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25例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发生起搏相关的并发症包括囊袋血肿8例,电极穿孔2例,电极导线脱位4例,起搏器综合征3例,深静脉血栓3例,BackupVVI起搏1例,导线断裂1例.结论 充分认识起搏相关的各种并发症,重视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脏起搏器相关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策略。方法对132例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随访6个月~8 a,分析临床疗效及起搏器相关并发症发生原因,总结防治策略。结果随访期间共发生起搏器相关并发症18例,主要为囊袋积血、感染、电极脱位、断裂、静脉血栓形成、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起搏器综合征及心功能不全等。经积极治疗及处理均改善。结论了解起搏器常见并发症,加强术后随访,及时发现及正确处理是防治起搏器相关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心律植入装置感染拔除后植入无导线起搏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观察2020年11月至2022年5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因心律植入装置感染拔除后植入无导线起搏器的患者,分析术中起搏器阈值、感知、阻抗,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曝光量,并发症情况以及随访过程中的临床疗效。结果 共计6例患者,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71.8岁,其中起搏器囊袋感染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其中双腔起搏器5例,单腔起搏器1例,植入起搏器导线4个月到13年不等,共拔除11根电极导线。所有患者均顺利拔除起搏器装置并成功植入无导线起搏器,均植入右室间隔部。术中起搏器参数为:阈值(0.46±0.12)V/0.24ms,感知(8.48±2.46)m V,阻抗(753.3±131.4)Ω,随访3个月起搏器各项参数稳定。拔除及重新植入围手术期及3个月随访过程中,未出现心脏穿孔、静脉血栓、血管损伤、装置功能不良等并发症。结论 心律植入装置感染后拔除再植入无导线起搏器,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80岁以上老年人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的随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年龄≥80岁的老年患者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治疗的并发症和远期疗效。方法将2001年12月至2007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并完成1年随访的60例≥80岁患者为研究组,以同期60例60~79岁患者为对照组。记录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围手术期并发症和随访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导线穿孔、疼痛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在2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起搏器植入术后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起搏器故障及并发症、1年后电极导线参数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80岁组心力衰竭患者显著高于60~79岁组(P〈0.05)。结论2组老年患者起搏治疗均是安全有效的,研究老年患者植入永久起搏器应特别注意术后导线穿孔和疼痛并发症的预防。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并发症情况,寻找其原因,并探讨其防治策略.方法 对382例植入或更换起搏器出现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并发症情况:囊袋血肿15例,电极脱位8例,电极断裂2例,囊袋破溃并(或)感染4例,感知不良6例,起搏器综合征5例,弄摆综合征1例,静脉血栓形成1例.结论 应加强对植入起搏器常见并发症的认识,严格术中规范操作,加强术后随访,尽可能将并发症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70岁患者与≥70岁患者起搏器植入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评估起搏器植入术后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37例于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为<70岁组178例,≥70岁组59例,随访2年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发生起搏器并发症25例(10.55%),其中囊袋出血/血肿11例,囊袋破溃/感染4例,起搏器介导心动过速5例,起搏综合征4例,电极脱位/断裂1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并未随年龄增长而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永久心脏起搏器装置感染患者经内科外科途径拔除起搏器电极导线的适应证及外科处理z点。方法:选择我院从2002-01至2014-04住院治疗的起搏器装置感染病例共59例。其中,10例患者行外科开胸手术取出起搏器心内电极导线及永久起搏器装置(开胸组),49例选择经静脉拔除起搏器心内电极导线(经静脉组),清除心外起搏器装置。回顾性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开胸组和经静脉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未见明显差异。经静脉组以单纯囊袋感染为主(41/49例),开胸组以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赘生物形成为主(7/1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胸组起搏器电极导线植入时间较经静脉组患者长[(12.1±7.3)年比(9.2±6.9)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例(6/10例)患者同期行其它心外科手术,2例同期行心外膜永久起搏器电极导线植入术。两组患者均无手术死亡,开胸组手术并发症及术后三尖瓣反流均低于经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经静脉途径已能有效地拔除多数起搏器电极导线,首选内科途径。外科开胸手术拔除起搏器电极导线适用于下列患者:①赘生物过大,易导致肺栓塞者;②经静脉途径拔除起搏器电极导线困难者;③合并其它心脏疾病,需要同期行心脏外科手术;④由于感染性心内膜炎造成三尖瓣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8.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其处理策略。方法:对2004年6月~2009年12月在我院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的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发生起搏器并发症12例(12.6%),其中起搏器囊袋血肿3例,术中严重心律失常3例,起搏器感知不良2例,起搏综合征5例,囊袋感染2例。结论:提高起搏器并发症识别能力,术前认真准备,术中规范操作,术后严格管理,重视患者术后定期随访及起搏器知识的宣教,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可降低其发生率,避免严重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对21例植入或更换起搏器出现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囊袋血肿8例,电极脱位7例,切口和(或)囊袋感染3例,感知不良3例。结论应加强对植入起搏器常见并发症的认识,严格术中规范操作,加强术后随访,尽可能将并发症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0.
对3例符合起搏器植入指征的患者在应用普通电极导线无法植入时应用Select Secure系统包括3830电极导线和特殊递送装置行心室起搏。3例患者分别为:(1)永存左上腔静脉,右上腔静脉闭锁;(2)起搏器囊袋感染多次植入致上腔静脉闭塞;(3)起搏器心室电极故障并植入血管狭窄。结果:3830电极全部成功植入,术后7天及1个月随访阈值和感知与术中无差异,阻抗降低。3例患者随访无并发症。结论:在特殊情况下3830导线在Select Secure辅助下行心脏起搏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Micra无导线起搏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分析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植入Micra无导线起搏器的11例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随访监测起搏器参数和并发症。结果 11例患者,年龄(80.6±8.6)岁均于局麻下成功植入Micra无导线起搏器。3例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阵发性心房颤动伴长停搏,7例为病窦综合征。2例为双腔起搏器植入后出现囊袋反复感染,移除传统起搏器。随访1~6个月,起搏器参数无明显变化,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Micra无导线起搏器安全有效,适宜于特定人群安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56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收集256例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起搏器术后并发症共28例,其中囊袋血肿12例,囊袋破溃感染2例,电极导线脱位2例,起搏综合征4例,心外肌肉收缩2例,精神神经症状3例,起搏器介导心动过速3例。结论:提高起搏器并发症早期识别能力并及时处理,完善术前准备,术中规范操作,术后定期随访及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撕剥式电极导线导引器在经锁骨下静脉途径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03例经锁骨下静脉途径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患者根据电极导线置入时是否保留撕剥式电极导线导引器分为非保留组(n=50),保留组(n=53),每组又根据置入起搏器类型分为单腔起搏器组和双腔起搏器组两个亚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电极导线放置失败率、手术并发症并随访切口及囊袋情况、起搏器工作状态等。结果保留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及电极导线放置失败率明显少于非保留组(68.8±18.3minvs77.5±18.9min;4.36±1.34minvs5.57±1.62min;0%vs7.9%,P均<0.05~0.01),亚组分析显示不论单腔、双腔起搏器置入,保留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均明显短于非保留组(P均<0.01)。保留组与非保留组各有1例术后出现需处理的囊袋血肿,2组术后随访5个月~4.3年,未见其他并发症,起搏器工作状态良好。结论经锁骨下静脉穿刺途径置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时,保留撕剥式电极导线导引器能缩短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减少电极导线置放失败率,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同期进行起搏系统感染移除及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病例系列分析, 连续纳入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行感染起搏系统移除并同期植入无导线起搏器的患者, 并分别在术后1、3、6个月进行常规随访, 监测无导线起搏器电学参数、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 超声心动图检查有无赘生物等。结果纳入同期手术患者5例, 均为男性, 年龄(74.80±15.83)岁, 3例为单纯囊袋感染, 2例为囊袋感染合并血行感染。手术策略顺序:4例先行临时起搏, 再行感染起搏系统完全移除, 最后行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1例患者先行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 再行感染起搏系统完全移除。5例患者术前复查血培养均为阴性, 无血行感染及感染性心内膜炎相关表现, 均成功完全拔除所有导线, 术中导线头尾端培养、术后血培养均为阴性。5例患者均成功植入无导线起搏器, 从右股静脉穿刺至移除递送系统时间为(41.20±11.36)min。其中1例心室导线拔除后三尖瓣反流加重, 余未见其他手术并发症。随访(6.00±3.79)个月, 无导线起搏器电学参数稳定。随访中, 无再发感染...  相似文献   

15.
<正>三度房室阻滞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可作为其治疗的首选方案[1]。传统起搏器需要植入导线与制作皮下囊袋,相比之下,无导线起搏器可通过导管直接植入右心室,避免传统起搏器囊袋与导线的相关并发症,同时不影响患者正常活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2]。现已被证实对成年患者有益,但儿童患者报道尚少,现报道1例10岁儿童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情况,为进一步优化和替代儿童起搏器植入方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116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116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探讨处理方法和减少并发症的策略。方法对2003年1月~2006年10月本院安装的116例永久起搏器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起搏器并发症共18例,术中严重心律失常发生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17例,其中囊袋内积血及血肿9例,囊袋皮肤溃破起搏器外露1例,电极导线脱位2例,电极导线断裂2例,起搏介导性心律失常(PMT)1例,起搏综合征2例。结论提高起搏器并发症早期识别能力并及时处理,完善术前准备,术中规范操作,术后定期随访及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平针法盲穿腋静脉与常规锁骨下静脉穿刺植入电极导线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本科室植入普通心脏起搏器患者2 902例,根据穿刺路径分为腋静脉组(n=2 377)和锁骨下静脉组(n=525),分析两组患者穿刺相关并发症以及长期随访下导线磨损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起搏器植入术即刻或短期并发症,如出血血肿、刀口感染、气胸、血胸、周围神经损伤、导线脱位、静脉血栓、电极穿孔等方面无差异。而在长期随访中,腋静脉穿刺植入导线无一例发生导线磨损甚至断裂发生,而锁骨下静脉组发生率为1.14%(6/525)。结论 相比锁骨下静脉穿刺,平针法盲穿腋静脉植入起搏电极,成功率高,可避免远期导线磨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361例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探讨相应处理策略。方法选择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2010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361例患者,随访截至2015年1月,回顾性分析患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总结相应处理策略。结果 361例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9.97%(41/361),其中电极移位10例(2.77%)、心律失常9例(2.49%)、囊袋血肿6例(1.66%)、囊袋感染6例(1.66%)、气胸5例(1.38%)、起搏器综合征3例(0.83%)、心力衰竭2例(0.55%)。经相应处理后患者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主要并发症有电极移位、心律失常、囊袋血肿、囊袋感染、气胸、起搏器综合征及心力衰竭。术前需评估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术中规范操作,术后加强随访管理,做到早发现、正确处理相应的并发症,以降低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经下腔静脉途径反推力牵引法拔除永久性起搏电极导线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采用经下腔静脉途径 ,对 11例起搏器术后顽固性感染和 2例电极导线断裂患者的电极导线进行血管内反推力牵引拔除术。需拔除电极导线共 17根 (心房和心室电极导线分别为 5和 12根 ) ,其中 15根因起搏器囊袋感染和破溃需拔除的电极导线置入时间为 11.5± 3.5 (8~ 2 0 )年 ,经上腔静脉途径拔除失败。结果 :经下腔静脉途径完全拔除电极导线 15根、不完全拔除 1根、失败 1根 ,无严重并发症。表明对置入年限长久和断裂电极导线 ,经下腔静脉途径的拔除成功率高 ,应作为首选拔除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994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置入的397台次永久性起博器手术并发症进行总结。结果在397例置入永久性起搏器的患者中,发生起搏器并发症的共25例,其中囊袋血肿6例、囊袋感染3例、囊袋皮肤破溃2例、电极导线脱位3例、电极导线断裂1例、电极漏电1例、膈肌抽动1例、误穿锁骨下动脉并置入鞘管1例,气胸2例,起搏器综合征5例。结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是一项成熟的技术,手术并发症相对较少,在本组病例中占6.29%,且没有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并发症主要发生在开展手术的前5年中,随着技术和器械的发展,并发症逐步减少,且积累了一定经验,值得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