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应用动态血压监测仪对经临床确诊为高血压病的330例患者的血压升高规律及靶器官心脑肾损害相关因素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表明:高血压病混合型血压升高占58.18%,收缩压升高占27.88%,舒张压升高占13.94%;白昼血压升高占25.45%,夜间血压升高占16.97%,持续性血压升高占57.58%;高血压病靶器官损害以脑损害为主,其次为心脏,肾脏损害。病程长,收缩压及混合型血压升高、夜间及持续血压升高、血压负荷值增大等都是心脑肾损害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病患者靶器官损害与血压昼夜节律及中医证型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变化与靶器官损害及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62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单纯高血压病组和靶器官损害组,中医辩证分为4型,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靶器官损害组血压昼夜节律显著减弱,肝火亢盛型24小时平均收缩压异常增高,痰湿壅盛型24小时平均舒张压明显增高,阴虚阳亢型昼夜收缩压节律明显异常,阴阳两虚型双重昼夜节律异常。结论:血压昼夜节律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密切,肝火亢盛型和痰湿壅盛型多为高血压的早期正盛邪实阶段,阴虚阳亢型和阴阳两虚型多为高血压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秦安县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情况及血压变异对靶器官的损害,为血压晨峰患者早期预防靶器管损害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从该县不同年龄阶段的高血压患者中筛选出新发现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18例;既往明确诊断原发性高血压者258例。用动态血压器监测24小时血压情况,同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测定患者的左室壁厚度、左室重量以及颈动脉厚度和斑块形成等指标;并测定患者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所有患者测身高、体质量、腰围,计算体质量指数。同时做24小时尿微量蛋白测定。结果:秦安县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情况及血压变异对靶器管损害明显,尤其以晨峰时损害更甚。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晨峰者有更明显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左心室肥厚,同时有心肌复极时间的延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动态血压级别、血压昼夜节律与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关系,以及中医证型的分布。方法: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血压级别分为3组,再根据血压昼夜节律分为杓型和非杓型2组,进行动态血压检测,同时检查三大常规、生化、心电图、X线胸片和超声心动图判断器官损害。结果:142例老年患者有54.2%人发生靶器官损害,总累及器官数108例次,左心室肥厚和心衰占首位。3级和1、2级高血压相比、非杓型和杓型高血压相比,靶器官损害均明显增多。各级血压的中医证型分布一致,但非杓型者更易出现阴虚阳亢和阴阳两虚。结论:老年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严重;昼夜节律异常者更易导致靶器官损害;阴虚阳亢和阴阳两虚是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原因,中医辨证对改善血压昼夜节律将更有潜力。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高血压病靶器官损害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原发性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与中医证型关系及其中医药治疗两个方面,对近10年来原发性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中医药研究有关文献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查玉玲  李军 《北京中医药》2021,40(4):436-439
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危及心、脑、肾等多个器官的功能,给高血压的控制和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预防和治疗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是临床研究重点和难点,中医药由于多靶点、多系统、整体治疗等独特优势得到较多重视.中医治则主要包括温阳活血、化瘀止痛、健脾益气、补肾祛湿.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炎性反应、抑制神经细...  相似文献   

7.
<正>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规律依据特定时间变化而出现周期性波动称之为生物节律,其中以“昼夜节律”研究最普遍。人体血压的变化也呈现有显著的生物节律,正常人体的血压是“两峰一谷”的杓型节律。血压昼夜节律紊乱参与高血压病起病及进展的机制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血压昼夜节律紊乱对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影响及其相关治疗的研究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高血压病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长期的血压升高可导致心、脑、肾、血管等靶器官的损害与功能衰竭,其发病率目前仍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治疗高血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不同中医证型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7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中医辨证分为四型:肝火亢盛26例,阴虚阳亢51例,痰湿壅盛54例,阴阳两虚45例;选取正常健康者20例作为对照组。对各组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超声心动图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等高血压靶器官损害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①痰浊中阻证IMT及斑块数量较其他三组高,且有显著性差异。②阴阳两虚证左心室肥厚发病率较其他三组高,且有显著性差异。③阴阳两虚证血肌酐及24 h尿白蛋白定量均较其他三组高,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①高血压病伴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可作为痰浊中阻证辨证的参考指标。②血肌酐及24 h尿白蛋白定量可作为阴阳两虚证辨证的客观化指标。③高血压病伴充血性心力衰竭可作为阴阳两虚证辨证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靶器官损害相关性研究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国英  刘德桓 《福建中医药》2004,35(2):54-56,F003
高血压病(EH)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血压持久升高可有心、脑、肾、血管、视网膜等靶器官损害。为了全面降低心脑血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就需要在降压的同时对高血压病的靶器官损害进行干预。近年来不少学者对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靶器官损害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  相似文献   

11.
杨小雯 《世界中医药》2015,10(2):287-289
目的:以中山市石岐区退休干部为样本,探讨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变异与中医体质分类的相关性,并观察中医干预对血压变异的影响。方法:选取部分中山市石岐区退休干部进行血压测量,筛查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65例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24 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分为杓型组和非杓型组,比较2组患者中医体质分类。观察非杓型患者经中医干预前后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情况。结果:比较杓型组与非杓型组的中医体质分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杓型组多见湿热质、痰湿质,非杓型组多见阴虚质、气虚质和阳虚质。通过适当的中医干预有助于改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有助于使非杓型血压向杓型血压转归(P<0.05)。结论:中医体质分类与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变异有相关性,可为临床观察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变异做客观依据,为高血压患者实施个体化中医干预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伴或不伴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和OSA的相关性。方法纳入阴虚阳亢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90例,对患者行便携式睡眠仪监测、24h动态血压(ABPM)监测。观察患者血压的均值、变异性,及昼夜节律和OSA的关系;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OSA和血压的关系。结果与不伴OSA的高血压患者相比,伴OSA患者的血压变异性和非杓型血压发生率明显增高,夜间血压下降率明显降低(P〈0.05);其中夜间平均收缩压、24h收缩压血压标准差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呈正相关,夜间收缩压下降率和AHI呈负相关(P〈0.05)。结论伴OSA患者的血压变异性增高,昼夜节律紊乱。  相似文献   

13.
血压变异性(BPV)是情志刺激、饮食、运动等多种外部环境因素作用于人体心血管系统的相互影响的结果,高血压诊治多倾向血压数值变化评估,认识BPV危害尚不够,血压管理工作尚欠缺,个体化治疗目标及要求尚不完善。西药治疗降压成绩突出,对血压变异改善效果欠佳,中医药多从子午流注学说阐述,中药汤剂内服、中成药及针灸、刮痧、耳穴压豆、中药浴足等在改善血压变异性方面具有显著疗效,可更好控制24h动态血压,保护心、脑、肾等靶器官,预防和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和病死率。运用中医中药多环节、多靶点、低毒和高效的优势,达到平稳降压,改善血压变异性,保护靶器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改善血压变异性存多家之言,临床试验研究数据仍缺乏。丰富和完善血压变异性中医诊疗方法,中西医结合降低血压变异性,防止心脑血管并发症意义重大,利用现代医学试验研究方法及成果,全面发掘中医中药优势是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脉压是心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独立危险因子,已成为心脑血管病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大量临床研究显示,脉压不仅与冠心病、心肌肥厚、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大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也与脑血管疾病、肾功能损害关系密切。中医古籍中虽没有相关论述,但近年来中医对脉压增大的研究也层出不穷,中医辨证主要集中在肾虚、瘀血和痰湿等方面,多用补肾活血、化瘀通络和清化痰湿等治法指导用药,攻补兼施、各有侧重。本文综述了中西医在脉压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今后对脉压更加广泛、深入、细致、长期的研究提供思路和搭建平台。  相似文献   

15.
血压变异与高血压病患者中医体质分类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与中医体质分类的关系。方法:12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根据中医体质分类分为阳亢质、痰湿质两组,比较两组血压负荷和血压变异的特征。结果:两组夜间收缩压血压变异(nSBPSD)、夜间舒张压血压变异(nDBPSD)、夜间平均动脉压血压变异(nMAPSD)、夜间舒张压下降百分率(nDBPrr)以及24h平均收缩压(24h 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夜间平均动脉压(nMAP)、夜间舒张压均大于正常界限次数的百分率(nDBPLO),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痰湿质高血压病患者较阳亢质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减小明显,血压负荷增大,可能容易发生靶器官损害。  相似文献   

16.
众多研究表明异常血压昼夜节律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事件发生密切相关,对异常血压昼夜节律的调控干预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医虽无此病名,但对其病因病机有着独特的见解,现代临床研究也表明中医治疗对本病有着显著的疗效,对近年来中医药对本病治疗的研究近况做一回顾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改变与靶器官损害显著相关,如果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夜间血压持续升高,血管壁长时间处于高水平冲击,容易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促进靶器官的损伤。灸法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但目前有关灸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影响的报道尚不多见,本研究通过对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使用灸法后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观察,探讨灸法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高血压病研究的不断深入,除了血压水平之外,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及昼夜节律亦日益备受关注。中医非药物疗法在防治高血压方面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文章就血压变异性及昼夜节律的概念,对靶器官的影响,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和其非药物治疗等方面做一综述,旨在为后续相关工作的展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电针双侧曲池穴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治疗组采用电针双侧曲池穴治疗;对照组采用空白对照,不采用任何治疗方法。治疗10次后,分别测量两组患者24 h动态血压,观察两组血压变异性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 SSD)、白天收缩压标准差(d SSD)和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 SS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24 h舒张压标准差(24 h DSD)、白天舒张压标准差(d DSD)和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 DS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双侧曲池穴能改善高血压病患者收缩压变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