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两种手术方法治疗280例皮肤及轮匝肌松弛型眼睑袋装膨出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皮肤及轮匝肌松弛型下眼睑膨出患者280例,治疗医师根据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其中A组140例,行肌皮瓣法睑袋成形术加中面部提升法进行治疗,B组140例,行单纯肌皮瓣法睑袋成形式术治疗。于术后半年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满意率以及并发症进行评估比较。结果术后半年A组患者的临床优良率、满意率均高于B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l.05),术后半年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面部提升法、改良肌皮瓣睑袋成形术联合治疗中老年患者的皮肤轮匝肌松弛型下睑膨出的临床效果显著,符合术后患者的美观要求,患者满意率较高,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上睑皮肤松弛患者采用改良三点式重睑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45例上睑皮肤松弛患者作为观察组,行改良三点式重睑治疗。另选同期于本院行传统重睑术治疗的上睑皮肤松弛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调查,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一期愈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期愈合率97.78%,且无并发症发生,平均恢复时间(33.89±7.14)d,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t=17.6090,P=0.0000);观察组患者中仅1例不满意,满意率高达97.78%,对照组满意率为80.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u=2.8210,P=0.0048)。结论:采用改良三点式重睑术治疗上睑皮肤松弛患者临床疗效较好,重睑效果自然逼真且持久度高,并发症少,患者疼痛轻,术后恢复时间短,患者满意率高,值得广泛推荐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下睑成形术术式选择:10年经验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适合中国人的下睑成形术术式选择标准.方法 自1998年至2008年,对2400例患者采用四种不同术式行下睑成形术,包括传统的经皮皮瓣法下睑成形术(n=862),经皮肌皮瓣法下睑成形术(n=738),经结膜下睑成形术(n=433),以及Hamra的眶隔重置技术(n=367).结果 本组2400例患者术均Ⅰ期愈合,925例患者获随访1个月至10年,95%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并发症:下睑退缩20例,下睑外翻5例,下睑凹陷5例,干眼症2例.结论 经结膜入路下睑成形术是原发性睑袋患者的首选术式.经皮下睑成形术(皮瓣法或肌皮瓣法)适合于皮肤和肌肉松弛的患者.对于眼睑的支持结构(皮肤、肌肉和眶隔)松弛,或伴泪槽畸形的患者,应实施Hamra的眶隔重置技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运用改良三点式重睑术矫治上睑皮肤松弛的疗效及美学效果。方法:共收集笔者医院整形外科2017年1月-2018年6月接受重睑术矫治的78例上睑皮肤松弛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切开法及缝线法等传统重睑术治疗,观察组运用改良三点式重睑术矫治,比较两组手术疼痛、术后恢复时间、一期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合典型病例分析改良三点式重睑术矫治的美学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2±0.8)分VS(2.7±1.1)分],术后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35.4±6.1)dVS(72.6±10.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96、19.131,P0.05)。研究组均一期愈合,术后重睑弧线流畅自然,双眼对称,面部自然,且未见并发症发生。研究组患者就上睑皮肤松弛矫正美学效果的总满意度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7.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改良三点式重睑术矫治上睑皮肤松弛,不仅手术疼痛感轻、术后恢复时间短和并发症少,而且改善睑部形态效果显著,达到满意的整形美学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眶脂肪弓状缘释放联合眶肌筋膜韧带悬吊行下睑袋整形的美学效果。方法:选择笔者医院2017年2月-2018年1月行下睑袋整形术的60例中老年女性患者资料,采用眶脂肪切除法患者纳入对照组(29例,58眼),采用眶脂肪弓状缘释放联合眶肌筋膜韧带悬吊法纳入研究组(31例,62眼),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及美学修复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前泪槽沟及眶颊沟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泪槽沟及眶颊沟分级均较术前下降,研究组泪槽沟及眶颊沟分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年轻化分级比较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美学满意率为69.0%,研究组患者美学满意度为95.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9%,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眶脂肪弓状缘释放联合眶肌筋膜韧带悬吊行下睑袋整形能够有效改善中老年女性眼部老化形态,达到眼部年轻化效果,具有较高的美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脏涤纶补片联合外眦睑板条悬吊术治疗重度麻痹性睑外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6年6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重度麻痹性下睑外翻患者14例(14眼)为研究对象,将心脏涤纶补片置于下睑板和下眶缘之间,并将外侧下睑板固定于外眶缘内上方的骨膜上,观察术后眼部外观形态及功能恢复、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14例重度麻痹性睑外翻患者均完全矫正,无植入物移位、脱出等不良反应,患者对术后较满意。结论:采用心脏涤纶补片下睑植入联合外眦睑板条悬吊术治疗重度麻痹性下睑外翻,操作简单,创伤小,易于掌握,效果确切,为麻痹性下睑外翻矫正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心脏涤纶补片联合睑板条悬吊及皮瓣移植治疗重度瘢痕性睑外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1月-2022年8月在笔者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重度瘢痕性睑外翻患者5例(6眼)。术中将心脏涤纶补片置于睑板下缘与下眶缘之间,分离出下睑外侧睑板条并固定悬吊于外侧眶缘内上方的骨膜上。根据受区皮肤缺失范围采用游离皮片移植或临近皮瓣转移。术后观察并记录患者眼睑的位置、形态、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1~15个月,5例患者重度瘢痕性睑外翻均完全矫正,眼睑形态位置恢复良好,开、闭眼功能正常,无植入物移位、脱出等并发症,随访期内无复发。结论:采用心脏涤纶补片植入联合睑板条悬吊及皮瓣移植术治疗重度瘢痕性睑外翻,术后眼睑形态改善良好,早期复发率低,为重度瘢痕性睑外翻治疗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肌皮瓣筋膜层外眦固定下睑袋整复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应用肌皮瓣在外眦切口下方眶隔筋膜深层行固定下睑袋整复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于外眦角隐沟内设计切口,在切口外延长线下方切断部分眼轮匝肌并折叠短缩,重新缝合复位两侧断端,悬吊于眶隔筋膜韧带深层.结果 本组共137例患者,其中2例患者于术后早期睁眼受限,3个月后症状消失,其余患者均Ⅰ期愈合.术后随访6~12个月,下睑皮肤均平展,切口瘢痕隐蔽,无睑缘退缩,效果满意.结论 改良的肌皮瓣筋膜层外眦同定睑袋整复术,能有效地加快恢复,减轻术后并发症,可避免外眦固定术的原有弊端,是治疗下睑松垂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睑板条悬吊联合异体巩膜兜带术治疗麻痹性睑外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8眼)麻痹性下睑外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行睑板条悬吊联合异体巩膜兜带术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10.15±1.76)个月。分别于术前、术后1天、随访终点应用睑外翻严重程度评分((Ectropion severity score,ESS))评价术前病情及术后疗效,并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8例(8眼)睑外翻均矫正,无复发。术前ESS评分为3.5~8分,中位数为7.5;术后1 d ESS评分1~3分,中位数为2;术后随访终点ESS为0~1,中位数为0;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感染及内植入物暴露、排斥、移位等并发症。结论:利用异体巩膜兜带术可加强睑板支撑,睑板条悬吊可矫正眼睑松弛,提升下垂的外眦角。睑板条悬吊联合异体巩膜兜带术治疗麻痹性睑外翻操作简便、易行,有效改善患者眼表状况及外观,且术后效果较为稳定,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下眼睑全层缺损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6例下眼睑恶性肿瘤患者采用Mohs控制性切除术,利用上睑滑行睑板结膜瓣修复下睑后层缺损,颧颊部皮下蒂肌皮瓣修复下睑前层缺损.术后6周分离睑板结膜瓣,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均随访3~6个月,无上睑退缩,下睑外翻及兔眼形成,外形、视觉功能良好,肿瘤无复发.结论 上睑滑行睑板结膜瓣联合颧颊部皮下蒂肌皮瓣修复下睑缺损是治疗下睑全层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肌皮瓣法在混合型睑袋整形术中的应用价值和注意事项。方法 2004年7月~2010年4月以斜切口改良肌皮瓣法行混合型睑袋整形术733例1466只睑袋。于下睑缘下方1~2mm处作横行皮肤切口,再于皮肤切口下方1~2mm作眼轮匝肌斜行切口,钝性剥离肌皮瓣达眶骨缘水平。切开眶隔(横向,长1.5cm),切除突出的眶隔内脂肪。嘱求美者双目向额部凝视,将肌皮瓣平铺后呈斜面剪去多余的眼轮匝肌和皮肤。以7-0单股尼龙美容线连续缝合皮肤。结果术后7d~14个月随访,最终满意率为100%。733例1462只睑袋术后下睑紧绷,皱纹减少或消失;4只睑袋局部脂肪轻度膨出。术后即刻出现复视2例,12h内消失;下睑淤血发青711例1375只睑袋,21只睑袋术后2周消失,其余均在1周内消失。术后睑外翻189例,其中187例于1周内消失,另2例于术后2个月内消失。结论对于混合型睑袋,采用皮肤与肌肉切口错开1~2mm的改良肌皮瓣法,切除突出的眶隔内脂肪、松弛的皮肤和多余的眼轮匝肌,方法安全可靠,疗效显著,睑缘下外形自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三点式重睑与传统重睑治疗上睑皮肤松弛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本院2007年5月~2012年6月共收治上睑皮肤松弛患者59例,其中25例患者接受传统重睑术式治疗(对照组),另24例患者接受改良三点式重睑术式治疗(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分别为(33.1±7.4)天和(78.5±12.7)天,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均Ⅰ期愈合且未见并发症者,术后两组患者总满意率分别为95.8%和76.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三点式重睑治疗上睑皮肤松弛具有微创、恢复快、操作简便、效果稳定等特点,能够显著改善上睑皮肤松弛,且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肌皮瓣法结合下睑缘楔形切除矫治老年性下睑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性下睑袋的手术矫正方法。方法:应用Hill试验、下睑牵拉试验、内眦韧带松弛试验和外眦韧带松弛试验检测患者下睑支持结构的松弛情况,采用肌皮瓣法下睑袋整复术结合下睑缘楔形切除进行治疗并长期随访。结果:本组患者共41人,均为老年性下睑袋患者,其中男性15例,年龄为42~67岁,女性26例,年龄为53~65岁;下睑板松弛34例,内眦韧带松弛7例。术后有17例患者接受了长期随访,随访时间为7~26个月(平均12.7月)。下睑缘均平整,无下睑退缩,术后效果良好。结论:应用肌皮瓣法结合下睑缘楔形切除治疗伴有下睑支持结构松弛的老年性下睑袋是有效而简单的方法,但对外眦韧带松弛者慎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改良三点式重睑术与传统重睑术治疗上睑皮肤松弛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上睑皮肤松弛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三点式重睑术方法,对患者重睑处眼轮匝肌进行切口处理,具体为内、中、外三个部分;对照组采用传统重睑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上睑皮肤松弛临床疗效、并发症和患者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上睑皮肤松弛症状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治疗后效果更自然,恢复时间短,观察组满意率为90.0%,对照组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三点式重睑术治疗上睑皮肤松弛满意率高,比传统重睑术治疗方法更具有临床应用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陈亮  李晓格  李世荣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7):2104-2105
目的:探讨睑板短缩结合内外眦悬吊术在瘢痕性睑外翻畸形修复中的应用及手术效果。方法:对瘢痕性睑外翻17例患者(25只眼)行瘢痕松解,根据睑板长度及睑外翻情况将睑板内外眦固定悬吊于鼻骨外侧和(或)外侧眶骨膜,下睑植皮覆盖创面。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15例(22只眼),术后恢复良好,睑无明显外翻,无需要再次手术治疗,2例(3只眼),因术后没有规律佩戴支具及应用瘢痕药下睑出现轻度外翻,患者自认为效果尚可,未再次手术。结论:睑板短缩结合内外眦悬吊矫正严重的,时间较久的睑外翻,效果可靠、持久,明显减轻睑外翻畸形的复发率,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筋膜鞘悬吊睑板结合提上睑肌缩短术(LMR)治疗重度上睑下垂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40只眼)采用筋膜鞘悬吊睑板结合LMR治疗的重度上睑下垂患者和31例(37只眼)采用LMR治疗的重度上睑下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记为A组和B组.对比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上睑回退量和上睑活动范围;对比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和探讨应用阔筋膜悬吊联合睑板缩短术式治疗重度麻痹性下睑外翻的疗效.方法:根据麻痹性睑外翻的病理原因,利用异体阔筋膜悬吊加强睑板支撑,睑板缩短收紧松弛的眼睑并提升下垂的眼尾.术中观察眼睑位置及睑裂长短做到双侧基本对称.结果:18例患者随访3~18个月,术后下睑外翻症状都得到矫正,眼睑闭合不全及溢泪症状消失,皮肤瘢痕不明显.结论:阔筋膜悬吊联合睑板缩短治疗重度麻痹性下睑外翻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外侧睑板条固定术联合射频技术在退行性下睑外翻矫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4月的82例(90眼)退行性下睑外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Byron Smith改良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外侧睑板条固定术联合射频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02%(40/43)vs 71.79%(2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外侧睑板条固定术联合射频技术矫正退行性下睑外翻效果显著,舒适安全,术后美观,可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改良重睑成形术的手术效果。方法:2018年2月至2021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美容外科用改良睑板-眼轮匝肌-眶隔(TMS)缝合重睑成形术治疗患者193例,男14例、女179例,年龄18~45岁(22.3±4.2)岁。术后随访6~24个月,观察重睑皱褶形态和并发症情况。结果:193例患者中173例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良肌皮瓣法结合眶隔固定术在睑袋整形中的效果及对美学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2月于笔者医院行睑袋整形的108例就医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肌皮瓣法)54例,观察组(改良肌皮瓣法结合眶隔固定术)54例。对两组就医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前后睑袋程度、下睑皮肤皱纹、睑泪沟、皮肤光泽度、美学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予以记录。结果:观察组2例未愈,23例好转,29例治愈;对照组未愈人数较观察组多7例,好转26例,19例治愈,观察组总有效率96.29%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就医者术前眼部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睑袋、下睑皱纹程度观察组均轻于对照组,观察组皮肤光泽较对照组提升(P<0.05)。两组就医者术前美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美学评分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4.81%高于观察组3.70%(P<0.05)。结论:改良肌皮瓣法结合眶隔固定术对于睑袋整形效果较好,就医者术后美学评分显著提升,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