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探讨预防妇科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方法:将2010年2月至2013年10月在本院收治的58例妇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加用针对性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情况并作比较。回顾性分析所得的资料。结果:在行系列性护理措施后,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出现深静脉血栓的例数为11例,发病率为37.9%,观察组并发症例数为2例,发病率为6.90%,此两组患者并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行妇科手术之后,及时(早期)观察,对不同术后反应采取相应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从而减少死忙概率,对患者下肢康复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EBN在预防妇科肿瘤术后下肢DVT中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预防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67例妇科肿瘤术后患者,确定在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需要解决的护理问题,查阅文献,制定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循证护理。结果本院67例妇科肿瘤术后患者无一例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结论应用循证护理能有效减少和预防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Venodyne血栓泵预防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Venodyne血栓泵在预防妇科术后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方法:选择接受手术567例患者,分为对照组211例和观察组3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观察组使用Venodyne血栓泵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比较两组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通过预防和护理,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0.3%,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率1.9%。结论:妇科术后患者使用Venodyne静脉压迫系统(血栓泵)进行早期干预和护理,有效预防了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各组49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为4.08%,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28.5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以97.96%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术后,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大大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行单侧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患者120例,给予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与2009年1月-2010年12月的同类手术患者87例比较,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膝关节置换术后实施系统护理能够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并提高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6.
王秋香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3):1648-1649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妇科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4月~2011年7月379例妇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09例)实施全方位系统护理,对照组(170例)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的发病因素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0.9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症状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LEDVT是妇科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对患者实施全方位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临床干预对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9月妇科手术治疗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术前、术中、术后医疗、护理临床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且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患者更短,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妇科患者术后,对其实施临床干预能够降低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且可缩短其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闫艳 《河南医学研究》2014,23(8):142-144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术后标准化护理流程对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2年4月于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妇科行腹腔镜手术的2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0例。两组均给予预防血栓知识宣传、指导下肢活动、饮食指导及给予抗血栓药物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标准化护理,对照组未进行特殊护理,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花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术后接受标准化的护理可以明显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妇科盆腔手术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100例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有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8.0%,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更低,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盆腔手术围术期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可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使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有效降低。  相似文献   

10.
袁燕 《甘肃医药》2020,(8):761-762+76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预防直肠癌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循证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一月后DVT并发率、凝血功能情况以及预防DVT疗效。结果:护理一月后干预组DVT并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aPTT、PT、TT等凝血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Fba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干预组预防DVT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直肠癌术后患者DVT并发率,改善凝血功能和提升预防DVT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并探讨妇科手术患者术后接受临床护理干预方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取我院收治的妇科手术患者9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妇科围手术期基础护理,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对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具体包括肢体活动、健康知识宣教以及体位护理等。术后10天观察2组患者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下肢肿胀和疼痛情况,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下肢肿胀和疼痛情况更优于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也更低,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手术患者在术后实施针对性、合理化的临床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应用于下肢骨折患者可有效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5月我院在我院实施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基础上加入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髋骨关节置换术患者在围术期实施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可效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的护理要点。方法 102例在我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据原则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综合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术后感染以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术后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给予骨科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运动护理等综合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保证患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妇科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WT)的预防作用。方法以186例妇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3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以及常规护理基础上的DVT预防性护理干预,观察2组DVT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术后发生下肢肿胀疼痛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3例;对照组发生下肢肿胀疼痛1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2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发生血栓的患者住院天数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对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方法在预防髋关节置换术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和干预组 分别按给与常规护理和应用循证护理方法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90例手术患者术后2例发生血栓,下肢肿胀、疼痛患者显著 小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方法能有效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预防腹腔镜妇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2例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给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给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护理效果方面,观察组(92.16%)高于对照组(68.63%)(P0.05);观察组下肢DVT的发生率(1.96%)低于对照组(19.61%)(P0.05)。结论患者在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时,将循证护理应用在其中,能够对护理人员预见性护理的意识进行强化,并将护理计划有效的落实从有效地预防了术后DVT,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於建 《吉林医学》2012,(26):5685
目的:探讨抗凝药物治疗在对预防外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的意义。方法:选取120例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术后给予预防性抗凝治疗,对照组术后做早期床上功能锻炼,并按摩腓肠肌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观察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3.3%,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高达25.0%(P<0.01)。结论:外科手术后对患者实施预防性的抗凝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形成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下肢骨折术护理干预及护理措施,对观察组患者患者给予针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的深静脉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前者短于后者(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情况优于对照(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前列腺电切术后家属协同强化护理干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04例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52例)实施术后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2例)患者术后家属协同强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术后除下肢静脉血栓外其他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00%,低于对照组7.69%(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为1.92%,低于对照组13.46%,护理满意率高达98.08%,显著高于对照组84.62%(P0.05)。结论前列腺电切术后家属协同强化护理干预预防下肢DVT效果良好,发生率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