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重脓毒症定义为脓毒症合并脏器功能不全,脓毒症休克则表现为严重脓毒症合并有严重低灌注单纯补液不能改善.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在美国的发生率每年超过750 000人次,病死率可达28% ~ 50%[1-2].虽然拯救脓毒症运动指南SSC-2004、SSC-2008和SSC-2012[3-5]先后发布,并提出了Bundle治疗策略,但是病死率却没有显著下降.虽然有文献从不同角度推荐血液净化辅助治疗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但是争议仍然不断.本文拟通过多角度阐明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与血液净化治疗二者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积极液体复苏和器官功能支持的同时,有效清创引流和应用广谱抗生素是治疗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的根本措施.《2008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管理指南》就病源学诊断、抗生素治疗和感染灶控制提出了推荐意见,以指导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的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3.
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是临床急、重症。降钙素原是诊断脓毒症较好的炎症指标,序贯性器官功能障碍评估和快速序贯性器官功能障碍评估分别用于评估和预测脓毒症患者的器官功能障碍,血乳酸用于评估脓毒症患者是否存在组织低灌注。脓毒症治疗在控制原发病、抗感染上已达成共识,但在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和糖皮质激素应用方面仍存在争议。本文就脓毒症、脓毒性休克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早期小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在脓毒症休克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62例脓毒症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综合抗休克治疗,观察组在脓毒症休克后2d内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状况、炎性指标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降钙元素(PCT)、白介素-6(IL-6)]。结果两组治疗后CD8+、TNF-α、PCT以及IL-6均下降,CD3+、CD4+以及CD4+/CD8+均提高,且观察组变幅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脓毒症休克患者,早期小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改善机体免疫,减轻全身炎症反应,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5.
朱红阳 《浙江临床医学》2013,(11):1739-1742
严重脓毒症(Severesepsis)、脓毒性休克(Septicshock)及脓毒症相关性脏器功能障碍是引起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死亡的最常见原因。脓毒症源于感染,表现为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严重脓毒症发展为组织低灌注和脏器功能障碍。脓毒性休克时充分的液体复苏后仍存在低血压或者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早期启动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规范化治疗能明确降低病死率。本文就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的治疗进展进行系统性阐述。  相似文献   

6.
1早期复苏 1.1推荐意见诊断脓毒症休克,其定义是患者组织灌注不足,即容量试验后持续低血压状态或血乳酸浓度≥4mmol/L.  相似文献   

7.
相对肾上腺功能不全与脓毒性休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对肾上腺功能不全是脓毒症的常见并发症,易发于脓毒症休克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医源性因素、血皮质醇结合球蛋白水平、糖皮质激素抵抗等与相对肾上腺功能不全的发病密切相关.关于脓毒性休克合并相对肾上腺功能不全,临床尚缺乏明确的诊断标准.目前,糖皮质激素被推荐用于对液体复苏及血管收缩药物反应不佳的危重患者.血皮质醇水平可作为评价脓毒性休克合并相对肾上腺功能不全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测定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休克指数(SI)水平,探讨其对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预后的影响.方法 本文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8月间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急诊监护室的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100例,根据28 d转归再分为生存组(n=48)和院内死亡组(n=52).分别测量并计算所有患者入院时的休克指数(SI1)和入院后就接受液体复苏后2h的休克指数(SI2).结果 (1)死亡组入院时和液体复苏后2h休克指数(1.5±0.05)、(1.2±0.04)高于生存组(1.3±0.08)、(0.9±0.05),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根据ROC曲线分析并计算AUC值,死亡组SI1、SI2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707 5、0.889 4,SI2≥1为截断点评价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预后评价的敏感性为80.3%,特异性为78.4%.结论 入院后复苏2h的休克指数(SI2)较入院时休克指数(SI1),能较好的预测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脓毒症休克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是体循环阻力下降,心输出量保持正常或增加(高排低阻型),但在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中由于缺氧、炎症因子大量产生与释放等因素可能会引起心肌损伤,也可表现为心输出量下降,出现低排低阻[1]。虽然有液体复苏等集束化治疗,但脓毒症休克病死率仍高达40%~60%[2]。有报道联合应用大剂量参附注射液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成功率,降低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量[3]。本次研究观察参附注射液对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脓毒症患者血乳酸与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 O2)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脓毒症患者40例,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将脓毒症休克患者20例设为休克组,将未达脓毒症休克标准者20例设为非休克组。观察两组治疗前血乳酸及Scv O2的情况,以及休克组治疗前与治疗后2、4、6、12 h监测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休克组血乳酸较非休克组升高[(5.29±1.85)mmol/L vs(3.01±1.85)mmol/L](t=5.47,P=0.000);Scv O2较非休克组降低[(64.04±8.40)%vs(69.81±6.05)%](t=2.35,P=0.047)。与治疗前比较,休克组血乳酸自治疗后6 h即开始明显改善(P0.05或P0.01),Scv O2水平自治疗后2 h即明显改善(P0.01)。结论脓毒症休克患者血乳酸升高,Scv O2降低;Scv O2作为脓毒症休克治疗效果评价指标可能更敏感。  相似文献   

11.
<正>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已经成为现代医学导致危重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人们已经越发意识到它在重症患者治疗中的重要性。为了进一步规范脓毒症的治疗,2004年拯救脓毒症指南〔1〕颁布,这一指南的出现大大降低了脓毒症患者的病死率,然而由于脓毒症发病机制极为复杂,因此即使是已经应用于临床的多项指南推荐意见亦  相似文献   

12.
李华强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1):7595-7595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患者发生休克与脓毒症的关系。方法回顾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2000-06-2010-06收治严重烧伤患者196例,分析严重烧伤患者发生休克与脓毒症的相关性。结果本资料共196例,出现休克25例,其中发生脓毒症19例,发生率76.0%;未出现休克171例,其中发生脓毒症20例,发生率11.69%。经统计学分析,严重烧伤患者休克与脓毒症存在相关性,r=0.473。结论严重烧伤患者发生休克易出现脓毒症,有效防治休克是减少脓毒症的首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脓毒症是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其高发病率和病死率引发广泛关注。这一疾病通常由感染触发的免疫应答失衡引起,严重者可演变为脓毒性休克。糖皮质激素作为治疗脓毒性休克的抗炎药物,其有效性存在争议。本文对近5年关于糖皮质激素治疗脓毒性休克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包括总结其治疗观点、作用机制、药物种类与剂量的选择、最佳给药时机以及实验室检查指导糖皮质激素治疗脓毒性休克的文献案例,同时也分析相关不良反应。我们发现,许多文献认为糖皮质激素治疗是有效的,推荐使用氢化可的松,常用剂量为200~400 mg/d,治疗周期通常为4~7 d。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胃肠道出血、二次感染等不良反应。针对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应用实验室检查方法(如炎症因子、基因检测等)指导治疗。本结论可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但此结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由于部分参考文献未将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区分开来,另一方面关于糖皮质激素种类、最佳给药时机和实验室检查的方法指导脓毒性休克治疗相关的发表文献较少,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4.
2020年日本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管理临床实践指南(J-SSCG 2020)是日本重症监护学会和日本急诊医学协会联合对J-SSCG 2016的修订更新,于2020年9月首次发布,2021年2月再次发布.该指南旨在帮助医务人员在脓毒症治疗管理时做出恰当的决定,以改善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预后.本文对J-SSCG 2020...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碱剩余早期动态变化对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早期评估作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记录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入院后碱剩余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Ⅲ(APACHEⅢ),分析碱剩余与APACHEⅢ 评分及脓毒症预后的关系,并比较不同碱剩余组预后的情况.结果 死亡组和存活组碱剩余值及早期变化趋势明显不同(P<0.05,P<0.01),不同碱剩余组间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碱剩余与APACHEⅢ评分间有较好的一致性.早期碱剩余越高,预后越好,治疗后碱剩余恢复较快组预后良好.结论 碱剩余是评估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严重性及预后较好的指标,其应用价值可与APACHEⅢ评分媲美,而且两者联合预测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魏春燕  贺永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7):1545+1547-1545,1547
目的 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治疗脓毒症休克的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以来成都军区总医院行HVHF治疗的39例脓毒症休克患者,按治疗转归分死亡组和存活组,对比分析两组的年龄以及HVHF治疗前和治疗24 h的血肌酐(Cr)、尿素氮(BUN)、氧合指数、乳酸、平均动脉压(MAP)、APACHEⅡ评分.HVHF治疗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机器各项参数.结果 两组年龄无明显差异,经HVHF治疗24h两组的Cr、BUN、氧合指数、乳酸、MAP均明显改善.HVHF治疗前和治疗24 h死亡组APACHEⅡ评分均高于存活组;经HVHF治疗24 h存活组APACHEⅡ评分显著降低,死亡组无明显变化.结论 HVHF可有效辅助治疗脓毒症休克;APACHEⅡ评分对判断脓毒症休克的预后有指导意义;恰当的护理才能保证HVHF的安全、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2008国际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概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3年12月,参与"拯救脓毒症战役"(surviving sepsis campalgn,SSC)行动的11个国际学术团体的44位专家.以近10年文献资料为基础,按照循证医学的基本原则,共同商讨和制定了《2004国际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推荐了多达46条治疗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心脉隆注射液对脓毒症休克患者微循环的影响,以了解心脉隆对脓毒症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重症监护室诊治的82例脓毒症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41例患者进行常规脓毒症休克集束化治疗,治疗组的41例患者在对照组集束化治疗的基础上加心脉隆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的血流动力学参数(HR、CVP、CO、MAP、SVR)、血流变(全血还原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微循环灌注指标(氧合指数、血乳酸水平、SCVO2、Pcv-aCO2)及28 d生存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流变及微循环灌注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治疗后两组的上述方面检测结果均显著改善,且治疗组的检测结果显著地好于对照组,28 d生存率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心脉隆注射液可显著地改善脓毒症休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改善血流变及微循环灌注指标,提高28 d生存率。在脓毒症休克患者治疗中具有积极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脓毒症(sepsis)是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的前兆,是当前危重病医学面临的棘手问题,由其导致的脓毒症性休克仍然是ICU中的主要死亡原因.尽管目前我国尚无确切的统计学数据,有资料显示:美国每年约有75万人发生脓毒症休克,病死率达50%以上[1].因此早期识别、诊断脓毒性休克,并及时进行充分、恰当的治疗是减少死亡、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乳酸清除率与ICU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9-01-2012-03入住我院内科ICU的231例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按预后分为生存组(139例)和死亡组(92例),比较2组患者早期不同时段血乳酸清除率及APACHE Ⅱ评分;比较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早期不同时段血乳酸清除率及APACHE Ⅱ评分;早期不同时段乳酸清除率与APACHE Ⅱ评分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2组患者入院时血乳酸、入院后6h及12h乳酸清除率、入院后各时段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及〈0.01),入院后24h、48h和72h乳酸清除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入院后6h乳酸清除率的差异也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后6h和12h乳酸清除率与同时段APACHEⅡ评分存在负性直线相关关系。结论:ICU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早期(入院后6h和12h)乳酸清除率对于判断其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