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静脉输液时患儿的手、脚固定传统的方法是用纸盒和胶布固定。这样既不方便也不经济 ,又不美观 ,更重要的是固定的效果不理想。我们结合临床实际情况 ,对小儿静脉输液的固定物进行改进 ,自行设计了一种小儿静脉输液固定板。现已应用 30 0例患儿静脉输液 ,效果良好 ,现介绍如  相似文献   

2.
邹晓霞 《吉林医学》2012,33(22):4918
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中的有效固定方法。方法:根据临床工作的实践经验,对63例静脉输液的患儿,进行头皮静脉穿刺成功后单纯用胶布固定和胶布固定后加用弹力长筒袜固定头部进行临床对比。结果:加用弹力长筒袜固定顺利完成静脉输液治疗成功率高。结论:如用弹力长筒袜固定静脉输液可减轻患儿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临床上进行小儿手、足背静脉输液时,常因儿童好动,固定不好导致针头移位,影响患儿静脉输液的质量,增加患儿的痛苦,以及增加护士工作量,降低护士工作效率.2006年3月~2007年3月我们应用自己研制的粘贴固定板用于小儿手、足背静脉输液固定,降低了复穿率,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巧用弹力绷带固定头皮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医用弹力绷带对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固定作用.方法 采用(网状A型)医用弹力绷带,根据需要的部位大小选择合适的号码剪成约5cm~6cm长度为小儿静脉输液进行固定.结果 采用(网状A型)医用弹力绷带在小儿静脉输液中能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结论 (网状A型)医用弹力绷带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固定作用效果好,容易操作,对于延长静脉使用寿命,减轻患儿痛苦,防止医患纷争,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3M透明敷贴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固定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用3M透明敷贴对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固定作用。方法采用医用3M透明敷贴,根据需要的部位大小剪成宽1.2cm长条为小儿静脉输液进行固定。结果采用医用3M透明敷贴在小儿静脉输液中能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减少医患矛盾。结论医用3M透明敷贴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固定作用效果好,容易操作,对于延长静脉使用寿命、减轻患儿痛苦、防止医患纷争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彩色弹力松紧带对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固定作用.方法 采用色彩鲜艳约0.5-1.5公分宽,柔软、弹力适中的松紧带,根据头围大小、手指的宽度,选择适合长度,做成不同大小的头圈及手圈,为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及四肢静脉输液进行固定.结果 采用彩色松紧带,在小儿静脉输液中能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结论 彩色弹力彩色松紧带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固定作用效果好,容易操作,对于延长静脉使用寿命,减轻患儿痛苦,防止医患纠纷,节约医疗资源起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制固定带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体位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调查3 938例行头皮静脉穿刺的患儿,按时间先后顺序前1 970例设为对照组,后1 968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平卧位固定,由2~3名家属帮忙,其中1人固定头部,1~2人固定上肢或下肢;观察组使用自制固定带进行体位固定,1名家属协助固定头部。结果:2组患儿头皮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患儿家长对头皮静脉穿刺体位固定的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自制固定带能较好地解决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过程中体位固定的不足,有效提高患儿家长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体位的满意度,节省人力资源;同时间接地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固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狄冬梅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6,38(11):1077-1077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是一种快速有效的给药方法,因其头皮静脉浅表易于固定,且小儿体位较舒适,便于保暖;小儿手脚活动自如,不影响其他诊疗护理工作,是3岁以下患儿首选的输液方法。现将我科采用抗过敏透气性纸胶布固定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方法,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儿科门诊2005  相似文献   

9.
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0-2岁婴幼儿静脉输液的主要部位。以往给患儿进行头皮静脉输液时,首先将患儿放置于病床上,头部枕在小枕头上,需要家属跪在或趴在床上将患儿的头部、四肢固定住,护士则要弯着腰或是跪在地上给患儿进行静脉输液。由于家属的身体姿势的不舒适,不能很好的固定患儿头部配合护士进行静脉穿刺,往往使静脉穿刺失败,从而降低穿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四固定"穿刺法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5月~2011年1月在门诊接受头皮静脉输液的患儿28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穿刺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四固定"穿刺法.观察两组输液效果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穿刺和固定成功率分别为97.1%和9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6%和82.9%;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为9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3%.结论 "四固定"穿刺法操作简单易行,能提高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成功率,保证输液质量,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头皮静脉是小儿静脉输液最常选用的静脉。由于患儿哭闹不合作,有头发、出汗多等原因,致使常规的粘贴胶布松脱,因固定不牢致针头脱出血管外或小儿自行拔脱。从而增加重复穿刺的机会,增加患儿的痛苦及家长的不满意,增加工作量及材料。为此。我们自制固定带用于小儿头部输液中固定。自2005年3月~2006年6月,采用此法固定头皮针1500例次,效果满意,受到患儿家属的好评,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对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固定方法的改进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床工作中笔者体会到给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固定得当比穿刺技巧更重要,为减少由于固定引起穿刺失败,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通过改进固定方法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大大提高了穿刺成功率.现将我科对800例行头皮静脉输液的患儿采用两种不同的固定方式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唐万秋 《广西医学》2012,34(6):791-792
目的 了解弹力网帽在小儿输液头皮留置针固定中效果.方法 将300例因各种原因需进行静脉穿刺输液的患儿按住院时床位单双号分为两组,观察组150例进行头皮静脉穿刺后按传统方法固定留置针,并戴弹力网帽外固定;对照组150例,进行头皮静脉穿刺后按传统方法固定留置针,不戴弹力网帽.对两组患儿头皮留置针固定牢固程度,静脉滴注的顺畅率、中途故障率、一次输液失败率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头皮留置针牢固良好率、输液顺畅率分别为94.0%、9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70.0%(P<0.05);观察组中途故障率、一次输液失败率分别为2.0%、2.0%,均低于对照组的6.7%、8.0%(P<0.01);观察组患儿及家长对弹力网帽固定方法及护理服务满意度98.7%,高于对照组的85.3%(P<0.01).结论 弹力网帽能提高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固定效果,降低输液失败率,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患儿及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医用弹性绷带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固定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用弹力绷带对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固定作用。方法:采用(网状A型)医用弹力绷带,根据需要的部位大小选择合适的号码剪成约5cm~6cm长度为小儿静脉输液进行固定。结果:采用(网状A型)医用弹力绷带在小儿静脉输液中能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结论:(网状A型)医用弹力绷带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固定作用效果好,容易操作,对于延长静脉使用寿命,减轻患儿痛苦,防止医患纷争,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护理质量,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成功率,延长保留时间,减少复针率、减轻患儿痛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的措施。方法:对68例6个月-3岁患儿行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弹力帽固定留置输液。密切观察取得最佳效果的措施。结果:68例6个月-3岁患儿留置时间最短3天,最长7天,均达到理想效果,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弹力帽外固定技术是一项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PDCA护理管程序改进小儿留置针固定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10—12月和2014年2—4月该院收治的280例患儿为观察对象,运用PDCA循环理论,对不同部位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固定方法进行标准设定,按标准对护士进行留置针固定方法培训,制定考核标准,逐级进行检查反馈,进行有效改进。结果运用PDCA循环理论对不同部位小儿静脉留置针进行固定方法的改进,输液外渗、输液部位皮炎、静脉炎的发生率均得到明显减少,留置时间由24.8~120.5 h(平均时间为(84.2±10.5)h),上升至36.4~176.5 h(平均时间为(99.3±15.6)h)。结论 PDCA循环理论应用于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的管理方法有效提高了小儿留置针的安全应用和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头皮静脉输液固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皮静脉给药是 1岁以内患儿给药的主要途径 ,也是儿科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果输液时间较长 ,患儿常常不易耐受 ,而且在穿刺过程中 ,患儿反抗、哭闹致使头部出汗 ,胶布粘贴不紧 ,针头不易固定 ,可脱出管腔或穿破管壁而致液体和血液渗出 ,引起血管周围肿胀或坏死 ,不但增加了患儿的痛苦 ,引起家长的不满 ,更会延误用药时机 ,并且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 ,因此 ,如何减少输液时因固定不良而引起液体渗出的问题 ,是儿科护理工作者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本文就头皮静脉输液时采用“S型、耳廓固定法”与传统固定法对液体外渗的影响做一…  相似文献   

18.
临床上,小儿输液的给药途径,手背静脉是首选的血管之一,由于门诊患儿多为短期注射,用静脉留置针费用高且输液后小儿活动不方便,许多家长和小儿多选择一次性静脉穿刺输液。如何提高小儿输液质量,降低复穿刺,减少患儿痛苦避免护患纠纷,穿刺成功后的固定就显得十分重要,输液过程中由于患儿好动、哭闹,若固定不牢,针头极易滑出血管致药液漏入皮下,常需重复穿刺,既增加了患儿的痛苦又降低了护士的工作效率,为此我们在工作中发现使用就诊卡对5个月~5岁采用手背静脉输液进行固定效果明显,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在基础护理实际操作中,因小儿语言交流和自制能力较差,所以目前小儿的静脉注射部位还是以头皮静脉为主。因头部较四肢更易于固定,尤其在冬天患儿不易着凉。为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根据小儿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特征分别采取相应的约束或鼓励措施,争取又快又准的“一针见血”,以减轻患儿痛苦,提高药物疗效,保证输液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儿大隐静脉、足背静脉输液用压舌板固定踝关节后再行静脉穿刺的临床效果。方法:200例输液患儿随机分成100例实验组和100例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固定踝关节后再行静脉穿刺,对照组用传统的静脉输液方法先穿刺后固定,观察两组穿刺成功例数、静脉固定时间和漏针次数。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一针穿刺成功例数和两针或两针以上穿刺成功例数分别为88例、61例和12例、39例;实验组和对照组静脉固定时间分别为(68.9±11.5) s和(90.0±12.5) s;实验组和对照组漏针次数分别为12次和30次。两组比较,实验组一针穿刺成功例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一针穿刺成功例数多。实验组静脉固定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静脉固定时间短。结论:大隐静脉、足背静脉输液用先固定再行静脉穿刺的方法,较传统的静脉输液方法在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重复穿刺次数方面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