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胡晖  程震锋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0):3380-3382
目的:观察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 (GDF-15)、结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不稳定心绞痛PCI术后的水平,探讨两者对不稳定心绞痛PCI术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测定PCI术前不稳定心绞痛的患者GDF-15与hs-CRP血清水平,入选201例单支病变且经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分别按GDF-15,hs-CRP水平分组,通过随访3年,评估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随访中,发生了非致死性的心血管事件29例与心血管原因所致的死亡14例.GDF-15>1200 ng/L组和GDF-15≤1200 ng/L组比较,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对危险度为1.95 (P< 0.05),hs-CRP> 3.0 mg/L组和hs-CRP≤3.0 mg/L比较,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对危险度为2.28(P< 0.05),GDF-15>1200 ng/L伴hs-CRP> 3.0 mg/L者和GDF-15≤1200 ng/L伴hs-CRP≤3.0 mg/L者比较,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对危险度为3.77(P< 0.05).结论:GDF-15和hs-CRP不仅均为单支病变的不稳定心绞痛PCI术后患者心血管事件重要的独立预测因子,且GDF-15联合hs-CRP检测可增加对单支病变的不稳定心绞痛PCI术后患者预后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冠心病心绞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心绞痛患者90例,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46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4例;3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浆TNF-α、免疫浊度法检测hs-CRP浓度.结果 UAP组血浆TNF-α、hs-CRP水平为(34.87±9.59)ng/L、(2.34±0.81) mg/L,显著高于SAP组的(25.39±7.68) ng/L和(1.79±0.59) mg/L(P均<0.0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3.87±5.24) ng/L、(1.15±0.35) mg/L(P均<0.01).结论 炎症反应可能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病过程,血浆TNF-α与hs-CRP对预测冠心病心绞痛的存在和发展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血浆髓过氧化物酶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影响和预测价值.方法:入选AMI患者共71例,于入院即刻采用比色法测血浆MPO水平;同时测CK-MB、cTNT、hs-CRP、WBC、N;按MPO水平行二分位数分组.行30、90 d随访,以缺血性胸痛、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血管原因的再住院、心血管原因的死亡为终点事件.结果:MPO≥125.86 U/L组的30 d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MPO<125.86 U/L组(OR 4.00,95%CI[1.06,16.38],P=0.04);90 d终点事件发生率亦明显高于MPO<125.86 U/L组(OR 3.88,95% CI[1.09,13.77],P=0.03).MPO水平与WBC、N正相关,和cTNT、CK-MB、hs-CRP无相关性.回归分析,MPO和cTNT峰值是30 d发生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MPO:B=1.83,P=0.03;cTNT:B=0.38,P=0.01);cTNT峰值、MPO和hs-CRP是90 d发生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MPO:B=1.92,P=0.02;cTNT峰值:B=0.42,P=0.01;hs-CRP:B=0.15,P=0.004).结论:血浆MPO水平升高的AMI患者随访30、90 d的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增高,血浆MPO水平对AMI患者的预后有独立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林肇得  冯新武  邓斌  陈平  刘健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5):2329-2331
目的:评价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ACS患者150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72例(UAP组),急性心肌梗死78例(AMI组),另选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8例(SAP组)和健康人80例(健康对照组),UAP患者又按Braunwald分为Ⅰ级20例,Ⅱ级23例,Ⅲ级29例,观察4组研究对象hs-CRP水平及UAPⅠ、Ⅱ、Ⅲ级患者的hs-CRP水平,并观察随访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4组研究对象hs-CRP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两两比较各组间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UAP组Ⅰ、Ⅱ、Ⅲ级患者hs-CRP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且Ⅰ级与Ⅲ级,Ⅱ级与Ⅲ级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hs-CRP升高组(〉3mg/L)ACS患者随访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hs-CRP正常组(≤3mg/L)(发生率为46.1%比12.5%,P〈0.01)。结论:hs-CRP可作为ACS危险分层和预后的预测因子,hs-CRP水平升高对判断ACS患者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NT-proBNP(脑钠肽N末端前体)浓度和hs-CRP(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免疫抗原抗体结合法和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BNP浓度(正常值〈300fmol/ml)和血清hs-CRP水平(正常值〈3mg/L),并平均随访246d,观察随访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结果患者hs-CRP〉3.5mg/L,NT-proBNP〉500pg/L比低于次2项数值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出11%。结论ACS患者hs-CRP和,NT-proBNP的升高水平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访期内MACE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正常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介入术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80例LDL-C正常水平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测定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血清hs-CRP水平,介入术后随访9个月,观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高hs-CRP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 hs-CRP可预测接受PCI治疗的LDL-C正常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对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与不同类型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134例冠心病患者,根据患者的冠心病分类,将其分成3个组,其中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52例,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36例。同时选取10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并比较三组冠心病患者以及对照组健康人群血清的 hs-CRP 水平。结果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 hs-CRP 水平为(5.4±3.1)mg/L;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 hs-CRP 水平为(8.6±4.2)mg/L;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 hs-CRP 水平为(21.8±10.3)mg/L。三种类型冠心病患者的血清 hs-CRP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的血清 hs-CRP 水平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且两者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清 hs-CRP 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对患者血清 hs-CRP 的检测有助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为临床医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冠心病中的变化及与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 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36 例稳定型心绞痛(SAP)、32 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8 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和28例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血清hs-CRP含量,并与40例健康人作比较,同时探讨hs-CRP与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关系.结果 SAP组、UAP组、AMI组和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组血清hs-CRP浓度分别为(2.58±1.12)mg/L、(6.31±3.58)mg/L、(16.42±7.81)mg/L、(5.26±3.47)mg/L,与对照组(1.06±0.64)m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AP组、UAP组中CK、CK-M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CK、CK-MB呈显著增加(P<0.01).结论 hs-CRP不仅与冠心病发生有关,其水平还可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对临床进行心血管疾病危险分类、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冠心病病变程度与髓过氧化物酶(MPO)、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G)水平及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eu)百分比(%)、单核细胞(Mon)百分比(%)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60例不稳定心绞痛(UA)、6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和50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对照者的血清MPO(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血清hs-CRP(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及FG水平,同时检测WBC、Neu(%)、Mon(%)。比较各组间的差异。所有冠状动脉造影阳性患者随访半年,记录再次发生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脑卒中)。分析MPO与再次发生心血管事件之间的关系。结果 UA组MPO水平为(43.74±8.78)pg/L,明显高于SAP组[(30.13±11.43)pg/L];而WBC、Neu(%)、Mon(%)及FG、hs-CRP水平2组之间无差异。UA组MPO、FG、hs-CRP水平及WBC、Neu(%)、Mon(%)明显高于冠状动脉造影阴性对照组(P〈0.05)。高水平MPO(〉40.56 pg/L)的冠心病患者再次发生心血管事件几率较高。结论血清MPO水平与冠心病病变程度密切相关,而且在UA的病理生理机制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随访显示高水平MPO的冠心病患者再次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张晶梅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3):8103-8103
目的检测冠心病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高灵敏度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以探讨其在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中临床危险度分层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免疫比浊方法,分别测定60例ACS患者入院时hs-CRP水平,并测定30例稳定型心绞痛及30例健康成人hs-CRP作对照。结果 ACS组的hs-CRP水平为(12.05±2.48)mg/L,较正常对照组的(2.21±1.16)mg/L高(P〈0.05);较稳定型心绞痛组(2.31±1.21)mg/L高(P〈0.05),稳定型心绞痛组(2.31±1.21)mg/L较正常对照组(2.21±1.16)m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与ACS发生有关,可作为危险分层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冠心病心绞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心绞痛患者150例,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7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72例,5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浆IL-6、免疫浊度法检测hsCRp水平.结果 UAP组血浆IL-6、hsCRP含量为(36.98±9.35)pg/L、(2.25±0.73)μg/L,显著高于SAP组的(23.19±7.35)pg/L和(1.88±0.68)μg/L(P均<0.01),2组IL-6、hs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6.93±6.15)pg/L、(1.28±0.40)μg/L(P均<0.01).相关分析表明IL-6与hsCRP正相关,相关系数r=0.875(P<0.05).结论 炎症反应可能参与冠心病的发病过程,血浆IL-6与hsCRP对预测冠心病心绞痛的存在和发展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丽军  信栓力  常超  赵秀峰  韩丽英 《临床荟萃》2010,25(12):1029-1031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单核趋化蛋白1(MCP-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心绞痛患者130例,分为UAP组64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66例;4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浊度法检测血浆hsCR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浆MCP-1.结果 UAP 组血浆 hsCRP、MCP-1 水平为(2.03±0.55) μg/L、(27.04±6.44)pg/L,显著高于SAP组的(1.69±0.42) μg/L、(17.07±5.10)pg/L(P<0.01),两组hsCRP、MCP-1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hsCRP、MCP-1的(1.18±0.37) μg/L、(9.90±2.54)pg/L(P<0.01或<0.05).相关分析表明hsCRP与MCp-1正相关(r=0.818,P<0.01).结论 炎性因子hsCRP与MCP-1是 UAP 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以及影响它们之间关系的因素,以寻找预测ACS的联合标志物.[方法]将本院66例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研究分为ACS组(36例)、稳定型心绞痛组(SAG,30例).20例冠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组(CG).测定、比较各组研究对象的血浆MPO水平和高密度脂蛋白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75例冠心病人:稳定性型心绞痛(SAP)2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2例,于入院后即刻取血测定其血清IMA、hs-CRP及cTnⅠ的变化,并与25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和SAP组比较AMI组三项指标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UAP组的IMA与hs-CRP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UAP组比较AMI组的hs-CRP和cTnⅠ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IMA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与对照组比较三项指标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A可作为急性心肌缺血的灵敏诊断指标;IMA、hs-CRP和cTnⅠ联合检测可评估ACS患者心肌损伤程度,具有重要的诊断、指导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5.
邬建民  张力 《检验医学》2011,26(2):85-87
目的评估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在冠心病患者严重程度评估及远期心血管事件发生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将165例因胸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98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59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患者39例]和非冠心病组67例。冠心病组按照病变累及的冠状动脉支数分为单支、二支和三支组,同时对每位冠心病患者进行Gensini评分。检测所有患者入院后24 h内的血浆Lp-PLA2及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随访1~2年,记录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分析不同病例组别、不同病变支数和有、无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患者的Lp-PLA2水平差异。结果冠心病患者Lp-PLA2水平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1),ACS患者Lp-PLA2水平高于SAP患者(P〈0.05)。冠心病组TC和LDL-C水平与非冠心病组比较均无差异。冠心病三支病变组Lp-PLA2水平明显高于单支和二支病变组(P〈0.01、P〈0.05),而单支、二支病变组间无差异(P〉0.05)。不良心血管事件阳性患者Lp-PLA2水平明显高于阴性患者(P〈0.01)。结论 Lp-PLA2可用于临床冠心病患者严重程度的评估,且在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中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冯慧慧  李勋 《临床荟萃》2012,27(10):844-845,848
目的 探讨炎症、氧化应激及血小板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及相互间关系.方法 入选冠心痛患者67例,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1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25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28例.另选取健康者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应用免疫比浊法、比色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丙二醛(MDA)及P选择素浓度.结果 hsCRP水平在SAP组、UAP组、AMI组均高于对照组,(1.57±1.15)mg/L,(3.80±3.39) mg/L,(9.61±4.22)mg/Lvs (0.84±0.16)mg/L,除SAP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DA浓度在SAP组、UAP组、AMI组均高于对照组,(9.66±2.08)μmol/L(13.31±3.01) μmol/L,(15.44±4.55) μmol/L vs(7.11±4.67)μmol/L,除SAP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选择素水平在SAP组、UAP组、AMI组均高于对照组,(117.84±51.86)μg/L,(160.61±59.36) μg/L,(168.82±60.84) μg/L vs (92.91±44.74) μg/L,除SAP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sCRP与P选择素呈正相关(r=0.603,P<0.01);MDA与P选择素呈正相关(r=0.693,P<0.01);hsCRP与MDA呈正相关(r=0.667,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hsCRP、MDA及P选择素浓度从SAP组到UAP和AMI组逐渐升高,且呈正相关,提示三者间相互作用决定斑块稳定型及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动态变化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关系. 方法 选取PD治疗超过3个月的患者78例,根据IMA水平≥85.56KU/L为高IMA组,IMA<85.56KU/L为正常IMA组,随访过程中分别于6月、12月、18月、24月重复检测IMA,并同时观察MACE的发生情况,计算无心血管事件存活率.结果 高IMA组共30例PD患者,随访24个月共发生MACE 19次;正常IMA组共48例PD患者,随访期间共发生MACE6次,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21.91,P<0.001).高IMA组患者入组18个月、24个月测得IMA水平较入组时明显升高(18个月:96.69±18.18 KU/L比86.67±19.34 KU/L,t=-2.28 P=-0.03; 24个月:98.03±18.56 KU/L比86.67±19.34 KU/L,t=-2.56,P=-0.01);6月、12月、18月、24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77、0.60、0.43、0.37.正常IMA组患者IMA水平随访期间无明显动态变化.生存分析显示2组患者无心血管事件存活率有明显差异(Log rank检验x2=22.66,P<0.001).结论:随访过程中,在高IMA组,伴随着IMA水平的升高,MACE发生逐渐增多.IMA可做为PD患者心血管事件的良好预测指标,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血清胱抑素C(CysC)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住院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老年患者共172例,并结合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酶学等检查结果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44例)、稳定型心绞痛组(SAP,42例)和健康对照组(40例)四组。检测各组血清CysC、hsCRP水平,并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及生化检查结果。结果(1)ACS各组与SAP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血脂史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CS各组血清CysC水平与SAP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UAP组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AMI组低于SAP组和对照组;(3)ACS各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同时ACS中AMI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U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ysC和hsCRP水平与老年ACS有着一定的关系,可能是老年ACS的危险因素。临床上联合检测血清CysC和hsCRP水平对老年ACS的诊断和病情预测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