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60岁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胆石症与无胆石症患者各42例作临床对照研究,并对其有关的危险因素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其结果表明糖尿病合并胆石症组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与血清总胆固醇浓度呈正相关,并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何钟梁  李毅宏 《广东医学》1997,18(5):312-312
近年来精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日渐成为影响人群寿命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从多方面对冠心病作进一步的探讨,我们从近3年来我院的住院病人中,筛选出无合并症的冠心病患者1对例进行了空腹胰岛素(INS)定量检测,发现冠心病患者与正常人相比普遍存在着高胰岛素血症(HIS),现报道如下。l资料与方法1.l临床资料:冠心病组179例,其中男刀例,女1畅例,平均年龄63.8岁,均符合1979年WHO的冠心病诊断标准,无糖尿病、高血压病及其它内分泌疾病等并发症。对照组72例,其中男30例,女42例,平均年龄59.2岁,血压及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高胰岛素血症是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代谢性相关疾病的潜在危险因素,因此,将高胰岛素血症在这些疾病中所起到的负面影响及可能的机制研究清楚,进而在疾病的初期就把高胰岛素水平将至正常范围将显得非常重要。本文着重对高胰岛素血症及其在这些疾病中所产生的负面作用及可能的机制做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4.
钟志标  池莲祥 《医学综述》2012,18(3):418-420
高胰岛素血症是胰岛素抵抗人群为了维持血糖调节平衡的一种代偿表现,与正常血糖-非高胰岛素血症人群相比,其胰岛β细胞功能已经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增加,更容易发展成为2型糖尿病或葡萄糖调节受损的状态。控制体质量,适当的运动,服用双胍类及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均可通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来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荷,从而降低胰岛素水平。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与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李钟麒,张清宇(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266041)Welburn于1966年最先注意到高血压患者有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的现象。当敏感性降低时即伴有高胰岛素血症(HIS),从而逐渐形成胰岛素抵抗(IR).近二十...  相似文献   

6.
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与高血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 8年 Reaven提出了 Syndrome X术语 ,这种综合征包括摄取葡萄糖刺激产生胰岛素抵抗 ,葡萄糖耐量低减 ,高胰岛素血症 ,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浓度增高 ,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和高血压 [1 ]。有关研究结果指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 ,调整了肥胖因素后这一关系仍然存在 [2 ] 。流行病学研究提出 ,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是直接促进血管壁的生长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以及引起原发性高血压和血脂紊乱的原因之一。另外 ,John[3]的研究结果表明胰岛素抵抗还与凝血以及纤…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又称婴儿持续性高胰岛素血症性低血糖症是一类复杂多样的罕见性疾病,是婴儿持续性低血糖中最常见的原因。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在此对其发病机制、临床特点、病理类型、诊断、治疗及预后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拴测5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胰岛素的基础值及葡萄糖负荷后的水平。结果:22例空腹糖耐量试验后血清胰岛素水平升高。表明高胰岛素血症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与高血压病的关系张涛,赵新,张国祥lq血压、病(essentialhypertension,EH)是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不仅患病率高,且常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国内外学者一直关注E...  相似文献   

10.
良性黑棘皮病与高胰岛素血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类号R587为了解良性黑棘皮病患者胰岛素及糖代谢情况,我们对5例良性黑棘皮病作了胰岛素和C肽释放试验。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江苏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1991年11月~1998年3月收治经皮肤活检确诊的病例5例,男3例,女2例。年龄7...  相似文献   

1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肥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患病率不断攀升,成为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虽然NAFLD的临床症状并不典型,却与一系列代谢疾病相关,并可进展为致命的终末期肝病。流行病学调查证实,NAFLD与肥胖密切相关;相比正常体质量人群,肥胖人群中NAFLD的患病率明显增高;众多基础研究也从分子机制角度分析了肥胖与NAFLD的相关性,证实肥胖伴随的胰岛素抵抗、游离脂肪酸增多以及炎症因子和脂肪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等因素均可能在NAFLD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就目前NAFLD与肥胖相关性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生化指标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特异性的鉴别指标.以指导临床诊断。方法:对38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及151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血清酶、血脂、尿酸、血糖、红细胞压积等指标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酒精性脂肪肝组谷草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AST/ALT02)、γ-谷氨酰转肽酶(GGT)、尿酸(UA)异常的百分数分别为73.7%、34.2%、47.4%、60.5%。非酒精性脂肪肝组分别为27.8%、14.6%、20.5%、35.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ST、AST/ALT(≥2)、GGT、UA等指标可能是鉴别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有效的临床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人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2008-09-2012-10在我院内科住院的≥60岁的老年患者112例,分为2组:NAFLD组52例,非NAFLD组60例。比较两组间年龄、性别、BMI、WHR、TC、TG、CRP、HDL-C、LDL-C、ALT、Cr、FPG、FINS和HOMA—IR的差异,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NAFLD组与非NAFLD组BMI、WHR、TG、ALT、FPG、FINS、HOMA—I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WHR、TG、HOMA—IR是NAFLD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肥胖、高甘油三脂血症和胰岛素抵抗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酒精性脂肪肝(AFL)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模型大鼠肝脏脂质(肝脂)及血脂等指标的异同。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FL组和NAFL组,10周造模成功,制备病理切片,测定各组血脂、酶学等指标,制备肝匀浆测定肝脏脂质含量。结果:NAFL组大鼠部分肝细胞内出现大小不等的脂滴,AFL组出现大泡状脂滴。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FL组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BIL)及肝脏TG、TC显著升高(P<0.01);NAFL组血清TG、TC、LDL、BIL、ALT及肝脏T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FL组与NAFL组高密度脂蛋白(HDL)与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FL组血清TG、AST及肝脏TG、TC显著高于NAFL组(P<0.01)。结论:相同的实验周期内,AFL模型大鼠血清TG及肝脏脂质升高比NAFL模型更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浆脂联素及瘦素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别设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与对照组,空腹脂联素水平测定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瘦素水平测定采用放免法,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非酒精性脂肪肝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浆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浆脂联素水平降低与瘦素水平升高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游离脂肪酸(FFA)及脂肪因子瘦素(LP)、脂联素(ADPN)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关系。方法检测100例NAFLD患者及100例健康对照者FFA、LP、ADPN及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等,比较两组间差异,并分析NAFLD患者FFA、LP、ADPN与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结果 NAFLD组FFA、LP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高于对照组(P0.01);NAFLD组ADPN低于对照组(P0.01)。NAFLD组HOMA-IR与FFA、LP呈正相关(r=0.374,P0.01;r=0.297,P0.05);HOMA-IR与ADPN呈负相关(r=-0.218,P0.05)。结论 NAFLD患者存在明显IR,检测LP、ADPN及FFA对NAFLD病情评估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肝脏超声分级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我科4个月内住院的142例2型糖尿病患者经彩色超声检查后分为三组:A组56例为不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B组46例伴轻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C组40例伴中、重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分别测定三组患者的平均颈动脉IMT、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Ic)、血脂、体重指数(BMI),并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患者ALT、BMI及HOMA—IR的均值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不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相比,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加更明显(各组P〈0.05),颈动脉内膜的厚度与NAFLD的分级增加呈正相关。而三组患者TG、TC、LDL—C、HDL—C和HbA1C同差别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增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加,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脂联素与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测定该院体检和住院人群中45例NAFLD患者和31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空腹血清脂联素,同时检测其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血脂、肝功能及胰岛素水平,并计算体重指数、腰臀比和采用稳态模型法计算IRI。结果血清脂联素浓度NAFLD组(7.07&#177;1.10)ng/mL比正常对照组(10.68&#177;1.45)ng/mL明显降低,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脂联素与HOMA—IR、ALT、GGT、腰臀比、体重指数、三酰甘油(GT)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而与性别、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无相关性。结论NAFLD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且伴有明显的IR,IR是NAFLD患者基本特征之一,中心型肥胖、低脂联素水平是NAFLD的危险因素;NAFLD患者脂联素水平降低和中心型肥胖可能共同参与了IR的发生、发展,进而影响NAFLD的发病。  相似文献   

19.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C反应蛋白和胰岛素抵抗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C反应蛋白(CRP)及胰岛素抵抗(IR)情况。方法:对64例脂肪肝患者根据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分为脂肪肝糖耐量正常组(NGT)和异常组(IGT),同时选择20例正常人为对照(NC),检测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及C反应蛋白水平。采用稳态模式评估法(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NGT和IGT之间及其与NC之间HOMA-IR和CR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AFLD患者随着OGTT异常程度的增加,CRP及HOMA-IR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二者均与NAFLD呈正相关关系(r=0.217,P<0.05;r=0.263,P<0.02)。结论:NAFLD可能成为预测炎症状态和IR的指标。改善肝脏脂肪代谢,减轻炎症状态可能有利于减轻IR。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住院患者286例,按诊断标准分为非脂肪肝组(197例)和NAFL组(89例)。分析两组患者CAS和其他代谢指标及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 NAFL组的血尿酸(UA)、ALT、血糖(FPG)、体质量指数(BMI)、三酰甘油(TG)均高于非脂肪肝组;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Cr)低于非脂肪肝组;NAFL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冠心病的发病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年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ALT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独立相关(标准化偏回归系数0.368,P=0.021),其他指标未进入方程。结论 NAFL患者的UA、TG、BMI高,颈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冠心病的发病率高;而LDL-C低。老年人发现NAFL后应警惕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应进行必要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