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应该很好地把握住,在临床中普遍地应用中医,在应用中将中医的水平全面发挥出来,这才是中医的曲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研究张景岳的医学著作和临证经验,从<黄帝内经>的整理和提高、各家学说的取长和补短、临床各科的总结和拓展、辨证施治的规范和发扬、制方选药的传承和创新5个方面,总结其遵循中医自身发展规律,善于继承,勇于创新的治学精神和学术思想,认为张景岳是推动中医学术继承和创新的伟大实践者.  相似文献   

18.
论中医现代化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明雪 《中医药导报》2005,11(10):1-2,12
文章认为,对中医学的研究要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应在继承与创新的基础上,通过方法论的研究、整理文献、多学科共融、吸纳现代医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等方法,逐步构建中医现代化的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国医大师李士懋教授辨证治疗高血压医案进行数据挖掘,总结其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方法 收集李士懋教授1976年10月至2011年3月门诊治疗高血压患者医案记录,选取其中经典医案170例作为研究对象,建立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数据库进行频次统计分析,基于关联规则法分析处方高频次药物组合,应用复杂熵聚类的方法分析药物核心组合,并依据熵层次聚类预测新处方,深入挖掘李士懋教授治疗高血压的用药规律。结果 分析纳入的170例病案得出171味中药,蜈蚣、全蝎、半夏、僵蚕、天麻等使用频次最高,所用中药性味多为温寒,主要归肝、脾、肺三经。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7个常用药物组合;基于熵聚类方法规律分析得到4个潜在新方。结论 国医大师李士懋教授认为高血压病无论寒热虚实,血管痉挛是主因,治疗上以治“痉”为主,故多用虫类药息风止痉,此为治标;再依据寒热虚实配伍其他药物,此为治本。标本兼治,使很多高血压患者告别了终身服药。  相似文献   

20.
了解中医药材的资源、鉴别方法、炮制的方法、临床中的应用、中药药理以及在临床中的不良反应;掌握这些,以便在今后的用药中能正确的使用,充分发挥中药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