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为导向的5A护理模式对老年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04例老年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 依照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自我管理为导向的5A护理模式。比较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自护能力〔自护能力量表(ESCA)〕、自我效能〔脑卒中康复自我效能量表(SSEQ)〕、肢体康复效果〔Berg平衡量表(BBS)〕以及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结果干预3个月后, 两组患者ESCA评分、SSEQ评分、BBS评分、SS-QOL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显著升高(P<0.05), 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管理为导向的5A护理模式能提高老年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自护能力, 增强自我效能, 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康复,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整合照护理念的护理模式对重症监护室(ICU)患者获得性衰弱的影响。方法 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在该院予以心肺康复、运动指导等干预的ICU获得性衰弱(ICU-AW)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纳入对照组, 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在该院予以基于整合照护理念的护理模式的ICU-AW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纳入观察组。比较干预前及干预10 d后两组患者活动状况〔巴氏评分(BI评分)、切尔西物理功能评估量表(CPAx-Chi量表)〕、知行状况〔功能独立性量表(FIM量表)〕。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状况(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压力性损伤), 记录干预10 d后、干预20 d后、干预1个月后两组患者肌力正常率。结果干预10 d后较干预前两组患者CPAx-Chi量表、BI评分、FIM量表评分均有上升,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0 d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0 d后、干预1个月较干预10 d后, 两组患者肌力正常率均有提高, 且观察组患者肌力正常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基于任务导向性训练模式下镜像视觉反馈训练(mirror visual feedback,MVF)对老年脑卒中后倾斜综合征患者平衡功能及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某科129例老年脑卒中后倾斜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64例给予TOT,观察组65例给予基于TOT模式下MVF训练,3个月后比较疗效。结果干预后观察组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Fugl-Meyer评定量表下肢部分(FMA-LE)、功能性步行量表(FAC)、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躯干控制能力测试量表(TCT)评分为(70.29±6.02)分高于对照组(58.77±6.05)分,对侧倾斜量表(SCP)评分为(2.10±0.26)分低于对照组(3.58±0.2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TOT训练模式下MVF训练对老年脑卒中后倾斜综合征患者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背景对脑卒中患者平衡评定有助于康复目标与治疗计划的制定.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常用的3个平衡量表各参数与其他功能评价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设计平衡量表间变量参数.单位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科、康复医学科.对象2002-09/2003-07在解放军总医院康复医学科进行康复治疗的57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均为首次发病、颈内动脉系统一侧大脑半球病变的患者,其中男45例,女12例,年龄14~79岁,病程0.3~11个月.方法对57例患者于康复训练后进行Berg平衡量表、改良Fugl-Meyer平衡量表、脑卒中患者姿势控制量表、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步行功能评定.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来确定3种平衡量表之间的相关性;确定3种平衡量表与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步行功能之间的相关性.主要观察指标①3种平衡量表之间的相关性.②3种平衡量表与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57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Berg平衡量表评分(46.70±5.15),Fugl-Meyer平衡量表评分(10.26±1.58),脑卒中患者姿势控制量表评分(32 56±2.06),Fugl-Meyer评价法中下肢运动功能评分(22.35±5.82),功能独立性测量中的转移和行进项目评分(24.95±5.2),10 m最大步行速度为[(49.06±24.68)m/s].3种平衡量表之间呈高度相关(r=0.613~0.766,P<0.001).②3种平衡量表与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步行功能之间呈高度相关(r=0.479~0.718,P<0.001).结论Berg平衡量表、Fugl-Meyer平衡量表和脑卒中患者姿势控制量表在评定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方面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和良好的效度,均可以反映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和功能结局,对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步行功能的恢复具有预测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下肢智能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2组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下肢智能康复机器人训练。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分法(FMA)、Berg平衡量表(BBS)、功能性步行分级(FAC)、10 m最大步行速度、改良Barthel指数(MBI)、胫骨前肌表面肌电积分(iEMG)进行结局指标评价。结果:治疗12周后,2组患者BBS、FMA、MBI和iEMG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00),治疗后干预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治疗后干预组FAC步行功能分级3级及以上者所占比例、10 m最大步行速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下肢智能康复机器人结合常规康复训练能明显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腰背肌抗阻训练对脑卒中后平衡功能和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2017年5月—2019年5月,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30),试验组在常规康复训练20mins的基础上,增加腰背肌抗阻训练20mins;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40mins。两组每日训练1次,每周5次,持续3周。分别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3周后采用Berg平衡功能评分(Berg balance scale,BBS)、下肢Fugl-Meyer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lower extremity,FMA-L)、10m最大步行速度测试(10m maximum walking speed,MWS)和站起-走计时测试(time up and go test,TUGT)进行评估。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Berg平衡功能评分、下肢Fugl-Meyer量表和10m最大步行速度测试均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5),站起-走计时测试均较治疗前有降低(P0.05);试验组Berg平衡功能评分、下肢Fugl-Meyer量表、10m最大步行速度测试和站起-走计时测试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腰背肌抗阻训练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和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普拉提运动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平衡、步行及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6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普拉提组(n=30),两组均进行内科常规治疗及常规康复,普拉提组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普拉提系列运动训练,共10周。训练前、训练5周和10周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10米最大步行速度(MWS)测试、3米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及Fugl-Meyer评定量表下肢部分(FMA-LE)进行评定。结果训练10周后,两组BBS评分、MWS、TUGT时间和FMA-LE评分均改善(t2.122, P0.05),普拉提组改善更多(t2.264, P0.05)。结论较长期普拉提运动可进一步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和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患手前伸、健手背后起坐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选择康复科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34例,根据患者及家属意愿分为两组:观察组17例,对照组17例。观察组进行患手前伸、健手背后起坐训练治疗,对照组按传统的Bobath双手叉握起坐训练治疗。疗程为8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Berg平衡量表、Fugl-Meyer下肢积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定,对步行能力分级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分型、患侧、病程及治疗前Berg平衡量表评分、下肢Fugl-Meyer积分、Barthel指数、步行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8周后观察组患者Berg平衡量表评分[(37.2±5.80)分vs(30.5±6.52)分]、下肢Fugl-Meyer评分[(28.65±2.69)分vs(24.82±3.94)分]、Barthel指数[74.35±5.89 vs 66.53±8.12]、步行能力分级[(4.54±0.52)级vs(3.89±0.66)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患手前伸、健手背后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下肢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背景:对脑卒中患者平衡评定有助于康复目标与治疗计划的制定。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常用的3个平衡量表各参数与其他功能评价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设计:平衡量表间变量参数。单位: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科、康复医学科。对象:2002-09/2003-07在解放军总医院康复医学科进行康复治疗的57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均为首次发病、颈内动脉系统一侧大脑半球病变的患者,其中男45例,女12例,年龄14-79岁,病程0.3~11个月。方法:对57例患者于康复训练后进行Berg平衡量表、改良Fugl-Meyer平衡量表、脑卒中患者姿势控制量表、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步行功能评定。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来确定3种平衡量表之间的相关性;确定3种平衡量表与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步行功能之间的相关性。主要观察指标:①3种平衡量表之间的相关性。②3种平衡量表与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57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Berg平衡量表评分(46.70&;#177;5.15),Fugl-Meyer平衡量表评分(10.26&;#177;1.58),脑卒中患者姿势控制量表评分(32.56&;#177;2.06),Fugl-Meyer评价法中下肢运动功能评分(22.35&;#177;5.82),功能独立性测量中的转移和行进项目评分(24.95&;#177;5.2),10m最大步行速度为[(49.06&;#177;24.68)m/s1。3种平衡量表之间呈高度相关(r=0.613-0.766,P&;lt;0.001)。②3种平衡量表与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步行功能之间呈高度相关(r=0.479.0.718,P&;lt;0.001)。结论:Berg平衡量表、Fugl-Meyer平衡量表和脑卒中患者姿势控制量表在评定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方面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和良好的效度,均可以反映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和功能结局,对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步行功能的恢复具有预测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互动体感游戏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康复的有效性。方法脑卒中后下肢和平衡功能障碍患者40例分为实验组(n=20)和对照组(n=20),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实验组另加互动体感游戏Kinect。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4周后对患者进行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FMA)和Berg平衡量表评定。结果干预后,实验组FMA的屈肌协同运动、伸肌协同运动和坐位伴有协同运动的活动和总成绩以及Berg平衡量表成绩较对照组提高(P<0.05)。结论互动体感游戏Kinect可以进一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G-EO System下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亚急性期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G-EO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的康复功能训练,每天100min,每周5d,共8周.G-EO组除了常规的功能训练外,增加G-EO System下肢机器人为主的步行训练,每天30min,每周5d,共8周.治疗4周后及治疗8周后,采用下肢Fugl-Meyer(FMA)运动功能量表、功能性步行量表(FAC)、Berg平衡量表(BBS)对下肢步行功能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在FMA运动功能量表,功能性步行量表FAC,Berg平衡量表的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MA,FAC,BBS的评估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8周后,G-EO组的FAC,BB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G-EO System下肢康复机器人对于脑卒中亚急性期偏瘫患者的步行功能和提高步行的稳定性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强  李新通  李楠  陈沛  高峰  柴丽  刘洋 《中国康复》2021,36(3):140-143
目的:探讨动作观察疗法(AOT)联合节律性听觉刺激(RAS)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取6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以及AOT,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RAS,共治疗8周.使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LE)、Berg平衡量表(BBS)、T...  相似文献   

13.
三种常用平衡量表在脑卒中患者中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三种常用的平衡量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相关性。方法对57例患者进行Berg平衡量表(Bergbalancescale,BBS)、Fugl-Meyer平衡量表(balancesubscaleoftheFugl-Meyertest,FM-B)、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osturalassessmentscaleforstrokepatients,PASS)、下肢运动功能、ADL能力和步行功能评定。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来确定BBS、FM-B和PASS之间的相关性;确定BBS、FM-B和PASS与下肢运动功能、ADL能力和步行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BBS、FM-B和PASS之间呈高度相关(r=0.613—0.766,P<0.001);BBS、FM-B和PASS与下肢运动功能、ADL能力和步行功能之间呈高度相关(r=0.479—0.718,P<0.001)。结论BBS、FM-B和PASS均可以反映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和功能结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体位智能化下肢康复机器人对下肢运动功能、下肢肌张力以及步行能力的改善情况。方法 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多体位智能化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每天20 min,共10周。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简式Fugl-Meyer评分法(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功能性步行分级(FAC)、10 m最大步行速度、改良Ashworth评分量表(MAS)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BBS、FMA和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治疗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FAC步行功能分级3级及以上者、10 m最大步行速度均优于对照组,M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多体位智能化下肢康复机器人对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的提高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普拉提运动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平衡、步行及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6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普拉提组(n=30),两组均进行内科常规治疗及常规康复,普拉提组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普拉提系列运动训练,共10周。训练前、训练5周和10周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10米最大步行速度(MWS)测试、3米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及Fugl-Meyer评定量表下肢部分(FMA-LE)进行评定。结果训练10周后,两组BBS评分、MWS、TUGT时间和FMA-LE评分均改善(t>2.122, P<0.05),普拉提组改善更多(t>2.264, P<0.05)。结论较长期普拉提运动可进一步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和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下肢运动控制强化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20)。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下肢运动控制训练,共6周。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FMA-L)、Berg平衡量表(BBS)、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进行评定;足印步态分析法测量患者步行参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MA-L、BBS、FAC及平均步长、步宽及步速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01),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控制强化训练能进一步促进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健康宣教联合MOTOmed下肢运动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我院康复科收治的10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结合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MOTOmed下肢运动训练。干预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下肢肌力、平衡功能、下肢运动功能及步行、步态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依从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Lovett分级法、Berg平衡量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Barthel指数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功能性步行分级(FAC)≥3级患者多于对照组,最大步行速度、步长、步频、Tinetti步态评测表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Ashworth评分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依从性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健康宣教联合MOTOmed下肢运动训练有利于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肌力、平衡功能、下肢运动功能,步行、步态功能,提高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长下肢矫形器在偏瘫康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穿戴长下肢矫形器对重度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康复的特点。方法38例下肢严重瘫痪,康复治疗效果不佳的偏瘫患者,分为应用长下肢矫形器加康复训练(矫形器组)和单纯康复训练(对照组)两组。训练前和训练后1个月,分别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Berg平衡量表、Holden步行功能量表、改良的Barthel指数对患者的运动、平衡、行走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结果1个月后,两组间除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Berg平衡量表、Holden步行功能量表、改良的Barthel指数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矫形器组明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适宜应用长下肢矫形器的偏瘫患者,应该积极佩戴矫形器。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辅助步行设备配合减重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 方法:6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30例)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辅以减重支持步行训练;治疗组(30例)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佩戴功能性电刺激辅助步行设备进行减重支持步行训练。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量表(FMA-L)、Berg平衡量表(BBS)、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FMA、BBS、FAC各项评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FMA、Berg、FAC评定结果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组的FMA、BBS、FAC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功能性电刺激辅助步行设备配合减重训练能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步行功能,较传统方法结合减重训练更有利于促进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结合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亚急性期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亚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45min/次,每周6次)和下肢康复机器人的功能训练(20min/次,每周6次),一共6周。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在训练结束后进行运动想象疗法(15min/次,每周6次)。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治疗6周后采用下肢FuglMeye(rFMA)运动功能量表、Berg平衡量表(BBS)、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在Fugl-Meyer(FMA)运动功能量表、Berg平衡量表(BBS)、功能性步行量表(FAC)的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FMA,BBS,FAC的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P0.05)。结论:运动想象疗法结合下肢康复机器人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下肢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