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婷  刘瑛  袁园 《齐鲁护理杂志》2022,(24):163-165
目的:探讨智慧护理输液系统对输液纠纷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1日~2021年1月31日500例接受输液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智慧护理输液系统对输液过程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智慧护理输液系统为输液治疗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可降低输液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和纠纷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变频工作制在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深圳市某三级医院门急诊输液室为对象,采用前后对照的方法比较变频工作制实施前实施后高峰时段患者等候时间、患者满意度及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在相同配置的情况下,通过资源的变频调节,输液高峰时段患者等候时间由(46.32±10.16)min缩短为(28.79±8.92)min,患者满意度由80.3%上升至90.8%,护士工作满意度由76.7%上升至8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变频工作制应用于输液室护理管理中,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工作效率,最终提高护士与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组长负责制在儿科输液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基于输液流程将儿科输液室分为三个区域:治疗区、注射区、输液区,每区设组长1名,制定组长岗位职责,并对组长负责制进行护理质量控制.比较组长负责制实施前后儿科输液室的护理质量、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护理纠纷投诉发生率以及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实施组长负责制前输液室护理安全不良事件1例,护理纠纷投诉2例,实施后未发生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护理纠纷投诉1件,较实施前下降50%,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较前提高.结论 组长负责制能够保证儿科输液室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及护理纠纷投诉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六大环节质量控制在门急诊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3年11月在门急诊输液的1200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输液安全的各个环节梳理,结合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降低护士操作风险以及不断提高输液安全的监测与管理,在常规安全工作基础上新制定输液六大环节的相关改进方案,加强输液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提升输液护理安全管理。调查统计实施前后输液不良安全事件发生率、护士执行率、患者满意度。结果:输液六大环节质量控制措施实施后,门急诊输液不良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护士执行率及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P<0.01)。结论:导入六大环节质量控制对提升门急诊输液护理安全管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追踪管理法对消化内镜护理质量提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治疗的消化内镜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 此组患者未实施追踪管理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消化内镜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 对该组别实施追踪管理法。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经统计分析发现,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器械设备故障、交接班差错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消化内镜护理质量提升中引入追踪管理法能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流程化沟通模式(CICARE)下的信息化管理在门急诊静脉药物配置中心(OUIVA)输液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开展CICARE下的信息化管理前1个月实施传统管理模式的5464例门急诊输液患者作为对照组,将CICARE下的信息化管理后1个月的5256例门急诊输液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输液情况、不同阶段输液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输液等候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输液反应、输液错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嘱阶段、配置阶段、配送阶段、给药阶段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CICARE下的信息化管理可提高OUIVA门诊输液的护理质量,缩短患者等待时间,减少输液反应、用药不同阶段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追踪方法学对小儿急诊静脉输液的护理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接受急诊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18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年7—12月99例为对照组,2019年1—6月87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急诊静脉输液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追踪方法学护理,比较2组患儿输液不良问题发生率、患儿家长对治疗的满意程度和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结果观察组患儿输液治疗不良问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6.10%比51.52%,P<0.01);观察组患儿家长对输液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4.25%比63.64%,P<0.01);观察组患儿家长对输液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4.25%比63.64%,P<0.01)。结论追踪方法学能够减少患儿急诊静脉输液不良问题发生率,提高患儿父母对治疗的满意度和对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标准细节化护理干预在急诊静脉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1年10月31日急诊输液室接收的98例静脉输液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标准细节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服务满意情况、护理3、8、12 min疼痛感知[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输液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输液环境、操作技术水平、服务态度及基础护理方面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护理3、8、12 min 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诊静脉输液室接收的患者实施标准细节化护理,在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质量水平满意度的同时,对缓解患者输液时疼痛感知及降低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责任制分区管理模式在我院门急诊输液室中的应用体会。方法我院门急诊输液室自2018年9月开始,将输液室座位重新划分为A、B两个区域,同时实行护士责任制包干模式,将实施责任制分区管理前输液患者1 000例设为对照组,实施责任制分区管理后输液患者1 000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输液不良安事件(隐患)发生率、患者(护士)满意度、各项护理质量等。结果观察组输液不良事件(隐患)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输液前评估落实率、患者满意度、健康宣教知晓率及覆盖率等较对照组明显提高;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门急诊输液室实施责任制分区管理调动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减少了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了输液过程的安全,提升了护理人员临床工作能力,提高了患者及护士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杨波  陈华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8):2206-2209
目的 运用SHEL模型分析门急诊静脉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制定管理对策,以提高输液安全.方法 运用SHEL模型回顾性对门急诊25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针对性的制定防范举措,包括加强培训,改进环境,优化流程和加强质控等,比较改进前后输液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利用SHEL模型分析,25例不良事件中与护士业务素质和能力有关的占96%,与护士工作场所有关的占12%,与临床环境有关的占28%,与当事人及他人有关的占20%.改进后输液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由0.14%下降至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70,P<0.05).结论 运用SHEL模型,可全面分析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原因,有针对性采取防范措施,从而降低门急诊输液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便捷、高效、安全、合理的门急诊输液流程,以提高门急诊护理质量。方法方便性抽样选择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急诊科2010年1月流程再造前门急诊输液患者500例和2011年4月流程再造后门急诊输液患者500例,以及门急诊输液室护理人员25名,对实施流程再造前后患者就诊至输液各环节的等侯时问、患者对输液过程满意度、护理人员各项操作所用时间及护理人员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流程再造后所测得患者各环节等候时间及护理人员各项操作所用时间均低于流程再造前,患者及护理人员各项满意度均高于流程再造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再造后的输液流程更符合便捷、高效、安全、合理的标准,有效提高了门急诊输液室的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持续质量改进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门诊输液室持续质量改进措施,提高输液室护理质量.方法 运用PDCA方法,设计并实施提高输液室护理工作流程和质量考核标准.结果 门诊输液室护理工作各项考核指标显著提高,2003~2006年输液50 423例病员,病员满意度为98%,院内感染率为0,输液反应发生率为0,门诊输液投诉事件发生率为0,差错发生率为0.结论 采用PDCA管理模式制定输液室质量考核标准,认真执行输液室管理流程,输液室中护理质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追踪方法学原理改进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输液管理,以提高输液护理水平。方法成立输液护理评审小组,运用追踪方法学原理对医院ICU输液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如发热、液体外渗、针头阻塞、回血严重、敷贴固定不规范等进行追踪并改进,对实施前(2014年1-12月)与实施后(2015年1-12月)ICU患者输液护理相关问题的发生率和患者及其家属对输液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结果实施后输液相关问题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明显改善,与实施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ICU输液护理管理中运用追踪方法学,可有效降低输液护理不良问题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3M敷料联合置管专项护理在乳腺癌输液港植入患者化疗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198例乳腺癌输液港植入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98例和专项组100例,常规组采用3M敷料联合常规护理干预,专项组采用3M敷料联合置管专项护理,两组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输液港植入相关知识掌握情况(采用知识调查问卷)、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生活质量[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输液港植入不良事件总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输液港植入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干预前(P<0.05),且专项组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两组ESCA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专项组高于常规组(P<0.01,P<0.05);干预后,两组FACT-G各项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专项组低于常规组(P<0.05,P<0.01);专项组输液港植入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实施3M敷料联合置管专项护理,可有效提高化疗期间乳腺癌输液港植入患者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风险防范护理在儿科急诊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6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200例急诊输液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风险防范护理。比较两组患儿输液护理期间相关时间指标、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到达急诊输液室后等待时间、穿刺时间、拔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科急诊输液室实施输液风险防范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与效率,减少输液不良事件,避免护患矛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构建静脉输液质量监测闭环追踪系统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研究团队,开发静脉输液质量监测闭环追踪系统,包括医嘱开具与审核模块、药物配置模块、医嘱执行过程及统计分析模块。该系统于2021年11月在临床试运行,2022年1月正式应用,比较系统应用前(2021年1月—12月)与应用后(2022年1月—12月)输液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数量及红灯呼叫量,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1个病区统计异常输液数量。结果 系统应用前输液相关不良事件发生3例,应用后发生1例。随机抽取神经内科病房,系统应用前病区内平均月红灯呼叫数量为(5 120.25±775.82)次,应用后为(1 518.25±74.77)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所抽取病房内1个月的输液总量共5 184瓶,其中,滴速过快155次(2.99%),共775 min;滴速过慢207次(3.99%),共1 035 min;平均处理时间均为5 min。结论 静脉输液质量监测闭环追踪系统可对输液全程进行追踪与记录,为护理闭环质量检查提供准确、客观的数据,有利于管理者及时发现输液过程中潜在的问题,规范护理操作,提高静脉输液用药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将评判性思维护理培训应用于乳腺癌患者完全植入式输液港(TIVAP)中, 探究其对护理质量、并发症、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于2021年9月采取基于评判性思维的护理培训, 分别选取2021年3~8月与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各59例乳腺癌患者经过TIVAP治疗, 分别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 同时纳入肿瘤科23名护理人员。比较两组输液港相关并发症及意外风险的发生率、患者自护能力及科室护理质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科室护理质量评价表5方面评分与总分均明显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意外风险事件发生率均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 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的4个维度评分与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观察组ES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评判性思维运用于肿瘤科护士的护理培训中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降低乳腺癌TIVAP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建立静脉输液护理质量监控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明确监控员的成员组成和岗位职责;开展静脉输液相关知识理论和技能培训与考核;建立静脉输液相关不良事件的上报流程;完善静脉输液护理质量监督和控制体系.结果 静脉输液不良事件漏报率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下降,患者和医生对静脉输液护理的满意度提高(P<0.01或P<0.05...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缩减(reduction) 、预备(readiness) 、反应(response)、恢复(recovery)"4R"危机理论的干预措施联合童趣化干预用于急诊输液患儿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式, 收集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开展常规护理阶段102例急诊输液患儿资料纳入对照组;另外收集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开展4R危机理论指导的干预措施联合童趣化护理急诊输液患儿102例资料纳入观察组。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穿刺疼痛程度、输液过程配合度、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家属满意度。结果干预后, 观察组疼痛评分(4.62±1.48)分低于对照组(5.37±1.55)分, (t=3.534, P=0.001);观察组患儿配合优良率(83.33%)高于对照组(69.61%), (χ2=5.339, P=0.021);而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14.71%),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χ2=4.299, P=0.038);家属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87.25%)高于对照组(74.51%), (χ2=5.358, P=0.021)。结论基...  相似文献   

20.
儿科门急诊输液安全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门急诊输液室承担门急诊各科病人的输液工作,从2006全年至2009年6月平均每目的输液量为1200~2900人次。而承担这些护理工作的护士只有60人,因此,在病人多、流动性大和环境嘈杂、护理工作量大的情况下,如何防范门急诊输液护理工作中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输液安全,提高输液病人护理质量和患儿家长满意度,是门急诊护理管理者的首要任务,也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