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急性期全肠外营养(TPN)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危重病人,39例使用TPN,21例先用TPN支持,后改用肠外营养(PN)加肠内营养(EN),再过渡到全肠内营养(TEN)或口服饮食。结果7例因原发病而死亡,其余53例病情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或治愈出院。结论TPN在危重病治疗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术后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取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87例老年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治疗组(HHPN+EN)43例和全胃肠外营养组(TPN)44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免疫球蛋白、T细胞亚群,以及术后疲劳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术后第7天,TPN组CRP显著高于HHPN+EN组(P<0.05)。两组血清PA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但HHPN+EN组升高更为明显(P<0.01)。术后HHPN+EN组血清IgA、IgM显著高于TPN组(P<0.01);CD3+、CD4+/CD8+亦高于TPN组(P<0.05,P<0.01),CD8+则低于TPN组(P<0.05)。与TPN组比较,HHPN+EN组术后第7天疲劳评分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老年胃癌患者术后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可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改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减轻术后疲劳,营养支持效果优于传统的静脉营养。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可能是老年胃癌患者术后一种较为理想的营养支持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进展期胃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早期联合应用肠内和肠外营养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拟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的胃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肠外营养组(TPN组)、早期肠内营养组(TEN组)和联合肠内与肠外营养组(EPN组),各30例。给予各组患者不同的营养支持,比较三组患者术前治疗效果。结果术前3 d和术后7 d,三组患者的PA、ALB、TEN以及BMI等均无明显差异(P 0.05);EPN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TEN组和TPN组,体重损失少于TEN组和TPN组,差异明显(P 0.05);TPN组营养费用较高,其次为EPN,三组患者均未发生死亡、吻合口瘘等严重的并发症。结论进展期胃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早期联合应用肠内和肠外营养能够有效维持患者体内的营养状态,促进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胃肠道术后肠外-肠内序贯营养支持与全肠外营养的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胃肠道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运用早期肠内营养、完全肠外营养、肠外营养-早期肠内营养三种不同模式进行营养支持,观察比较三种模式的营养支持效果、并发症以及肠屏障功能等情况。结果 PN-EN组受试者与TPN组和TEN组体重、HB、ALB、TFN、PA、肠源性细菌DNA、尿L/M等相关检测指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PN-EN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小于TPN组和TEN组。结论 PN-EN模式对胃肠道术后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有利于术后患者营养水平的提高,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及肠外、肠内序贯营养支持对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 93例肺心病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A组 (单纯肠内营养组 ,EN组 ) ;B组 (单纯肠外营养组 ,TPN组 ) ;C组 (肠外、肠内序贯营养组 ) ,每组 31例。观察患者各营养支持 1周后的血清白蛋白 (ALB)、总蛋白 (TP)和血红蛋白 (HB)的变化。结果 C组在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等营养状态指标上优于A、B组 (P <0 .0 5 )。结论 肠外、肠内序贯营养支持较单纯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支持更为合理 ,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6.
早期肠内肠外营养在胃十二指肠患者术后的临床支持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患者手术后早期肠内肠外营养(EEN-PN)的临床支持效果。方法:将46例胃十二指肠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EEN-PN组和全肠外营养(TPN)组,EEN-PN组于术中将肠内营养管置入空肠内,术后第1天予以肠内营养(EN),患者能较正常地口服营养液或进食半流饮食后停止;TPN组于术后进行常规输液治疗,待肠蠕动完全恢复,肛门排气后开始进食。分别于术前1d和术后7d测量患者体质量,检测血清清蛋白、血红蛋白,记录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观察术后有无吻合口漏、切口感染、腹胀、腹痛等并发症。结果:肛门排气时间EEN-PN组为(48±6)h,TPN组为(72±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8,P<0.05);EEN-PN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TPN组(P<0.01);EEN-PN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体质量维持等方面明显优于TPN组。结论:胃十二指肠手术后早期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治疗安全可靠、简便易行、符合生理、肠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肠外营养(TPN)与肠内营养(EN)联合应用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影响。方法 12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3组:TPN组(n=42)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TPN+EN组(n=42)先行TPN,再过渡为PN+EN,最后EN;EN组(n=42)行肠内营养治疗。肠内营养选短肽型制剂,通过空肠造瘘管或鼻空肠管给予,观察3组临床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3组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和C-反应蛋白浓度差异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TPN组血总胆红素明显升高(P<0.05),而治愈率、病死率、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尿素氮、肌酐、胆固醇、三酰甘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PN组、EN组相比,TPN+EN组平均住院时间缩短,感染并发症发生率降低(P<0.05);与TPN组相比,EN组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肠外与肠内营养联合应用能缩短平均住院时间、降低SAP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是合理、有效的营养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对ICU内接受机械通气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ICU内30例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肠内营养组(EN,16例)和全肠外营养组(TPN,14例)。EN和TPN组患者接受等氮等热量营养支持,监测两组间治疗前后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机械通气时间、上臂肌围和肱三头肌皮皱厚度,并计算氮平衡。结果:肠内营养组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和氮平衡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上臂肌围和肱三头肌皮皱厚度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机械通气时间EN组低于TPN组(P<0.05)。结论:ICU机械通气病人肠内营养较肠外营养能更好的提供营养,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将3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肠外营养组(TPN)和肠内营养组(EN),在基础治疗相同的情况下,肠外营养组行TPN支持;肠内营养组经鼻饲管或术后经空肠饲养管注入能全力.对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血淀粉酶恢复正常天数、并发症、死亡率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在住院天数、血淀粉酶恢复正常天数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肠内营养支持(EN)治疗可以减少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率.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流动期不同营养支持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全胃肠外营养组及肠内+肠外营养组,比较两组患者在营养支持前、营养支持后第1周、第2周的临床效果和营养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肠内与肠外途经均能使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获得营养支持,PN+EN组第1、2周时各项营养指标均优于TPN组(P<0.05),且PN+EN组2周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TPN组,预后亦优于TPN组。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流动期联合进行EN+PN联合应用是临床较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法,对减少各种并发症和患者预后的改善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基底节出血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40例重症基底节出血病人分为EEN(早期肠内营养)组和TPN(肠外营养)组各20例,EEN组在术后24h即开始给予肠内营养支持,TPN组则先行肠外营养支持,待伤后6~8d后再逐步过渡到肠内,观察患者营养状况、血生化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TPN组相比,EEN组通过早期的肠内营养支持能较快纠正负氮平衡,营养状况改善明显,消化道出血及二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TPN组.结论 在基底节出血术后早期施行肠内营养安全有效,可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我科自1996年9月以来采用全肠外营养(TPN)和肠内营养(EN),对87例ICU的危重患者进行了营养支持,效果显著.现对临床护理措施和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后经鼻肠营养管早期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nutrition EEN)的疗效.方法 将61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早期肠内营养组31例和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teral nutrition TPN)组30例.比较两种营养支持的疗效.结果 EEN组与TPN组相比,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显著提前(P<0.05),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体重消耗值显著减少(P<0.05),营养结束后第2天的血清总蛋白、清蛋白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经鼻肠营养管EEN比TPN优越,简便易行,宜予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EN)支持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将40例中等腹部手术后患者,随机分成EEN组和肠外营养(TPN)组,自术后第2天起分别给予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前后血清营养指标及术后的消化道症状、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营养药物费用、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均较营养支持治疗前明显上升(均P<0.05),而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EEN组肛门恢复排气和排便时间较TPN组缩短(均P<0.01),营养药物费用及术后住院时间亦少于TPN组(均P<0.01),两组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腹部手术后进行EEN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肠功能恢复,并能节省医药费用,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5.
闫百智  阴建兵  陈炜 《医学综述》2008,14(22):3510-3512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经过。结果全胃肠外营养(TPN)组(40例)持续营养支持时间平均为(25.58±3.84)d,胰腺和周组织感染率达33.3%。全胃肠外营养+肠内营养(TPN+EN)组(46例)的营养支持时间平均为(17.58±4.2)d,胰腺和胰周组织的感染率为17.3%,5例(10%)的胰腺炎有反弹,无患者死亡。与TPN组比较,TPN+EN组营养支持时间短,住院天数少,平均住院费用低,感染性并发症率低,治疗后前清蛋白和清蛋白值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胰腺炎患者在肠功能恢复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维护肠屏障功能,降低胰腺炎并发症及提高其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6):89-92
目的探讨膀胱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联合静脉营养护理对患者术后营养恢复以及减少术后早期并发症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我院2016年1月~2018年3月因膀胱癌行全膀胱切除107例患者,其中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EEN联合部分肠外营养PPN 55例,设为联合营养组,术后行完全肠外营养TPN 52例作为对照,设为TPN组。两组对比分析术前与术后的实验室营养指标变化、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早期并发症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联合营养组患者在术后血红蛋白、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方面与TPN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肛门排气时间提早,术后早期并发症减少,平均术后住院天数缩短(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联合静脉营养较完全肠外营养护理在改善术后患者机体的营养状况无明显差异,但有更快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早期并发症以及缩短住院时间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牛治成 《北京医学》2007,29(10):623-623
胃肠道肿瘤尤其是进展期肿瘤患者大多存在蛋白质-热卡失衡,以往术后多主张全肠外营养支持(TPN),随着临床营养支持的深入研究与技术的发展,发现TPN带来的导管并发症和肠道旷置可能会加重肠黏膜屏障损伤,而早期肠内营养(EEN)的优越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肠外和肠内营养对外科创伤应激大鼠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屏障功能及微生态环境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全肠外营养组(TPN)和普通肠内营养组(EN).建立创伤应激模型,接受等氮、等能量营养支持后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肠黏膜形态,比较肠道细菌脏器移位率、肠黏膜occludin蛋白免疫组化表达及肠道菌群数量等.结果 电镜下TPN组肠上皮损伤程度较严重,而EN组损伤程度较轻,肠上皮紧密连接、微绒毛较完整;光镜下Chiu分级,TPN组和E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组肠道跨膜结合蛋白表达优于TPN组(P<0.05).EN组肝、肺和肠系膜淋巴结的肠道细菌移位率低于TPN组(P<0.05).EN组肠道内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均高于TPN组,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结论 肠内及标准肠外营养都不能完全维持创伤大鼠肠黏膜屏障不受损害及阻止肠道细菌移位,但肠内营养组肠黏膜屏障损害较轻,肠道细菌移位率低,且增加了肠上皮occludin蛋白表达,与肠外营养比较,有利于改善肠道屏障,从而减少细菌移位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术后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TPN)支持治疗后人体肠粘膜结构的形态学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4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SAP患者随机分成EN组(20例)和TPN组(20例),在分别采用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后,采用全自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前白蛋白(PAB)和转铁蛋白(TRF)水平,比较营养支持效果;并用新的微创方法获取活体肠粘膜标本,用普通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肠粘膜结构的变化.结果 EN组患者PAB水平在术后7 d和14 d时高于TPN组(P<0.05),而TRF水平在观察期内各组没有明显差别;光镜下观察,术后14 d EN组空肠绒毛高度高于TPN组(P<0.05),电镜下,术后14 d EN组空肠上皮细胞微绒毛高度也高于TPN组(P<0.05),同时也高于自身的营养支持前的微绒毛高度(P<0.05).在TPN组术后14 d还观察到空肠粘膜上皮细胞内线粒体肿胀、脊变粗、粗面内质网和核仁肿胀,细胞紧密联结处出现异物沉淀等病理学改变,而EN组则无上述现象.结论 对SAP患者术后早期实施EN能够保护肠粘膜结构,其治疗效果优于单纯的TPN.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腹部手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腹部手术后的糖尿病患者100例,按单盲随机法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各50例;观察两组的营养指标及临床情况。结果术后第4天,肠内营养组体重、Hb和TP水平高于肠外营养组(P0.05),术后第10天,肠内营养组Hb和TP水平仍高于肠外营养组(P0.05)。肠内营养组术后1周内每日血糖波动水平低于肠外营养组;肠内营养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肠外营养组(P0.01)。肠内营养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低于肠外营养组(P0.05);肠内营养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较肠外营养组患者明显缩短(P0.01)。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腹部手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疗效好,胃肠功能恢复快,能保证患者有良好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