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犬十二指肠液的返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发生以后,肠胰返流是否发生。方法:向犬的胰管中注入自身胆汁和1%胰蛋白酶,制成AHNP模型,关腹前行十二指肠造瘘并夹闭造瘘管。对4只AHNP犬和4只对照犬,向十二指肠闭袢内注入泛影葡胺和印度墨水的混合液,保持十二指腑压力为4kPa,观察是否有肠胰返流发生,并测量十二指肠压力变化。结果:4只AHNP犬中3只胰管显彰,组织学切片现察4只AHNP犬的小胰管中均有墨水颗粒,但4只对照犬未见返流发生。AHNP发生以后,十二指肠内压迅速升高。结论:AHNP发生以后,由于肝胰壶腹括约肌功能障碍和十二指肠内高压,十二指肠液会持续地返流入胰管。  相似文献   

2.
胰腺自身消化在大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病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病程中胰酶自身消化对胰腺病变的作用程度及胰酶活性与胰腺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以3%牛磺胆酸钠经胆胰管逆行注射制成大鼠AHNP。观察血清、十二指肠液、胰腺组织胰酶活性变化及胰腺组织学改变。结果:在AHNP6h出现严重的胰腺出血坏死,血清胰酶活性显著升高(P〈0.01),十二指肠液,胰腺组织胰酶活性降低(P〈0.01),12h后3种胰酶活性呈进行性降低,胰腺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分析3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使用特制导管插入胰管做外引流预防胰漏发生的临床资料。方法:我院外科2004年2月。2008年12月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6例,其中,胰头癌26例,胆管下段癌3例,壶腹癌7例。吻合方式采用胰管空肠黏膜对黏膜端一侧吻合方法。36例均采用胰肠吻合,经空肠腔内胰管内插入特制细硅胶导管(距尖端2cm处膨大。送人胰管形成膨胀状态)外引流,自肠袢侧壁戳创引出腹壁。结果:术后无一例发生胰漏,1例因腹腔内有少量胆瘘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胰管空肠黏膜对黏膜端一侧吻合方法中经肠腔内胰管插入特制细硅胶导管外引流预防胰漏的发生是可靠的,该术式可为临床进一步研究预防胰漏的发生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分析3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置胰管外引流预防胰漏的发生。方法:总结2003年10月至2007年4月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1例,其中胰头癌22例,胆管下段癌及十二指肠乳头癌9例。31例均采用Prolene线行胰肠吻合,经空肠腔内胰管内插入细硅胶管引流,自肠袢侧壁戳创引出腹壁,肠袢侧壁戳创口与腹壁间固定。结果:术后无1例发生胰漏,1例因腹腔内有少量出血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胰肠吻合术中经肠腔内胰管插管外引流预防胰漏的发生是可行的,该术式可作为临床进一步研究预防胰漏的发生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减少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发发生率。方法 总结4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的经验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本组无一例发生术后腹腔内出血。本组胰液外引流22例及胰管结扎后套入腔肠2例,无一例发生胰漏;而未置管或置管后远端放在空肠未引出肠外者31例,发生胰漏6例(19.3%)。2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及呼吸系统并发症,手术死亡率为4.4%。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细致的手术操作及合理地放置胰管引流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胰十二指肠切除的病例中,如何有效地预防胆漏、胰漏的发生。方法:回顾性总结了我院1992年1月~2001年12月所行胰十二指肠切除的15倒病例中,将长为5cm、直径为0.3cm的硅胶管两端分别置入胰管内和空肠腔内,行胰空肠套入式吻合,经胆总管放置T管引流胆汁和胰液。结果:全组15例病例中,未发生胰漏和胆漏。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胆胰引流改良,有效地降低了肠袢内的压力,减少了自身消化所致的吻合口漏,有效地降低了胆胰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金星林  张松男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9):1104-1105,1108
目的探讨空肠腔内无胰腺断端裸露的胰肠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57例行胰十二指肠Wipple式根治性切除,胰空肠吻合中,胰管内置引流管采取胰液经主胰管流出,空肠腔内无胰腺断端裸露,空肠胰残端套入吻合。结果无一例发生胰肠吻合口漏,术后随访均无胰管扩张或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的表现。完成吻合时间平均20min。结论胰液经主胰管流出,空肠腔内无胰腺断端裸露的方法安全实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采用胰胃吻合及空肠造瘘行肠内营养疗效。方法1998年1月~2007年1月共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胰胃吻合手术46例,采用胰胃双层套入式吻合法,胰管内放置支撑引流管,加空肠造瘘术行肠内营养。结果患者术后无胰瘘、胆瘘发生。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采用胰胃双层吻合安全、有效,明显减少胰瘘的发生,空肠造瘘行肠内营养支持应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患者手术后的首选营养支持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肠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胰肠吻合口瘘患者与未发生胰肠吻合口瘘患者的一般资料。结果胰肠吻合口瘘的患者与未发生胰肠吻合口瘘的患者在年龄(>65岁)、术前黄疸、胰腺质地柔软、术前贫血、术前低蛋白血症、胰管直径(<3 mm)、放置引流、腹腔感染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胰腺质地柔软、胰管直径<3 mm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胰肠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胰腺质地柔软和胰管直径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肠吻合口瘘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应重视对其防治,以有效降低胰肠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肠内营养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采用胰胃吻合及空肠造瘘行肠内营养疗效。方法1998年1月~2007年1月共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胰胃吻合手术46例,采用胰胃双层套入式吻合法,胰管内放置支撑引流管,加空肠造瘘术行肠内营养。结果患者术后无胰瘘、胆瘘发生。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采用胰胃双层吻合安全、有效,明显减少胰瘘的发生,空肠造瘘行肠内营养支持应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患者手术后的首选营养支持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与其他吻合术式比较,探讨“悬吊式”胰管-空肠端侧,连续缝合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3年5月本院78例因恶性肿瘤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术式、相关临床信息与预后。将78例患者按胰肠吻合术式分为A组(20例):吊式胰管-空肠端侧连续缝合吻合组;B组(42例):胰管空肠端侧黏膜-黏膜吻合组;C组(16例):其他胰肠吻合法三组,比较不同方式的胰肠吻合手术术后胰瘘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术后胰瘘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术后吻合口出血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悬吊式”胰管一空肠端侧连续缝合吻合术明显降低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其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经验。方法对28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采用Child方法重建消化道,均行主胰管内安置支撑导管。结果本组仅有1例发生胰瘘,胰瘘发生率为3.5%。结论固定术式,精细的胰肠吻合操作,主胰管内置管支撑引流、有效的围手术期治疗是预防术后胰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深入研究胆胰返流产生的原因,探讨胆石性胰腺炎病因中可能存在的解剖学因素,对23例新鲜成人尸体标本进行了实验及解剖学观察。结果提示:①胆胰返流的产生存在解剖学原因,正常人中约87%(21/23)胰管开口处和胆管之间菲薄的壶腹隔膜,可以起到“活瓣”的作用,可能是防止胆胰返流的重要结构,而该活瓣构造不全者占8%(2/23)。②共同通道越长,则胆、胰管汇合位置越高,角度越大,造成“活瓣”样隔膜构造不全的可能性就越大,容易产生胆胰返流。这可能是共同通道过长者易发生胆石性急性胰腺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胰液外引流预防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立元  赵录 《吉林医学》1995,16(3):132-133
为了预防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1993年以来,我们采用残胰管内插入导管、胰腺空肠端侧吻合的方法,使手术后胰液全部引流到体外,待胰肠吻合口愈合后再拔除导管,方法简单,效果满意,共手术11例,无1例胰瘘发生。我们认为,胰瘘的发生,同术式和操作技术有一定关系,但关键是手术后含有大量胰酶的胰液存积在吻合口附近。采用胰管内插管的外引流术,使胰管内减压,胰肠吻合口附近无胰液,有利于胰肠吻合口的愈合,对防止胰瘘发生有肯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是目前治疗胰头肿瘤、胆总管下端癌、壶腹周围以及部分十二指肠肿瘤的主要方法,但PD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并且是最复杂的普通外科手术之一,尤其是胰瘘,已成为影响胰肠吻合术后发生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套入式胰肠端端吻合术、胰管对空肠黏膜端侧吻合术、套入式胰肠端侧吻合术、Blumgart吻合术和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等胰肠吻合术式在临床上比较常用,分析各种术式的手术特点及不足之处,可为探索安全、有效的胰肠吻合术,降低胰瘘发生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不放置胰管支撑管的胰肠吻合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8月在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外科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胰管-空肠黏膜对黏膜端侧吻合+胰管支撑管外引流治疗,观察组接受胰腺-空肠端侧吻合治疗,且不放置胰管支撑管,比较两组患者胰管直径、术中出血量、胰肠吻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胰管直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胰肠吻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5.42±3.66)min和(11.69±2.83)d,均短于对照组的(21.06±8.79)min和(13.17±2.7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胃潴留、腹腔感染、腹腔出血、胰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若不放置胰管支撑管可有效缩短胰肠吻合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肠吻合口裂开胰漏并引起腹腔大出血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3例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胰肠吻合口破裂、严重胰漏伴腹腔大出血均急诊再次手术治疗,术中借用主胰管置管并将胰液引流到临近的空肠袢内。结果术后经支持治疗,持续腹腔冲洗,抑制胰酶分泌,治疗成功。结论主胰管导管桥式内引流术,在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肠吻合口裂开胰漏导致的腹腔大出血抢救治疗中具有简单快捷有效的治疗效果,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保存了胰腺功能,改善了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两种不同胰肠吻合方式的胰瘘发生率,探讨根据胰管的直径选择不同胰肠吻合方式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4年9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胰管直径≥0.3 cm者采用胰管空肠黏膜端侧吻合(A组)53例,胰管直径<0.3 cm者采用选择捆绑式胰肠吻合(B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胰瘘和其他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总体胰瘘发生率为7.7%(6/78)。两组术后胰瘘、胆瘘、肠瘘、腹腔出血、腹腔感染、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时,可以根据胰管直径选择不同胰肠吻合方式。  相似文献   

19.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技术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改进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的方法。方法 采用保留幽门、胰管空肠粘膜吻合+胰肠遮盖套入式吻合、胰管支撑外流充分切除胰钩突的术式,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全组未发生胰瘘及胰断面出血。保留幽门胰十二批肠切除术(PPPD)者有1例术后发生胃潴留,其余胃排空正常。结论 PPPD只要操作得当,可避免术后胃潴留。胰肠遮盖套入式吻合操作简便,可防止术后胰瘘、胰断面出血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周怡南  李寿柏  牟正华  田露 《吉林医学》2009,30(19):2220-2222
目的:采用小肠壁上戳孔、将胰管及支撑管置入肠腔、空肠与胰腺断面只做固定性吻合的方法,对套入式胰肠吻合方法进行改进。方法:对35例需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采用改良胰肠吻合术。结果:应用改良胰肠吻合术式的全部病例术后均未出现胰肠吻合口漏。结论:改良胰肠吻合术虽然操作时间较以往套入式胰肠吻合术略有延长,但总体效果好,并发症少,是胰肠吻合术的一种有效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