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组织多普勒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室壁运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ll motion in cases of dilated cardiomyopathy (DCM) by the use of Doppler tissue imaging (DTI). METHODS: We observed 30 DCM patients and 30 normal volunteers. For the assessment of short axis motion, the myocardial velocities (MV) and transmural myocardial velocity gradients (MVG) of the middle segments of anterior interventricular septum and 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were recorded through parasternal long axis view. We detected the MV of the middle segments of left ventricular walls to evaluate the long axis motion through apical windows(4-chamber, 2-chamber and long axis). RESULTS: Four kinds of abnormal presentations of the waves were seen in DCM cases. The patients' MV of were obviously lower a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s', especially in long axis; the patients' MVG also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 < 0.05). In the patient group, the heterogeneity of wall motion disappeared too. CONCLUSION: PW-DTI can quantitatively assess the above abnormalities of DCM and provide 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 for clinical use.  相似文献   

2.
冉丛恺 《四川医学》2013,(10):1585-1586
目的 探讨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对扩张型心肌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65例,经二位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查和目测半定量室壁运动记分法分为普通运动减弱组(34例)和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组(31例).通过随访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心腔收缩功能、无心脏事件累计生存率等预后的差异.结果 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组的收缩功能比普通运动严重,射血分数(32±5)%:(37±6)%,左室内径缩短率<25%,左室舒张期末内径(73±5):(67±4)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是扩张型心肌病预后不良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SWMA)现象,然后研究SWMA对DCM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 收集从2001年5月至2006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DCM) 患者176例.通过使用心脏彩超检查来把患者分开为普遍运动减弱(GH)组(88例)和SWMA组(88例),然背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相应的治疗,最后采用随访比较的方法来比较2组患者预后的差异.结果 通过与GH组相比,SWMA组患者他们的左室扩大更为明显左室舒张末期内径:(73±5):(67±5)mm,P<0.01,并且SWMA患者的心脏功能减退更为严重,左室射血分数为(32±5)%:(37±5)%,P<0.01;SWMA患者与GH患者间的比较,相关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WMA是造成DCM 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DCM可以导致SWMA,因此SWMA是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预后不良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技术(TDI)检测扩张型心肌病(DCM)左室心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正常人25例和DCM患者25例,应用TDI技术测量胸骨旁长轴检测室间隔及左室后壁中间段短轴方向心肌运动速度(MV),心尖部左室前壁、后壁、下壁、侧壁、及前间壁后间壁中间的心内膜面MV。结果DCM组长轴和短轴方向的MV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TDI技术可以对DCM患者的左室心功能进行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DI)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右室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DCM患者84例,根据心室的大小,分为左心型、右心型及全心型三组。健康对照组50例,取标准心尖四腔心切面,应用TDI定量分析三尖瓣前叶及隔叶瓣环处的组织运动速度。结果与正常组比较,三组DCM患者三尖瓣环处组织运动VS、VE、VE/VA均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以全心型组最为显著。三组DCM患者间两两比较,全心型后间隔瓣环处VS高于右心型,左心型侧壁瓣环处VE/VA与全心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VS、VE、VE/VA表现为全心型<右心型<左心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DI速度指标VS能快速评价DCM患者右室收缩功能,而VE、VE/VA能快速评价DCM患者右室舒张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组织多普勒超声显像评价室壁运动与心功能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组织多普勒超声显像(TDI)技术在传统的彩色多普勒技术基础上,通过改变多普勒滤波系统,去除心腔内血流产生的高速、低振幅的频移信号,保留心肌运动产生的低速、高振幅的频移信号,是一项无创、定量分析室壁运动的新技术。现对近年TDI在室壁运动及心功能分析、检测存活心肌、心力衰竭预后判断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检测组织运动速度、应变与应变率等参数,评价其在右室心尖起搏(VVI)与房室顺序起搏(DDD)的改变规律对节段性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近期安装永久起搏器行VVI起搏的患者30例归入VVI组,房室顺序起搏的患者32例归入DDD组,年龄匹配的正常人32例归入对照组,分析3组之间TDI指标的变化及其变化规律。结果:正常组、DDD组及VVI组各节段的PSV、PSS及PSSR测值均依次降低,但PSSR在3组之间无显著性下降,而PSV与PSS显著下降的节段数多为右心室壁节段。起搏组左心室节段PSVT、PSST及PSSRT显著延长,右心室壁则显著缩短。结论:TDI可以作为起搏后早期评价患者节段心肌收缩运动的无创指标。起搏后患者心肌运动速度与应变下降早于应变率下降。早期的右心室心尖起搏,左室节段收缩功能较正常并无显著性差异;而VVI起搏患者的右心室壁节段收缩功能较正常及房室顺序起搏显著减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彩色室壁运动技术(CK)与多普勒组织成像(DTI)联合应用对心肌梗塞局部室壁运动异常(RWMA)的诊断价值。 方法:应用CK和DTI技术对67例确诊为心肌梗塞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者的左室壁节段运动进行检测。CK指标为收缩期内心内膜位移(CK),DTI指标包括:收缩期波峰值(Vs),舒张早期波峰值(Ve),舒张晚期波峰值(Va)。 结果:心肌梗塞患者CK检测的室壁运动幅度及DTI检测的室壁沿长轴运动速度均减低,有梗塞节段室壁运动减低更明显,单独CK与DTI指标诊断室壁运动异常和判定梗塞节段的敏感度均较低,CK和DTI对RWMA的敏感度分别为85.07%,86.56%,CK和DTI对梗塞节段的敏感度分别为87.62%,85.33%,而CK与DTI指标相结合后,对RWMA的敏感性达99.51%,判定梗塞节段的敏感性达99.11%。 结论:CK和DTI联合应用能更准确地诊断心肌梗塞患者的局部室壁运动异常,判定梗塞节段。  相似文献   

9.
陈平 《广西医学》2001,23(6):1380-1381
目的 :探讨多普勒组织成像 (DTI)探查冠心病局部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二维超声检查 (2 -DE)及DTI技术对 46例经临床确诊 (其中 16例经冠脉造影证实 )的冠心病患者和 30例正常对照者左室节段长轴及短轴方向运动速度进行检测分析 ,仪器采用东芝 70 0 0型彩色超声成像系统。结果 :冠心病缺血导致局部室壁运动减弱 ,二维彩色及M型DTI表现为色彩变暗、消失或呈相反方向的色彩。脉中多普勒组织成像 (PW -DTI)所测运动异常节段的峰值速度明显减低。结论 :DTI技术可定量评价心肌缺血后局部室壁运动异常 ,方法较传统二维超声敏感准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DTI)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右心室舒张功能。方法采用DTI测量30例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和25例正常人的三尖瓣环后间隔、侧壁、下壁、前壁、前间隔、后壁的Sa、Ea、Aa及Ea/Aa之比。结果DCM组的sa、Ea、Aa及Ea/Aa比较正常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TDI技术为评价DCM患者的右心室舒张功能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评价心功能的研究及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畅晶  李玉宏 《医学综述》2006,12(17):1081-1083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是一项以多普勒原理为基础的超声显像技术,是根据多普勒效应检测低速高幅运动的心肌组织,可准确、定量、无创评价心脏整体及局部的收缩功能与舒张功能。近年来发展迅速,在临床心功能评价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应用。本文就其技术对心脏功能评价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cTnTR141W扩张型心肌病转基因模型小鼠左、右心室进行对比分析,研究cTnTR141W转基因小鼠是否可以作为右心室心肌病的动物模型。方法 利用7.0T高场强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定量分析了2、4、6和8月龄对照组及cTnTR141W转基因模型小鼠左、右心室的舒张末容积(EDV)、收缩末容积(ESV)和射血分数(EF)的变化情况,同时对6月龄对照组cTnTR141W转基因模型小鼠心肌组织进行组织学分析。结果 转基因阴性对照小鼠相比,cTnTR141W转基因小鼠左、右心室的容积在2月龄时已有增大趋势,而射血分数有减小趋势。右心室射血分数减小出现最早也最显著(P<0.05)。随年龄增加,cTnTR141W转基因小鼠与转基因阴性对照小鼠相比,右心室的结构和功能的病理生理变化与左心室同时趋于严重。该小鼠左、右心室在4月龄后表现典型的扩张型心肌病表型。结论 cTnTR141W转基因模型小鼠左心室和右心室的扩张性心肌病表型同时出现,该小鼠可作为研究心肌病对右心室功能影响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正常人左室壁运动特征 ,探讨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 (PW- DTI)定量评价心肌运动的应用价值。 方法 应用 PW- DTI技术对 12例正常人短轴方向 (前间隔和后壁 )的运动速度和长轴方向每一室壁节段的运动速度进行测定分析。 结果 正常人每一个心动周期中 ,室壁运动频谱包括收缩波 (S)、舒张早期波 (E)和舒张晚期波 (A)三个主要运动波 ,以及等容收缩波 (IC)和等容舒张波 (IR)。一般说来 ,短轴方向的运动速度后壁大于前间隔 ,长轴方向左室同一水平游离壁的运动速度大于室间隔 ,同一室壁由基底部向心尖部 ,运动速度逐渐降低。 结论 正常人左室壁运动速度存在特有的不均一性 ,PW- DTI可作为评价室壁节段运动直观、准确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14.
106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发生心律失常的类型及原因,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06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类型以及与心功能、房室大小的关系。结果:其心律失常发生率92.7%,以传导阻滞占首位,占心律失常68.5%,其次为室性心律失常,占心律失常65.1%,且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左室扩大有关(P<0.05)。心房颤动的发生与左房扩大有关(P<0.01)。结论:扩张型心肌病的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且多样易变,其发生与广泛心肌纤维化致心电生理异常,影响心肌细胞的电传导和自律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超声评价窄QRS波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局部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方法:超声测量21例窄QRS波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DCM组)和21例正常人(control组)各二尖瓣瓣环,获得等容收缩期、射血期、等容舒张期、舒张期的持续时间(ICT、ET、IRT、DET),计算评价左室整体和局部心肌综合指数,以及局部收缩期和舒张期心肌功能指数.结果:窄QRS波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患者左室各壁等容收缩时间(ICT)和等容舒张时间(IRT)明显延长,舒张充盈时间(DFT)缩短,整体和局部心肌综合指数明显增高,局部收缩期(SMPI)和舒张期心肌功能指数(DMPI)也增高.结论:扩张型心肌病时左室整体和局部心肌综合指数明显异常,提示左室局部舒缩功能普遍受损.利用组织多普勒测量整体和局部心肌综合指数可以快速、无创、敏感地评价局部心肌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在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患者的左心室心肌纵向收缩功能应用价值。方法对39例DCM患者和35例正常对照组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得到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过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Ve)及舒张晚期血流速度(Va);应用2D-STI技术测量DCM患者和正常对照组收缩期纵向峰速度、峰值应变及峰值应变率。结果 DCM患者的LAD、LVESV及LVEDV均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LVEF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DCM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在Ve/Va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DCM患者左心室各室壁基底段、中间段收缩期纵向峰速度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心尖段的后壁、下壁及侧壁收缩期纵向峰速度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前壁及室间隔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左心室各室壁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及峰值应变率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DCM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从心底往心尖方向观察,收缩期纵向峰速度呈递减趋势。结论 2D-STI技术能准确、全面的分析左心室局部心肌长轴运动的峰速度、峰值应变及峰值应变率,对评价DCM患者的左心室局部心肌纵向收缩功能变化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王刚  叶勇  杨超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8):3799-3800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联和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室壁运动异常的研究。方法:用组织多普勒联和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检测29例冠心病患者的室壁运动,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相比较。结果:29例冠心病患者,组织多普勒对室壁运动异常诊断符合率83.33%;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对室壁运动异常诊断符合率76.96%;组织多普勒联合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对室壁运动异常诊断符合率91.67%。结论:组织多普勒联合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能够提高对冠心病室壁运动异常的诊断符合率,可应用于冠心病的诊断筛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倍他乐克治疗扩张性心肌病(DCM)。对心功能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DCM分成两组,A组:52人(男性41。女性11),平均年龄44岁,左室射血分数(LVEF)平均31.30%,以利尿剂,洋地黄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l)等基础治疗;B组:58人(男性45,女性13),平均年龄47岁,LVEF平均32.26%,在利尿剂和洋地黄ACEI综合治疗基础上,只要患者耐受,从小剂量逐步加用倍他乐克12.5mg/天至50~100Ing/天。结果 经过12个月治疗随访。两组共有24例因心血管事件死亡(A组16。B组8);有27例因心衰加重,严重心律失常事件再次住院治疗(A组18,B组9)。治疗前后比较,B组较A组患者心率减慢。QT离散度(QTd)降低,LVEF明显增加。室性心律失常得到更好控制,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倍他乐克可显著改善DCM患者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9.
刘广禄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3):1642-1644
目的:探讨多普勒组织成像(Doppler Tissue Imaging,DTI)技术评价高血压病(EH)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价值,以寻求早期获得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可靠而客观的方法。方法:36例正常人和27例EH患者(伴心肌肥厚者15例和不伴心肌肥厚者12例),用DTI法分别检测正常人及EH患者二尖瓣环室间隔侧及侧壁侧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a)、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a)及Ea/Aa,并用二尖瓣血流多普勒法检测舒张期血流速度E、A及E/A以作比较。结果:正常人Ea、Aa、Ea/Aa与年龄相关,EH患者相关性降低;高血压组Ea、Ea,/Aa较正常人减低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心室肥厚(LVH)组比非肥厚(non-LVH)组降低更明显。EH患者二尖瓣血流频谱E、E/A虽降低,但左室肥厚组与非肥厚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DTI法能简便准确地定量EH患者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的改变,从而准确判断舒张功能受损程度,此法优于二尖瓣血流频谱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