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由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裂引发血栓形成所致。早期施行再灌注治疗是最要的治疗方法之一,目前静脉溶栓治疗和急诊经皮状动脉介入术(PCI)已成为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规治方法。针对基层医院未能开展急诊PCI,本文旨在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静脉溶栓后行选择性PCI保守治疗对远期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由于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继而心肌严重缺血的一组综合征。其治疗核心是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开通梗死相关血管(IRA)、最大程度地挽救受损心肌[1,2]。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包括静脉溶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等,其中直接PCI被公认为当前最佳的再灌注策略[3]。然而在我国受人口分布、认知能力、医疗资源分布等多因素限制,能够达到最佳再灌注效果的直接PCI实施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采用溶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均能够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恢复缺血心肌的血液灌注,抢救濒临死亡的心肌组织,缩小AMI梗死范围。但是,再灌注治疗在恢复冠脉血流的同时也可加重组织损伤,出现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心肌梗死面积扩大等严重现象。有研究提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最多可占心肌梗  相似文献   

4.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后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方法对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先进行静脉溶栓,然后在12h以内进行PCI,对38支梗死相关血管(IRA)成功置入支架41枚。选择静脉溶栓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指标为再发的心血管事件。结果38例患者中36例(96.7%)获得PCI成功,造影示残余狭窄(4.58±2.45)%,前向血流TIMI3级。随访时间6~18个月,2组患者再发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比较,静脉溶栓+PCI组显著低于静脉溶栓组(P<0.05)。结论溶栓后PCI可能是一种全新的再灌注治疗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徐标  王涟 《实用老年医学》2005,19(5):234-236
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STEMI)的主要治疗对策是早期、充分、持续地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最大程度地挽救濒死心肌,保护心脏功能。早期开通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治疗越晚效果越差。常用的再灌注方法包括静脉溶栓、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及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随着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6.
贾新巧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3):3247-3248
急性心肌梗死是引起心力衰竭和心源性死亡的主要原因。其治疗的关键在于及时、有效、持续地开通梗死相关动脉,实现缺血心肌的再灌注,挽救濒死心肌,防止左心室重构,降低死亡率〔1〕。目前,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IC)和静脉溶栓治疗是临床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PCI与单纯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静脉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6年10月北京市顺义区医院AMI患者229例的病例资料,131例接受静脉溶栓(IVT)治疗(溶栓组),98例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诊PCI组),比较两组的治疗开始时间和近期预后。溶栓组104例接受补救或延迟PCI(溶栓 PCI组),与急诊PCI组比较,分析两组的TIMI血流情况。结果溶栓组溶栓开始时间明显早于急诊PCI组球囊扩张时间(67.79min对134.54min,P<0.01);冠状动脉造影时,溶栓 PCI组TIMI3级血流、TIMI3级和TIMI2级血流之和均明显高于急诊PCI组(分别为40.4%对24.5%,P=0.016;63.5%对36.7%,P<0.01);1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溶栓组和急诊PCI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以更快地实现早期再灌注达到TIMI2级血流以上,宜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8.
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冠状动脉(冠脉)再通治疗,包括溶栓或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是最重要的治疗措施,以恢复冠脉血流并达到心肌组织的完全再灌注。然而,急性AMI患者再灌注治疗特别是急诊PCI后,心肌组织再灌注并不完全、甚至无再灌注,严重影响AMI患者的预后。因此,如何准确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再灌注策略对前壁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功能、冠状动脉(冠脉)微循环的相关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确诊为急性前壁STEMI、符合入选标准的107例患者。依据再灌注策略的不同,分为溶栓成功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组13例、溶栓失败补救PCI组12例、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组(PPCI组)82例。收集所有患者基线临床资料,比较三组再灌注后微循环相关指标、再灌注后7 d及随访90 d心功能相关指标及住院期间及再灌注后90 d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s)发生率、再灌注后90 d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总缺血时间PPCI组<溶栓成功择期PCI组<溶栓失败补救P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后TIMI血流3级比例、TMPG 3级比例PPCI组高于溶栓失败补救PCI组和溶栓成功择期PC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再灌注后CTFC水平PPCI组低于溶栓成功择期PCI组和溶栓失败补救P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再灌注后90 d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明显改善,PPCI组高于溶栓成功择期PCI组和溶栓失败补救PC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再灌注后9 d三组患者在恶性心律失常、严重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等MACEs发生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PCI组MACEs发生率均低于其他两组。三组患者再灌注后90 d出血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PPCI可有效改善前壁STEMI患者术后冠脉血流水平及心肌微循环灌注水平且可改善心功能、降低MACEs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前急性心肌梗死(AMI)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早期恢复前向血流,使心肌得以充分再灌注,缩短冠状动脉堵塞时间,从而减少泵衰竭和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主要有溶栓治疗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其中溶栓治疗包括静脉溶栓治疗和经皮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PTCR),前者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后者只在具备相应条件的医院进行,我们对此进行了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尤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应用使梗阻相关动脉(IRA)得以及时再灌注,从而使冠心病患者长期临床预后大为改善。但对于行PCI患者,无复流是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无复流是指在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或静脉溶栓  相似文献   

12.
李天发 《山东医药》2008,48(34):104-105
及时再灌注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关键.2003年1月~2006年11月,我们观察了直接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和溶栓后延迟PCI再灌注方法对前壁AMI预后的影响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再灌注治疗的重要策略是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和静脉溶栓。虽然STEMI急性期行直接PCI已成为首选方法,但溶栓治疗具有快速、简便、经济、易操作等特点,在无条件行直接PCI的基层医院,仍然是STEMI再灌注治疗的重要手段〔1,2〕。本文通过对尿激酶溶栓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氨基末端 B 型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在不同心肌冉灌注疗法中的差异,以及与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113 例 AMI 患者分为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组(n=74)和静脉溶栓组(n=39),采用荧光免疫法定量测定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分析两组患者血浆NT-pwBNP水平及与近期预后的关系.结果 NT-proBNP水平在急诊 PCI 组明显低于静脉溶栓组(P<0.05),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呈负相关(P<0.01).结论 AMI 患者早期应用急诊 PCI 术较静脉溶栓治疗显著降低血浆 NT-proBNP水平,血浆 NT-proBNP 水平对判断 AMI 再灌注治疗的预后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治疗的关键是尽早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 related artery, IRA),挽救濒死心肌,及早达到和维持心肌组织的正常血流灌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是AMI再灌注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同静脉溶栓相比,急诊PCI术具有适应证范围广,禁忌证少的优势,梗死相关血管开通率可达95%以上,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达3级者高达90%,再闭塞率和缺血事件再发生率低,脑出血并发症几乎为零[1].然而急诊PCI术较普通PCI术具有更高的并发症发生率,术中护理要求相对较高.我科自2004年1月-2004年12月对45例ST段抬高型AMI(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病人采用了急诊PCI术, 现将术中常见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原因和预防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的关键是尽早实现冠状动脉再灌注。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与溶栓疗法相比,常需要更多的准备时间,导致开始治疗的时间延迟;而溶栓疗法又存在完全再通率低、易出血等缺点。1999-2004年,我们对应用小剂量rt-PA快速滴注后立即行PCI治疗的AMI进行了回顾性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前已有较多的循证医学证据显示静脉溶栓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都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有效方法,可以早期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恢复冠状动脉血流,挽救濒死心肌.AMI患者仅仅行静脉溶栓治疗,并不能全部恢复闭塞血管至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2~3级,仍然发生左心室重构,影响预后,而PCI治疗后能即刻恢复冠状动脉血流,长期预后较好.本研究回顾性分析AMI患者经急诊静脉溶栓后延迟PCI术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成功静脉溶栓或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QRS离散度(QRSd)的影响。方法:对象为60例发病6小时内成功进行静脉溶栓或PTCA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其中静脉尿激酶溶栓44例,直接接受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16例。60例患均接受体表12导同步心电图QRSd的检测。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成功再灌注(静脉溶栓或PTCA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的QRSd明显减少(P<0.05)。结论:成功再灌注治疗可改善急性心肌缺血及心室除极的不一致,从而明显减少QRSd。  相似文献   

19.
李荣霞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8):4390-4392
目的 对比研究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静脉溶栓、一般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将290例老年AMI患者分为急诊PCI组170例,静脉溶栓组37例,一般治疗组83例,比较3组患者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ACE,包括再梗死、再发心绞痛、严重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死亡等)发生率.结果 急诊PCI升高LVEF值;明显降低再发心绞痛、严重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死亡及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P<0.05).结论 急诊PCI老年AMI能安全有效地开通梗死相关动脉,及时灌注缺血心肌,改善左心室功能,降低心血管事件再发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临床疗效及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和环氧化酶-2(COX-2)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驻马店中心医院接诊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154例,分为溶栓后早期PCI组(n=70例)和直接PCI(pPC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