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对“并轨”培养模式的看法与意义,为研究生规范化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轮转/规培情况、临床技能,科研学术方面,支撑条件,并轨政策的合理性及展望。选取昆明某高校附属医院2014、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无记名的方式,按总人数50%的比例,采用分层抽样及随机抽样的方法发放问卷并回收。采用excel数据库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 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67份,有效回收率83.5%。参与调查的研究生中认为较为满意的项目依次是:并轨的培养模式更为合理[85.0%(142人)]、提高临床综合能力[83.2%(139人)]、加快高层次临床人才的成才[67.7%(113人)]、利于统一临床实践标准[55.1%(92人)]、利于就业[48.5%(81人)]、节约医疗资源[44.3%(78人)]。而调查发现研究生不满意的项目依次是:科研时间 [88.0%(147人)]、轮转计划安排[65.8%(110人)]、月收入[89.8%(150人)]。结论 “并轨”的培养模式有利于加快临床医学人才成材,节约医疗资源,进一步完善了医学生教育体系,更好的提高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但在具体培养计划、提高科研学术能力的培养及薪资待遇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医学生对外科教学巡诊的需求。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2022年2月, 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2016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参加过外科教学巡诊的133名医学生为调查对象, 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其对外科教学巡诊的需求。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118名医学生曾作为讲者参加了外科教学巡诊, 其认为在准备教学巡诊中的主要难点是临床专业技能[87名(73.7%)]和病例诊疗思路[59名(50.0%)]。医学生认为"与学生分享个人临床经验"是指导教师最重要的职责[106名(79.7%)]。医学生希望指导教师参与课堂讨论的方式排在第一位的是在巡诊结束时再进行课堂讨论[55名(41.4%)]。已完成实习的医学生(49人)与正在见习或实习的医学生(84人)相比, 前者倾向采用基于案例学习的比例高于后者[31名(63.3%)比36名(42.9%)], 后者倾向采用传统课堂讲授联合基于案例学习的比例高于前者[48名(57.1%)比18名(36.7%)],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指导教师应充分运用自身临床经验指导医学生准备教学巡诊, 加深医学生对疾病的理解、提升其临床...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青海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状况, 为青海大学临床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 2020年5月至2021年6月, 采用整群抽样法, 以青海大学2016~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478名学生为调查对象, 运用自行设计的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满意度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数据。结果 478名学生对实践教学的不满意度评价从高到低依次为:实践教育计划[254名(53.2%)]、临床实践教育资源[123名(25.7%)]、实践教学监督与评价[112名(23.4%)]、实践教学成绩评定[107名(22.4%)]、临床师资建设[98名(20.5%)]、医院教学管理机制[89名(18.6%)]。结论该校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有待提高。建议临床教学基地严格落实人才培养方案, 规范临床实践教学管理;持续加大实践教育资源投入, 改善实践教学条件;规范实践教学成绩管理, 更好地反映学生临床实践技能水平;完善实践教学监督与评价制度, 加强教学质量过程监控;加大临床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临床教师教学能力;健全实践教学管理机制, 助推临床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在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抽取临床医学专业122位学生,其中对照组62人采用传统授课,实验组60人在传统授课基础上增加“大创项目”训练,在学期结束后就学生科研方法、学习效果、科研综合能力提升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课程及实验考核评价。采用SPSS 17.0软件行卡方检验和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结果 实验组学生在文献阅读、方案设计、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发现问题能力、自学能力、团队合作和建立临床思维能力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专业课实验报告检测成绩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大创项目”为契机,开展科研创新思维、能力训练和实践,能够促进医学本科生科研素养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医学生职业素养发展态势预测模型并加以初步评价。方法 2020年1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问卷调查法, 对汕头大学医学院2015~2019级477名临床医学、护理学和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展开调查, 了解其职业素养影响因素。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建立预测模型和评分系统, 通过ROC曲线下面积进行初步评价。结果性别、年级、性格、朋辈关系、"医者之心"教育模式、医疗社会环境和临床实践环境等7个因素为医学生职业素养发展的独立预测因子, 其OR和95%CI可信区间分别为2.223[95%CI(1.335~3.704)]、4.705[95%CI(1.761~12.574)]、3.222[95%CI(1.869~5.555)]、3.117 [95%CI(1.867~5.202)]、3.840 [95%CI(2.276~6.480)]、0.479[95%CI(0.282~0.816)]、2.136[95%CI(1.257~3.629)]。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1[95%CI(0.839~0.903)]。医学生职业素养发展态势评分系统的分值为-1~10分, 评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早期参与临床科研训练的影响因素和管理策略, 为医学生早期临床科研训练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 于2022年5至6月对北京大学医学部2019~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182名本科学生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影响学生参加早期临床科研训练的因素。结果与未参与者相比, 参与者年级更高(OR=6.62, 95%CI: 2.75~15.90, P<0.001)、对临床科研感兴趣的比例更高(OR=4.98, 95%CI:1.47~16.92, P=0.010), 希望获得科研成果的比例更高(OR=3.69, 95%CI:1.18~11.56, P=0.025)。学生提出的68条建设性意见主要归类为项目管理22条(32.4%)、指导方式13条(19.1%)和时间安排12条(17.6%)等。结论年级、兴趣和科研成果是影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早期参与临床科研训练的主要因素。大学附属医院应加强对低年级医学生的宣传和支持, 激发学生兴趣, 设定合理目标, 提高学生的获得感和成就感, 持续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临床科研训练, 促进学生临床科研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调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对我国现阶段“双轨合一”教育模式的满意度。方法 根据我国医学院校研究生培养现状等各种因素,征求多位相关专家的意见设计调查问卷,同时先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4级研究生进行预调查,根据调查过程中的反馈意见调整了部分内容,形成包括对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科研能力培养、带教老师是否满意等在内的综合问卷,于2016年3月-5月通过中国新青年论坛网上发布调查问卷,选择正在参加或者已经参加完成规范化培训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作为调查对象。用Excel 2007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选项设置为多选题,应答人次采用百分比表示。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较满意的培训内容依次是:轮转时间[42.8%(428/1000)]、培训基地[41.8%(418/1000)]、临床实践能力培养[41.6%(416/1000)]、带教老师[40.2%(402/1000)]、经济收入[38.8%(388/1000)]、轮转科室安排[38.4%(384/1000)]、科研能力培养[37.5%(375/1000)];认为可以接受的培训内容依次是:轮转科室安排[46.0%(460/1000)]、科研能力培养[45.5%(455/1000)]、经济收入[42.6%(426/1000)]、临床实践能力培养[41.1%(411/1000)]、培训基地[39.8%(398/1000)]、带教老师[39.7%(397/1000)]、轮转时间[39.7%(397/1000)]。其中不同专业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对“双轨合一”教育模式的满意度不同。结论 “双轨合一”的教育模式应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相适应,重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住培期间对于培训内容的满意度,以及其在住培期间的需求,提高研究生对于科研能力培养、经济收入等方面的满意度,建立科学规范的住培体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科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生导师的遴选标准。方法结合文献研究, 邀请上海高校、三级医院的全科医学领域专家参加两轮德尔菲法咨询, 咨询内容包括全科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生导师遴选的基本条件判断和择优标准重要性评价。采用描述性分析、层次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结果描述和权重分析。结果共29名专家参与咨询, 均具有高级职称和博士学位。两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1.0、0.925, 两轮指标重要性评价的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436、0.397。最终确认师德师风(29人, 100.0%)、年龄(<65周岁, 28人, 96.6%)、职称[同时具有高级教学(28人, 96.6%)和临床职称(29人, 100.0%)]、专业背景(本科为临床医学, 27人, 93.1%)、学历学位[研究生学历(28人, 96.6%);博士学位(19人, 65.5%)]是全科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生导师遴选的基本资格;教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学生培养与团队促进能力3个维度的13条评价指标是导师遴选的优选标准。结论初步构建了全科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生导师遴选的基本资格和优选标准, 为保障全科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生培...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关注的重点之一,医学科研的培训和教育是现代医学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医学生科研素质是高等医学教育的研究热点。有的高校采用全程导师制、课程体系优化等方法[1];有的高校要求学生参与数据采集、完成文献综述,加强实验教学改革,鼓励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科研素质,科研故事进课堂等方法[2]。我校在机能实验教学中加入科研实验设计课,通过教师讲授、学生撰写课题申请书、进行开题等过程,使更多学生了解了科研过程,提升了他们的科研素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以课题为中心的学术工作坊(简称学术工作坊)教学方式在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2022年5月, 选取2021年1至9月参加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举办的学术工作坊的101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 调查其对学术工作坊教学的满意率以及学术工作坊对提升其科研能力培养的效果, 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93名(92.1%)医学生对学术工作坊教学方式表示满意。在提升沟通交流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实验操作水平、提高科研兴趣4个一级指标的评价方面, 分别有76名(75.2%)、62名(61.4%)、72名(71.3%)、70名(69.3%)医学生表示满意。在"与导师经常进行学术探讨"等6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中, 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与导师经常学术探讨":(2.53±0.72)分比(3.12±0.71)分比(3.64±0.50)分, P<0.001];本科生在"与导师经常进行学术探讨""有更高的热情与导师实现共同的科研目标"2个二级指标的评分均低于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如"...  相似文献   

11.
第三军医大学通过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实施导师组多对一带教、开展丰富的科研创新项目、建立科研文献阅读制度、开设科研创新课程、设立创新教育学分等措施,提升了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在发现问题、研究计划、论文写作方面的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科教结合,创新培养医科大学本科生科研实验动手能力;探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在公共科研实验平台组织与实施的长效机制。方法依托校级公共科研实验平台,开设本科生选修课《大学生科研训练理论与实践》,对医科大学本科生,进行相关实验基础理论、实验技能和课题设计及论文撰写培训;随机抽取105名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部分老师同学的个人访谈与追踪调查。结果合计96.97%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与自身需求符合,课程具有实用价值。97.98%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对将来研究生学习有帮助;95.96%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为临床学科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94.95%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有助于医学基础知识学习和掌握。合计47.47%的学生认为本课程对大创项目的创新意识有帮助;合计23.23%的学生认为本课程对大创项目的申请流程有帮助;合计29.29%的学生认为本课程对大创项目的实验仪器操作有帮助。合计62.63%的学生愿意申请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P<0.05)。结论该课程依托校级公共科研实验平台的创新培养模式为本科生申请"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方法指导;提高了医科大学本科生运用科研基本方法解决实际... 更多  相似文献   

13.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针对本科生教育开展以探究为基础的学习(research based learning,RBL),本质是以探究未知问题为基础、通过设计综合性实验,创造一种开放式、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充分互动的教学形式。教学基本流程分为查阅文献、自主选题、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统计处理、结果分析、论文撰写和论文答辩等过程。实践证明,RBL教学可提高临床医学生的文献阅读和综合能力、科学的逻辑分析能力,增强其科学实验动手能力;促进团队精神的形成,进而形成优秀的科学素养并全面提升医学生的综合能力,推动医学生对接临床科研学习实践,利于医学生国际交流学习的培养与衔接,值得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一条适合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科研工作的指导模式,以提高该专业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方法本研究拟结合国内外研究生教学模式,参照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教学大纲的要求,招募10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指导学生文献阅读、读书会及文献撰写等方式让学生逐渐接触科研,撰写论文。10名未接受培训的医学生作为对照组。结果通过培养10名医学生均能熟练掌握文献检索、撰写论文的方法。已有4名学生撰写出综述,其中一篇已被中华系列杂志接受。结论让医学生早期接触专业论文文献,经过系统指导可明显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大创”项目)是培养大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华中科技大学法医物证与毒物分析教研室在指导“大创”项目的过程中,经过反复摸索、实践和总结,探索出一套以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为目标的指导模式。文章基于该教研室几年来的“大创”指导经验,从“大创”项目的目的与目标、实施方式、实施效果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几个方面作一梳理和分析,以期为其他高校相关专业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及创造能力的人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医学生关于教育资源推荐系统的需求偏好, 以及这种需求偏好与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性。方法 2021年4月, 以某医科大学一年级至三年级临床医学专业48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使用自主学习量表及自制医学教育资源推荐系统的需求偏好(包含内容偏好与使用偏好)问卷进行调研。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探究医学生信息资源推荐系统需求偏好与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性。结果共277人(57.5%)使用过医学教育资源推荐系统;自主学习中人际交流维度(OR=0.895, 95%CI:0.824~0.972, P=0.008)会影响医学生信息资源推荐系统的使用情况;医学生信息资源推荐系统内容偏好的顺序为专业学习资源、职业发展资源、拓展学习资源、娱乐放松资源、课外活动资源;医学生人际交流能力与5种教育资源的期待程度均呈正相关(线性回归系数分别为0.172、0.153、0.308、0.297、0.336, 均P<0.05)。结论医学生对信息资源推荐系统的使用较为积极, 专业学习资源为其首要偏好内容, 医学生信息资源推荐系统的使用与内容偏好均与自主学习能力相关, 推进医学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有...  相似文献   

17.
以健康促进为中心的医学发展理念下,培养医学院校大学生的临床和科研思维能力十分重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以项目为载体,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调动学生对科研和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文章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医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现状、项目的选题来源和成效,分析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为大学生后续科研和专业能力的提升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基于导师制和PBL的临床专业《预防医学实践》课的教学效果,为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依据。方法以开设基于导师制和PBL模式的《预防医学实践》课教学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实践组,以未开设该课程的临床医学、法医等专业学生为对照组,在本科学习结束时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学生的科研能力、科研兴趣等及实践组学生对课程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调查了实践组学生216人,对照组学生201人。实践组学生发表科研论文、参加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和各种科研项目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10.6%vs 4.5%,46.8%vs 36.3%,65.3%vs 37.3%,P<0.05);实践组学生对科研感兴趣、将来欲从事科研工作的比例也高于对照组(70.0%vs 49.0%和51.4vs 40.9%,P<0.05);70.4%的实践组学生满意课程的教学方式,但也有约20%的学生认为课程的教学过程比较费时、课程难度大、不能适应此教学方式。结论将PBL模式和导师制结合进行临床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实践》课程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能力。  相似文献   

19.
日本医学教育的现行课程设置采取整合课程、优化内容、融入交叉学科和前沿知识、增设实践性课程等方式,基本形成了综合性课程体系,克服了传统课程模式的一些弊端。通过广泛开展小组讨论式学习,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开设科研训练和医学情报类课程,注重提升学生的科研素质。结合我国临床医学专业的实际情况,提出整合课程与建立综合性课程体系、早期接触临床与强化实践教学、把握学科前沿动态与注重信息化建设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课程改革思路,培养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高年级医学生开展医学相关科普知识竞赛以促进中西医结合儿科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方法:以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大四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学生采用自愿组合组队参赛,竞赛分初赛和决赛。通过对现场观摩学生发放问卷调研,完成统计。结果:提升学生自学(96.6%)与查阅文献能力(94.9%)居前列;认为对专业有指导意义(89.9%)与肯定本次教学方法改革(88.9%),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84.7%),有利于个人创新实践能力(83.8%)、表达沟通能力(81.3%)、学习兴趣(81.3%)、归纳总结能力(73.7%)、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71.2%)的提升。结论:本次教学方法改革能有效提升学生个人学习、团队协同、表达沟通等能力,提升教师组织与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