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意义 针对互联网开放场景下患者个人电子病历数据安全开放共享面临的难点和挑战,设计一套安全共享模型,推动医疗机构实现患者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开放共享。方法/过程 提炼分析影响患者个人电子病历数据开放共享的关键要素,界定互联网医疗场景下电子病历数据开放范围、标准和格式,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患者电子病历数据安全共享模型。结果/结论 基于区块链建设患者电子病历数据安全共享模式,可初步实现患者电子病历数据可信存证和安全开放共享,为未来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健康数据安全开放共享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个人健康信息具有高敏感性,承载大量个人隐私,健康医疗大数据建设有赖于个人健康信息的汇聚与融合,理应关注大数据技术给个人隐私带来的风险与挑战。在复杂的健康医疗数据集成应用过程中,个人对自身健康信息后续转化、衍生成为“大数据”的控制力度逐渐减弱,知情同意原则的贯彻与落实难度也在层层“加码”,个人知情同意权有可能在开放和共享的大数据建设理念下被架空。统一的行业标准缺位和“算法黑箱”的现实阻碍,导致个人主体处于一种相对弱势的地位。伦理审查制度作为医疗领域把控风险、保护个人主体权益的有效机制,在健康医疗大数据建设与应用过程中也应受到重视,并对保护个人隐私发挥作用。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场景的转变产生的知情同意原则的落实困难,可探索动态同意模式提升个人对自身健康信息的控制力度。为提升公众信任度,可考虑构建隐私影响评估程序,搭建隐私政策开放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3.
目的:细化人口健康科学领域个人敏感信息类型,以期推进人口健康科学数据的开放和共享及个人敏感信息的立法保护提供参考,为人口健康科学数据平台的数据管理工作提供借鉴。方法:基于文献调研法考察了国内外个人敏感信息的界定,基于内容分析法总结了人口健康领域中个人敏感信息的类型,并进行了多维特征分析。结果:将人口健康领域中个人敏感信息细化为身份标识信息、生物特征信息、健康医疗信息3个大类,下分9个小类。结论:个人敏感信息细化分类符合依据不同领域特点将敏感个人信息具体化的国际立法的趋势,可作为制定人口健康科学数据收集管理策略和共享策略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更好地了解健康医疗领域政府开放数据现状,从前期准备、中期实施、后期应用3个层面,从政策法规制定、开放平台建设、数据资源规模、数据开放程度及应用开发指标等方面,对中国、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5个国家政府开放健康医疗数据的情况进行调研与分析,并揭示其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健康医疗领域的数据开放共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深入分析临床真实世界数据科研共享现状,探索真实世界数据科研化共享可行机制。方法:采用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对临床真实世界数据的科研共享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国内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临床真实世界数据科研共享需求大、意愿高,但目前的科研共享尚处于分散化、零星化阶段,共享中面临临床数据科研共享法律规制缺乏、数据提供和使用责任机制不完善、成果分配机制不健全、医学伦理和隐私安全担忧重、医疗数据科研产出技术门槛高等问题。目前国内常采取数据集成共享模式和科研课题共享模式。结论:基于真实世界的临床数据科研共享存在医务人员意愿高、临床实践落地难,且背后原因复杂,涉及政策、机制、文化、技术等多个层面。以医学科研利用为导向的高级别规则制定与路径优化,是解决当前矛盾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医疗模式的快速发展,医疗行业数据保存逐渐从传统纸质保存模式向大数据保存模式过渡。但目前,健康医疗信息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安全挑战,安全问题频发。以“互联网+”健康医疗信息安全为目标,从健康医疗信息安全内涵入手,介绍美国健康医疗信息安全的法律体系、政策导向、技术研发及安全意识培训,在此基础上进行本土化研究,提出完善健康医疗信息安全立法保障,健全健康医疗信息安全政策指引,优化健康医疗信息安全技术手段,树立健康医疗信息安全保护意识等建议,以期规范和推动健康医疗数据的融合共享、开放应用,促进健康医疗信息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7.
介绍国内外健康医疗信息化与数据开放共享进展与成效,分析我国健康医疗大数据开放共享面临的挑战和困境,阐述健康医疗大数据向科学数据转化的必要性并提出建议,包括建立健康医疗大数据向科学数据转化的机制、建立国家健康医疗科学数据资源目录、推动健康医疗科学数据规范化管理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维基模式构建互联网中医百科,为互联网用户提供开放、专业的中医药知识服务。〖JP〗 方法 采用Mediawiki系统搭建中医百科站点,并分析、解决该模式下中医百科分类体系设计、中医条目规范化编写、中医专题项目开展等实际应用问题。 结果 利用维基模式构建完成的中医百科站点,能够为互联网用户提供中医药知识共享、协作、专题开展等线上服务。 结论 维基模式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具有可行性,能够实现中医药知识在互联网上的良性传播和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9.
阐述区块链技术概念、原理及特点,介绍区块链+医疗模式及其应用,包括建立个人健康数据库、打造智能化医疗救助平台,以及构建开放的医疗健康资源互助共享中心,分析区块链技术在医疗领域应用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个人健康管理系统作为现代医院健康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整个医疗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论述了通过Google Health公共云计算平台构建一种个人健康信息管理的方法,设计实现一套基于云计算的健康管理系统。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技术,与医疗信息化结合,可提供安全可靠的医疗数据存储中心,轻松实现医疗数据与应用共享;同时,云计算系统对用户端的设备要求低,使用方便。有别于传统的健康管理系统,本系统通过云计算技术对医疗数据进行在线存储管理和实时共享,减少用户终端的资源,实现对患者健康信息最实时、最准确的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完善健康医疗科学数据分级保护,促进数据安全共享、充分利用,提升数据资源价值。方法/过程采用文献分析法,并开展多轮专题专家小组讨论,研讨健康医疗数据分级的原则、规则和实施步骤。结果/结论基于健康医疗科学数据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或政策要求,构建健康医疗科学数据分级指南,提出健康医疗科学数据分级的具体原则、评级规则与实施步骤,为健康医疗科学数据生产、管理及应用活动中的数据分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中医电子病历大数据服务平台的功能、技术和安全需求进行分析,设计出多层次的中医电子病历大数据服务平台,该平台具有数据采集、数据共享存储、数据分析、保证数据安全的功能,能够为个体化医疗与精准医疗、方药知识发现、治未病、个体化疗效评价等方面提供便利,在保证中医特色和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中医电子病历核心数据的开放、共享、分析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基于"互联网+残疾人社区康复"新模式的脑卒中《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大数据平台。方法由湖南省残疾人康复协会牵头成立"互联网+残疾人社区康复"中心,基于"生物-心理-社会"理论模式,建立脑卒中患者的ICF大数据平台,提供了一种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模式描述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同时为三级康复机构提供了同一术语平台以进行有效的脑卒中患者健康信息交流。结果提出基于"互联网+残疾人社区康复"新模式的脑卒中ICF大数据平台构架。结论建立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数据平台能够帮助三级康复机构智能地完成对脑卒中患者的医学评定,实现精准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依托于华山医院-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闵行社区医疗联合体信息服务平台(华山-五院-闵行社区医联体, H5M),计划初步建立针对脑卒中患者的全流程新型管理模式,为脑卒中单病种质量管理提供经验与方法。方法  由H5M平台提供原始的医疗数据、患者健康档案、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等,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以安全可靠的混合云为基础的单病种脑卒中新型智慧医联体平台。结果  绘制出脑卒中患者全流程管理模式图;建立了智慧化社区卒中早期筛查、多学科远程会诊、智慧化随访评估、临床教学同步的华山-五院-社区分级诊疗体系;实现了资源三级共享、为科研提供可靠完善的数据库。结论  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支持,初步构建出了满足多学科医教研一体化需求、满足以患者和医护为中心的、安全可靠的、基于互联网脑卒中智慧医联体平台的新型区域性脑卒中患者全流程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以降低政府治理成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法/过程 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为例,详细阐述整合路径及工作成效,对整合共享的难点和对策展开分析和探讨。结果/结论 基于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明确“统筹布局,共建共享”的总体要求,探索以大数据技术为抓手,实现数据的融合与应用,构建数字疾控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应用区块链技术构建跨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协作平台,实现异地医疗信息可信共享与医疗协作。方法:通过对基于区块链的医疗信息共享技术及共享机制的研究,分析跨区域医疗信息共享的业务架构,构建服务平台,并基于跨地区协作联盟,给出跨链技术结构。结果:在上海、宁波的跨地区医联体电子病历及个人健康档案共享实践证明,基于区块链的异地医疗信息共享技术科学有效。结论: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异地医疗信息共享提供安全、可信的数据基础,支撑远程医疗协作、跨地区健康管理、临床科研协作等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 提出生物医学科学数据开放共享的策略性建议,为科学数据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方法/过程 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分析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GISAID)、Cortellis药物研发情报平台(CDDI)4个国际典型生物医学科学数据平台的开放共享实践。结果/结论 基于数据共享前、中、后3个环节提出建议,数据资源建设方面应确定数据权利和权利主体的划分,数据开放使用方面应依据数据属性实行差异化管理,数据生态营造方面应制定促进数据增值的机制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介绍健康医疗大数据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与糖尿病管理中健康医疗数据开放与集成有关的有效性使用、互操作性、开发框架以及安全伦理等几方面进行系统综述,表明个人健康医疗数据的开放与集成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档案,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阐述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构建眼健康大数据平台的背景、设计情况、架构、业务流程、服务功能和应用效果,指出该平台能够提升眼科筛查、随访和医疗保健水平和效率。  相似文献   

20.
科技出版业发展迅速,互联网则彻底改变人们进行研究、共享科研成果的方式,以及搜索和保存信息的方式.开放存取(open access,OA)为科研数据和结果的传播共享提供良好的平台.OA将会影响全世界科技期刊文章的发表模式.现在已不需要讨论科研结果是否需要无障碍地共享,而应该去研究怎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利用OA实现科研成果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