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索一种简便有效地检测方法 ,以便能对婴幼儿佝偻病进行早期诊断。方法 :对健康体检婴幼儿 5 0例作为正常组 ,同时进行静脉采血和微量采血测 2 5 (OH)D3 ;另对 5 0例 (佝偻病活动期婴幼儿作为佝偻病组 ,同时进行静脉采血和微量采血测定 2 5 (OH)D3 。两组婴幼儿都分别进行组内配对t检验 ;另外 ,两组婴幼儿进行组间t检验。结果 :正常组婴幼儿及佝偻病组婴幼儿两种检测方法组内配对t检验差别无显著意义。两组婴儿两种检测方法组间t检验差别有显著意义。结论 :微量血和静脉血测定血清 2 5 (OH)D3 均能早期诊断婴幼儿佝偻病 ,而且微量血测定方法可取代静脉血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对维生素D(VitD)缺乏性佝偻病(佝偻病)诊断的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进行体检或就诊的120例0~1岁婴幼儿为研究对象,分为佝偻病组、可疑组和对照组.采集空腹静脉血2mL,离心取血清,ELISA法测定血清25-(OH)D,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测定钙(Ca)、磷(P)及碱性磷酸酶(ALP).结果 佝偻病组和可疑组血清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缺乏情况佝偻病组、可疑组明显大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25-(OH)D水平检测对早期佝偻病的发现及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鉴于婴幼儿血清25-(OH)D存在较多影响因素和正常范围的未确定,建议检测血清25-(OH)D可作为筛查佝偻病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间来我中心职业健康体验科进行血常规检查的体检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末梢血组(100例)和静脉血组(100例),采集末梢血组体检者的末梢血作为血液检验样本,采集静脉血组体检者的静脉血作为血液检验样本,为这两组体检者进行血常规检验,观察对比两组体检者的检验结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体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末梢血组体检者的血常规检测结果与静脉血组体检者的血常规检测结果相比较,WBC、RBC、Hb、Hct、PLT等指标均明显偏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检测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末梢血的实测值及稳定性均低于静脉血。采用静脉采血的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吕群  王勇  王治国 《广西医学》2013,(12):1691-1692
目的了解婴幼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为防治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提供参考。方法用酶联免疫法测定0~6岁健康婴幼儿l030例血清25-(OH)D水平。结果1030例婴幼儿血25-(OH)D为(103.01±59.38)nmol/L。血25.(0H)D;缺乏64例占6.21%,不足264例占25.63%,充足693例占67.28%,潜在中毒9例占0.87%。1030例中血25-(OH)D缺乏或不足共328例占31.84%。653例男孩中血25-(0H)D缺乏或不足215例占32.92%,377例女孩中血25.(0H)D缺乏或不足113例占29.97%,男、女血25.(OH)D缺乏或不足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岁组血25-(OH)D缺乏或不足109例占27.8l%,1~2岁组106例占30.03%,〉2-3岁组36例占33.03%,〉3—6岁组77例占43.750k,〈1岁组、1~2岁组血25.(OH)D缺乏或不足者比例明显低于3~6岁组(P〈0.05)。结论婴幼儿25一(OH)D缺乏或不足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骨密度与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在婴幼儿佝偻病早期诊断中应用比较。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3年8月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婴幼儿佝偻病162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该院接受检查的健康婴幼儿132例作为对照组,予两组骨密度和血清25羟维生素D检测,分析两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和骨密度情况。结果研究组骨密度Z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25羟维生素D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骨密度检查和血清25羟维生素D浓度检查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婴幼儿予以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和骨密度检测,均能有效进行早期婴幼儿佝偻病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但血清25羟维生素D检测需要具备一定技术和设备。  相似文献   

6.
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通过末梢血和静脉血这两种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同时采集156例受检人员的末梢血和静脉血,通过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常规,对检测结果的差异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常规检出的八项参数经统计学计算,动脉血与静脉血相比,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末梢血与静脉血相比,WBC、RBC、Hct、PLT、Hb的检测结果均低于静脉血的检测结果,统计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末梢血CV值高于静脉血和动脉血(P〈0.01)。提示末梢血的稳定性低于静脉血和动脉血。结论不同的采血方法产生的检测结果有较大差异性,且静脉采血检验结果的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更大一些,建议尽量采取静脉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婴幼儿骨碱性磷酸酶(BALP)进行检测,探讨骨碱性磷酸酶(BALP)在佝偻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361例0~3岁婴幼儿分别按照年龄和佝偻病期分组,对其进行传统方法的佝偻病检测和骨碱性磷酸酶的检测。结果:0~1岁组及~2岁组骨碱性磷酸酶的阳性率高于~3岁组(P〈0.01);不同佝偻病期婴幼儿检测结果中,初期组和激期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组别(P〈0.01)。结论:BALP检测方法简单,对小儿佝偻病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及预防具有现实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及快测血糖检验中的差异。方法:从医院进行体检的人员中随机选取60例受检人员,均进行静脉血和末梢血采集。应用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常规,快测血糖仪测定血糖,比较不同采血方式所获得的WBC、RBC、HGB、HCT等血常规指标和快测血糖差异。结果:将两组血常规指标值及快测血糖值相比较,静脉组快测血糖值与末梢组相比,经过相关统计学的计算,检验结果不具备差异性(P〉0.05);静脉组RBC、HGB、HCT、PLT的参数均高于末梢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末梢组WBC稍高于静脉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结果影响较大,对快测血糖结果影响不大,静脉血采集能克服末梢血采集的弊端,血量够,检测结果所受干扰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波紫外线照射对婴幼儿佝偻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佝偻病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照射组用中波紫外线照射仪治疗,对照组用VD3肌肉注射。结果 照射组治疗后Ca、25(OH)D3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总有效率90%,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中波紫外线照射仪对婴幼儿佝偻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王彬 《中国乡村医生》2005,21(18):12-12
肾性佝偻病 肾脏疾病导致肾功能障碍使1,25(OH)2D3的生成减少而发生佝偻病,血钙低,血磷高。需要使用1,25(OH)2D3才能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