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病例报告 患者 ,50岁 ,左侧泪囊区不适 5个月 ,近日加重 ,于1 998年 1 1月曾到医院就诊 ,诊断为“左侧慢性泪囊炎”。近日左侧泪囊区可触及肿块且影响视力 ,于近日入院治疗。查体 :全身状况良好 ,颈部淋巴结无肿大 ,心肺无异常 ,肝、脾无肿大 ,视力 :右侧 4 9,左侧4 8,左泪囊区可触及一球形肿物 ,约 2cm× 1 5cm× 3cm ,局部皮肤无红肿 ,无压痛 ,质硬 ,基底于泪囊部位 ,双眼睑正常 ,从下睑内眦穹隆处可见 4cm× 4cm× 5cm突起 ,泪道冲洗通畅 ,左眼球略突出并向外上方移位 ,运动尚可 ,结膜无充血 ,角膜光滑、透明 ,双眼屈光…  相似文献   

2.
1病例简介 病例1,女,65岁,主因间断性双眼溢泪2年余就诊。双眼无外伤史,家族史无特殊。眼部检查:双眼视力均为1.0,眼前节及眼底均未见异常。裂隙灯下见双眼下泪小点狭窄,泪点扩张器扩张泪点后,见泪点外膜状物增生,冲洗泪道通畅。右下睑可见两个泪小点,靠鼻侧的泪小点开口呈椭圆形,位于距内眦3min的睑缘内侧,不易发现,靠颞侧的泪小点开口呈圆形,位于内眦外6min,睑缘后唇,较易发现。  相似文献   

3.
<正> 在眼外伤中睑挫裂伤比较多见,而靠内眦部的下睑裂伤常并有泪囊撕裂、泪小管断裂,如吻合不成功,则将给患者带来终生流泪的痛苦。自1995年以来,我院收治泪囊撕裂、泪小管断裂的患者12例,均在显微镜下吻合成功。  相似文献   

4.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6岁。病志号:8958。因出生后即无眼泪,泪囊区无痛性肿块逐渐增大1a,于1997年10月22日来我院求治。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疾病,其母在妊娠及分娩期间正常,父母非近亲婚配。查体无异常。眼部检查:双眼视力均为50,双侧泪囊区各触及一个近似圆形的肿块,右侧约15cm×10cm,左侧约25cm×20cm,表面皮色正常,边界清楚,呈囊性感,无压痛,活动度良,双上下睑缘内眦部光滑平坦,无泪小点,双眼结膜及角膜光滑透明,前房清,瞳孔正圆,对光反射灵敏,眼底正常。CT检查:…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患者,男,6岁半,系G1P1,出生后家长即发现患儿流泪,夏季尤明显。于2000年4月6日来院诊治,追问母亲怀孕时未见异常,顺产。父母及祖父母两代均无流泪史。检查父母双眼泪小点存在,冲洗泪道通畅。眼科检查:VOU1.0,双眼上、下睑正常,泪阜正常。裂隙灯下观察双眼在泪小点解剖位置处未见泪小点及小凹,眼前段及眼底未见异常。在基麻下行双眼下泪小点、泪小管探查术。手术在德国Mouller900s型手术显微镜下进行,在泪小点解剖位置处用泪小点扩张器强行穿孔,向鼻侧走行2mm扩大,未见泪小管平滑…  相似文献   

6.
泪小管损伤     
<正> 眼睑外伤是常见的眼部损伤,下睑近内眦部的裂伤常合并下泪小管断裂,容易漏诊。因此如果仅作一般清创缝合,将致使患者遭受长期流泪之苦。现将我院1979年以来收治3例下泪小管裂伤的诊治经过作一简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下睑鼻侧撕裂伤常合并下泪小管断裂,为临床常见眼睑外伤。手术关键在于寻找鼻侧泪小管断端。我院两年来共收治17例下睑裂伤合并泪小管断裂患,其中15例采用直视法吻合,1例采用泪囊切开法吻合,获得满意效果。现作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泪小管断裂伤常见于眼睑挫伤及撕裂伤 ,因阻碍泪液排出而导致溢泪症 ,其中下泪小管断裂较为多见。过去 ,常因为泪小管断端不易寻找且吻合困难仅予简单清创缝合 ,泪小管不予处理 ,导致术后溢泪 ,给病人带来痛苦。近来 ,我院成功为一泪小管断裂患者利用逆向插管完成下泪小管吻合术。现报告如下 :患者 ,男性 ,4 0岁 ,因左眼下睑裂伤伴下泪小管断裂伤 5小时于 1999年 8月 30日急诊入院。入院时检查见左眼下睑内毗部纵形断裂伤 ,下睑缘下方皮肤水平裂伤 ,经下泪小管冲洗泪道见冲洗液从纵形裂口外溢出 ,但泪小管鼻侧断端找不见。遂决定切开泪囊逆…  相似文献   

9.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79岁,于2012年11月21日收入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主因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入院手术。全身体格检查未见异常,专科检查:视力右眼0.2、左眼0.4,左上下眼泪小点位置正常,行泪道冲洗上下泪小点均无反流,冲洗液均进入鼻腔,右眼上睑泪小点位置正常,下睑缘内侧后唇可见两个泪小点,与睑缘呈平行排列,两者相距约3mm,鼻侧泪小点位置正常,靠颞侧泪小点开口于距内眦5mm处下睑缘,两泪小点与正常泪小点大小、形态均一致,泪道冲洗发现鼻侧泪小点冲洗液可进入鼻腔,靠颞侧泪小点冲洗液完全反流,反流液无脓性分泌物,进针后向睑缘垂直插入3 mm,可探得一盲端,无法与泪小管汇合。诊断为:右下睑先天性双泪小点;慢性比较性青光眼(双)。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34岁,因右眼泪囊区红肿压痛伴溢泪,渐进性加重半月就诊。检查:视力双眼15,双眼睑无红肿,睑裂正常,球结膜无充血水肿,双眼球正常。右侧泪囊区轻微红肿压痛,未触及包块,上下泪小点无外翻,压迫泪囊区无脓性分泌物溢出,耳前淋巴结无肿大,泪道冲洗不通。左侧泪道冲洗通畅,血常规检查正常。于1999年3月12日人院。人院诊断:右侧急性泪囊炎。应用抗生素治疗一周后红肿消退,压痛减轻,仍然溢泪,泪道冲洗有少许粘液性分泌物溢出,上下泪小管交叉返流,泪囊X光造影检查显示右侧泪小管、泪总管通畅,泪囊大小形态正常,鼻泪管…  相似文献   

11.
男,50岁。左眼间断性流泪,有脓血分泌物3个月,曾在外院诊治,多次冲洗泪道,并做鼻泪道造影,未能确诊。经用抗生素滴眼液治疗,效果不明显。眼部检查:左上睑内侧稍肿,不充血,内眦上缘可触及约7mm×6mm肿块,稍活动,无压疼,质稍硬。上泪小点周围轻度肿大、隆起,压之有少许分泌物外溢。睑结膜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别经上、下泪小管电烧灼治疗慢性泪囊炎所致鼻泪管阻塞的效果及优缺点。方法:采用WZC—Ⅱ泪道治疗仪将68例(86只眼)慢性泪囊炎患者分成2组,每组43只眼进行治疗。结果:随访3个月,经下泪上管治愈34只眼(79.1%)。下泪小管睑缘面撕裂2只眼(4.7%);经上泪管治愈35只眼(81.4%)结论:两组之间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泪小管进路更易于操作,可避免泪小管撕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在下睑患伤的病例中,伴有下泪小管断裂的患者为数不少,尤其在交通运输较发达的地区更为常见,若处理不当,则将造成患者终生溢泪,给工作、学习和生活均带来很大的不便。因此,泪小管吻合术是眼科医生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82岁。1 987年在左眼下睑结膜泪阜区长约米粒大小灰黑色肿物,无疼痛。6年后发现生长加快,异物感明显,分泌物多。眼科查:视力右眼0 .8,左眼0 .5 ,左眼睑结膜充血( ) ,泪阜及鼻侧下睑结膜区见灰黑色肿块0 .5cm×1 .0cm ,质软,无压痛,基底与睑球结膜相连,周围脓性分泌物,  相似文献   

15.
改良式泪小管吻合术治疗外伤性下泪小管断裂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外伤性下泪小管断裂的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改良式泪小管吻合术对下泪小管断裂患者进行吻合手术。行筛前神经和眶下神经阻滞麻醉。手术显微镜下用硬膜外导管直接插入泪小管鼻侧断端达鼻泪管,将泪小管鼻侧断端与伤口同侧睑结膜做间断缝合,再依次缝合关闭伤口,固定导管。常规按时换药并拆线,全身及局部应用抗菌素预防感染,术后3月拔管。结果 术后下泪点闭塞,眼睑皮肤愈合良好,无眼睑畸形,术后测泪膜破裂时间及Schirmer实验正常,泪河高度正常,患者无眼干涩症状。拔管前和拔管后行泪道冲洗均通畅。手术成功率95%。 结论  改良式泪小管吻合术是治疗外伤性下泪小管断裂的有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正>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患者李某,男,39岁,公务员,因车祸左下睑撕裂伤1h,1999年12月9日来我科就诊。全身体检未见异常。右眼视力:1.0,左下睑近内眦部全层裂伤,长27mm,组织略水肿,下泪小管离断。泪囊的泪总管入口至下方鼻泪管的骨性鼻泪管入口处撕裂开放。结膜充血,左眼屈光间质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奥美定”)充填泪沟后的并发症,介绍其处理方法。方法:根据2例因泪沟注射“奥美定”发生并发症临床表现,通过下睑缘外切口方法取出注射材料,改善形态及症状。结果:“奥美定”注射泪沟所产生的并发症包括:硬结、红肿、皮肤感觉异常以及下眼睑畸形等。术后随访两个月均恢复良好,无并发症产生。结论:泪沟部位注射“奥美定”可能导致严重的局部并发症,采用下睑外切口方法探取注射材料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创伤性泪小管断裂显微吻合手术的效果。方法20例(20眼)创伤性泪小管断裂,据不同情况在裂隙灯显微镜和手术显微镜下寻找、吻合断端。以硬膜外导管为支撑物或硅胶管为支撑物,一端以缝线固定于下眼睑或自上泪小管插入泪囊,另一端插入泪囊或鼻泪管置入鼻腔内固定。结果20例术后泪道冲洗均通畅,泪点无外翻,睑缘无畸形。结论创伤性泪小管断裂采用硬膜外麻醉导管,据情况选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术后效果较满意,方法简单可靠,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9.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72岁,因右眼视力下降半年为主诉,于2015年7月8日就诊于我院眼科。裂隙灯常规检查时发现右眼下睑泪小点重复畸形异常;否认眼外伤史,其父母非近亲结婚,其母孕期无疾病及用药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全身体格检查未见异常。眼科检查:视力:OD 0.6,OS 0.8,眼压R/L=15/16mm Hg,双眼上泪小点、左眼下泪小点位置正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睑袋合并泪曩功能不全的治疗方法。方法对32例(55眼)睑袋合并泪囊功能不全患者,进行睑袋成形联合睑部眼轮匝肌缩短术,观察术后睑袋消失及溢泪症状的改善情况,并分别在术前和术后的1、6、12和24个月,用染色剂在结膜囊内消失时间的方法对泪囊排泪功能进行测试。结果术后随访6~24(21.38±5.69)个月,本组32例(55眼)睑袋均消失,无任何并发症、后遗症,其中48眼(87.3%)溢泪症状完全消失,7眼(12.7%)偶有溢泪症状,总有效率100%;术前和术后的1、6、12和24个月,染色剂在结膜囊内消失时间依次为:24′32″±1′14″、18′01″±1′28″、17′59″4±1′25″、18′04″±1′19″和18′06″±1′23″。与术前相比,术后早期(1个月)染料在结膜囊内的消失时间明显缩短(t=4.223,P=0.002),术后不同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6)。结论睑袋成形联合睑部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睑袋合并泪囊功能不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