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的康复训练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7月在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脑卒中患者120例,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根据神经内科护理常规实施护理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IMB模型的康复训练。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估,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患者的抑郁、焦虑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Mo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HAMA和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HAMA和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基于根因分析法针对性护理结合正念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福建省泉州市第三医院精神科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54)。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给予基于根因分析法针对性护理联合正念心理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生命质量量表(SF-36)变化。结果:干预后,2组HAMA、HAMD评分均较本组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干预后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后PSQI评分较本组干预前均降低,且观察组干预后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SF-36评分较本组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干预后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基于根因分析法针对性护理结合正念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住院期间应用神经内科常规性护理,观察组住院期间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前后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功能量表(ADL)及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对两组心理状态、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两组HAMD、HAMA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MMSE评分、ADL评分、WHOQOLBREF各维度及总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基于赋能理论的强化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赋能理论的强化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采用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量表评估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对偏瘫侧踝跖屈肌、屈腕肌的肌张力进行评估,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变化,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上肢FMA评分、下肢FM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踝跖屈肌MAS评分、屈腕肌MAS评分、HAMD评分、HAMA评分、PSQI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为脑卒中偏瘫患者提供基于赋能理论的强化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不但能对其肢体运动功能进行显著改善,还能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激励式结合预警式护理干预对胃肠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期间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行胃癌根治术患者89例, 根据护理方式不同, 将89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激励式结合预警式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预警式护理干预), 其中观察组48例, 对照组41例。两组干预后定期复查、规范用药、科学饮食、戒烟戒烟、健康作息情况比较;两组干预后血栓、伤口处感染、肺部感染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两组干预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比较;两组干预前后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表(WHOQOL-BREF)评分比较。结果干预后对照组临床依从性低于观察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观察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MAMA及HAMD评分均下降, 且对照组MAMA及HAMD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WHOQOL-BREF评分均上升, 对照组WHOQOL-BREF评分明显低于且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 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阶梯式康复护理对老年胃溃疡伴出血患者心理状态、康复效果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消化科收治的老年胃溃疡伴出血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3),对照组给予消化内科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状态的改善效果。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的变化,采用生命质量表(GQOLI-74)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命质量变化,并比较2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HAMA和HAMD评分、PSQI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康复总好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GQOLI-74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老年胃溃疡伴出血患者中应用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后,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提高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和生命质量,值得临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有氧联合平衡运动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者认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84例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有氧联合平衡运动。比较2组干预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MBI)、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分。结果 干预后,2组MoCA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MBI评分、MMSE评分、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各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氧联合平衡运动能有效改善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保护性睡眠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睡眠质量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总医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保护性睡眠护理干预。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比较2组产妇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的改善效果,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比较2组产妇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的变化,采用马盖尔(McGill)规范量表评定2组产妇疼痛程度,并比较2组产妇治疗的依从性。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HAMA评分、HAMD评分、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McGill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护性睡眠护理的开展能显著提升剖宫产术后产妇的睡眠质量,对其疼痛及不良情绪的改善效果显著,提高产妇的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个性与共性相结合的心理护理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脑卒中偏瘫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性与共性相结合的心理护理,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干预后,2组HAMD、HAMA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个性与共性相结合的心理护理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期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能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心内科心律失常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86例, 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 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临床护理, 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忧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两组干预前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以及两组干预前后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 并比较两组患者对干预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 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 且干预组各评分变化较对照组更显著,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 两组PSQI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 且干预组各维度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 两组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升高, 且干预组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8, 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俱乐部式心理护理联合团队认知干预对白血病患者不良情绪、应对方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2018年9月—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154例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俱乐部式心理护理联合团队认知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应对方式及睡眠质量。结果俱乐部式心理护理联合团队认知干预前,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HAMA及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俱乐部式心理护理联合团队认知干预前,两组面对、回避、屈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面对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回避及屈服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俱乐部式心理护理联合团队认知干预前,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PSQI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罗伊适应模式在心外ICU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心外ICU睡眠障碍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罗伊适应模式(RAM)护理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的变化,采用《睡眠图描记与分期标准》评估护理前后患者睡眠潜伏期(SL)、觉醒次数(AT),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的改善效果,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命质量的变化,制定护理质量调查问卷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PSQI各指标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睡眠潜伏期(SL)、觉醒次数(A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RAM模式应用于ICU睡眠障碍患者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情绪、膀胱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治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 按照两组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 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情绪、膀胱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实施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干预后, 实验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膀胱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应用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护理中, 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促进其膀胱功能恢复, 提升其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安神护理对中风后抑郁病人不良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中风后抑郁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病人实施中医安神护理,分别于干预前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脑卒中影响量表(SIS)对两组病人不良情绪、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HAMD评分、HAMA评分、PSQI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SIS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安神护理能有效改善中风后抑郁病人不良情绪,改善病人睡眠质量,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19年3月无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84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双盲法分对照组(n=97)与实验组(n=87),对照组接受常规出院护理,实验组开展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对比干预后,两组护理成效、自我护理指数量表(Self-Care of Heart Failure Index,SCHFI)、心理状态[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生活质量[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问卷(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MLHFQ)]、自我护理状况[自我护理指数量表(Self-Care of Heart Failure Index,SCHFI)]及服药依从性。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护理成效、SCHFI评分、服药依从性均较高,实验组HAMA,HAMD及MLHFQ各维度评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可改善负性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成效与服药依从性,利于提升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促进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护士为主,医师、麻醉师为辅(NBAS-APS)模式下的疼痛管理干预对晚期癌痛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收治的晚期癌痛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NBAS-APS模式下的疼痛管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情况[癌症疼痛障碍问卷(BQ)、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估数字等级评定量表(NRS)]、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心理状况[汉密尔顿焦虑自评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自评量表(HAMD)]的变化。结果:干预后,2组BQ、VAS、NRS评分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PSQI、HAMA、HAMD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NBAS-APS模式下的疼痛管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晚期癌痛患者睡眠质量,改善其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高低音频-运动刺激模式联合夜间噪声管理对ICU患者谵妄发生率、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南京鼓楼医院宿迁医院所收治的烧伤患者110例为研究样本, 以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为分组依据, 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即每组患者样本数为5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进行干预,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并行高低音频-运动刺激模式联合夜间噪声管理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谵妄发生率、情绪及睡眠质量。结果干预后, 观察组患者的重症监护室谵妄筛查量表(Intensive Care Delirium Screening Checklist, ICDSC)评分及谵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的知信行模式+跨理论模式+健康信念模式整合而成的护理干预模式(KTH)护理对老年肾病综合征患者心理状态和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确诊的120例老年肾病综合征患者, 随机将患者分为KTH组和常规组, 每组各60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 KTH组采用家属参与的KTH模式护理模式干预, 均持续护理2 w。分别于护理前后,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 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和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SRAHP)评估患者的健康行为, 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 KTH组患者的HAMD和HAMA量表评分均低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 KTH组患者的ESCA量表评分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KTH组患者的SRAHP量表评分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KTH组患者的SF-36量表评分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医患护陪共同决策护理模式对脑外伤后睡眠障碍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收治的脑外伤后睡眠障碍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医患护陪共同决策护理模式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疾病不确定感评分),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负面情绪[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复杂性评分以及不明确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PSQI各项指标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医患护陪共同决策护理模式可明显减轻脑外伤后睡眠障碍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提高睡眠质量,缓解负面情绪。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分级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1日~2019年1月31日收治的92例脑血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分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睡眠质量(采用SPIEGEL睡眠质量量表)、焦虑、抑郁程度[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结果:干预后,两组睡眠深度、醒后感觉评分及睡眠质量总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上床入睡时间、夜醒次数、一夜总睡眠时间、夜间做梦情况、睡眠深度、醒后感觉评分及睡眠质量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分级护理能显著改善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睡眠质量,缓解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还能减轻介入治疗疼痛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