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童外阴阴道炎病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人们认识到女性婴儿、儿童和青春期少女可以发生象成年妇女一样的妇科疾病 ,外阴阴道炎是儿童中最为常见的妇科疾患。该病在青春期的病因、病原体及处理上可完全不同于成年妇女。小儿外阴阴道炎是一个连续的过程[1] 。本文就我院开展少儿妇科以来送检的 14 7例外阴阴道分泌物细菌培养的结果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标本取自 2 0 0 1~ 2 0 0 2年我院少儿妇科临床诊断为外阴阴道炎患儿的外阴阴道分泌物 14 7份 ,年龄 3月~ 14岁 ,平均 7 1岁。2 实验方法 对临床诊断外阴阴道炎患儿由专科医生用无菌女性棉拭子取外阴阴道…  相似文献   

2.
北京地区285例女童外阴阴道炎性传播疾病相关病原体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生殖道易感支原体和沙跟衣原体、淋球菌等病原体与女童外阴阴道炎的关系,了解与性传播疾病(STD)相关病原体在女童外阴阴道炎感染病原中所占的比例。方法采集285例外阴阴道炎及128例健康对照组女童外阴拭子标本,采用nPCR技术对所有标本进行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生殖支原体(Mg)、发酵支原体(Mf)、穿透支原体(Mpe)检测。结果病例组的285例标本中,STD相关病原体阳性检出率为59,65%。单一病原体感染阳性检出率为37.54%;两种病原体混合感染阳性检出率为16.84%;三种病原体混合感染阳性检出率为5.26%。对照组128例标本中,7例为阳性检出标本,总检出率为6.25%,其中Uu5例、Mh2例。与对照组相比,Ng(P〈0.01)、Ct(P〈0.01)、Uu(P〈0.01)、Mg(P〈0.01)、Mf(P〈0.05)、Mpe(P〈0.01)在外生殖道的定植与女童外阴阴道炎的发生有相关性。结论一些与性传播疾病相关病原体是引起女童外阴阴道炎的主要病原体,并存在多病原体协同感染的情况。Mg、Mf、Ng在外生殖道的定植与季节有相关性。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儿童泌尿生殖道支原体、Ct感染的治疗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彭刚  曹科  杨斌让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1):3546-3547
目的:探讨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女童细菌性外阴阴道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女童细菌性外阴阴道炎患者178例,随机分为夫西地酸组92例,莫匹罗星组86例,两组均每天2次外阴用药,连续7天,停药3~7天后复诊评估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种药物治疗女童细菌性生殖器官炎症有效率分别为:夫西地酸组90.22%、莫匹罗星组89.54%,两组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女童细菌性生殖器官炎症疗效确定,比莫匹罗星软膏的外阴刺激性小,更容易被女童接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合并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的疗效:方法采用控制血糖、抗生素治疗加外用及口服药物等综合疗法进行治疗.结果经1周治疗后,痊愈42例(其中初发32例,复发10例).痊愈率82%;显效5例(其中初发3例,复发2例),显效率10%;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结论糖尿病合并念珠菌外阴阴道炎的综合治疗效果显著,具有疗程短.复发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女童阴道炎是较常见的小儿感染性疾病。现将1997年1~7月诊断的32例阴道炎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①除外同期泌尿系感染。②外阴分泌物多、异味、奇痒。③阴道分泌物培养或检菌阳性。12临床特之本组32例均为女童。发病年龄2~13岁,平均年龄为(65士22)岁。均有1~3项诱因,依次为;①局部清洗不当;c消化道感染;o:不良P生Jj惯。就诊时发病时间为5~35天;其中5一1()天8例。IO~ZO入14例、2()一35天1()例。主要症状为:外Wj奇痒、分泌物增多、异味。1.3实验室检查32例均做阴道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显示:葡萄球菌10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念珠菌外阴阴道炎临床干预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80例外阴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不进行任何护理干预,随访1年,对比分析俩组的复发率和治愈率。结果观察组治愈人数为34例,未愈者6例,复发1例;对照组治愈21例,未愈9例,复发8例;观察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念珠菌外阴阴道炎的复发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辅助治疗婴幼儿及少女外阴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东莞市塘厦医院近3年收治的124例婴幼儿及少女外阴阴道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分析。随机将124例患儿分为中药组79例与对照组55例。两组在针对病原体进行阴道炎的治疗同时,中药组加服经带宁胶囊。结果中药组的外阴阴道炎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患儿症状好转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副反应率无明显差别。复发率中药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经带宁胶囊辅助治疗幼儿外阴阴道炎症能提高外阴阴道炎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吕兰 《现代保健》2010,(19):38-39
目的探讨应用康妇栓剂治疗妊娠真菌性外阴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90例患者应用康妇栓剂治疗妊娠真菌性外阴阴道炎的疗效。结果治愈85例,占94.4%,有效5例,占5.6%,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无致畸现象发生。结论应用康妇栓剂治疗妊娠真菌性外阴阴道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女童病因不明发生反复外阴阴道炎(RVV)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1-2016年310例确诊为RVV的女童作为观察组,在当地学校选取相近年龄段的体检健康的女童31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女童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身高、年龄、体质指数(BMI)、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一般情况和家庭情况],并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一般情况和变化因素。结果根据对比分析显示,变应性体质(χ~2=21.65)、家族中有过敏史(χ~2=45.21)、患过湿疹、过敏性皮疹(χ~2=18.91)、生活习惯方面的暴露率(χ~2=8.19、23.72、6.01、20.81、14.36)、房子采光(χ~2=4.64)、照顾者(χ~2=38.91)、流动人口(χ~2=8.98)、饮食习惯不当而造成身体的不适(χ~2=5.12、6.13、23.96、58.71、8.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是否合理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是影响女童RVV的最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正>小儿及青少年女性生殖道炎症是小儿及青少年妇科中6大主要问题之一(炎症、内分泌、生殖道畸形、妇科肿瘤、性及其相关问题、乳腺)。但炎症问题涉及内外生殖器的各种炎症,限于篇幅,本文仅就外阴阴道炎问题予以探讨。月经初潮前外阴阴道炎在小儿及青少年女性生殖道炎症中最常见,发生原因如下:(1)内分泌及阴道微生态因素:在2~7岁这个年龄段由于缺乏雌激素影响,阴道黏膜菲薄,上皮细胞缺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外阴阴道炎的病因与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外阴阴道炎患儿96例,年龄4个月~10岁,取阴道分泌物常规显微镜检查和细菌培养加药敏及淋球菌、支原体、衣原体培养加药敏。结果:检出病原体65例(67.71%),其中特异性病原体10例(10.42%);检出几种主要病原菌对青霉素普遍耐药,对第二代头孢菌素耐药率均较低。结论:小儿外阴阴道炎以非特异性感染最常见,对症处理是有效的方法;病原菌多为条件致病菌,耐药分布广,抗生素使用应根据药敏结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段及不同季节山东聊城地区女童外阴阴道炎的致病菌检出及药敏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聊城市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即东昌妇女儿童医院、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64例外阴阴道炎细菌培养阳性的患儿临床资料,按年龄分为0~3岁组、3~7岁组和>7岁组,同时再根据就诊时间分为1~3月组、4~6月组、7~9月组及10~12月组.所有患儿均取阴道分泌物行常规湿片镜检及病原菌培养及药敏情况.结果 ①664例外阴阴道炎病原菌培养阳性的患儿,病原菌主要为流感嗜血杆菌(31.49%),大肠埃希菌(17.82%)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1.46%);②根据年龄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布随着年龄的增长显著升高(χ2值分别为5.045、50.661、68.390,均P<0.05);而流感嗜血杆菌和大肠埃希菌主要分布在3~7岁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3.721、27.926、9.415、55.045,均P<0.05);③根据季节分析,7~9月组的外阴阴道炎患儿显著增多;④药敏试验分析,流感嗜血杆菌主要对复方新诺明耐药;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及头孢曲松的耐药率较高;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及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结论 不同年龄段及不同季节的山东聊城地区女童的外阴阴道炎病原菌分布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诊疗外阴阴道炎患儿时应根据患儿年龄及当地气候环境,并结合其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复发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RVVC)发病的相关因素并观察乳酸杆菌对其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36例RVVC患者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及填写问卷调查表,了解RVVC的易患因素。同时将其中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独抗真菌治疗)与观察组(抗真菌联合微生态治疗)。结果RVVC的易患因素主要为长期反复不规范使用抗生素及抗真菌药、性伴侣未同治、孕产次数、性交次数、不良生活习惯等。抗真菌联合乳酸杆菌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1%(P〈0.05)。结论单纯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规范治疗对于预防RVVC至关重要,抗真菌联合微生态治疗对RVVC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复发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RVVC)发病的相关因素并观察乳酸杆菌对其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136例RVVC患者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及填写问卷调查表,了解RVVC的易患因素.同时将其中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独抗真菌治疗)与观察组(抗真菌联合微生态治疗).结果 RVVC的易患因素主要为长期反复不规范使用抗生素及抗真菌药、性伴侣未同治、孕产次数、性交次数、不良生活习惯等.抗真菌联合乳酸杆菌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1%(P<0.05).结论 单纯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规范治疗对于预防RVVC至关重要,抗真菌联合微生态治疗对RVVC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周淑红  崔明  董雪翠 《职业与健康》2003,19(11):131-132
目的 了解洁仕宁与里素劳(Ketoconazole)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洁仕宁40ml冲洗阴道,里素劳200mg放置阴道内,每天1次,治疗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72例。结果 洁仕宁与里素劳治疗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72例中治愈73.6%,显效20.8%;有效4.2%,无效1.4%,治愈率94.4%。结论 洁仕宁与里素劳疗效好,作用快,持续时间长,特别是复发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女童外阴阴道炎与血浆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水平及与其基因外显子1多态性关系。方法:外阴阴道炎(疾病组)女童44例,对照组女童59例,抽取静脉血2ml,静置2h以上,分离血浆和白细胞。血浆MBL浓度的检测采用ELISA法,MBL基因外显子1多态性分析采用序列分析法。统计分析采用SPSS软件(11.0版),遗传学分析采用SHF-SIS软件。结果:疾病组与对照组血浆MBL中位浓度分别为663ng/ml和1040ng/ml,疾病组MBL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Z=2.647,P=0.008)。序列分析显示,外显子1区所有样本+223(+52密码子)和+239(+57密码子)核苷酸位点无突变即无C和D型外显子发现;疾病组+230位点(+54密码子)的突变频率为0.205,对照组该位点的突变频率为0.169,两组的等位基因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值分别为0.45和0.38),但两组间该位点的突变频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412,P=0.521)。外显子1的型别与MBL浓度之间的关系是A/A>A/B>B/B,具有统计学意义(Z=6.093,P≈0.000)。所有个体外显子1区无新突变发现。结论:低血浆MBL浓度与女童外阴阴道炎的发生可能有一定的相关关系,MBL基因外显子1的多态性有待扩大样本数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林晶  李声 《健康必读》2008,7(2):53-54
近年来发现复发性念珠菌外阴阴道炎(recrrend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RVVC)的发病率有明显增加。为探讨RVVC发病的相关因素,我院妇科门诊对2002年7月-2005年7月确诊为RWC的112例患者,通过询问病史、常规妇科检查及常见生殖道感染病原体检测等,了解RVVC发病相关因素。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100例幼女患儿中检测外阴阴道分泌物检测,包括:镜检+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试剂盒(北京中生金域诊断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细菌培养,观察幼女性外阴阴道炎的发生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寻对复发性念珠菌外阴阴道炎(RVVC)的理想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3年8~12月该院妇产科门诊RVVC患者58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8例,阴道放置乳酸菌阴道胶囊每天1次,每次2粒.对照组20例,阴道放置达克宁栓,每天1次,每次1粒.两组均10 d为1疗程在局部治疗同时口服氟康唑胶囊150 mg,3 d服1次,连续3次.结果实验组治愈率94.7%,对照组治愈率70.0%,两组治愈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乳酸菌阴道胶囊局部治疗与氟康唑口服配合使用,对RVVC是一种效果满意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尤伯俭 《现代保健》2011,(17):57-59
目的探讨复发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的治疗及预防。方法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氟康唑150mg/a,同时联合应用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10mg/d,乙酰水杨酸片0.3mg/d,连服6d,以后续用3个月经周期各6d;非月经期间外用硼酸胶囊600mg/晚。对照组选用氟康唑150mg/d,共6d。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1周的治愈率并无显著差异,治疗组为97.3%,对照组为89.66%;但治疗后3个月复查,治疗组复发率为0,对照组则为17.24%。治疗后6个月复查,治疗组复发率为5.56%,而对照组的复发率为34.48%,两组在3、6个月复发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氟康唑综合短程冲击治疗加月经期间断性、预防性给药对复发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的治疗和预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