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正民  黄强  刘臣海 《重庆医学》2015,(29):4156-4158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高危险因素,为预防胰瘘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在该院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218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可能导致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行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胰瘘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高胆红素、术中出血量、胰管内引流、胰腺质地及胰管直径与胰瘘的发生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术中出血量(>1 L)、胰腺质地(较软)及胰管直径(≤3 mm)是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术中出血量大于1 L、胰腺质地较软及胰管直径小于或等于3 mm是PD术后发生PF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排空延迟发生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8例在我院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术后83例出现胃排空延迟,发生率为39.90%,其中A级31例(14.90%),B级27例(12.98%),C级25例(12.02%)。保留幽门、Child法重建消化道、术中出血量≥1000 mL、手术时间≥360 min、术后腹部并发症术后胃排空延迟的发生率更高(P<0.05),其中Child法、术中出血量、术后腹部并发症是胃排空延迟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后年龄≥60岁、保留幽门、手术时间≥360 min、术后腹部并发症术后胃排空延迟病情更严重(P<0.05),其中年龄、术后腹部并发症是胃排空延迟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排空延迟发生率高,采用改进型消化道重建方式、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腹部并发症有助于降低发生率;高龄和合并术后腹部并发症的患者发生胃排空延迟的严重程度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漏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121例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18例患者发生胰漏(实验组),未发生胰漏患者103例(对照组),两组进行单因素非条件和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胰管直径、胰管支撑引流例数、应用生长抑素例数、胰腺质地、胰头癌例数及术前胆红素(≥171μmol/L)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漏的发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胆红素(≥171 μmol/L)、胰腺质地、胰头癌及胰管支撑引流例数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漏相关(P<0.05).结论 术前胆红素(≥171 μmol/L)、胰腺质地、胰头癌及胰管支撑引流例数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漏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陈如松  明华  朱天正 《重庆医学》2012,41(8):805-807
目的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1999年5月至2009年12月期间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1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术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145例患者中,发生胰瘘23例,发生率为15.9%。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P=0.000)、糖尿病(P=0.046)、残余胰腺质地(P=0.034)及胰肠吻合方式(P=0.039)为术后发生胰瘘的危险因素,超体质量或肥胖(BMI≥24kg/m2)较正常体质量(BMI<24kg/m2)患者胰瘘的发生率高(P=0.027)。结论 BMI≥24kg/m2、质软的胰腺、套入式吻合方式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胰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影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1998年2月~2009年12月间14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9个可能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疗效产生影响的非重复特征性临床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通过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血清白蛋白、术前黄疸持续时间、术前有否减黄治疗、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6个为危险因素(均P<0.05);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有关的独立因素为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前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和黄疸持续时间(均P<0.05).结论 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前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和黄疸持续时间是影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腹部外科最大的手术之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居高不下。胰瘘引起的出血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最凶险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与胰管直径、胰腺质地、假性动脉瘤、胰肠吻合口瘘及胆肠吻合口瘘等众多因素有关。预防和处理胰瘘出血是胰腺外科的难点,也是胰腺外科医师努力的方向。本文就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出血的危险因素、防治策略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胰漏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胰漏的相关因素.方法:58例患者根据手术后有无胰漏分为胰漏组和愈合组,分析与胰漏发生相关的因素.结果:两组的白蛋白、总胆红素、术中失血量、胰管直径、胰腺质地,以及游离胰腺残端长度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结论:胰漏的发生与高胆红素血症、术中出血量、胰管直径、胰腺质地及游离胰腺残端长度有关.细致的外科操作技术是预防胰漏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胰瘘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胰瘘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72例患者均采用标准PD术式,重建顺序均为Child法。观察术后并发症和与胰瘘可能有关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白蛋白水平、术前胆红素水平、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残余胰腺质地、胰管直径及术前是否合并糖尿病等9个因素。并行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30例,总发生率为41.7%;病死率为4.2%,胰瘘发生率为11.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残余胰腺质地软及胰管直径〈3mm均为胰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和P〈0.05)。结论:胰腺质地软及胰管直径细小预示PD后胰瘘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腹部外科最大的手术之一,术后并发症高居不下,其中最凶险的并发症就是胰瘘引起的出血,死亡率高达80%。预防和处理胰瘘出血是胰腺外科的难点,也是胰腺外科医生努力的方向。术后胰瘘出血的发生与胰管直径、胰腺质地、假性动脉瘤、胰肠吻合口瘘及胆肠吻合口瘘等众多因素有关。本文就目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出血的定义和分级、发生危险因素及预防和治疗策略现状和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相关危险因素,探讨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方法。方法通过检索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的相关文献并做一综述。结果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常见、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与高龄、术前高黄疸、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否合并糖尿病、胰腺质地、胰管直径术中吻合方式的选择、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是否放置胰管支撑管引流以及引流方式等因素与术后胰瘘发生相关。通过药物、术前减黄、术前纠正营养状况及控制血糖水平、术中吻合方式的选择、术中放置胰管支撑管引流等措施,可降低术后胰瘘的发生率。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预防是一个整体过程,积极的围术期管理是预防术后胰瘘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