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科2004年6月~2006年5月共收治10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通过精心的监测、治疗和护理,特别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病情的观察即瞳孔的观察、鼻胃管管饲护理、气管切开的护理、引流管的护理等,有效地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治愈率、降低了感染率和病死率。笔者在此把经验进行总结,希望同仁们能得到一点启发。1临床资料我科2004年6月~2006年5月共收治10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90例行开颅手术,10例行钻孔引流。其中20例未作气管切开,80例病人均做气管切开,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20~80岁。脑挫裂伤35例、颅内血肿65例,均为第一诊断。昏迷时间为5~…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重症颅脑损伤 ,多数病人病情急 ,变化快 ,心肺功能不佳 ,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昏迷、躁动 ,如果观察不仔细 ,会延误治疗 ,护理不当 ,易发生并发症 ,影响愈合。我科自 1995年 8月~ 1998年 3月共收治 118例老年颅脑外伤 ,其中 ,治愈 88例 ,好转 2 6例 ,死亡 4例 ,现将其护理体会讨论如下。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1 1 意识状态 :因为中脑的网状结构和大脑皮质维持意识中起同等重要作用 ,根据昏迷指数判定意识障碍程度。1 2 瞳孔改变 :瞳孔改变是判断有无颅内出血及脑疝发生的重要依据 ,病人出现一侧瞳孔散大 ,并有光反射迟钝或消失 ,是…  相似文献   

3.
黄改荣 《吉林医学》2011,32(28):6054-6055
<正>重症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急症、重症、危症,其死亡率、病残率高,气管切开术是其急救措施之一,气管切开后便于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解除梗阻,使胸内压、颅内压随之下降,增加有效气体交换量,改善脑缺氧状态,减少并发症、病死率,因此严格有效、细致的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是提高生存质  相似文献   

4.
黄彩球 《右江医学》1999,27(3):174-175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是外科护理工作一大难题,由于病人往往昏迷时间较长,临床需要长时间的生命体征监测和各种治疗护理。1997~1998年我们对28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进行护理,现将体会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8例,男性22例,女性6例,年龄9岁半~60岁,平...  相似文献   

5.
6.
陈瑶劼 《右江医学》2012,40(5):765-767
<正>重症颅脑损伤通常是由于直接或间接的暴力作用于颅脑组织引起损伤。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头痛、恶心、感觉障碍、失语及偏盲等。对于病情特别紧急严重的患者需要采取手术治疗,经过大骨瓣减压术后还需要治疗一段时间,通过精心的护理,才有可能度过危险期而康复出院。本研究重点阐述了颅脑损伤患者在大骨瓣减压术后经过精心护理所取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目标导向护理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感染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江西省瑞州医院收治的98例重症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目标导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运动及神经功能、术后感染风险、治疗时间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30d,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 motor function assessment,FMA)评分、健康调查量表36(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本组干预前,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显著低于本组干预前(P<0.05);观察组患者的FMA评分、SF-36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0.41%vs. 42.86%,χ2=...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生存质量.方法 对我院2006年-2010年收治的50例颅脑损伤病人在治疗、护理原发伤、保护和恢复脑功能的同时,加强了对氧疗的治疗及护理.结果 吸氧可以降低脑组织耗氧量、迅速改善患者的缺氧状况,降低颅脑损伤病人病死率,是提高其生存质量的主要治疗措施.结论 氧疗准确、迅速、有效、安全的使用,可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迟玉辉  夏莉莉 《吉林医学》2010,31(14):2071-2071
我院每年收住大量车祸外伤及少量工地外伤患者,其中颅脑外伤占很大部分。我院综合ICU2005年1月~2009年12月共收治358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采取了多种护理方法,现将患者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唐宝娟 《当代医学》2014,(17):111-112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恢复期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4月~2013年4月广西平乐县人民医院共收治20例颅脑外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n=10)。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恐惧程度明显比对照组重(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恢复期的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急诊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配合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晓燕  陈林  田婧 《吉林医学》2010,31(18):2915-2916
目的:探讨系统术前准备与手术护理对急诊重型颅脑损伤作用。方法:通过术前充分准备,术中熟练配合与护理。结果:手术顺利完成,大部分患者达到满意治疗效果。结论:系统完善术前准备与手术护理为急诊重型颅脑损伤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压及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血肿清除及减压术后颅内压、脑灌注压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 6 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急诊开颅血肿清除及减压术后 ,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及常温组进行治疗 ,治疗过程中对两组患者的颅内压及脑灌注压进行持续监测 ,并分别取术后开始治疗时和术后第 3、第 7天的颅内压 ,脑灌注压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亚低温组患者术后第 3天及第 7天的颅内压低于常温组 ,脑灌注压高于常温组。根据GOS评分 ,亚低温组患者的病死率及恢复良好率均优于常温组。结论 低温治疗可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的颅内压 ,提高患者的脑灌注压 ,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促醒与康复。方法对29例重型颅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Glatgow昏迷量表评分3-8分)进行中西医结合促醒治疗,醒后进行认知训练和语言治疗及精心护理。结果29例患者中26例被促醒(89.7%),醒后能参加简单工作的5例(17.2%)、生活能基本自理的14例(48.3%)、需要他人协助生活的5例(17.2%)、生活完全依靠他人的2例(6.9%)、未醒3例 ( 10.3%)。结论重型颅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经过早期积极的中西医结合促醒治疗及醒后的认知训练和语言治疗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的康复。植物状态持续时间越长,促醒越困难,醒后留有残疾越重。  相似文献   

14.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及特重型颅脑损伤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亚低温疗法对重型颅脑损伤及特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有无差异。方法:治疗154例重型颅脑损伤及92例特重型颅脑损伤,分别随机分为亚低温组与对照组,观察存活数、死亡数。结果:亚低温组中,重型颅脑损伤的存活率与特重型颅脑损伤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中,重型颅脑损伤的存活率与特重型颅脑损伤也有显著差异;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亚低温治疗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亚低温的存活率与对照组无显著  相似文献   

15.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胡兵兵 《安徽医学》2009,30(8):960-961
目的通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探讨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病死率、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本组42例患者存活34例(80.95%),死亡8例(19.04%)。结论通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积极开展早期护理,能使并发症发病率明显减少,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预后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ICU收住的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30例作为集束化护理干预组,另选取2011年1—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ICU收住的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天数。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半卧位;口腔护理每日2次;每日唤醒和每天评估拔管脱机的可能;预防应激性溃疡。集束化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持续声门下吸引;预防深静脉血栓和增加口腔护理的频次为每日6次;重视?肖毒隔离。结果集束化护理干预组VAP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也较对照组缩短,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的意义、适应证及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3~2006年治疗的14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基本治愈116例(78.9%),好转25例(17.0%),自动出院7例(4.8%),植物生存4例(2.7%),死亡5例(3.4%)。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及时行气管切开术,以解除呼吸道梗阻,改善通气,防止脑缺氧加重及肺部感染,促进脑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5):18-22+27
目的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2017年7月~2018年6月入住本院符合研究条件的8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两组:常规肠内营养组(对照组,40例)和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组(ω-3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肠内营养制剂瑞代,ω-3组给予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肠内营养制剂瑞能。分别检测患者第1天、第4天、第7天和第14天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水平,测定CRP的变化、GCS评分和感染的发生率。结果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均有升高,第14天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ω-3组免疫球蛋白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ω-3组下降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GCS评分均有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ω-3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能够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免疫功能的恢复,减少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介绍重型颅脑损伤围手术期治疗进展。方法 根据统计资料。结果 我国部分城市因意外创伤而死亡的病例中40—60%因颅脑创伤所致,而幸存者中仍有相当一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躯体乃至精神上障碍,更有一部分伤者处于持续植物状态。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围手术期的治疗往往是决定治疗成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1):174-177
目的 观察实施呼唤式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中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择我院2018 年6 月~2019 年12 月收治的72 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护理措施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将接受常规护理的33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接受呼唤式护理的39 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1 周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 stroke scale,NIH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生活质量评分(Barthel 指数)及昏迷转醒情况。结果 治疗1 个月后,研究组的NIHSS 评分为(14.49±1.89)分,对照组的NIHSS 评分为(21.53±1.14)分,研究组的NIHS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GCS评分≤8 分的人数比例为5.13%、12~15 分的人数比例为64.10%,对照组中GCS 评分≤8 分的人数比例为30.30%、12~15 分的人数比例为39.40%,研究组的GCS 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生活质量优良率为92.31%,对照组为72.73%,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优良率明显低于对照(P<0.05);研究组在干预后第1 周、第2 周、第3 周和第4 周的昏迷转醒累计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呼唤式护理能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还能加速患者苏醒的速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