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基因重组α-干扰素对A组轮状病毒所致的婴幼儿秋季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婴幼儿秋季腹泻患儿分为常规治疗和α-干扰素治疗两组,观察和记录疾病开始好转及痊愈时间,最后作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用α-干扰素治疗组的疾病好转和痊愈时间有明显缩短。结论:α-干扰素治疗轮状病毒所致的婴幼儿秋季腹泻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正>轮状病毒性肠炎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一般秋季多发,因此俗称为"秋季腹泻",主要侵袭2岁以下的婴幼儿童[1]。轮状病毒性肠炎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播途径主要为粪口途径和呼吸道途径。一般以急性起病为特点,易合并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还可造成多系统损害。在治疗上目前尚无针对轮状病毒的特效药物,抗病毒效果不理想。本文旨在探讨在抗病毒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  相似文献   

3.
黄瑛  周颖 《家庭用药》2013,(6):16-16
小儿常发秋季腹泻,与一般的细菌性腹泻不同,秋季腹泻主要是轮状病毒感染引起,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粪一口传播,也可以通过呼吸道感染而致病。  相似文献   

4.
中药内服结合敷脐治疗小儿秋季腹泻43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小儿腹泻是儿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尤其以6个月至2岁婴幼儿多见。发生在秋季的水样便腹泻以轮状病毒肠炎多见。轮状病毒能侵犯小肠上皮细胞,破坏其微绒毛,影响水和食物的消化吸收,由于微绒毛受损引起双糖酶缺乏,尤其乳糖酶最易受累,导致渗透性腹泻。小儿秋季腹泻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抗生素和西药抗病毒药疗效不明显。作者采用中药内服结合敷脐治疗秋季腹泻患儿4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基因重组α-干扰毒对A组轮状病毒所致的婴幼儿秋季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婴幼儿秋季腹泻患儿分为常规治疗和α-干扰素治疗两组,观察和记录疾病开始好转及痊愈时间,最后作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用α-干扰素治疗组的疾病好转和痊愈时间有明显缩短。结论:α-干扰素治疗轮状病毒所致的婴幼儿秋季腹泻有明确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小儿秋季腹泻发病中轮状病毒的检验意义。方法选择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来检验80例秋季腹泻患儿大便中的轮状病毒,对小儿秋季腹泻的诱发因素进行总结。结果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验,共检出轮状病毒50例,检出率为62.5%(50/80),结果表明轮状病毒是引起小儿秋季腹泻的主要原因;在轮状病毒检出率方面,男性患儿和女性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秋季腹泻的诱发因素主要为轮状病毒感染,发病后症状较重,家长应对此病有足够的重视和预防。  相似文献   

7.
常怡勇 《家庭医药》2012,(11):18-19
经历酷热难耐的炎夏,来到秋高气爽的金秋。虽然秋天气候宜人,但有一种病却会在此季节不合时宜地悄悄抬头,这就是腹泻,又称秋季腹泻。在我国,秋季腹泻的发病高峰期是当年10月至次年2月,它多是病毒引起,尤以轮状病毒多见,轮状病毒感染一年四季都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小儿秋季腹泻发病中轮状病毒的检验及临床意义。方法 100例腹泻患儿,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患儿大便中的轮状病毒进行检验,并总结导致小儿秋季腹泻的主要原因。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检验,在100例腹泻患儿中,62例检出轮状病毒,检出率为62.0%,说明在诱发小儿秋季腹泻的诸多因素中,轮状病毒是其主要原因,并且男性患儿的轮状病毒检出率为60.0%,而女性患儿的轮状病毒检出率为6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轮状病毒感染是诱发小儿秋季腹泻的主要原因,临床上在对小儿腹泻进行治疗时,一定要及时找出发病原因,给予针对性治疗措施,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实施床旁隔离措施后对秋季腹泻患儿院内感染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44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观察组76例,观察组及对照组均给予抗病毒、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脱水等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床旁隔离措施。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秋季腹泻患儿院内感染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31%(1/76)、11.7%(8/6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秋季腹泻患儿实施床旁隔离措施能明显改善轮状病毒肠炎院内感染,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特点。探讨治疗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小儿秋季腹泻的有效措施。方法对2006至2008年在濮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收住院的156例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小儿秋季腹泻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6例小儿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患儿胃肠道症状发生率100%,84.62%的患儿有不同程度脱水、20.51%的患儿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5.13%的患儿出现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结论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小儿秋季腹泻发病率高,多见于6个月-2岁的患儿,经过饮食调整常规补液,同时采用西咪替丁联合口服蒙脱石散治疗,有效率100%。  相似文献   

11.
发生在秋冬寒冷季节的婴幼儿流行性腹泻称秋季腹泻。近年来世界各国及国内各地区的资料表明,婴儿腹泻的主要病原是人类轮状病毒。在目前尚无特异性抗轮状病毒治疗方法的情况下,主要是采取对症治疗,关键在补充液体,纠正脱水。我们在不能作轮状病毒检查的条件下,于1987年10月5日至1987年12月5日将79例年龄6~24个月的秋季腹泻住院患儿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采用潘生丁治疗,另一组采用抗生素治疗,以观察潘生丁治疗秋季腹泻的有效作用。结果表明潘生丁治疗秋季腹泻可缩短病程,现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秋天来临,婴幼儿秋季腹泻多了起来。秋季腹泻的特征是起病急、病情重、发热、上呼吸道症状重、呕吐多、腹泻频,排泄米水样或蛋花汤样水便,常伴失水酸中毒等全身症状。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婴幼儿秋季腹泻呢?下面这些问与答将会告知你想了解的一切。1.秋季腹泻的原因是什么?秋季腹泻的医学名称是轮状病毒肠炎,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感染性腹泻。主要表现为腹泻和呕吐,先吐后泻,  相似文献   

13.
<正>轮状病毒肠炎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常造成流行,发病高峰在秋季,以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发病最高,由于轮状病毒各血清型之间缺乏交叉免疫作用,故可以反复多  相似文献   

14.
<正>轮状病毒肠炎是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的腹泻病,多发生于3岁以下婴幼儿。高峰期在每年的秋季和初冬季节,故又名秋季腹泻,临床以腹泻为主要表现,但也有部分患儿发生肠道外其他系统感染。我院近3年采用小儿氨基酸、干扰素早期应用治疗秋季腹泻及其肠道外器官损害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正轮状病毒肠炎是临床上引起6~24月龄婴幼儿腹泻的最常见原因之一,该病发病具有典型的流行季节,常见于每年10月中下旬至次年的2月份,故既往曾称为"秋季腹泻",也是我国5岁以下儿童腹泻的首要病因。全世界每年约有1.11~1.35亿儿童患有轮状病毒肠炎,其中大约有65万儿童死于该病,我国每年约有1800万儿童发生轮状病毒肠炎,其中约有3~4万儿童死于该病。  相似文献   

16.
口服轮状病毒疫苗能显著降低轮状病毒发病率,缩短病程,卫生宣教虽然不能有效预防轮状病毒发病率,但对于轮状病毒感染以外的婴幼儿腹泻有很好的预防作用,两者联合预防小儿秋季腹泻的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轮状病毒(rotavirus)肠炎是由轮状病毒所致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病原体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常由A组轮状病毒引起,发病高峰在秋季,故名婴儿秋季腹泻。B组轮状病毒可引起成人腹泻。~((1))  相似文献   

18.
到了秋季。轮状病毒引起的婴幼儿腹泻达到了高峰,又称为秋季腹泻,大约40%~50%的小儿腹泻的“祸首”是轮状病毒。由于目前缺少针对性消灭轮状病毒的药物。应用食物疗法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正>轮状病毒(rotav irus,RV)是秋季婴幼儿秋季腹泻最常见的病原。婴幼儿秋季腹泻大多为病毒性肠炎,而轮状病毒肠炎占多数,好发于秋季,并呈全年散发或小流行。本院儿科门诊2011年10月至2012年1月应用肠炎宁糖浆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20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上述时期腹泻散发流行期间的门诊急性腹泻患儿40例,年龄626个月,均符合病毒性肠炎诊断标准[1],大便呈水样或蛋花  相似文献   

20.
轮状病毒已公认为引起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病原。国内庞其方等首先报导了北京地区轮状病毒肠炎。为了明确天津地区秋季腹泻的病原及临床象,我们于1981年9月25日至11月15日对儿科门诊及住院病儿进行了病原学及临床象观察,报导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