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讨论呼吸衰竭的药物治疗.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加强呼吸支持,对呼吸衰竭的病因和诱因治疗.  相似文献   

2.
任何原因引起的呼吸功能严重损害,导致机体缺氧,伴有或不伴有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和临床表现的综合,称为呼吸衰竭。呼吸衰竭在救治时应迅速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积极治疗原发病和病因。呼吸衰竭所致病死率很高,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应注意护理。现将多年来对慢性呼衰152例病人氧疗和药物治疗过程中的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覃东胜 《吉林医学》2013,34(12):2217
目的:比较常规疗法和免疫调理疗法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总结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42例病例资料,按照疗法不同分为两组:常规疗法治疗的对照组21例,在常规疗法基础上施行免疫调理治疗的治疗组21例,治疗后统计各组患者肺部感染控制窗平均出现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治愈率和死亡率,最后统计学方法比较统计结果的差异性。结果:治疗组患者肺部感染控制窗平均出现时间(8.8±1.8)d,平均住院时间(11.1±4.1)d,显效16例,死亡4例,统计学检验结果表明:各统计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调理疗法在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具有优秀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赵德芳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1):127-128,110
慢性呼吸衰竭(CRF)是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是COPD)基础上,呼吸功能损害逐渐加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多伴有高碳酸血症,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及综合征。治疗多样化比较困难,包括氧疗、机械通气治疗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5.
赵德芳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8Z):127-128,110
慢性呼吸衰竭(CRF)是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是COPD)基础上,呼吸功能损害逐渐加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多伴有高碳酸血症,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及综合征。治疗多样化比较困难,包括氧疗、机械通气治疗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呼吸衰竭的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 处理原则是在保持气道通畅的前提下,尽快改善和纠正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及代谢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7.
8.
齐红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3,(15):1954-1955
目的观察药物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的护理效果。方法 80例慢性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组患者均接受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同时接受系统的临床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意识恢复正常时间、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动脉氧分压(PaO2)等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药物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给予系统的临床护理,有助于巩固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无创呼吸机联合药物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5月期间接收治疗的62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31例)和研究组(31例),对照组给予一般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采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状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包含Paco2、Pao2、p H值等三方面,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疗效,研究组93.55%比对照组74.19%要高,且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呼吸衰竭时,采用无创呼吸机联合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可让患者各体征指数得到更好的改善,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10.
沐舒坦药物治疗肺心病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目的:研究沐舒坦药物治疗肺心病Ⅱ型呼衰的作用疗效。方法:检测和统计90例住院患者的血气分析(PaO2及PaCO2)以及临床观察。结果:PaO2及PaCO2的改善程度经t检验。沐舒坦片剂组与沐舒坦针剂组显著地高于必漱平片组,而临床观察治疗效果经χ^2检验,沐舒坦片剂组与沐舒坦针剂组也显著高于必漱平片组,P<0.05。结论:沐舒坦对治疗肺心病Ⅱ型呼衰效果很好,并且明显优于必嗽平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早期应用药物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的效果。方法选取西平县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96例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入院后给予所有患者常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皮下注射盐酸纳洛酮0.8~1.6 mg/d。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a O2和Pa CO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Pa O2和Pa CO2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纳洛酮对慢性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可明显改善其临床症状,纠正低氧血症,促进患者康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药物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患者共70例,将2011年4月~2012年4月接受常规治疗的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5月~2015年5月接受常规治疗和盐酸纳洛酮治疗的35例患者作为试验组,观察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临床效果、血气指标、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采用盐酸纳洛酮对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患者进行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预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早期药物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慢性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吸氧、应用抗生素、纠正机体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纳洛酮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可以竞争性阻断β-内啡肽与中枢和外周神经阿片受体的结合,能够拮抗β-内啡肽引起的病理生理效应,可以有效逆转呼吸、神经和循环的抑制,兴奋呼吸中枢、解除呼吸抑制,而缓解呼吸衰竭症状。  相似文献   

14.
<正> 近年来,国外对急性呼吸衰竭采用集中监护治疗称为呼吸集中治疗病房Respiratoryunit(RCU)。 RCU 近十年来日、英、美等先进工业国家的大医院相继建立起Intensive Care Unit(简称ICU)的抢救设施,中译名为重症病房、加强治疗病房或集中监护病房等。意即收容急症病人,不论病人属于内科或外科,均通过对呼吸、循环及其它方面的加强手段,集中监护治疗而能奏效的部门。ICU初建的动机是:(1)来自分级护理,一般病房将病人分为轻、中、重三级。重危病人需连续吸氧、上呼吸机或心电监护等抢救措施,若将这样病人和轻病人收入同一个病房内,医护人员自然会集中精力抢救重危病人,而忽视了其他病人的诊疗;(2)近年来分科过细,专业性越来越强,有些重症病人的  相似文献   

15.
呼吸衰竭是老年人的常见危重急症.由于社会老龄化,老年人在人口总数中的比例增加;老年人又易患肺炎、心脏疾病、创伤和感染性休克,由此诱发呼吸衰竭的病例随之增多.近年来,随着对呼吸生理和病理生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呼吸衰竭的认识也不断深化,特别是人工呼吸支持技术的发展,使呼吸衰竭的治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呼吸监测技术的发展也拓宽了呼吸衰竭的研究领域,为呼吸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呼吸衰竭是由于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 ,使动脉血氧分压 (PaO2 )低于正常范围 ,伴有或不伴有动脉血CO2 分压 (PaCO2 )增高的病理生理过程。其判断标准为成人静息状态下在海平面吸入空气时PaO2<8kPa( 60mmHg) ,PaCO2 >6kPa( 4 5mmHg) [1~ 3] 。本文以慢性呼吸衰竭 (CRF)为主 ,简述其治疗的进展。1 药物治疗[4 ]1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药物治疗的目的 COPD是CRF主要的原因 ,其药物治疗的目的是清除痉挛消除气道炎症 ,促进排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其基本治疗原则和顺序为吸入 β2 受体激动…  相似文献   

17.
<正> 支气管-肺感染是呼吸衰竭最为常见的诱因,在某种条件下也可以是呼吸衰竭的后果。抗感染治疗是呼吸衰竭治疗的综合措施之一,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一种治本之法。一、支气管肺感染的病因学和病原学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是通气障碍型呼吸衰竭常见的病因,病史可长达几年至几十年。病程中可反复出现急性支气管-肺感染而诱发呼吸衰竭。空气中物理、化学因子长期刺激会使呼吸道粘液纤毛运载系统功能削弱;服用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减弱;反复或长期应用广谱抗菌素导致呼吸道菌群失调。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使COPD患者呼吸道非特异及特异性防御功能受到损害,容易引起感染。肺  相似文献   

18.
19.
可拉明当注入静脉时是有力的中枢兴奋剂,肌肉注射效果差,口服无效。每次有效量为2~10毫升(0.5~2.5克)。静脉注入后在注射局部,有发热感,有时发生静脉疼痛。鼻塞、喷涕、面神经刺激症状及强烈的精神不安、打喷涕后可发生咳嗽或呕吐。咳嗽与呕吐一般在注射后30秒钟开始,持续约90秒钟,在此期间出现有明显的呼吸增强、病人好转、然后过度呼吸消失,在5分钟内病人又恢复原来状态。轻度过量可出现肌肉纤维状抽搐,尤其面部明显,剂  相似文献   

20.
陈真如 《现代医学》1989,17(2):76-77
1985年12月至1987年6月肺心病并发呼吸衰竭49例(56次)住院资料,同步监测动脉血气与电解质,结合临床,分析酸碱失衡的类型,进行综合治疗,对降低死亡率起一定作用。对于酸中毒患者血pH<7.20时慎重补碱(5%NaHCO_350ml/次),未发生碱中毒。呼酸并代碱仍占第二位,与应用利尿剂有关,常规补充氯化钾,酌情给盐酸精氨酸或醋氮酰胺,疗效较好。呼酸型三重酸碱失衡在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并非少见,经稳妥调整及病因治疗,亦可获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