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通过重复刻板行为检查量表(RBS-R)分析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重复刻板行为的特点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发育水平和年龄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12月就诊于西安市儿童医院的ASD儿童10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RBS-R量表分析ASD儿童重复刻板行为特点,采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及孤独症行为检查量表(ABC)评估ASD儿童症状的严重程度,采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评估ASD儿童的发育水平。结果 ASD儿童的RBS-R量表得分与CARS量表得分呈正相关(r=0.324,P<0.05),RBS-R量表得分与ABC量表得分呈正相关(r=0.538,P<0.01),且与ABC量表相关性更高;ASD儿童的RBS-R量表得分与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评估中应人能的发育商呈负相关(r=-0.400,P<0.01);ASD儿童的RBS-R量表得分与年龄无相关性(P>0.05),但>3岁组ASD儿童的仪式性行为得分显著高于≤3岁组(Z=-1.995,P<0.05)。结论 RBS-R量表对ASD儿童的诊断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ASD儿童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32例18~24月龄高危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进行诊断分析,总结ASD诊断及早期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保健科体检的18~24月龄儿童,使用改良婴幼儿孤独症量表中文修订版(M-CHAT)获得筛查阳性病例32例,由专业医师进行行为观察及问诊,并依据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及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V)确定17例确诊病例及15例疑似病例,对所有患儿进行为期6个月的综合干预训练并追踪随访。采用孤独症儿童心理教育评定量表(PEP-3)及Gesell发育量表在训练前后进行能力评估,训练后使用CARS量表和DSM-V进行再次诊断,对疾病严重程度转归进行分析。结果 32例ASD筛查阳性儿童,干预训练6个月后再次诊断评估,15例疑似病例中有3例确诊为ASD,其余12例儿童诊断为精神发育迟缓。20例ASD确诊患儿中,男童占85.00%,女童占15.00%,平均确诊年龄(21.50±2.14)个月。ASD筛查阳性儿童干预训练后PEP-3及Gesell评估分数均高于训练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ASD确诊患儿干预训练后CARS分数低于训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18~24月龄常规体检儿童开展ASD早期筛查具有可行性,同时早期干预训练可以显著提高各能区的能力水平并降低ASD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语言发育迟缓(LR)、全面发育迟缓(GDD)和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的发育特征和差异性,为早期诊断和康复指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GDS)和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对256例0~3岁LR儿童、346例GDD儿童和90例ASD儿童进行评估,对3组儿童GDS评估五大能区的发育商(DQ)和社会生活能力量表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LR组患儿语言、社交能区平均DQ低于正常,GDD组患儿五大能区平均DQ均低于正常,ASD组患儿除大运动外其余四能区平均DQ低于正常,LR组患儿五大能区平均得分均高于GDD和ASD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4月组、ASD组患儿的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平均得分高于GDD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36月组,GDD与ASD两组的适应性、精细运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D组患儿语言、社交平均分均高于ASD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0~3岁LR、GDD和ASD儿童均存在发育落后和发育不平衡现象,LR儿童综合能力优于GDD和A...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Gesell发育量表对2岁以内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的应用效果,为其早期诊断及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年龄在24月龄以内的55例ASD患儿、40例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及131名正常儿童,运用Gesell发育量表对其进行测评,并对3组儿童的发育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87.26%的ASD组患儿在Gesell发育量表中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育迟缓;ASD组患儿及精神发育迟滞组患儿在五个能区中的得分都低于正常对照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D组患儿与精神发育迟滞组患儿在适应性行为及精细动作上的得分与其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D组患儿在大运动能区的得分优于精神发育迟滞组患儿,在语言及个人-社交能区,ASD组得分低于精神发育迟滞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2岁以内ASD患儿即有发育落后及发育不平衡的现象,以语言及个人-社交发育落后明显,大运动发育相对接近正常为特征,进行Gesell发育量表评估有利于对ASD患儿的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1岁以内孤独症警示指标阳性患儿进行随访3年,了解孤独症警示指标阳性患儿的结局及预后。方法 在高危儿门诊采用2010年卫生部颁布《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中婴儿期孤独症警示指标对阳性患儿进行跟踪检查、家庭干预指导、定期评估及3年随访;并将3岁时确诊孤独症的儿童(实验组)与随机抽取的儿童孤独症门诊就诊的相同年龄段的儿童(对照组)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及Gesell发育量表进行评估,将各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警示指标阳性患儿35人中3年后确诊孤独症谱系障碍30人,5例其他,包括智力发育迟缓2例、先天性色素失禁症1例、结节性硬化1例,先天性盲童1例,所有患儿均进行早期干预;两组ASD儿童CARS评分:实验组低于对照组,证实对照组严重程度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Gesell发育量表检测两组5个能区数值均低于正常,但对照组的儿童各能区平均水平均低于实验组,且各能区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利用婴儿孤独症早期阳性警示指标进行儿童孤独症的早期筛查具有可行性,有利于减轻孤独症的严重程度和提高孤独症儿童的各项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2~5岁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疑似ASD及全面发育迟缓(GDD)儿童的Gesell评估结果,了解其智能发育特征,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2年8月在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明确诊断为ASD(n=270)、疑似ASD(n=158)、GDD(n=218)的2~5岁儿童,运用Gesell发育量表进行评估,并对三组儿童5个能区发育水平分布情况进行统计描述及差异性分析。结果 1)三组儿童智能水平不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D组在各能区得分均低于疑似ASD组,在精细和适应性上得分低于GD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年龄段三组儿童智能发育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幼儿期,ASD儿童5个能区得分均低于疑似ASD组,GDD组除大运动外其余4个能区得分均高于A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前期,ASD组仅在精细动作得分低于GDD组,在精细、适应性及语言能区得分低于疑似A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儿童两年龄段发育商不同,ASD组学龄前儿童...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2~3岁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和发育性语言障碍(developmental language disorder,DLD)的Gesell智能发育特征,为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75例ASD儿童和71例DLD儿童用Gesell发育量表进行发育评估,将各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SD儿童五个能区数值均低于正常,大运动能区和精细动作能区明显高于语言能区和个人-社交能区。ASD儿童各能区平均水平均低于发育性语言障碍组,且各能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SD儿童各项能力均低于DLD儿童。进行Gesell发育量表评估有利于ASD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儿童与健康儿童感觉领域的差异,明确ASD感觉异常特征及与多种核心症状之间的关联,为开展早期识别和特异性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在黑龙江省孤独症定点康复机构接受康复训练的ASD儿童265名作为病例组,哈尔滨市普通幼儿园和学校的223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简易感觉量表(SSP)评估两组儿童感觉水平,同时采用社交反应量表(SRS)、儿童孤独症家长评定量表(ABC)等评估孤独症患儿的社交障碍等核心症状的严重程度,分析ASD组SSP与各临床量表得分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SSP得分比较发现,ASD组所有感觉维度得分中位数(触觉=33;味/嗅觉=18;运动敏感=13;低反应/感觉寻求=28;听觉过滤=19;力量低下=22;视/听觉=20)均低于健康对照组(Z值分别为-2.73,-4.36,-3.17,-5.09,-11.00,-10.45,-3.43,P值均 < 0.05)。ASD组儿童多感觉总分异常率为55.1%,对照组为2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15,P < 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SD组SSP得分与SRS全部维度、孤独症诊断访谈量表修订版(ADI-R)量表的非语言交流和社会功能、孤独症继续观察量表(ADOS)交流和社会互动以及ABC和孤独症行为量表(CARS)量表总分之间均呈负相关(P值均 < 0.05)。  结论  ASD儿童多感觉存在异常,其中听觉过滤维度的异常最为显著,且感觉异常水平与孤独症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存在关联。在未来的临床诊疗和研究中,应增强对ASD儿童感觉症状的识别能力,以实现对ASD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BTR策略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接受治疗的ASD患儿30例,采取BTR策略进行6个月的治疗。对患儿的语言能力、行为情绪控制能力、自我意识、目光交流状态进行观察,并在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ABC)评定ASD患儿行为特征,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价儿童ASD严重程度,孤独症儿童心理教育量表-3(PEP-3)评估其沟通能力。结果治疗后ASD儿童语言能力、行为情绪控制能力提升,问题行为发生减少;自我意识、目光交流状态均有提升。ASD儿童ABC量表各个因子得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CARS量表各个维度及总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PEP-3量表对应的月龄提升,各因子及总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BTR策略在ASD儿童中治疗有效,能改善患儿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听觉统合训练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治疗效果的持续时间,为确定听觉统合训练的最佳频率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7月-2017年12月选取符合ICD-10孤独症诊断标准的65名儿童,分为研究组(n=33)和对照组(n=32),两组均进行一般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康复训练时给予1个疗程听觉统合训练。分别用ABC量表及韦氏幼儿智力量表在训练前、训练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评估患儿ASD行为及智力水平。结果 训练后1个月,ABC总分及交往、语言因子得分显著下降(P<0.05)。训练后3个月,ABC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显著下降,IQ得分显著增加(P<0.01)。训练后6个月,ABC总分、各因子得分较3个月时有所上升(P<0.05),但与治疗前相比,仍有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ABC总分及IQ得分在训练后3个月及6个月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听觉统合训练对于ASD儿童治疗有效,1个月开始起效, 3个月时效果最好,6个月时仍有效果,但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Bayley婴幼儿发展量表第Ⅰ版(BSIDⅠ)联合改良版婴幼儿孤独症筛查量表(M-CHAT-R/F)筛查婴幼儿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效果,为基层儿保系统开展ASD早期筛查提供临床数据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19年1—12月期间在义乌市妇幼保健院参与“0~3岁儿童早期发展风险和异常筛查项目”采用BSIDⅠ评估的6~12月龄婴儿为研究对象。采用2010年卫生部颁布《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中婴儿期孤独症警示指标对6~12月龄阳性患儿进行BSIDⅠ评估。对认知发展指数(MDI)、运动发展指数(PDI)异常(MDI或PDI <80)的婴儿追踪随访,18月龄进行M-CHAT-R/F评估,后由专科医师进一步根据DSM-5进行ASD确诊。结果 纳入研究3 096例,警示指标阳性患儿535例,BSIDⅠ发育异常421例,占13.60%。18月龄时进行M-CHAT-R/F评估阳性共38例,初筛总阳性率为9.97%,最终确诊ASD 16例。将BSIDⅠMDI<80作为预测因子,其在ASD组与非ASD组筛查中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28,P...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医学评估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康复训练的影响。方法采用Gesell发育量表、社会生活能力量表(SM)、社会沟通能力问卷(SCQ)分别对特教学校67名ASD儿童的发育水平、社会生活能力,社会交流能力进行评估。然后对其中48名干预组儿童,根据其发育年龄、实际生活能力制定干预目标,由特教老师根据目标,制定符合其发育水平的个体化训练方案实施训练。对19名对照组儿童按特教学校原有日常康复训练课程进行训练。训练1年后,采用同样方法再次进行评估。结果干预组儿童训练后,在适应性、语言、沟通能力方面的进步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医学评估的基础上对ASD儿童制定康复训练方案,有利于促进ASD儿童发育水平、社会生活能力,沟通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听觉统合训练对孤独症儿童康复疗效的影响, 为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将80例3~6岁孤独症儿童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两组均进行常规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 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听觉统合训练1个治疗周期。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两组患儿均进行孤独症行为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 ABC)评估, 该量表中的感觉、社会交往、躯体运动、语言及自理均单独作为一项评估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1)两组患儿在进行治疗1个月及3个月后较治疗前均具有好转趋势。2)试验组患儿在听觉统合训练治疗1个月后ABC评分项目中的感觉及语言功能较对照组有明显好转,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试验组患儿在进行听觉统合训练治疗3个月后ABC评分项目中的感觉、语言及社会交往功能较对照组有明显好转,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训练对孤独症儿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听觉统合训练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对孤独症患儿的康复具有明显影响, 孤独症儿童在进行康复训练时需注意加强听觉统合训练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4.
卢云  王艳娟  吴晓庆  陈娟  郑芹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3):5253-5255
目的:观察结构化教育对儿童孤独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8例孤独症患儿实施结构化教育训练,于训练前及训练9个月后采用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ABC)、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及儿童孤独症及相关发育障碍心理教育评定量表(中国修订版)(C-PEP)评估疗效。结果:经过9个月的结构化训练,48例孤独症儿童ABC量表各因子得分及量表总分较训练前下降,其中感觉能力、交往能力及自理能力得分训练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能力和语言能力得分训练前后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训练后,48例患儿的语言、社交、感知、行为4方面得分及总分均较训练前明显下降(P<0.01)。患儿C-PEP评估各项目分值较训练前显著提高。结论:结构化教育能改善孤独症患儿的症状,是孤独症的有效康复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是否存在明显的触觉异常以及触觉异常与孤独症临床症状之间的相关性,为孤独症触觉异常的干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在黑龙江省孤独症定点康复机构接受康复训练的265例3.02~10.66岁ASD儿童作为病例组,并依据性别年龄匹配原则,在哈尔滨市幼儿园和小学招募223名3.15~10.99岁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简化版感觉特征问卷(SSP)评估儿童的触觉行为,同时采用社交反应量表(SRS)等评估ASD儿童的临床表现,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索触觉行为与孤独症症状之间的关联。  结果  ASD组儿童SSP触觉得分[33(33, 35)分]低于对照组[34(31, 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3,P<0.05);ASD组触觉异常等级(可能异常、明显异常)比例(19.6%)高于对照组(11.7%)(χ2=5.72,P<0.05)。两组男童SSP触觉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7,P<0.05)。ASD组SSP触觉得分与SRS社交认知、社交沟通和量表总分,儿童孤独症家长评定量表(ABC)、孤独症行为量表(CARS)、孤独症诊断访谈量表修订版(ADI-R)临床量表非语言沟通水平得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3,-0.28,-0.28,-0.35,-0.17,-0.27,P值均<0.05)。  结论  孤独症儿童较健康儿童存在更为明显的触觉异常表现,且在男童中更为显著。触觉异常与孤独症社交障碍等临床表现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年龄对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效果的影响,为孤独症患儿的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8例孤独症患儿按年龄分≤5岁组14例和5岁组14例,采用结构化教学、ABA应用行为分析、游戏治疗、音乐治疗、社交故事、精细训练、感觉统合训练、多感官训练、沙盘游戏治疗等综合干预训练法训练患儿3个月,随后应用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表(ABC)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5岁组患儿训练后感觉、交往及总分得分较训练前显著降低(P0.01),生活自理得分也显著降低(P0.05),而训练前、后躯体运动、语言得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岁组训练后感觉得分较训练前显著降低(P0.05),而训练前、后交往、躯体运动、语言、自理及总分得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儿年龄越小综合干预训练效果越好,症状改善越明显。实现孤独症儿童早期干预需要政府、社会公众、医务人员及家长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婴幼儿期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的早期发现及识别方法。方法对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正常体检的1 000名婴幼儿用婴幼儿孤独症筛查表(CHAT)和Gesell发育量表筛查出可疑儿童,进一步应用儿童孤独症家长评定量表(ABC)、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及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IV)诊断依据进行确诊。结果 1 000名儿童中9名为ASD患儿,阳性率为0.90%,其中1.5~2.0岁1例,2.0~2.5岁3例,2.5~3.0岁5例;男孩7例,女孩2例。结论加强对ASD患儿的早期识别能力,使患儿得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16~30月龄的儿童进行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筛查及诊断,得出绍兴市儿童ASD的患病率及早期筛查的可行性。方法使用改良版婴幼儿孤独症筛查量表(M-CHAT-R/F)对绍兴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1 944例儿童进行筛查,对筛查阳性者进行电话访谈、转诊及评估。结果共筛查出134例阳性儿童,筛查阳性率为6. 89%;共诊断出5例ASD患儿,总ASD患病率为2. 57‰。结论绍兴市ASD患病率与国内报道结果相符。在儿童健康体检时进行ASD早期筛查具有可行性,有利于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早期诊断和干预。  相似文献   

19.
儿童期孤独症评估量表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检验儿童期孤独症评估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临床应用的灵敏度与特异性,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41 例符合DSM Ⅳ诊断标准的孤独症患儿及34 例对照组儿童采用CARS量表进行评估,并分别对两组评估的总分与15个分项得分进行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 计算CARS量表的特异性、敏感性、一致率、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并判断CARS量表的最佳诊断界值分;比较CARS评估结果与DSM Ⅳ儿童孤独症诊断标准的一致性。 【结果】 孤独症组与对照组CARS量表评估总分及15 个分项得分比较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CARS量表取30为诊断界线分时灵敏性、特异性、一致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为1,且与年龄无关;CARS量表评估结果与DSM-Ⅳ诊断标准完全一致。 【结论】 CARS量表取30为诊断界值分时,具有高度的灵敏度与特异性,可作为临床诊断儿童孤独症的重要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内蒙古中东部城乡地区儿童孤独症(ASD)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和提供依据。  方法  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赤峰市、乌兰察布市、通辽市、锡林郭勒盟5个盟市,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16所小学及幼儿园,对15 817名3~14岁儿童进行调查,根据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进行初筛;初筛阳性者根据教师填写提名表和孤独症行为检测量表进一步诊断,结合量表的得分再由2名以上临床专业人员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的诊断标准最终确诊ASD。  结果  确诊42例ASD儿童,患病率为0.27%(42/15 817),城市地区儿童ASD患病率为0.16%(15/9 231),农村地区为0.41%(27/6 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9,P < 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文化程度、语言发展水平与城市儿童发生ASD呈负相关;存在遗尿的不良习惯、家庭有极度内向者与农村儿童发生ASD呈正相关。  结论  内蒙古中东部农村地区儿童ASD患病率高于城市,儿童存在不良习惯、患过新生儿疾病、父母文化水平低、语言发展水平差、运动水平差是影响城乡地区儿童发生ASD的主要因素。应尽早筛查孤独症患儿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