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不同维生素D水平对体外受精/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n-vitro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embryo transplantation,IVF/ICSI-ET)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8年4月于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生殖中心行第一周期IVF/ICSI-ET治疗的不孕患者共61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血清总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水平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10 ng/mL)和非缺乏组(≥10 ng/mL),分析不同维生素D水平对IVF/ICSI-ET治疗中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s,Gn)启动剂量、Gn使用总量、获卵数、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周期成熟卵子率、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移植胚胎数、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多胎率、早期自然流产率等的影响。按照临床妊娠结局分为临床妊娠组和非临床妊娠组,比较两组间血清维生素D水平;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维生素D与临床妊娠的相关性。结果维生素D缺乏组与非缺乏组所占比例分别为22.30%、77.70%,不同季节两组维生素D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春秋季维生素D缺乏组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夏冬季;维生素D缺乏组与非缺乏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52.21%、62.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临床妊娠组比较,临床妊娠组血清维生素D非缺乏组患者比例、获卵数及优质胚胎率均显著高于非临床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节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春季临床妊娠率显著低于夏、秋季。校正年龄、不孕时间、体质量指数、抗苗勒管激素、控制性超促排方案、获卵数、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等混杂因素后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维生素D非缺乏组妊娠率校正后OR值为1.537(95%CI:1.016-2.325)。结论血清维生素D水平影响不孕女性IVF/ICSI-ET妊娠结局,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IVF/ICSI-ET临床妊娠率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来曲唑在高龄不孕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0年8月接受IVF/ICSI-ET治疗的82例高龄不孕患者(年龄38~45岁),按促排方案分为来曲唑组(超短方案,n=37)与对照组(短方案,n=45)。比较组间的促性腺激素(Gn)使用剂量、Gn用药时间、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子宫内膜(Em)厚度及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值、雌二醇(E2)值、获卵数、MII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冷冻胚胎率、种植率和妊娠率。结果:来曲唑(LE)组与对照组Gn使用剂量、Gn用药时间、HCG日子宫内膜厚度、获卵数、MII卵数、受精率、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来曲唑组HCG日血清激素LH值、E2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种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用于高龄不孕妇女超促排卵行IVF/ICSI-ET助孕,可以克服超生理剂量雌激素对内膜的毒性作用,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较小,胚胎种植率明显提高,有助于提高IVF/ICSI-ET妊娠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抗缪勒管激素(AMH)水平与免疫性不孕症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根据不孕因素将200例不孕症患者分为A组(输卵管因素)、B组(内分泌因素)、C组(子宫因素)、D组(免疫因素)。搜集4组的临床资料,对比血清AMH检测结果。另选取106例行IVF-ET治疗的不孕症患者,根据血清AMH水平分为高AMH组、中AMH组、低AMH组,对比3组患者的年龄、促排卵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 A、B、C、D 4组的血清AMH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B组的血清AMH水平显著高于另外3组(P0. 05),A、C、D组的血清AM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高AMH组、中AMH组和低AMH组患者的Gn总量、MⅡ卵数、优质胚胎数、可移植胚胎数、取卵周期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高AMH组中,妊娠亚组与非妊娠亚组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中AMH组和低AMH组中,妊娠亚组平均年龄均显著低于非妊娠亚组(P0. 05)。不论是高AMH组,还是中AMH组或低AMH组,妊娠亚组和非妊娠亚组AM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IVF-ET患者的血清AMH水平与Gn总量、MⅡ卵数、优质胚胎数、可抑制胚胎数、累计妊娠率均呈正相关,与取卵周期数呈负相关(P 0. 05)。结论血清AMH水平与免疫性不孕症无明显相关性,但与内分泌性不孕有关。AMH水平可较好地预测IVF-ET的临床妊娠率,同时年龄也是影响IVF-ET助孕结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对行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后不孕患者胚胎发育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IVF/ICSI-ET治疗的90例EMs不孕患者及276例输卵管因素不孕患者,回顾性分析2组胚胎发育及临床结局的差异。结果 2组的女方年龄、不孕年限、BMI、基础激素浓度、Gn用量、Gn天数及合并男方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Ms组的原发性不孕占比(53.30%)高于对照组(3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Ms组的MⅡ数、卵子成熟率、正常受精数、优质胚胎数、优质胚胎率、有效胚胎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获卵数、正常受精率、有效胚胎率、优质囊胚率、有效囊胚率及临床结局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Ms对IVF/ICSI-ET后胚胎发育具有负面影响,但对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患者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治疗中使用改良长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20年12月本院行IVF/ICSI的DOR患者2299例,分为改良长方案组及拮抗剂组。将年龄、不孕年限、体质指数(BMI)、基础卵泡刺激素(FSH)、窦卵泡数(AFC)及抗缪勒管激素(AMH)纳入匹配变量,通过1:1倾向性评分匹配(PSM)使两组基本情况达到匹配,匹配后各组595例纳入分析,比较两组促排卵情况、实验室数据及临床结局。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不同卵巢刺激方案对每新鲜移植周期活产率的影响。结果:与拮抗剂组相比,改良长方案组除促性腺激素(Gn)启动剂量减少外,Gn天数、Gn总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内膜厚度、获卵数、成熟卵数、可利用胚胎数、优质胚胎数、移植囊胚率、临床妊娠率及每新鲜移植周期活产率均显著增高(P<0.05),移植胚胎数及早期流产率无差异(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卵巢刺激方案、优质胚胎数及移植胚胎数为每新鲜移植周期活产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降调后基础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对卵巢反应性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 2011年6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佳音生殖医学中心,因单纯输卵管因素不孕而行体外授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的年轻患者(小于35岁)37例为研究对象,在控制性超促排卵(COH)前测定基础性激素水平,使用黄体期长方案(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降调后,月经来潮第2天测血AMH水平,阴道B型超声检查窦卵泡计数(AFC)并记录获卵数、受精卵数、优质胚胎数、Gn使用总量等.结果 降调后基础AMH水平与获卵数的相关系数为0.639(P<0.01),与AFC、受精卵数、优质胚胎数、COH中Gn使用总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608,0.675,0.581,-0.751(P<0.05).结论 对于年轻不孕女性,降调后的基础AMH水平与AFC、获卵数、受精卵数、优质胚胎数及COH中Gn使用量有相关性,尤其是与获卵数有显著的相关性,获卵数、Gn用量与AMH有一定的依从关系,降调后的AMH水平可以作为预测卵巢反应性(0R)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脱氢表雄酮(DHEA)在卵巢低反应(POR)患者体外受精/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生殖科接受IVF/ICSI-ET助孕治疗的POR不孕患者205例为研究对象,分为3组,A组69例,给予口服DHEA 25 mg/次,3次/d,预处理1个月;B组64例,给予口服DHEA 25 mg/次,3次/d,预处理3个月;C组72例,未给予DHEA预处理,于月经来潮第3天行血卵泡刺激素(FSH)检测及B超下监测卵巢基础窦卵泡计数(AFC)。A组和B组均于预处理前后月经来潮第3天行血FSH、雌二醇(E2)、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检测及B超监测双侧卵巢AFC。3组均采用常规短方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促性腺激素(Gn)]促排卵,比较各组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自然流产率、周期取消率。结果:A组预处理前后FSH、E2、AMH及AFC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预处理后FSH、E2水平明显下降,AMH水平及AFC明显上升(P0.05)。3组促性腺激素(Gn)用量无显著差异,A组获卵数、卵裂率、受精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自然流产率、周期取消率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均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DHEA对卵巢功能低下患者的卵巢储备及IVF/ICSI-ET临床结局的改善作用与DHEA预处理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卵巢反应性患者血清及卵泡液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 AMH)水平与单次促排卵周期优质胚胎数、新鲜周期移植妊娠结局及累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 首先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行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和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IVF/ICSI-ET)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共714例, 收集临床资料并对取卵日卵泡液进行AMH水平检测, 根据卵巢反应分为卵巢正常反应组401例, 卵巢低反应组124例, 卵巢高反应组189例, 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基础血清AMH及取卵日卵泡液AMH水平、优质胚胎数、新鲜周期移植妊娠及活产率、累积妊娠及累积活产率等相关指标, 并进行IVF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卵巢低反应组、卵巢正常反应组和卵巢高反应组患者基础血清AMH及卵泡液AMH分别为(0.71±0.77) μg/L、(2.72±...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对IVF/ICSI-ET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生殖医学中心首次接受IVF/ICSI-ET 66例纵隔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妊娠结局。根据不孕类型、年龄、BMI、不孕年限、移植胚胎数、HCG日内膜厚度等指标选择同中心首次行IVF/ICSI且行新鲜胚胎移植的宫腔形态正常的患者,进行倾向性评分个体匹配,匹配比例为1:3。比较纵隔子宫术后组和宫腔形态正常组患者IVF/ICSI-ET术后妊娠结局。结果 两组患者BMI、基础FSH及LH水平和E2水平、Gn用量、Gn使用天数、获卵数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妊娠率(71.2%vs 64.7%)、早期流产率(8.5%vs 7.0%)、活产率(56.1%vs 56.1%)、晚期流产率(8.5%vs 3.1%)、分娩孕周(37.9±2.3 vs 37.8±2.4)在纵隔子宫术后组和宫腔形态正常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纵隔不孕症患者在IVF/ICSI助孕前行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后,宫腔形态恢复正常者,不会对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与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月就诊的100例不孕妇女,分为两组:A组(50例)是经腹腔镜确诊为EMs但未发现有卵巢病灶者;B组(50例)单纯输卵管性不孕者为对照组。测量月经第3天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和卵巢窦卵泡数(AFC);对比两组体外受精(IVF)过程中的促性腺激素(Gn)用量、获卵数、优质胚胎率、周期删除率、临床妊娠率。结果A组基础FSH,FSH/LH比值、E2和Gn用量、周期删除率高于B组;AFC和获卵数少于B组,并有统计学意义。基础LH、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两组无差别。结论EMs可加速卵巢储备功能下降。EMs患者应该尽早安排生育,必要时接受IVF。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超促排卵周期中卵泡晚期增加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用量,同时补充重组人黄体生成素(r-hLH),对主要实验室指标和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行IVF-ET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技术助孕治疗的患者212例,采用标准长方案垂体降调节,根据超促排卵的卵泡晚期血清黄体生成素(LH)水平将所有病例分为两组:血清LH水平持续较低补充r-hLH者72例设为实验组(r-hLH组),血清LH水平持续正常未补充r-hLH者140例设为对照组(非r-hLH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基础内分泌状态、促性腺激素(Gn)使用时间及使用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各项内分泌激素值、获卵数、两组不同助孕方式的双原核(2PN)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移植周期的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基础LH、基础卵泡刺激素(FSH)、基础雌二醇(E2)水平、超促排卵天数、Gn总量、IVF/ICSI助孕的2PN受精率、移植周期的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hLH组超促排卵FSH总量低于非r-hL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hLH组HMG总量高于非r-hL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G注射日r-hLH组血清LH水平低于非r-hL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hLH组的优质胚胎率高于非r-hL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动剂标准长方案超促排卵周期卵泡晚期血清LH水平持续较低者增加HMG的用量,适量补充r-hLH可提升卵子成熟度,显著提高优质胚胎率,一定程度改善IVF/ICSI的助孕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脱氢表雄酮(DHEA)在卵巢低反应(POR)患者体外受精/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生殖科接受IVF/ICSI-ET助孕治疗的POR不孕患者205例为研究对象,分为3组,A组69例,给予口服DHEA 25 mg/次,3次/d,预处理1个月;B组64例,给予口服DHEA 25 mg/次,3次/d,预处理3个月;C组72例,未给予DHEA预处理,于月经来潮第3天行血卵泡刺激素(FSH)检测及B超下监测卵巢基础窦卵泡计数(AFC)。A组和B组均于预处理前后月经来潮第3天行血FSH、雌二醇(E2)、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检测及B超监测双侧卵巢AFC。3组均采用常规短方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促性腺激素(Gn)]促排卵,比较各组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自然流产率、周期取消率。结果:A组预处理前后FSH、E2、AMH及AFC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预处理后FSH、E2水平明显下降,AMH水平及AFC明显上升(P<0.05)。3组促性腺激素(Gn)用量无显著差异,A组获卵数、卵裂率、受精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自然流产率、周期取消率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均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DHEA对卵巢功能低下患者的卵巢储备及IVF/ICSI-ET临床结局的改善作用与DHEA预处理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然周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NC-IVF-ET)和超促排卵周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COH-IVF-ET)在卵巢低储备低反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0年12月接受IVF治疗的170名卵巢储备功能降低的低反应患者共249个IVF治疗周期,按治疗方案分为A组(NC-IVF-ET组)(87周期)和B组(COH-IVF-ET组)(162周期);有24名患者先后行过两种方案共66个治疗周期,同样按方案分为C组(NC-IVF组)(36周期)和D组(COH-IVF组)(30周期)。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别对各分组的一般情况、治疗情况及结局行对照分析。结果:A组患者年龄较B组小,窦状卵泡数(AFC)较少,基础卵泡刺激素(FSH)较高,但两组不孕年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的促性腺激素(Gn)用量、HCG日的雌二醇(E2)水平、内膜厚度及各径线的卵泡数均低于B组;A组较B组抽吸的卵泡数、获卵数、移植胚胎数均较少,获卵率较低,周期取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间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移植周期的临床妊娠率及早期自然流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组年龄和窦状卵泡数较D组低,基础FSH水平较高,两组间不孕年限无统计学差别;C组的Gn用量、HCG日E2水平、内膜厚度及各径线卵泡数均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相比,C组抽吸的卵泡数、获卵数、移植胚胎数均较少,获卵率较低,周期取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C、D两组间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移植周期的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卵巢储备降低的卵巢低反应患者,自然周期IVF与超促排卵IVF各有利弊,可综合患者各方面条件,灵活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卵巢多囊样改变(polycystic ovaries,PCO)伴不孕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embrgo transfer,IVF-ET)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4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因输卵管因素行IVF助孕的PCO患者180例,同期180例因输卵管因素行IVF助孕的非PCO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和治疗结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CO组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用量少,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日血清雌二醇(estrodiol,E2)高,获卵数较多。两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结局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PCO合并输卵管性不孕的患者行IVF具有良好的结局,但应警惕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过程中卵巢基质动脉血流参数与卵巢反应性及临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IVF/ICSI-ET的1 031例不孕症妇女按获卵数(低反应组、正常反应组)及临床妊娠结局(妊娠组、非妊娠组)分组,促性腺激素(Gn)启动日超声探测卵巢收缩期血流速度(PSV)、舒张期血流速度(EDV)、血管阻力指数(RI)、PSV/EDV(S/D),比较各组血流参数的差异。结果:①卵巢低反应组较正常反应组PSV、EDV降低(P<0.05);②卵巢基质动脉各血流参数在妊娠组与非妊娠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卵巢基质动脉血流PSV、EDV与卵巢反应性密切相关,与妊娠结局无关,是预测卵巢反应性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用配对研究的方法分析对体外受精临床妊娠的影响因素.[方法]34例患者的68个(每位患者两个周期,均为前次失败,后次临床妊娠)IVF-ET及ICSI周期.用配对研究分析患者的促超排卵(COH)用药情况(促性腺激素(Gn)起始剂量、Gn天数、Gn总量)、HCG注射日卵泡发育状况(直径≥1.4cm卵泡数、最大卵泡直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HCG日激素水平(LH、E2、P)、卵子质量(获卵数、MⅡ期卵子数、受精数、正常受精数)、胚胎质量(卵裂数、正常卵裂数、冷冻胚胎数、优质胚胎总数)对临床妊娠的影响.[结果]临床妊娠组MⅡ期卵子数、受精数、正常受精数、卵裂数、正常卵裂数、冷冻胚胎数、优质胚胎总数明显高于未妊娠组(P<0.05).[结论]卵子和胚胎质量影响临床妊娠.如何在临床及实验室工作中提高卵子和胚胎质量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与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月就诊的100例不孕妇女,分为两组:A组(50例)是经腹腔镜确诊为EMs但未发现有卵巢病灶者;B组(50例)单纯输卵管性不孕为对照组。测量月经第3天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和卵巢窦卵泡数(AFC);对比两组体外受精(IVF)过程中的促性腺激素(Gn)用量、获卵数、优质胚胎率、周期删除率、临床妊娠率。结果:A组基础FSH, FSH / LH比值、E2、Gn用量、周期删除率高于B组;AFC和获卵数少于B组,并有统计学意义。基础LH、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两组无差别。结论:EMs可加速卵巢储备功能下降。EMs患者应该尽早安排生育,必要时接受IVF。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组长方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实验室指标及妊娠结局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1年11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研究所接受新鲜周期长方案降调节IVF-ET助孕治疗的患者,其中符合入选标准的共1 834周期,根据女方患者的年龄分为4组[A组(≤25岁)、B组(26~30岁)、C组(31~35岁)和D组(≥36岁)],比较不同年龄组间的不孕年限、内膜厚度、基础卵泡刺激素(FSH)、体重指数(BMI)、促性腺激素(Gn)天数、Gn总量、卵子数目、2PN数目、可利用胚胎数目、h CG日E2/成熟卵子数、移植胚胎数、孕囊数、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早期流产率,分析年龄对IVF/ICSI-ET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结果:4组间内膜厚度、基础FSH、BMI、Gn天数、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使用日(h CG日)E2/成熟卵子数、妊娠率和宫外孕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各组间不孕年限、Gn总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任意两组间的不孕年限、Gn总量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之间卵子数目、2PN数目、可利用胚胎数目、移植胚胎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B、C与D组的种植率、早期流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卵巢储备功能好的高龄患者进行长方案IVF-ET助孕可以得到理想的妊娠率,因此长方案对于部分高龄患者仍然是首选。2随着年龄的增加,促排卵药物使用量增加,获卵数及可利用胚胎数减少,胚胎种植率下降,流产率增加,可见年龄通过多个方面影响IVF-ET的过程及结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预防性控制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水平2.5mU/L对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妊娠早期的影响。方法:因单纯输卵管因素或男方因素不孕初次接受IVF/ICSI-ET治疗的不孕患者181例,在初诊及IVF/ICSI治疗前1个月时检测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水平。满足两次检测2.5mU/LTSH≤5.0mU/L者随机分为两组,未用左甲状腺素片(L-T4)预治疗的42例为A组,应用L-T4预治疗并维持TSH2.5mU/L的34例为B组;满足两次检测TSH≤2.5mU/L的105例为C组,比较3组IVF/ICSI-ET结果。结果:3组对象年龄、促性腺激素(Gn)用量、获卵数、内膜厚度、受精率、优胚率、胚胎移植数、生化妊娠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27.9%、45.2%)较B组(49.2%、79.4%)、C组(42.9%、65.7%)低,早期流产率(31.6%)较B组(7.4%)、C组(11.6%)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2.5mU/LTSH≤5.0mU/L的不孕患者使用L-T4预治疗,使TSH水平维持在2.5mU/L,对其IVF/ICSI-ET早期妊娠结果有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生长激素添加对于高龄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患者首次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从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进行IVF-ET患者的资料,纳入研究对象236人并同时满足高龄(35岁≤~<40岁)和DOR的诊断标准。按照促排卵过程中是否添加生长激素(GH)将患者分为两组:118例单用促性腺激素(Gn)为对照组,118例为Gn+GH组,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获卵数、可利用胚胎数、优质胚胎率、着床率、临床妊娠率等相关妊娠结局数据并对其进行研究。结果 两组病人年龄、不孕时间、体质指数(BMI)、窦卵泡数(AFC)、性激素程度、抗缪勒氏管激素(AMH)值进行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研究对象Gn总使用计量、使用时间、扳机日P水平、扳机日子宫内膜厚度、2PN受精率、平均移植胚胎数、周期取消率等指标进行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Gn+GH组获卵数、可利用胚胎数、优质胚胎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Gn+GH组着床率以及妊娠率大于对照组,但经过统计学分析后无差异性(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