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病机为肾阳虚弱、督阳不运,在温肾通督法的基础上,注意整体与局部在病变发展中的对应关系,采取内外兼治的综合疗法。内治方药可调整正气,扶正祛邪,外治法对病变局部效果快速,内外兼治可防止脊柱、关节为病邪侵袭,形成僵直、骨化等不可逆转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2.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进展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传统中医临床一般多从肾论治,根据现代医学的最新研究及中医生克制化理论提出肾虚督亏是AS的致病之本,脾病湿盛是发病关键,提出从肾-脾轴论治AS的治疗思路,并以温肾强督、健脾祛湿为其治疗大法,自拟基础方温肾健脾定脊汤。   相似文献   

3.
王为兰根据30余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病位在肾督;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导致肾虚督空是AS病因之本。肾虚督空,邪自内生或外邪内侵,诸邪留滞督脉,不通则痛,肾虚督滞是关键病机。活动期病机为湿热毒邪阻络。肾虚精亏是本,督脉阻滞是标,病性为本虚标实。提出了"治疗AS扶正重于祛邪,扶正重在补肾,补肾重在补阴填精,祛邪重在通督"的学术观点。"益肾通督汤""清热养阴除湿汤"是治疗AS的代表方药。  相似文献   

4.
汪悦教授认为,强直性脊柱炎病机多为本虚标实,肾虚脾亏是致病之本,外来风寒湿热邪侵袭为标,内外合邪,发而为病,治疗上内外兼顾,标本同行,提倡应“脾肾同治”,既要补肝肾固先天,也要健脾胃养后天,先后天相互资助,并主张调护脾胃中焦应当贯穿疾病治疗始终,一助病情控制,二助未病先防。汪悦教授运用温肾健脾法,自拟新加阳和汤从脾肾论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从补肾通督论治颈椎病的机理。方法:通过对颈椎病的病位、病因病机、证候特征进行分析,认为颈椎病发病的物质基础与颈项部的皮肉筋脉柱骨及与之相关的脑脊髓的结构和功能受损密切相关;肾气亏虚、筋骨劳损、寒湿痹阻是颈椎病发病的病机关键;督阳亏虚、脉络瘀阻是颈椎病发病的经络学基础。结论:从补肾通督论治颈椎病具有确切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是治疗该病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王为兰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为兰教授生前为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国内著名的风湿病学专家,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王教授在治疗热病、痹病及内科杂病上造诣颇深,特别是在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治疗上,率先创立了益肾通督法,并拟定了益肾通督汤.为现代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开拓创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7.
壮督补肾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 30例强直性脊柱炎 (肾虚督寒证 )患者以壮督补肾为法 ,采用自拟的补肾强督治汤加减治疗 ,疗效判定根据全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风湿类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疗效标准。结果显示 :有效率为 96 6%。说明用补肾强督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肾虚督寒证 )有较好的疗效 ,尤其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方面  相似文献   

8.
王顺贤治疗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经验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王顺贤主任对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因病机的认识、辩证要点、治法方药等方面,探析了王主任对该病辨证论治的临床经验。认为寒湿痹阻证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常见证型;肾督阳气亏虚,风寒湿邪痹阻,痰瘀互结为其主要病机;温经散寒除湿、化痰祛瘀通络为其治疗常法,并介绍了选用虫类药的经验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当前很多专家学者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机制以及具体治疗方法,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和观点,但是多数学者都认为强直性脊柱炎主要的病机,是因为患者肝肾不足以及肾气亏虚,再加上患者受到风寒等影响而导致的。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实际医学工作经验,从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方面,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探讨,并提出几点个人意见,以供大家学习参考。本文将从辨证论治以及中成药治疗和专访治疗合计分期治疗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中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直性脊柱炎 (简称AS)是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 ,也可累及内脏及其他组织的慢性进展性风湿病。该病属于中医“痹证”范畴。如《黄帝内经素问·痹论》云 :“骨痹不已 ,复感于邪 ,内舍于肾” ,“肾痹者 ,善胀 ,尻以代踵 ,脊以代头”。其所言之尻 ,即尾骨 ,踵指足跟。意即是说患该病的人能坐不能起 ,头俯不能仰。显然这是对晚期AS患者的形象写照。 80年代北京焦树德据其晚期脊柱僵硬、腰背弯曲 ,不能伸直的病证 ,称之为肾督亏虚、寒湿深侵所致的痹。古人又有称其为“龟背风”、“竹节风”者。近年来 ,用中药治疗强脊病人 1 1 7例 ,均取得…  相似文献   

11.
本团队继承国医大师周仲瑛“癌毒”学术思想,建立癌毒病机理论,并构建中医肿瘤癌毒病机辨治体系。癌毒病机理论提出,癌毒是导致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恶性肿瘤的基本病机为邪毒蕴结、正气亏虚。本文提出前列腺癌的主要病理因素是虚、湿、热、瘀、毒;核心病机为脾肾亏虚、湿热瘀毒蕴结精室;病位在精室,与肾、膀胱密切相关,并涉及肝、脾。临证应以抗癌解毒、扶正祛邪为基本治疗原则,其中,抗癌解毒为核心,补益脾肾为根本,清热化湿、祛瘀散结为关键,佐以疏肝理气,同时,强调整体辨证,以平为期,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本文以癌毒病机理论为指导,阐述前列腺癌的辨证治要,突出癌毒病机理论在治疗本病中的关键作用,为中医药辨治前列腺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昊旭教授擅于辨证治疗针灸科疑难病,每以通督温阳法治疗难治之疾,取得良好效果,文章列举运用通督温阳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头痛、闭经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3.
16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医证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型分布及与病情、病期的关系,总结其病机特点,指导临床辨证治疗。方法:对就诊于本院风湿专科门诊和住院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68例,认真填写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病程、家族史、诱因、症状、体征、腰椎及骶髂关节X线照片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证型分布依次是湿热型(58.3%)、肾阴虚型(20.1%)、肝肾亏虚型(10.6%)、肾阳虚型(6.0%)和寒湿型(5.0%),早期与中晚期AS患者均以湿热型为主(分别占68%、52.4%),但中晚期患者本虚证(肾阴虚型、肾阳虚型、肝肾亏虚型)较突出(占42.7%),与早期患者比较(26.7%)有显著性差异,P<0.05。活动期患者以邪实证型(主要为湿热型)突出,缓解期以肾虚证型(肾阴虚、肾阳虚、肝肾亏虚)为主,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湿热型和肾阴虚型是强直性脊柱炎最常见证型,活动期或早期患者以标实证为主,而缓解期或中晚期患者肾虚证渐明显。提示湿热壅滞督脉是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的主要原因,随着病情的缓解或病变的进展,肾虚表现逐渐突出,以肾阴虚和肝肾亏虚为主。  相似文献   

14.
吴旭教授擅于辨证治疗针灸科疑难病,每以通督温阳法治疗难治之疾,取得良好效果,文章列举运用通督温阳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头痛、闭经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5.
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及古籍经典的研究,冯兴华教授对各种风湿病的病因病机有其独到的见解,形成了丰富的针对各种风湿病的基本治疗思想。他认为,感受外邪是类风湿关节炎发生的外在因素,正气虚弱是本病发生的内在因素,故邪气痹阻是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主要病机,治疗原则是祛邪扶正,调整阴阳。冯兴华教授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病机是肝肾阴虚,因此治疗上以滋补肝肾、养阴清热为主。冯兴华教授认为,本虚标实为强直性脊柱炎的病机特点,同时强调分期辨证治疗。他认为,骨性关节炎主要病机是肝肾亏虚,治以滋补肝肾为法,急性发作期治以清热祛湿为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孟河医派临证治疗妇科病的学术思想。[方法]研读《孟河四家医集》中有关妇科病的医案、诊法、方书,从病因病机、治疗方法、用药特色等方面研究经、带、胎、产四类病案,总结孟河医派诊治妇科病经验。[结果]孟河医派重视肝在月经产生中的作用,采用疏肝、清肝、暖肝、柔肝等治法调经;带有五色之分,病机主要为湿邪损伤脾肾,治脾为主,次则固肾;妊娠病与脏腑相关,结合望面观舌,辨别病位,治病与安胎并举;产后先祛瘀,行瘀不宜过,常服生化汤。所附医案体现了孟河医派的治疗思路和用药特点。[结论]孟河医派治疗妇科病辨证准确,创制新方,讲究炮制,剂型多变,用药轻灵,有独到的临床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三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6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直性脊柱炎(大偻)是一种血清反应阴性病不明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独立性、全身性疾病,属于风湿类疾病中的一种。以侵犯中轴关节及四肢大关节为主,并常累及其他关节和内脏,最后可因脊柱强直而致残,故成为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疾病。目前现代医学认为病因在遗传基础上,再加环境因素影响而发病。大偻属中医痹证一肾痹范畴,又称“龟背风”、“竹节风”、“骨痹”。早在《内经》中就有“脊以代首,尻以代踵”的记载,并认为本病为肾督亏虚,湿浊阻滞所致。  相似文献   

18.
彭江云教授为吴氏扶阳学派第三代传人,擅长应用中医药诊治风湿性疾病,其认为强直性脊柱炎的关键病机为"阳虚邪凑",肝肾精血亏虚、肾亏督寒为本,风寒湿热等邪气乘虚深侵肾督之脉为标,内外合邪,痹阻气血,留滞于经络关节而成此病.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诊治,提出温肾强督、蠲痹通络为基本治疗原则,善用并重用附子、细辛等温药以迅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重视扶正培本、扶阳存阴、温散寒湿、活血化瘀、顾护脾胃为特色;临诊强直性脊柱炎肾亏督寒证多使用附子桂枝汤加减,附子常用剂量为30~90 g,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19.
总结柳刚主任医师通过针灸治疗轻度认知障碍的经验。其认为,轻度认知障碍病位在脑,与五脏相关,尤其与脾肾密切相关,基本病机为脾肾亏虚、髓海失养,或痰瘀互结、蒙蔽清窍。其临证善于灵活运用“通督调神”针刺结合辨证选穴及“化瘀通络”灸,辅以电针、记忆训练等方法治疗轻度认知障碍,临床疗效显著。附典型病案1则以验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铺炎疗法联合益塞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本文观察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32例,均按照中医辩证分型联合铺灸疗法治疗,风寒湿痹者,治以散寒祛湿,活血通络;湿热内蕴型者,治以清热利湿,通经活络;肝肾亏虚型者,治以滋补肝肾,益气养血。结果:每一患者均应用联合治疗方法连续治疗3周,取得较好的疗效,32例患者中,显效24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2.5%。结论:铺炎疗法联合益塞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