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集束干预对ICU机械通气病人动态APACHEⅡ评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和研究集束干预对 ICU机械通气病人动态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的影响,以期降低 VAP感染率和死亡率,分析 APACHEⅡ评分的价值。[方法]选取60例使用呼吸机且进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的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病人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措施;对两组病人结局、VAP发生病原体监测结果、呼吸机导管留置时间和ICU入住时间以及不同时间段APACHEⅡ评分,并对死亡者与存活者不同时间段 APACHEⅡ评分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 VAP 发生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机导管留置时间和 ICU入住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下降(P〈0.05);死亡者 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干预在 ICU机械通气病人中应用效果显著,可降低 VAP 发生率和死亡率,缩短呼吸机导管留置时间及 ICU入住时间,改善 APACHEⅡ评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和研究集束干预对ICU机械通气病人动态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的影响,以期降低VAP感染率和死亡率,分析APACHEⅡ评分的价值。[方法]选取60例使用呼吸机且进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的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病人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措施;对两组病人结局、VAP发生病原体监测结果、呼吸机导管留置时间和ICU入住时间以及不同时间段APACHEⅡ评分,并对死亡者与存活者不同时间段APACHEⅡ评分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机导管留置时间和ICU入住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下降(P0.05);死亡者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干预在ICU机械通气病人中应用效果显著,可降低VAP发生率和死亡率,缩短呼吸机导管留置时间及ICU入住时间,改善APACHEⅡ评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气囊上滞留物清除术对降低COPD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作用.方法 将62例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48 h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气道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气囊上滞留物清除术.观察两组机械通气1周、2周及2周后VAP发生率以及机械通气时间、VAP出现时间、RICU住院时间及死亡例数,并对发生VAP的病人进行CPIS评分.结果 机械通气1周、2周观察组VAP的发生率为12.9%,对照组为31.5%(P<0.05);发生VAP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观察组为(12.6±9.7)d,对照组为(13.8±12.8)d(P <0.05);两组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的致病菌分布均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主要优势菌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白色念珠菌,主要致病菌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VAP者CPIS评分为(8.2±2.3)分,对照组为(9.8±3.2)分(P<0.05).结论 气囊上滞留物清除术可降低COPD患者VAP的发生率,延迟机械通气时VAP发生时间,明显降低CPIS评分,降低病死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RICU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保持呼吸机管路低位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ICU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110例,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常规采取床头抬高30°~ 45°的预防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保持呼吸机管路低位,使呼吸机管路冷凝液不能积存在延长管内并倒流入气道.28 d内观察并记录总体VAP发病率、机械通气时间、ICU平均住院时间、冷凝液倒流情况、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动态变化、粗病死率,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发生误拔管风险.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VAP发病率(16.36%vs.34.55%),机械通气时间(5.86±2.66)d vs.(11.24±3.80)d,ICU住院时间(13.60±4.83) dvs.(19.58±5.27)d,冷凝液倒流情况(3.64%vs.49.09%),观察组上述指标均较对照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VAP患者的CPIS评分较对照组中VAP患者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粗病死率(21.82%)较对照组(27.27%)低,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生误拔管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持呼吸机管路低位可降低VAP发生率,一定程度改善预后,误拔管风险机率较常规方法无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实施集束化干预策略对预防高原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为高原地区VAP预防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青海省人民医院ICU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年4至12月入院未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的418例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2至10月入院实施集束化干预策略的437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VAP发生率、误吸发生率、气囊压力监测情况及2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情况。 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机械通气时间:(5.94±4.17)d vs (9.72±5.66)d,t=11.14,P<0.001;ICU住院时间:(9.63±6.41)d vs (14.48±8.30)d,t=9.55,P<0.001];VAP及误吸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AP发生率:3.4%和8.1%,χ2=9.39,P=0.001;误吸发生率:0.7% vs 2.2%,χ2=4.82,P=0.030);气囊压力监测达标率高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6.4% vs 61.7%,χ2=2.50,P<0.001)。观察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高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9.0% vs 48.5%,χ2=4.76,P<0.001)。 结论集束化干预策略可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减少高原地区VAP及误吸的发生率,提高气囊压力监测达标率及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干预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ICU病房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呼吸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通气不良、VAP、胃肠胀气、损伤压迫等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ICU监护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在干预前APACHE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APACHE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予以集束化护理干预治疗,能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血必净注射液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入住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行机械通气并最终确诊为VAP的4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2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日2次静脉滴注(静滴)血必净注射液50 mL,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疗程均为7 d。观察两组白细胞计数(WBC)、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疗效和28 d预后。结果治疗7 d后两组WBC、PCT水平及CPI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WBC(×109):9.16±1.62比12.03±2.34,PCT(μg/L):0.17±0.04比0.28±0.69,CPIS(分):3.31±0.97比4.23±1.15,均P<0.05〕。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4.6%(22/26)比54.5%(12/22)〕,而28 d病死率低于对照组〔11.5%(3/26)比36.4%(8/22)〕,均P<0.05。结论在传统西医疗法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VAP患者临床疗效良好,可提高有效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对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早期系统肠道刺激对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将94例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47例。干预组实施早期系统肠道刺激,对照组按护理常规。比较两组患者观察期结束时的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天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发病率、ICU住院天数、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结束时的干预组患者APACHEⅡ评分为(14.60±7.95)分,低于对照组和干预前评分(18.38±8.24),(19.57±2.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68,-4.841;P<0.05);剔除死亡患者后对照组干预前后的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9.47±2.28),(15.34±1.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77,P<0.01);干预组干预前后及两组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为(7.66±6.89)d,低于对照组(11.96±8.1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3,P<0.01),但ICU 住院时间、MODS 发病率、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机械通气患者预防性的实施早期肠道刺激可改善患者病情,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集束化综合护理在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抽选我院ICU在2013年1~12月收治的167例行机械通气≥48 h的患者为观察组,予以集束化综合护理干预,同时抽选ICU在2012年1~12月收治的159例行机械通气≥48 h的患者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死亡率、VAP发生率、ICU住院时间以及pH值、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P<0.05);死亡率、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pH值、血气分析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预防ICU机械通气患者VAP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护士培训,完善集束化护理方案的质量控制,提高护士执行依从性是降低VAP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内科ICU机械通气患者临床效果及VAP的影响。方法临床选择本院收治的内科ICU机械通气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干预组进行综合性干预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2组干预后发生通气不良、胃肠胀气、损伤压迫、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循环障碍等并发症情况;比较2组的ICU监护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干预前后的APACHEⅡ评分情况。结果干预组发生通气不良、胃肠胀气、损伤压迫、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循环障碍等并发症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ICU监护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干预后的APACHEⅡ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科ICU机械通气患者进行综合性干预护理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临床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侧俯卧位通气改善机械通气患儿血氧饱和度、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法,将265例机械通气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32例与对照组133例,观察组采取侧俯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交替翻身方法(每2小时翻身一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仰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交替方法。观察两组患儿VAP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病死率与观察组患儿俯卧位前后pH值、血气分析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为16.7%,对照组为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30,P=0.007);观察组病死率为6.1%,对照组为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77,P=0.001)。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分别为(7.55±1.87),(13.57±1.87),(16.98±1.92) d,对照组依次为(13.20±4.10),(19.19±4.12),(23.05±4.4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4.406,14.293,14.459;P<0.01)。观察组患儿俯卧位前后pH值、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如PaCO2、PaO2、与SpO2均较俯卧位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937,12.673,17.664,13.816;P<0.05)。结论俯卧位可有效改善机械通气患儿血氧饱和度,降低VAP发生率和死亡风险,进而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1年1月-2013年6月在我科ICU住院治疗并行机械通气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比较两者的有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脱机时间,VAP的发生时间、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有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脱机时间以及VAP发生的时间分别为(3.3±0.6),(10.3±3.8),(2.6±4.3),(9.2±2.8)d,显著低于或晚于对照组的(5.6±3.1),(13.1±3.4),(6.5±4.8),(4.8±2.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58,2.63,2.86,2.79;P<0.05).而观察组VAP的发生率为16.9%,病死率为10.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1%,34.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5.36,4.93;P <0.01).结论 循证护理能显著缩短VAP患者的有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和脱机时间,能有效延缓和减少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吸痰前气道内注射0.9%氯化钠溶液对机械通气患者各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ICU机械通气超过72h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吸痰前气道内注射0.9%氯化钠溶液5ml,对照组不注射0.9%氯化钠溶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痰培养阳性率、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入住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VAP发生率为25.0%,对照组为1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痰培养阳性率为47.5%,高于对照组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95,P〈0.05);实验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入住时间分别为(7.35±3.89),(10.88±4.37)d,均高于对照组的(5.73±2.45),(9.00±3.5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分别为602.0,589.5;P〈0.05)。结论吸痰前气道内注射0.9%氯化钠溶液可提高痰培养阳性率,增加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入住时间,不应该作为常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对预防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1—12月入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接受人工气道和机械通气>48 h的老年患者99例,按制订的集束化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包括抬高床头、每日唤醒计划、消化性溃疡的预防和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另选2010年1—12月在我院ICU接受人工气道和机械通气>48 h的老年患者98例为对照组,按ICU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VAP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的时间和病死率等。结果集束化组VAP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和病死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能有效预防和降低老年患者VAP的发生,减少患者机械通气的时间及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法对某三级甲等医院中心 ICU 2011年1月-2013年6月发生的53例 VAP病人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VAP发生率12.7%,病原菌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基础疾病个数(OR=7.22,P〈0.01)、机械通气时间(OR=10.37,P〈0.001)、声门下吸引(OR=0.01,P〈0.001)、误吸(OR=8.36, P〈0.05)为 VAP 相关因素。[结论]对ICU病人中存在 VAP 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应加强 VAP监测与控制,并制定适当的措施来预防其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右美托味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患者机械通气镇静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AECOPD并发呼吸衰竭在ICU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右美托咪定组30例和咪达唑仑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镇静的成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谵妄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能达到良好的镇静效果(93.33%:96.67%,P〉0.05),但右美托咪定组所需吗啡用量明显少于咪达唑仑组[(1.2±0.3)mg/h:(2.5±0.4)mg/h,P〈0.05];右美托咪定组机械通气时间、谵妄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ICU住院时间均少于咪达唑仑组[(5.22±2.36)d、10%、16.67%、(4.25±1.25)d:(5.63±2.86)d、(2.58±1.36)h、42%、34%、(6.33±2.74)d,P〈0.osJ;右美托咪定组心动过缓发生率较咪达唑仑组高(12%:4%,P〈0.05),低血压发生率两者相似(22%:20%,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起到较好理想镇静效果的同时,所需吗啡应用剂量小,并可以减少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减少谵妄发生率,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其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可作为AECOPD行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的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同步间歇强制通气加压力支持通气/压力支持通气两种模式切换结合允许性高碳酸血症(PHC)技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30例接受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呼吸衰竭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研究组(A组)予小潮气量(7ml/kg)机械通气并实施PHC技术,对照组(B组)予常规潮气量(12ml/kg)机械通气。观察两组潮气量(VT)、分钟通气量(MV)、气道峰压(Ppeak)、平台压(Pplat)、动脉血气变化、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例数和气胸例数。结果治疗后2h、24hA组气道峰压Ppeak、平台压Pplat低于B组(P〈0.01);机械通气2h、24hA组pn、Pa02值上升,PaC02值下降的速度滞后于B组,但与机械通气前比较,P〈0.05或P〈0.01;A、B两组机械通气时间为(7.2±3.2)d和(15.6±10.6)d,p〈0.01;住院时间为(10.2±3.2)d和(18.6±10.4)d,P〈0.05;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例和8例(p=0.022);气胸0例和4例(p=0.049)。结论SIMV+PSV/PSV切换联合PHC技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可以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机械通气的VAP发生率和气压伤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疗法联合雾化吸入治疗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给予不同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发生VAP例数分别为3例(9.6%)和15例(51.7%),总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12.9±2.8)d和(18.6±3.5)d,住院时间分别为(16.3±3.7)d和(25.3±3.8)d,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部感染控制(PIC)窗指导下的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能够显著减少机械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痰热清注射液冲洗气管导管对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浙江省新华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并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I组和对照Ⅱ组,各20例。实验组用10ml痰热清注射液而对照I组用等量无菌生理盐水行气管导管冲洗,每12小时一次,对照Ⅱ组不冲洗。分别在入院时、治疗第7天及第15天时测量患者体温,检测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值、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记录各组进行机械通气天数、住ICU天数及VAP发生例数,比较组间差异。结果每个时间点各组间体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7天,实验组的WBC、中性粒细胞比值、CRP及PCT上升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第15天,实验组的各项指标回落至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机械通气天数、住ICU天数及发生VAP例数均明显减少(P均〈0.05)。对照组I组与对照Ⅱ组之间的各项指标在治疗后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进行气管导管冲洗能减少机械通气患者炎症反应的发生,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集束化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1~12月机械通气患者225例作为对照组,2012年1~12月机械通气患者262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包括严格手卫生、加强口腔护理、重视气道湿化、定时监测气囊压、持续声门下吸引、每天进行拔管评估、呼吸机管路的护理、半卧位(抬高床头30°~45°)等集束化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VAP的发病率、入住ICU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的医疗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VAP的发病率、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的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降低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病率,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